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骨科患者疼痛的护理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guangyun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骨科;疼痛;护理
  疼痛是骨科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如急性创伤患者的疼痛和骨科患者术后的疼痛。剧烈和长期的疼痛会影响到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及时有效的止痛不仅能减轻疼痛对机体的刺激还能减少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部分慢性疼痛的患者由于长期得不到良好正规的治疗而影响生活、学习和工作。疼痛作为“第五大生命体征”已成为临床医护人员日常观察的常规项目。
  1.骨科患者疼痛的观察
  1.1疼痛的部位 对疼痛的护理首先要了解疼痛的部位。疼痛一般投影在病变处的皮肤表面,但由于牵涉痛及放射痛等原因,有时表现在远离该器官的某些部位。因此,疼痛的部位不一定与该器官的体表投影一致,如颈椎病时因神经根受压,疼痛可放射至单侧或双侧上肢。
  1.2疼痛的性质 要明确引起疼痛的病变性质,如损伤、炎症、肿瘤、畸形等。损伤可分为急性外伤,慢性劳损;炎症分感染性,无菌性;肿瘤分良性,恶性等。疼痛的性质可分为绞痛、刺痛、钝痛等。
  1.3疼痛的程度 疼痛的程度很难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加上个体的耐受性、心理特点、精神状态、注意力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患者对疼痛的描述差异性很大,一般把疼痛分为严重、重度、中度和轻度。
  1.4疼痛的伴随症状 疼痛的伴随症状较复杂,几乎每个剧烈疼痛的患者均伴有烦躁不安、心率增快、呼吸加快、瞳孔缩小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常见的伴随症状还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
  1.5疼痛时患者的表情、体位及姿势 严重疼痛的患者常有痛苦表情,并伴有呻吟、面色苍白、出汗,常提示为器质病变。而心理因素和精神因素所引起的疼痛其表情复杂而多变。体位可分为主动体位、强迫体位、被动体位,疼痛时患者一般采用强迫体位或被动体位,或通过不断的变换体位来缓解疼痛。姿势主要靠骨骼结构和各部分肌肉的紧张度来保持。患者因疾病常出现特殊姿势,如髋关节结核的患者,拾物时表现为屈髋、屈膝、下蹲的特殊姿势。
  1.6重要生命器官功能的观察 在疼痛的护理观察过程中,应始终强调对全身状态即患者重要生命器官功能的判断。年老体弱、合并重要生命器官功能低下的患者,更应注意生命体征的观察和测量。
  2.骨科疼痛患者的一般护理
  2.1去除疼痛的刺激因素
  (1)抬高肿胀部位,以帮助消除肿胀,减少疼痛。
  (2)对于术后有繃带、石膏固定的患者诉疼痛,首先应注意患肢的血运情况,肢端有无肿胀,石膏内有无压疮形成等引发的疼痛,及时调整肢体位置,必要时开窗检查,不可轻易使用镇痛药物;查看石膏、牵引等有无对皮肤造成摩擦伤害,引发疼痛。
  (3)保持床单位平整,避免压疮形成。
  (4)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排痰,缓解咳嗽震动带来的伤口疼痛;妥善固定各类引流管,防止扭曲、牵拉伤口带来的疼痛。
  (5)指导患者放松,使其从精神和身体的紧张中解脱出来,如放松术、催眠、暗示、想象等。
  (6)主动、耐心与患者交谈,使患者尽快适应环境,增加安全感,减少恐惧和焦虑等不良反应以减轻痛苦。
  (7)倾听患者诉说,了解引起疼痛的原因、性质、部位、节律性和程度。观察患者疼痛时的反应和伴随症状,患者自己对疼痛的态度。
  (8)医护人员在为患者进行操作时动作轻柔、耐心解释,态度和蔼。
  2.2协助执行物理治疗,以减轻疼痛
  热疗对于痉挛肌肉能放松肌肉、消炎、止痛。冷疗对于急性疼痛有减轻炎症和镇痛效果,尤其是急性关节扭伤、肌肉拉伤。按摩可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达到止痛、减痛的效果。深呼吸训练可达到放松效果,有助减轻疼痛。
  2.3正确而适当的使用镇静剂
  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尝试以其他方法减少止痛剂使用的次数和剂量。首选局部涂抹止痛药,既可减轻肌肉、关节的疼痛,又可减少全身副作用。
  2.4防范疼痛并发症 疼痛常导致患者不愿意下床活动,而使肌肉、骨骼、关节、肌腱等组织发生萎缩、僵硬、失去弹性等,使病情更趋复杂、严重,甚至造成身体残障。因此,必须加强康复护理,其中功能锻炼是关键。在护理中应帮助患者做到:
  (1)患肢未被固定的关节各个轴位主动运动,必要时施加辅助力。上肢应注意肩外展、外旋及掌指关节屈曲,下肢应注意踝关节的背屈。老年患者更应注意关节的挛缩。
  (2)骨复位基本稳定、肌肉组织基本愈合时,进行固定部位的肌肉有节奏的等长舒缩练习,以防止失用性肌萎缩,并使骨折端靠近,有利于骨折愈合。
  (3)累及关节面的骨折常遗留较显著的关节功能障碍。为减轻障碍程度,在固定2-3周后,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每日取下固定物,做受损关节不负重的主动运动,并逐渐增加活动范围,运动后继续固定,这样可促进关节软骨的修复,并使关节面很好的塑形,防止或减轻关节内粘连。
  (5)健肢与躯干应尽可能维持期正常活动,并请允许情况下鼓励患者尽早起床,必须卧床的患者,尤其是年老体弱者,应每日做床上的功能锻炼,以改善全身状况,防止并发症。
  2.5支具的使用 支具与皮肤之间需要合适柔软的衬垫,衬垫应保持清洁、干燥,防止局部皮肤受损。
  2.6保持关节肌肉的功能,防止畸形和萎缩,如使用牵引、石膏固定,应按常规护理。
  2.7促进疼痛治疗的措施 更新疼痛的观念及患者对麻醉药的认识,提倡无痛观念,免于疼痛是患者的权力。护理人员应该认识到疼痛是患者的主观感受,患者主诉疼痛就说明他有疼痛,护理人员应尽可能帮患者缓解疼痛。加强疼痛教育是改善疼痛护理质量的主要措施。
  3.小结
  现代医学认为,疼痛本身就是疾病,而不能仅仅把疼痛当成一种症状去看待。正确的认识疼痛,及时有效的止痛,对改善疾病预后有重大的意义,不仅有利于骨科病人早期活动,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还可减少住院的时间、费用和人力资源。因此,解除疼痛已经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宋金兰,高晓燕.实用骨科护理及技术 2008,81-83.
  [2]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2012,430-448
  [3]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2002.512-519
其他文献
脑血管病是当今世界死亡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有其发病率高、致残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由于目前医疗技术的提高,死亡率明显降低,但致残率很高,将近有2/3的病人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损害所致的肢体功能障碍,给病人、家属带来诸多不便,给社会造成负担。因此,对脑血管病偏瘫患者进行早期的康复护理是十分重要的[1]。  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病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55例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采取
期刊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生活质量;社区护理干预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1]。一般认为,吸烟、感染、大气污染等有害因素均可以引起或者加重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和进展。患者病情较长,且反复发作,如不及时给予治疗,容易并发肺心病、心衰等[2]。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往往与病情、病程、并发症等呈正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生活质
期刊
摘要:慢性病病程长,见效慢,易反复,病人在经历漫长的病程过程中要承受长期的疾病折磨,从而心理上会产生复杂的情绪活动,因此护理工作中应密切观察每个患者的心理动态,及时有效的与其沟通,慢慢调节其情绪,变换心境,使患者的心态达到最佳配合治疗的状态,以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提高护理工作的效果,充分发挥护理工作在临床工作中的作用。  关键词:慢性病;心理护理  1.心理护理的概念和加强心理护理的必要性  心理
期刊
摘要:目的:有效提升开放式精神科的管理与护理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有家属陪护的精神病患者,通过认真观察,研究家属陪护存在的不足,同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对应的护理策略。结果:陪护家属存在私自调整输液速度,要求病人提早出院,擅自解除病人约束带等各种干扰护理工作的情况。结论:精神科从传统的封闭式管理转变为开放式的管理模式,管理与护理方式都应当针对家属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妇产科护理中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间在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SAS、SDS及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护理满意度等,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一定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本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
期刊
摘要: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工作的宗旨。随着医疗法制、法规的健全,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不断深入开展,护理管理理念和模式亦更加完善。因此建立健全护理管理体系,加强护理管理是保障护理安全防范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最有效途径。  关键词:护理质量;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护理不良事件;护理安全  护理安全、护理质量始终是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护理管理的重点。随着护理模式的日趋完善,优质护理服务的不断深
期刊
摘要:妇产科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都会出现一些心理特征,从而影响手术的效果。文章通过对妇产科临床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临床心理护理措施,确保患者可以保持最佳的状态进行手术,从而保证手术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心理护理;产科;护理查房  心理护理是在护理人员与病人的相互交往中进行的,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这种关系应该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信任和合作基础上的平等关系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在本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4例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系统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患满意率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患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期刊
摘要:目的:对内科护理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研究;方法:对2007年至2009年和2010至2013年两阶段由于内科护理沟通不畅导致的投诉案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两个时间段之间年投诉例数存在显著性差异,后者明显少于前者;结论:找出内科护理沟通的常见问题及原因,并对此实施恰当的措施,对提高医院的护理水平和减少纠纷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内科护理;沟通;问题;措施  在我国,内科几乎是每个医
期刊
摘要:髋关节是人体最大最稳定的关节之一,它由股骨头,髋臼,和股骨颈形成关节,下方与股骨相连,一旦发生病变或骨折,严重影响人体行动,人工髋关节可保持关节的稳定解除髋关节疼痛,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  一般資料  现对我院五十名需要做股骨头人工置换术的患者作调查,其中男患者32名,女患者18名,术后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恢复状态良好,都可以正常活动,对手术患者护理方法总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