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挖掘语文课堂的情感因素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aoyisuifengpiao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理解掌握教材的过程。这是一个特殊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论是教师和学生,都是带着自己的主观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来认识和理解教材的。所以说教学过程是一个认知和情感相统一的过程。两者同时发生并相伴而行,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学过程既是一个认识过程,又是一个情感参与过程。因此,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情感教育。因为,情感因素的教育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内容,是发展学生智力的前提和基础,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学生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的重要标志。伟大的导师列宁也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除了平日里老师的言传身教之外,可重点凭借课文内容来实现。我们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一、品尝重点词句激发情感体验
  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相当一部分是名家名作,这些课文都蕴藏着丰富的情感,都是让学生情感体验的上乘之作。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认真细致地予以剖析、品味,尤其是一些重点词句,才能使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如《可爱的草塘》一文中,作者在描写草塘静态美时,用“浪花翠绿翠绿的,绿得发光,绿得发亮。”在描写动态美时,用“欢笑”等词,先问“浪花会笑吗?会赶吗?”再追问:“那么是谁在笑呢?”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逐步领会那是因为作者平生第一次见到那么美丽的草塘景色,喜悦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借“浪花”的欢笑,来表达自己此时此刻无此愉快的心情。
  二、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在教学中情感要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教育必须通过情感的引发来实现。如《丰碑》,教学时可以用将军神态的变化体会对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将军思索着”,将军思索什么呢?他顾虑的是什么?指导学生体会环境的恶劣,理解将军的思索不是没有前提的,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需要思索的例子。当将军听到人冻死了,“将军愣了一下”,是因为情况来得突然而吃惊。比较体会动词“抽动”“抖动”,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将军感情由激动伤心到愤怒,感情的层次越来越强烈。最后“将军愣住了”,他是军需处长,这完全出乎意料。伴着深深的内疚,这种情感不断地变化,由此产生深深的敬意,最后升华为一种动力,一种自信。伴随着这种情感的变化,军需处长的形象越来越巨大,使对老战士冻死时的形象描写有了归宿,从而主人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形象终成定局。
  三、采用多种手段,创设情感环境
  根据教学实际,采用多种方式方法,营造出情感的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1.实体情境,指有形的、实在特体或实际的领会,如实物的展现、实际操作、参观等 这类情境实感性强,易激起学生情绪。如通过带领学生参观校园布置,感受校园的美丽,这样学生作文既有形式可循,又有原始材料,学生就能较轻松进行作文写真,培养自信的生活态度。
   2.问题情境,指老师通过精心设计,创设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小珊迪》这课,在第三自然段描写小男孩的外貌:“穿着又薄又破的单衣”,“冻得发青”,“冻得通红”后,可问:天气这么冷,他为什么还要出来卖火柴呢?为下文的“饿极了”“孤儿”埋下伏笔。让学生猜猜“我”会不会买他的火柴,之后,“我”给了他一先令,“他转身就跑了”,“我会不会上当呢?”为什么他一句也没说转身就跑?他会是骗子吗?为什么叫弟弟来还钱呢?配合课文节奏,学生的情绪一次又一次地被激发了。这样,珊迪的诚实品质慢慢地在同学们的心中形成。第十三自然段的“珊迪受伤了”,他伤得怎样呢?这样,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积极地学。最后“我”为什么答应照顾小利比?是因为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此外,文章还可以通过体会动词“请求”、“乞求”、“感激”,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通过对比体会社会制度的优劣,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操。
  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体验情感,也可以通过让学生来表演,分角色朗读,模仿再现等等的方法。总之,我们应掌握情感教学的利器,合理投资,让这片热土开满美丽的花朵。
  四、借助想象,升华情感
  情感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实现情感升华,而激发想象是实现这目的的有效方法,而实现情感体验的升华要依托语言文字和图意的感悟,借助想象来完成。
   1.借助观察画面和语言描述,储存表象 重点观察人物的表情和动作,让学生在感知图意的基础上,组织语言描述画面的内容,把感知的表像存于头脑之中。
   2.感知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揣摩人物的内心,想象画面 品味描写人物的表情、动作的词语,体味词语和句子的意思,然后设问导思,揣摩人物复杂的内心和情感,启发学生想像人物的感人画面。
  总之,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小学阶段不仅是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情感和品格发展的关键时期,情感教育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学生智力发展与良好品格的形成。因此,必须十分重视情感教育,让情感教育贯穿整个语文课堂教学。
  
其他文献
两集合相等是用子集的概念来定义的,即“若A B,且B A,则A=B”.因此要证明两集合相等,就是要证明两集合互为子集.关于两集合相等的证明,我国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没有提出明确的要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数学第一册(下)P107.例5如图1,OA,OB不共线,AP=tAB(t∈R),用OA、OB表示OP.表示的结果为:OP=(1-t)OA+tOB.容易证明OP=(1-t)
目的:观察延长加压外固定治疗胫骨创伤性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将90例胫骨创伤性骨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植骨钢板内固定)和观察组(延长加压外固定)各45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
在考试中,经常出现一些对数函数的恒成立问题, 使学生束手无策.今探讨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摘要:冰心老人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 爱是尊重、是亲情,爱是手足相依的温暖、是息息相通的心灵。  关键词:接纳;倾听;耕耘;交谈记得哲人雅斯贝尔斯对教育有这样一个定义,“教育是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成长”,诗化的语言传达出哲思,告知我们教育是力与力的作用、心与心的交流、灵魂与灵魂的对话,要实现教育的初衷,教师本身应该拥有健全的
在西非酷热的六月,站在塞内加尔河岸上,向东方眺望,你可能会看到一片血红的尘雾在天际涌动,铺天盖地,将大地笼罩在一片暗红色的黑暗之中.空气中弥漫着沙尘,即使进入房间也无
A题组新编1.已知集合A={a,b},B={-1,0,1}.(1)从集合A到集合B有多少个不同映射?(2)从集合B到集合A有多少个不同映射?(3)以集合B为定义域,集合A为值域有多少个不同函数?(4)从集
期刊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出现的许多新的疾病都与其所处的环境有关,因而环境医学专家把这些形形色色的怪病统称为“环境病”.由于人们所处的环境不同,致病因素亦不同,环境病也
文[1]给出了2005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第二题的三角解法,读后深受启发,因而笔者也对它进行了研究,便得到下面的解法.题目设正数a,b,c,x,y,z满足cy+bz=a,az+cx=b,bx+ay=c.求
布什在密尔瓦基发表演说,呼吁美国人不要过分依赖石油,应该加大使用替代能源的比例前不久,美国总统布什风尘仆仆的奔走于中西部各大城市,通过巡回演说与参观工厂设施,宣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