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滋生“知”的土壤更丰厚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19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很多语文老师都能明白创设情境对于学习知识的重要性,期望达到情知交融的和谐境界。但并非所有情境的创设都是有效的,有的课堂老师激情洋溢、自我陶醉,多媒体也用得让人应接不暇,学生却始终没能走进文本,走进老师创设的情境;有的老师创设的情境没有一个基本的中心的氛围和场景,太乱,让学生无所适从;有些情境的创设的确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活跃了课堂气氛,但是这些流于形式、缺乏必然内在联系的琐碎情境同时也把学生的思维引离了课堂,使学生的关注点偏离了语文课文本身,使学生的思维随着琐碎的情境而跳跃。所以,有效的教学情境是有效的教学活动的保证。
  
  一、要注重教学情境的情感性
  情感性指教学情境具有激发学生情感的功效。教师入情入境,带来了学生的心动情发,起到了见作者之所见,思作者之所思,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心灵共鸣的作用。本人在教学本课时,同样也注重了教学情境的情感性,注重了文本与老师、与学生的心心相印,情知交融,教学效果很好。如在教张志和的《渔歌子》时,如何让学生理解词人在斜风细雨中的“不须归”呢?我先让学生通过词的前两句想象春天的江南水乡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画面,并介绍了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然后追问:作者为什么不想回去了呢?你是张志和的话,你会回去吗?现在朝廷要你回去做更大的官了,你会回去吗?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一步步体会到了词人恬淡、闲适、超脱的心境。
  
  二、要注重教学情境的形象性
  我们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一方面应该是感性的、可见的、摸得着的;另一方面应该是形象的、具体的,它能有效地刺激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使学生能够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和时间、空间的限制,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事物。
  我曾观摩过《台湾的蝴蝶谷》一文的教学,老师一开始带小朋友接触了蝴蝶以后,就用多媒体演示一段春光明媚、蝴蝶纷飞的画面,让小朋友欣赏完后,老师问:“你觉得这些蝴蝶怎么样?你有怎样的感受?”学生在获得感性的、可见的形象的基础上,不光用了“五颜六色”“色彩缤纷”来形容蝴蝶,还说出了自己“陶醉”“壮观”的感觉。我更欣赏的是老师的板书的形象性,她在黑板上直观地画了一个山谷,在山谷中画上蝴蝶,这样,小朋友对“蝴蝶谷”的理解也就没任何障碍了。图像可把课文中所描写的景色具体直观地展现在孩子面前,使他们获得生动的形象。
  
  三、要注重教学情境的生活性
  生活性教学情境的创设,第一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只有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才能切实弄明白知识的价值。如《水》一课的教学,作者所描述的那种严重缺水的苦和“勺水冲凉”的乐,对于我们江南水乡的孩子来说是那么遥远与不可思议,老师就必须通过音乐、图片、范读等形式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那个干涸的世界,并让学生体会在生活中停水的苦和久渴遇水的乐,再通过朗读让学生真切地触摸作者马朝虎的情感,实现老师与文本、与学生的心心相印。第二要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如《海伦·凯勒》一文的教学中,老师让学生捂上眼睛,塞上耳朵体会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艰难,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海伦学习知识、学说话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对海伦的仰慕之情也油然而生。
  
  四、要注重教学情境的整体性
  情境教学必须强调在情境中不断维持,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情感的驱动下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在选择情境时,既要考虑各环节的相对独立性,更要注意课堂教学的整体性,使各个教学情境互相联系、自然生成,保证总体的协调与完整,促进学生更好地品味语言、感悟课文。
  在上《草原》一课时,我在网上下载了许多草原风光和蒙古族风情的图片,优美的、热闹的,还教学生唱蒙古歌曲,上起来觉得很乱,效果没有预期的好,究其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注重情境创设的整体性。后来,我作了改进,严格控制对情境对目标有干扰的资源。课前我就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的MTV,让学生“披文入情”,沉浸在草原美丽的风光中,然后从导入到生字教学,再到第一小节的赏析、诵读,整个的教学过程都在浓浓的草原音乐及图片的氛围中展开。省去了学生唱蒙古歌曲等环节,引领学生直接进入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会和感受此情此境,陶醉于美的语言、美的景色,最后连我、连听课老师都进入了情境,效果很好。
  我们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里,教师不能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应着力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引起共鸣,启发学生思索,从而激活学生潜在的智慧,让情知更好地交融。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其他文献
兴趣是促进学习最好的老师,是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的有效途径。  一、利用学科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是语言的教学,教会小学生如何正确地使用语言,而语言的学习不是只按照课本上说的朗读背诵就行了,关键是环境,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亲身感受,耳濡目染地养成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  (1)语言的趣味性,可有效提高学生兴趣。语言是影响学生
一、案例背景  《认识平均分》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除法”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分”,尤其是“平均分”。因此本节教学的“平均分”是除法学习的基础。虽然“平均分”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积累了有关“分”的经验,对“平均分”有模糊的了解,因此,教师在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钟面的观察,知道一共有12大格、60小格;知道时针、  分针是怎样计时的;知道1小时=60分钟。  (2)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养成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时针、分针是怎样计时的;理解时与分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上一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班主任,由于班额大,真把我搞得焦头烂额:布置一件事,学生回家叙述不清楚,安排的值日学生也不会做;家长不放心孩子,三天两头为一些小事来学校找老师;甚至有些爷爷奶奶索性就待在教室门口看孙子上课;课间吵闹声、叫喊声不绝于耳……怎样摆脱这种困境,如何让孩子们尽快适应新环境,怎样使教学工作转入层次化、条理化,这些都是值得我深思的问题。  1.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学文先学人”,意思是
摘要: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在现今的教学中,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是在总结小学语文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在高年级中开展小组合作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从而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组合作;高年级语文教学;途径探究  我们知道,过去的语文教学模式是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很少,使得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共享,导致教学质量不佳。通过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泥工活动正是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泥工活动中常常会需要一些辅助材料,我尝试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作为这种辅助材料。通过收集、整理废旧物品激发幼儿参与的欲望;利用废旧物品,多方位支持幼儿大胆创作;多途径展示废旧物品泥塑,延续幼儿继续创作的热情。幼儿在这个快乐的创作中,既锻炼了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更养成了环保的良好品质。  一、收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如何进行课堂学习评价呢?  1.创设和谐的评价氛围  人的智商是先天已有的,而情商是后天的培养和努力的结果。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手段,去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令学生如沐春
摘要:中职学校餐旅专业承担着培养高素质的餐旅专业人员的责任,学校一方面要努力提升其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要致力于专业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其五方面的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专业基础理论与相关学科的素质教育、专业技能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迎接社会的挑选。  关键词:餐旅专业;专业素质教育;学生素质    当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假日旅游蓬勃
摘 要:思维能力的训练,应以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出发点和归宿,思维训练必须寓于语言训练之中,语文训练靠思维来实现,没有思维就没有语言,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则对思维训练植根于语言训练进行重点研究,并分别从语感训练及思维训练两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思维训练;语言训练;教学过程;语感;智力  近几年来,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语文界对教学过程的理论探索越来越深入;优化教
摘 要:情境教学是一种符合小学生英语学习的教学方式。它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能使抽象的语言生动化、形象化。本文主要就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趣味教学情境的一些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英语;情境创设;趣味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学的艺术就在于能够创设恰当的情境。”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善于利用小学生活泼好动的身心特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