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有了明显的提升,教师日益成为较具吸引力的职业之一。教师这个职业的国家基本保障机制和工作相对稳定等特点,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然而由于国家师范生就业政策的改变和大学生就业市场竞争的加剧,高等院校师范生的就业形势变得愈加严峻。为此建议:
1.改善供需结构。建议适当缩减部分师范院校的招生规模,使师范生教育由大众化向精英化转变。同时,应调整并优化师范生培养的专业结构,缩小语言、数学、外语等大学科的师资需求渐趋饱和专业的招生,扩大生物、化学、地理等师资紧俏、需求量大的小学科的招生。
2.合理引导师范毕业生就业选择。目前,我国基层乡镇学校对教师的需求仍大,但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应考虑出台一些措施鼓励师范毕业生去农村和中西部基层任教。比如,在编制上给予倾斜,逐步解决基层县市教师有岗无编的境况;改善基层学校的基础设施,为教师创造较好的生活环境,提高基层教师的待遇等,引导师范毕业生合理选择就业方向。
3.提高高等院校师范生本身的职业技能水平。针对许多高等院校师范生的教师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较低的问题,应加强在校师范生的职业教育与基本功的训练,提升其职业技能素养。此外,可请有经验的教师传授教学方法和技巧,并提供在校师范生实习的机会。
4.提升师范院校就业服务的水平。师范院校就业服务部门应切实做到为毕业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不仅提供各种就业信息,还要切实解決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遇见的各种问题。比如,设立心理咨询室,为师范毕业生在择业中表现出来的紧张、焦虑、恐惧、自卑等不良心理状态予以辅助;或针对其追逐潮流、择业标准不切实际的情况进行引导,使其就业意向更趋理性。
(谢正观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
1.改善供需结构。建议适当缩减部分师范院校的招生规模,使师范生教育由大众化向精英化转变。同时,应调整并优化师范生培养的专业结构,缩小语言、数学、外语等大学科的师资需求渐趋饱和专业的招生,扩大生物、化学、地理等师资紧俏、需求量大的小学科的招生。
2.合理引导师范毕业生就业选择。目前,我国基层乡镇学校对教师的需求仍大,但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应考虑出台一些措施鼓励师范毕业生去农村和中西部基层任教。比如,在编制上给予倾斜,逐步解决基层县市教师有岗无编的境况;改善基层学校的基础设施,为教师创造较好的生活环境,提高基层教师的待遇等,引导师范毕业生合理选择就业方向。
3.提高高等院校师范生本身的职业技能水平。针对许多高等院校师范生的教师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较低的问题,应加强在校师范生的职业教育与基本功的训练,提升其职业技能素养。此外,可请有经验的教师传授教学方法和技巧,并提供在校师范生实习的机会。
4.提升师范院校就业服务的水平。师范院校就业服务部门应切实做到为毕业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不仅提供各种就业信息,还要切实解決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遇见的各种问题。比如,设立心理咨询室,为师范毕业生在择业中表现出来的紧张、焦虑、恐惧、自卑等不良心理状态予以辅助;或针对其追逐潮流、择业标准不切实际的情况进行引导,使其就业意向更趋理性。
(谢正观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