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对于癌症患者疼痛的影响分析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si_c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对癌症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搜集2012年9月—2012年9月我院接收的癌症64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32例和乙组32例进行常规护理,并对甲组实施人性化护理。观察甲组和乙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甲组疼痛评分低于乙组,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乙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对癌症患者疼痛影响较大,对缓解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应用。
  关键词:癌症;人性化护理;疼痛;影响
  癌症是临床肿瘤内科的常见疾病,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1]。化学污染、遗传特性、内分泌失衡、环境污染、自由基霉素、电离辐射和免疫系统功能紊乱等是造成疾病的相关原因。癌细胞增生呈无止境性和无限制性特点。人性化护理是指将患者作为工作中心,对其展开一系列个性化、人性化的临床指导和干预[2]。现搜集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接收的癌症64例患者,对其人性化护理对疼痛的影响进行总结性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接收的癌症64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共32例,平均年龄是(55.24±10.84)岁,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是17例、15例,9例胃癌,2例乳腺癌,8例肝癌,10例肺癌,3例卵巢癌。乙组共32例,平均年龄是(55.23±10.81)岁,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是16例、16例,10例胃癌,2例乳腺癌,7例肝癌,11例肺癌,2例卵巢癌。甲组和乙组的一般临床资料相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甲组和乙组进行常规护理,并对甲组实施人性化护理。(1)对每位患者不同的疼痛性质、强度、持续时间、部位等进行评估,对疼痛缓解及加重的因素进行密切分析,为每位患者制定专用护理记录单,加强对患者主诉的倾听,并将其主诉内容进行准确记录,对疼痛进行准确评估,结合每位患者不同的病情及临床实际情况展开护理。(2)必须将患者作为工作中心,加强对患者的体贴、关心及爱护,经常与其进行沟通与交流,询问患者病史及体质状况,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密切关注,并准确评估,建立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护患关系,为患者创造温馨、亲切的治疗环境,促使患者安心的、积极的接受护理及治疗。(3)通过聊天的形式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况及不良情绪进行评估,针对存有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患者,向其讲解护理及治疗方法,告知其不良情绪对疼痛加剧的直接影响,促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良好的依从性配合治疗。针对存有绝望、恐惧、悲观等不良情绪的患者,必须以热情、富有活力的態度及语言与其进行交流,感染患者,鼓励患者家属加强对其的关心及关爱,邀请同期治疗效果较好的真实病例向其介绍经验,缓解绝望、悲观和恐惧的不良情绪,形成乐观、积极向上的观念。(4)运用多种方式减轻患者疼痛,增强镇痛,配合治疗。可以采用热敷、按摩和冷敷等方式,也可以采用心理暗示、音乐疗法和意向转移等手段。针对体质较好的患者,提倡多做体育运动,促进身体平衡和协调,增加治疗舒适度。针对疼痛较严重的患者应用镇痛药物,向患者告知药物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反复叮嘱患者严格按照药物用法用量规范用药,不得自行减药、加药或减量、加量等,调整药物剂量时应遵医嘱合理调整。
  护理前和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并对比。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并对比。
  1.3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甲组和乙组疼痛评分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甲组疼痛评分低于乙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后两组疼痛评分对比情况见表一。
  甲组患者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88%,其中1例不满意,9例基本满意,9例非常满意,13例满意。乙组患者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78.13%,其中7例不满意,10例基本满意,12例非常满意,3例满意。甲组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乙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癌症患者身体内正常细胞产生癌变,局部组织细胞增生异常,形成肿块,并向身体其他部位或正常组织入侵转移,导致患者体内大量营养物质被消耗,释放毒素,使患者出现食欲不振、消瘦、贫血、无力、发热和脏器功能损害等,对患者器官、组织结构及正常功能造成破坏,严重患者可出现感染、坏死出血和器官功能完全衰竭等,最终死亡。该病不仅对患者身体健康构成极大威胁,还对其心理和精神状况造成较大压力,患者来自治疗、并发症、检查穿刺和心理等方面的疼痛较大[3]。相关研究表明,人性化护理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缓解疼痛、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在本文研究中,对甲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对乙组未实施人性化护理,甲组疼痛评分是(31.14±3.34)分,乙组疼痛评分是(40.16±4.24)分,甲组明显低于乙组,表明人性化护理对缓解患者疼痛具有重要作用。甲组患者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88%,乙组患者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78.13%,甲组明显高于乙组,表明人性化护理对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本结果与相关研究基本一致。
  综上分析,人性化护理对于癌症患者疼痛的影响较大,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杨仕梅.人性化护理在癌症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2,15(22):45-46.
  [2]唐渠.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对癌症患者术前应激反应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3(18):55-56.
  [3]杨仕梅.人性化护理对癌症患者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12(14):62-63.
  [4]周蕊芝.浅谈减轻癌症疼痛的护理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2,19(24):41-42.
其他文献
摘要:妇产科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都会出现一些心理特征,从而影响手术的效果。文章通过对妇产科临床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临床心理护理措施,确保患者可以保持最佳的状态进行手术,从而保证手术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心理护理;产科;护理查房  心理护理是在护理人员与病人的相互交往中进行的,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这种关系应该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信任和合作基础上的平等关系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在本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4例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系统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患满意率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患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期刊
摘要:目的:对内科护理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研究;方法:对2007年至2009年和2010至2013年两阶段由于内科护理沟通不畅导致的投诉案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两个时间段之间年投诉例数存在显著性差异,后者明显少于前者;结论:找出内科护理沟通的常见问题及原因,并对此实施恰当的措施,对提高医院的护理水平和减少纠纷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内科护理;沟通;问题;措施  在我国,内科几乎是每个医
期刊
摘要:髋关节是人体最大最稳定的关节之一,它由股骨头,髋臼,和股骨颈形成关节,下方与股骨相连,一旦发生病变或骨折,严重影响人体行动,人工髋关节可保持关节的稳定解除髋关节疼痛,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  一般資料  现对我院五十名需要做股骨头人工置换术的患者作调查,其中男患者32名,女患者18名,术后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恢复状态良好,都可以正常活动,对手术患者护理方法总结
期刊
关键词:骨科;疼痛;护理  疼痛是骨科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如急性创伤患者的疼痛和骨科患者术后的疼痛。剧烈和长期的疼痛会影响到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及时有效的止痛不仅能减轻疼痛对机体的刺激还能减少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部分慢性疼痛的患者由于长期得不到良好正规的治疗而影响生活、学习和工作。疼痛作为“第五大生命体征”已成为临床医护人员日常观察的常规项目。  1.骨科患者疼痛的观察  1.1疼痛的部位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小儿心胸外科的开展体会。方法:回顾性总结小儿心胸外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措施和方法,分析其取得的效果和体会。结果:通过开展绩效考核,提高护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护理质量明显提高;通过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家长参与护理患儿的能力明显提高。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减少了护患矛盾;护士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明显提高;家长掌握了更多的护理患儿的知识。  关键词:儿童;护理服务
期刊
摘要:门脉高压症伴大出血其主要表现为呕血及黑便。由于肝功能不佳,凝血功能差,门静脉压力高,血管不能自行收缩止血,因而出血难以自止,如不及时发现,积极处理,可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进行医疗护理十分重要。  关键词:门脉高压症伴大出血;观察;护理  1一般护理  让患者平卧,绝对卧床休息,以免引起再次出血,头偏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气管而引起窒息。休克患者头低脚高位,输氧,注
期刊
摘要:目的建立手术室与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运作的管理模式,,完善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控制和管理要求。方法将手术室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回收至中心室集中化管理。结果提高了手术室医疗器械供给质量与效率,提升了中心的专业质量供应水平。结论手供一体化管理模式,既既保证了手术器械的灭菌质量,强化医院院内感染控制。  关键词:手术室与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管理模式  为了保证手术器械的灭菌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适应医院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认知情况,为提高医护人员护理能力提供借鉴。方法:选择120例神经内科护理人员行脑卒中康复护理认知调查。结果: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有着不同程度的认知误区;不同年龄、工龄、学历、职称医护人员的认知程度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加强对神经内科护理人员的培训,引进高素质人才,同时将脑卒中健康护理纳入职称评定体系中,从而全
期刊
摘要:目的:讨论烧伤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和护理对策,为日后的临床预防、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15名特重度燃爆伤患者。(2例被排除:1例烧伤面积5%,1例入院后第7小时死亡)。采用前瞻性设计,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来进行。观察患者早期(72h)临床特征,包括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肝肾功能以及血液系统。结果:经过努力,在15例烧伤ICU多种耐药感染患者当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