情感流动生奇美

来源 :作文通讯·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jian425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登彼太行,翠绕羊肠。杳霭流玉,悠悠花香。”这是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的诗句,意思是:沿着浓翠掩映的羊肠小道,登上太行山,远处云雾犹如飘飘玉带若隐若现,而所行之处花香袭人,沁人心脾。一览无余的美,审美感受是短暂的。而登山赏景之美,在于远观有情、近赏有致,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才能生发出丰富绵长的美感。审美感受正是这样从曲折流动中产生的。
  创作,同样讲究曲折流动之美。文贵有情,而情感的抒发要追求层次性,一成不变的情感味同嚼蜡,一览无余的情感不可能耐人寻味。好文章中的情感往往是流动的,因为流动的情感会产生更丰富的层次、更深入的感触。很多名家作品,都能让我们充分感受情感流动的奇美。
  一情感的流动促进认识的提升
  微选段
  我其实并不喜欢那偏甜的辣酱,吃它原是基于一点儿善意,不料竟回收了更大的善意。我千恩万谢受了那瓶辣酱——这一次,我倒真的爱上这瓶辣酱了,为了厨子的那份情。
  大约世间之人多是寂寞的吧?未被击节赞美的文章,未蒙赏识的赤忱,未受注视的美貌,无人为之垂泪的剧情,徒然地弹了又弹却不曾被一语道破的高山流水之音,或者,无人肯试的一碟食物……
  而我只是好意一举箸,竟蒙对方厚赠,想来,生命之宴也是如此吧?我对生命中的涓滴每有一分赏悦,上帝总立即赐下万道流泉;我每为一个音符凝神,他总倾下整匹的音乐如素锦。
  生命的厚礼,原来只赏赐给那些肯于一尝的人。
  ——张晓风《一碟辣酱》
  微点评
  作者赴宴,出于善意品尝了无人问津的辣酱,却获厨师相赠整瓶辣酱,由此引出“一点儿善意,不料竟回收了更大的善意”的议论。如果仅停留于此,文章情感和认识都还比较肤浅。作者进一步列举了生活中无人赏识的人、事、情,证明这是普遍现象。当你以为她言尽于此时,作者又从赴宴的情节提出“生命之宴”,用两组类比的句子引出“生命的厚礼,原来只赏赐给那些肯于一尝的人”的结论。主旨从读者以为的赞美厨师的善意提升到赞美那些敢于品尝的人,认识深化,文章也更耐人寻味。作者情感的流动轨迹是:感动于厨师的善意——感伤于世人的寂寞——感佩于生命的厚礼只相赠敢于品尝的人,读者可以循着这样的情感轨迹摸索到作者思想的逐步深化。
  微仿作
  我飞似的跑着,忽然感到头顶有东西,抬头一看,是一根柳条。我停了下来,脑海里回荡着一句话:“不急,莫慌。”这是外公生前总爱说的话。这句朴实的话语一直伴随着我。“真是太急了些呀,竟不知春天来了。”风胡乱地吹着,我闭上双眼,那些畫面尽数向我涌来。
  睁开眼,面前的这棵柳树虽不是记忆中的那一棵,却因为这句朴实的话而生动起来。原来“不急,莫慌”不是单纯的不急躁,而是岁月中沉淀的真理,也许你不经意的一句“不急,莫慌”后会发现一片新天地,那句朴实的话也在心底如初春的花儿绽放开来。
  ——苏州市太仓新区中学初三 屿笙《良言如春》
  微点评
  外公的口头语“不急,莫慌”在文章开头只是提示作者遇事莫慌,在叙事之后,结尾用议论点明这是“岁月中沉淀的真理”,因为这句话能启发我们“发现一片新天地”。文章的情感从深情地回忆到深切地感佩,对这句话的认识也进一步提升。
  二情感的流动构成丰厚的情味
  微选段
  我还没回过神,她又说起头天晚上做的梦。说有个人在梦里指责她,说她不好。她问道:“哪里不好?”对方说:“团团(家乡方言“到处”的意思)都不好。”
  她边说边笑:“老子哪里就团团不好了?”
  可就在昨天早上,她不是这么说的。梦里的那个人明明是说她好。她问:“哪里好?”对方说:“团团都好。”
  我便提醒她,帮她把原梦复述一遍。她放下筷子,迷茫地想了好久。
  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介入她的世界太深。
  她已经没有同路人了。她早已迷路。她在迷途中慢慢向死亡靠拢,慢慢与死亡和解。
  我却只知一味拉扯她,不负责地同死亡争夺她。
  我离她多远啊,我离她比死亡离她还要远。
  ——李娟《外婆的世界》
  微点评
  新疆作家李娟写外婆的一系列散文,读来悲喜交加。《外婆的世界》里,外婆年老糊涂,却也活得有一分莫名的喜感。我把外婆带在身边,用自己的方式对外婆好,尽可能留住外婆最后一点儿清醒。一般亲情类散文,这样的感情是常见的。而文中的外婆却并不领情,屡屡“出走”。节选部分,最动人的是最后三段。在外婆对梦的混乱叙述中,我突然意识到,我的提醒、帮助其实已经“介入她的世界太深”,外婆的出走,其实是试图回到自己的世界。我同死亡争夺她,竟是我的“不负责”。“我离她多远啊”,作者和外婆虽同在人世,却已分属两个世界,这里有最深切的悲哀和最痛切的释然。
  微仿作
  我家虽然不是很富裕,但起码我和妹妹不愁吃、不愁穿;我和妹妹在这个家庭里感到温暖、幸福。
  ……
  我慢慢长大,有了脾气,多次因为父母忙碌到夜不归宿而大喊大叫。
  ……
  等上了高中,住校了,一周才能与父母见一次面;上了大学,半年见一次面;再过几年,T作了,一年才能见一次面。与他们相聚的时间越来越少,虽然现在想想还早,但是时间真的过得很快。
  从之前到现在,我与父母的关系一直很微妙。有不少人跟我说过,现在嫌他们烦,以后就会后悔了。从此刻开始,我会和父母多聊天儿、多沟通。对我来说,亲情才是最美好的事物。
  ——苏州市立达中学校初三宗傲松《不错过亲情》
  微点评
  对于父母让自己吃穿不愁,“我”感到温暖;对于父母的忙碌,“我”感到苦恼;但对于自己对父母的不能理解,“我”又时有愧疚。这些感受因真实而感人,构成了文章丰富的情感世界。   三情感的流动指向态度的转变
  微选段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
  邻居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生病的儿子,还有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微点评
  请审视关键短语“好好儿活”,这个短语在文章开头是母亲的愿望——希望双腿瘫痪、失去生活信心的儿子振作起来,好好儿活下去。而此时儿子的心理是“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去世后,他终于理解了母亲的付出和坚毅,终于感受到母亲的力量。儿子读懂了母亲的话,决心和妹妹“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他真正将母亲的愿望化为自己的愿望。正是母亲的爱给了他与命运抗争的勇气,态度的变化是作者情感变化的外在体现。
  微仿作
  我用手指小心翼翼地抚摸着脆弱的藤茎,为它的未来忧伤。如此纤细的藤蔓怎么可能爬上这座高峰,它的结局已经昭示,既然这样,再多的挣扎也没有必要了。我抓着它的根部慢慢向上拉,连根拔起,随手扔在地上。
  ……
  牵牛花那娇美的花儿与茎叶相互映衬,格外优美。它不仅没有死亡,还活得比曾经更加灿烂。花儿被雨水打得一颤一颤的,将这一隅映照得明媚起来。
  或许万物终会消亡,但也不能因此而放弃最精彩的成长过程。每个人死后都不过是一手不黄土,区别在于弥留之际回顾自己的一生是否觉得活得有意义,是否留有遗憾,是否对得起红尘里走的这一遭。
  ——苏州市立达中学校初三殷欣语《在路上》
  微点评
  开头部分我的“摧花之举”是人生困惑和消极情绪的具体体现,而后文牵牛花濒死复生,则让人深思、终而领悟到“不能因此而放弃最精彩的成长过程”,态度转向积极,情绪也高昂起来。
  四情感的流动源于叙事的波澜
  微选段
  有多少人没有欣赏过牡丹呢?却偏偏要坐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千里万里跋山涉水,天南海北不约而同,揣着焦渴与翘盼的心,滔滔黄河般地涌进洛阳城。
  ……
  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却不料洛阳的水土最适合牡丹生长。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渐盛于唐,极盛于宋。每年阳历四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竞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
  ……
  天南海北的看花人,依然络绎不绝地拥入洛阳城。人们不会因牡丹的拒绝而拒绝它的美。如果它再被贬谪十次,也许它就会繁衍出十座洛阳牡丹城。
  于是你在无言的遗憾中感悟到,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同人一样,花儿也是有灵性、有品位之高低的。品位这东西为气为魂为筋骨为神韵只可意会。你叹服牡丹卓尔不群之姿,方知“品位”是多么容易被世人忽略或漠视的美。
  ——张抗抗《牡丹的拒绝》
  微点评
  《牡丹的拒绝》写了一件简单的事情——花期未至,牡丹未放。
  因为天气寒冷,本应在四月开放的牡丹没有开放,这原是最普通不过的自然规律。为了表现牡丹的高贵品质,作者用曲径通幽的叙事方式逐步推进,烘云托月地表现“牡丹的拒絕”。如写人们是“坐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千里万里跋山涉水”拥进洛阳城,表现人们赏花心切、观花不易,反衬牡丹的毫不领情。如写传说中的牡丹本就是因拒绝而被贬洛阳,暗示牡丹从来就不事权贵。作者甚至用了两大段的想象来表现牡丹盛放之关,只是为了那一句话——“恰恰在没有牡丹的日子里,你探访了、窥视了牡丹的个性”。叙事的波澜,情感的高低起伏,都是为了说明作者对牡丹的拒绝充满敬意。主题显豁、情感鲜明,都是从前文的叙事和情感的波澜中展现出来的。
  微仿作
  我好像明白了什么,赶忙上去拉住那个男孩:“那么无辜的一条流浪狗,你为什么要去伤害它?”
  “可是……可是……”他的声音颤抖着,“不把他赶走的话,它会受伤的!”
  我不明所以。
  “昨天晚上,有人从楼上往这个角落丢垃圾,一户人家的玻璃都被砸坏了。我怕它受伤,只好这么做。”他接着说。
  “你就不怕你的石头弄伤它?”
  “我抛得轻,你放心,弄不疼它的!”他拍了拍自己的胸脯,坚定地说。
  我羞红了脸,再也不敢面对他。我轻轻松开了他的手,转身走了。一阵轻柔的风悄然吹来,吹过那个角落,一直吹入我的心田。男孩小小年纪,便懂得为他人着想,即使那个“他”是一只动物。反观我们自己,总是置别人的感受于不顾,只会将自己的道德从楼上抛下来。
  ——苏州市立达中学校初三高恒《有风吹过城市的角落》
  微点评
  文章先写作者看到男孩用石头砸狗,以为是孩子调皮,通过一番对话才明白扔石头是为了提醒狗、保护狗。虽是小事,情节也写得富有波澜,情感从开始的愤怒、疑惑,到最后理解和羞愧,有了曲折起伏的情致。
  学生例文
  上学路上
  苏州中学伟长实验部初三 戴泽安
  “磨磨蹭蹭了一个早上!又要迟到了!快点儿……”
  “砰!”
  随着大门一声“巨响”,妈妈的唠叨被我重重地关在门后。
  “每天作业多得写不完,被你催着睡觉,早晨又被你催着起床!进入初三后,天天都是如此!”我一边埋怨,一边怒气冲冲地跑下楼。   一阵寒风吹过,我缩了缩脖子,把衣服拉链拉起来。降温了,但空气十分清新,我深吸了一口气。
  小区门口的糕点店热闹非凡,那儿是老奶奶们的聚集地,她们一边等着糕点,一边热烈地交谈,脸上的那份轻松与淡定令我羡慕。突然,一个年轻人从我身边快速走过,只见他手里拿着早餐,腋下夹着文件袋,另一只手还拿着手机打电话。我环顾四周,路上大多是行色匆匆的上班族,忙碌的他们为了生活在奋斗拼搏。随着人流,我也加快了脚步。
  没走一会儿,便路过生煎店。好久不见,做生煎的师傅从原来的一位老伯换成了一个小伙子。小伙子一看就是新手,神色十分紧张,他时不时撸起袖子擦擦额头上的汗。一会儿,生煎出锅了。打开锅盖的一瞬间,生煎的香味扑鼻而来。霎时,周围都被美味笼罩。小伙子如释重负,原本还有些凝重的脸庞瞬间灿烂起来,紧接着双手利索地将客人的生煎装好。看着客人们对外酥里嫩的生煎赞不绝口,小伙子开心地笑了。那份微笑中的满足和自豪,让我感到温暖。
  不知不觉,学校到了,很多家长将孩子送到校门口。当孩子从电瓶车上下来时,父母赶紧叮嘱:“多喝水呀!…‘上课要好好记笔记!”“别太累呀!”……当孩子朝学校门口走去时,父母关注的眼神紧紧跟随着孩子的背影。直到孩子消失在视野中,他们的神色中才多了几分严肃,然后消失在一片忙碌的人群中。
  看到这儿,我不禁为我刚才的冲动感到愧疚。繁重的学业让我在压力与烦躁中迷茫,而父母的爱却时刻陪伴着我。当我们彷徨时,抬头看看周围,总有让我们感动的瞬间,我们要为这份幸福去努力、去奋斗。
  我抬头看了看这明朗又美好的早晨,拿出胸卡,面带微笑地走进校园。
  教师点评
  文章是从普通的矛盾写起——初三学业的重压和父母的期待,让小作者怒气冲冲地走上街头。路上的见闻引起了他情感的变化:一开始他羡慕老奶奶们的轻松悠闲,感受到上班族的匆忙急迫。写生煎师傅,是写他虽承受着压力却依旧做出了香脆可口的美食。最后,小作者又写到校门口送孩子的家长。作为旁观者,不再有当事人的急躁冲动。父母的叮咛饱含着殷切的期待和满满的爱——当他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周围,一切都不同了。最终,他明白了:当我们彷徨时,抬头看看周围,总有让我们感动的瞬间,我们要为这份幸福去努力、去奋斗。主题就这样从情感的流动变化中鲜明地揭示出来。
  (吴怡)
  逃不过
  苏州市立达中学校初二 吴品萱
  我发火了,对奶奶。
  “这都周五晚上了,让我好好休息一下行不行啊?!”喊叫之后,我气冲冲地挂了电话,但随即又后悔了。奶奶以前是高中数学老师,我数学不好,住得近的奶奶就每天过来帮我检查作业。这不,刚一个电话过来,催命似的,我就忍不住了。
  我洗了把脸,悔意如泉水般涌上心头,抑制不住。怎么可以冲奶奶吼呢?她明明那么疼我。
  这些年,每天放学后都是奶奶接我回家,风雨无阻。来时,她总会带些零食水果或路上买些点心。若是没有我爱吃的,她总会不好意思地看着我,吐吐舌头。每当这时,我都会主动牵上奶奶的手,因为我知道,回家后就会有一碗美味的汤或爷爷做的小吃等着我。这是奶奶叫爷爷准备的,叫“张氏邓记小吃”。
  当晚,我带着愧疚和回忆入眠,梦里是温暖的,那是奶奶粗糙干裂的手抚摸我时的温暖。
  第二天晚上,奶奶又笑呵呵地过来了,完成她昨天被我打断的事。她布满皱纹的脸上带着让我感到暖心的慈祥笑容,我的心里五味杂陈。
  为什么还要过来呢?为什么不生气呢?为什么一定要让我愧疚呢?
  泪水在我眼眶里打转,却没落下来。
  我露出笑容:“奶奶,您来了。”
  辅导快结束时,奶奶看到时间已晚,有些懊恼地说:“哎呀,昨天应该把题目先拍个照,我回去先做,这样就快了,可被你一吼,我就……”我沉默着,奶奶也没说下去。
  奶奶要回去了,我送她出门。外面寒风阵阵,一片黑暗。奶奶还要上下三四层楼梯,这让我担心起来:“……当心点儿。”
  奶奶一愣,又笑了:“好,我走了。”我目送她离开,手里拿着一个她剥好的小橘子,掰下一瓣橘子放入嘴中,很甜。
  “啪嗒”,我紧紧攥着橘子,眼泪忍不住掉下来。
  我爱的家人啊,约定了保护我一辈子,可终究难逃别离。既然如此,不如好好珍惜她给予你的一切。
  谢谢您,奶奶!
  教师点评
  文章以情取胜。写自己对奶奶从发火到愧疚再到感动的情感变化,叙事和情感的升华是紧密联系的——回忆奶奶的好引出了自己的愧疚,刻画奶奶不计前嫌来指导“我”的学业,表现自己的感动。结尾以奶奶给的一个小橘子的细节,引出“我”对生死离别的思考,使文章情感达到高潮,读者也不由得被深深打动。
  (吴怡)
  最美的痕迹
  苏州市立达中学校初三 江欣昀
  清风吹过,窗边的小树挥舞着浅绿色的枝干,在房间里投下斑驳的身影。屋里,老时钟的指针悄然指向11点。初三学子面临升学的压力,无一例外地在题海里挣扎,我亦如此。学习之余抬起头,望着漆黑的夜空,我不禁疑惑:如此努力,究竟是为什么?苦读数年,又有什么意义?
  迷茫间,早晨在地铁里见到的情景又浮现在脑海中。清晨的车厢里一如既往地挤满了学生和上班族。在众多手机中,几本书分外引人注目。鹅黄色的英语单词书是一位高个子女生的,她时而低着头,努力地背着什么,时而微微斜侧身子,口中念念有词;雪白的语文讲义是一位戴眼镜女生的,一副聚精会神的样子,恐怕是在背诵重要考点;浅绿色的化学课本被穿格子裙的女生拿在手中,稍微有点儿破损的封面显露出她的努力;车厢的另一角一个座位上,一位小个子男生正握笔演算。有时车厢微晃,他赶紧用宽大的书包紧贴着车身保持平衡,马上又埋头到数学世界中。各色手机旁的空气都是喧闹烦躁的,但这些学子身旁的空气却仿佛被丰富的知识点亮,显得沉静、蓬勃、向上。
  挥洒汗水的篮球场已被初一初二的学弟们占据了;静谧的图书馆里,再没有悠闲地翻着漫画书的姑娘;食堂里等餐的长长队伍中,手拿资料低头默读已成为一道风景。初三学子们不用亮丽的青春取悦现在,而是用辛勤的耕耘照亮未来。此时此刻,我们都以最大的努力,在16岁的青春里留下最美的痕迹。
  我若有所悟……
  再没有一段年龄如16岁般绚烂,再没有一个季节如此充满生机,再没有一个时刻可以像这样尽情挥洒汗水。在花季绽放光彩,用春光播种生机,用学识点亮浩瀚的宇宙,驾船探索知识的无垠星海。用一种最绚烂、最长远、最有意义的方式度过唯一的16岁。
  晚风轻拂,吹过纱窗,掠过我的发梢。窗边的小树奋力拔高,挥洒着充满生机的浅绿色。我知道,它也要在青春时节,留下最美的痕迹。
  教师点评
  这篇文章十分“接地气”,对地铁中埋头学习的场面有细致的描写,对初三学子读书目的有细致的揣测。运用虚写手法主要表现同龄人都与小作者一样在为梦想执着奋斗,这样的自己不孤單。
  (李耀辉)
其他文献
《给孩平的截句》 任乐平  内容简介  截句是一种源自古典,具有现代诗歌精神的诗歌文体,融合了截拳道大师李小龙“简洁、直接、非传统性”的美学理念,强调诗意的瞬间生发,没有诗歌题目,且诗句在四行之内完成。  《给孩子的截句》是“文坛鬼才”蒋一谈献给孩子们的一份礼物。书中精选了八十二首截句,题材包含自然万物、日常生活、内心情感等,诗中充满无处不在的幽默灵动,以及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表达。每首截句配有唯美、
忘了是谁说过,来北京不去故宫长城,就不算来过北京。这长城嘛,咱是去过的,这次呢,终于可以去故宫了。  早就听说故宫人多,因为长安街不让停车,于是我们走的是北门而不是正门午门。在北门口,发现人不是很多,还在窃喜今天没什么人逛故宫,进到里面,才知道我的想法有多荒谬!  门内几乎没有站脚的地方!北门原来是主要用作出口的,门内,大量的人向外拥;门外,还有人想进去。感谢故宫参观规则的制定者,将入口门和出口门
比起一般的传记,小传的记叙较为简略,篇幅也较短,我们可以从小传入手,学习如何写传记。  在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作者在每个人物登台亮相之时,用多种方式方法交代人物的来龙去脉,或是运用对话,或是作者陈述,或是借他人之口吻。这些交代,也恰好给学习如何写小传的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选段一  那汉道:“洒家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姓杨名志。流落在此关西。年纪小时曾应过武举,做到殿司制使官
从上五年级时起,我的额头上就开始长痘痘。刚开始痘痘又小又扁,也不是很多,我也没在意,洗脸时依旧只潇洒地掬一捧水,往脸上一泼,擦干了事。  慢慢地,皮肤好像报复我对它的“不负责”似的,暗自“指挥”痘痘们从四面八方冒出来,占领了我的额头。  于是,我不大乐意了,每天都想着怎么把痘痘从我的“领地”里“赶出去”。  回老家时,一位老人对我说:“你找个没人的地方,挖点儿土,倒点儿水和一和,往你这痘痘上一涂,
离家住校,我最留恋的莫过于父亲做的菜,每当吃饭时,舌尖上就萦绕着父亲做的菜的余香。  在我的記忆中,父亲憨厚寡言,很少对我有亲昵的举动。母亲则不同,每逢我回家,母亲总会兴高采烈地跑出来,“在学校过得好不好啊?”搂着我问个不停。父亲则默默地在厨房里忙碌,刀起刀落,传来在砧板上切菜的咚咚声。  饭桌上,母亲总会挑我爱吃的花菜放在我的碗中,父亲却不,他不由分说地夹给我一直不喜欢吃的青椒。正当我皱着眉想夹
在一众老人身后排队两个小时后,29岁的莉莉终于将自己的遗嘱草稿交给了中华遗嘱库广东中心的工作人员。在接下来的3个小时里,她很快完成了遗嘱登记、精神评估、情感录像等流程。  遗嘱内容并不复杂, 只涉及一套房产和几万元的存款, 那是莉莉工作以后的全部所得。她将房子留给了母亲, 将存款留给初恋男友。虽然早已和初恋分手,但她始终感激这段感情, 在那段几近绝望的成长中, 是初恋拉了她一把,一直陪她升级打怪。
“有奖抢答”竞猜规则:本期“抢答”截止日期:2016年6月30日,以当地邮戳为凭。凡答对每期所有问题的同学均有机会赢取奖品。请把答案写在信封背面,寄往本刊编辑部。寄信时请把左上角的参赛标志剪下来贴在信封正面。在信封上请写清楚你的姓名、所在学校、班级的名称及通信地址、邮政编码(初三年级的同学请注明家庭地址)。参考答案下期公布。  “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这便是明代画家徐渭生前的境遇。而他
事件回放  不久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023名受访者进行的调查显示:87.2%的受访者接受过在线教育;64.2%受访者觉得线上教育学习效果好。另一方面,54.1%的受访者认为在线教育平台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学水平参差不齐;50.4%的受访者期待加强在线教育平台教师资格筛选和能力评估。  时事鲜评  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在线教育具有独特优势。比如,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以自由选择受教育内容,
在水里,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就会漂浮在水面上,而固體的密度往往大于水,理应沉入水里,但是冰块为什么就能浮在水面上,而且它的分子还跟水一样?   这是因为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大,根据密度等于质量除以体积的公式,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变成冰的水的密度就会变小,因此冰就浮在水面上了。   那么,冰的体积为什么会变大?这是因为随着水冷却,它开始形成晶格结构,分子将会相互紧密堆积在一起,形成一个整洁、有序的重复
書中词句,皆有温度。一字一句背后,折射的是百态人生。在我看来,书籍是我的笔,思考是我的墨。无墨,仅得浮辞一卷;无笔,实难出口成章。  ———赵珂新生代感言  我一直相信“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日常生活中,能在心里掀起波澜的每句话、每件物、每件事,都是我们散落人间的灵魂碎片。碎片早已备好了,只静待灵感将它们拼起。倘若不是有感而发,又何苦去拼凑几百个枯燥干瘪的字眼儿呢?  写作更需要灵魂。每一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