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简介:
“惟楚有才,于斯为甚”的三湘四水,自古人杰地灵。位于湘潭的欧阳家族更系一代文豪欧阳修后裔,素享尊儒崇学的盛誉。1945年8月16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第二天,欧阳家族一个小生命呱呱坠地,于是父母为其取名“平凯”。欧阳平凯,南京工业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973项目首席科学家,863领域专家。1963年至1968年在清华大学化工系读本科,1978年至1981年在清华大学化工系读研究生。2001年5月任南京工业大学校长。欧阳平凯院士在生物化工领域研究、专业教学改革、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青年教师团队培养等方面均做出卓有成效的工作。
时 间:2010年12月21日
地 点:南京工业大学
采访对象:欧阳平凯院士
问:欧阳院士,1985年您创建7全国第一个生物化工专业。您当年培养的学生现已大多数成为国内生物化工领域的栋梁之材。您帮助他们实现了人生的理想 请问您小时候有理想吗?如果有,您的理想是什么呢?
欧阳院士:我小时候正处于中国刚解放时期,你们学的历史书本应该介绍过当时的国情:中国曾经经历的屈辱历史;百年来国土的丢失:抗战中遭遇的磨难,等等,那时大家觉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家稳定了,人民有了最基本的保障,我们应该着手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建设祖国之中。中国这个还处于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更是薄弱,所以我耳边常听到一句口号: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所以,我当时的理想应该和很多年轻人一样,总在考虑怎么学好科学,用科学强国、富国,做一个对祖国,对民族有用的人。
我读高中时,我把数理化语文外语五门功课学得很扎实,可以说高中的几年,我的精力和时间都扑在读书上,很自觉,很主动,并不像现在的年轻人需要家长催促甚至“监督”。我和我的同学都认为,只有读书才能让自己的才干得到最大的发挥。所以,在高考中,我能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入名牌大学——清华大学,而这是我唯一的高考志愿。
问:欧阳院士,您担纲的“反应分离耦合技术及其在酶法合成手性化合物中的应用”科研项目荣获200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首次为生化加工过程的产业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方法,形成的经济效益已突破亿元。感觉你们那个时代的人非常具有想象力,而现在的孩子想象力十分缺乏,您觉得为什么呢?
欧阳院士:是的,改革开放以后,物质生活、社会生活方面进步多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不仅是吃穿住无忧,生活中的物质条件变得无比优越。但我在少年时期,生活很艰苦,基本上吃不饱。所以,同学们在宿舍里聊天的主要话题就是“吃什么好吃的”,呵呵,这算是我们渴望改善生活的一种期许吧。
我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时候,我发现他们的生活水平跟国内大城市相比,基本上差不多。现在的年轻人从智力上说,肯定比我小时候要聪明很多,但是因为你们这一代人多数为独生子女,没有吃过苦,所以在理想和奋斗上的意志力还不够坚韧。而我们因为从小受过苦,意志力比较坚强,所以在奋斗中能朝着自己的梦想拼搏。现在的青少年,缺少这种直面自己的梦想,奋力拼搏的斗志!
说到想象力,我觉得现在的孩子不是缺少想象力,而是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我在一些科技大赛中,还是能看到很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孩子,只是这样的孩子比较少罢了。多数孩子依赖性太强,反而丧失了原本应该拥有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独立生活能力。
问:欧阳院士,作为一名化工方面的泰斗,化学专家,院士,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化工学会生物化工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您小时候的成绩就特别的好吗?
欧阳院士:我小时候,小学三年级之前,我并不是一个非常用功的孩子。到了四年级,我遇到一位老师,她经常表扬我,这种不断的肯定令我非常自豪,于是,我开始认真听课、用功学习,到小学毕业的时候,我已经是班级里的佼佼者。
初中二年级,也就是1957年我家里出现了一些变故,家境变得十分困难,不要说上学,连吃饭都出现了问题。所以,我从初中三年级就开始半工半读的生活。当时,我的学业负担不是很重,我抓紧时间完成功课,每天下午四点后,就去码头打零工,一直干到晚上八点钟才回家。每年寒暑假,我都要为来年的学费四处奔波。虽然这种生活很苦,但是这种经历也锻炼了我的意志,使我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能吃苦,能坚持。
问:欧阳院士,您是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评审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评审组委员,国家重点实验室验收专家组成员,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专家组成员、现在很多学生都相当害怕考试,您害怕过考试吗?您又有什么考试取胜的法宝或窍门呢?
欧阳院士:我从来不怕考试。作为一个学生,可不能怕考试。我认为一个学生对待考试应该采取这样的态度:“这是很自然的一件事”。
我读书的时候,考试从不怯场。为什么不会怯场呢,因为我能适当地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能坦然面对考试。说说我的一个故事吧!我参加高考前,因为下乡去参加农忙,在回校的路上着了凉,得了严重的肺炎。医生在我的高考体检表上写了一句:肺部有阴影。这导致我不能参加7月]5日的高考。当时我的内心虽然很焦急,但是我依然不断告诉自己,做好考前准备,让自己身心放松,不把“肺炎”当成高考的阴影。幸运的是,6月底复查的时候,我的身体通过了体检,我于7月15日顺利走入高考的考场。
我是以全年级前几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的。如果让我说考试取胜的窍门,我觉得没有什么捷径,除了认真学习外,你在考场上还得充分发挥水平。我的经验供同学们参考:一场考试,拿到考卷后,首先要翻看一遍,掌握整体布局、试卷难易程度后。再动笔,不要一拿到考卷就盲目埋头做。我习惯按着考卷的顺序来答题,但是在参加数学竞赛时,我喜欢先找熟悉的、好做的题目去做,这样就能有一种自信心,原本紧张的心情可以得到放松,能迅速进入比赛状态,从而发挥自己最高水平。
同学们在考试的时候,要注意千万不要漏题,一场考试中有几份试卷,必须搞清楚。有的同学粗心大意,三张试卷只做了两张,结果另外的考卷就空白着交上去,非常遗憾,直接影响到最终的考试成绩。
问:1968年,作为一名清华大学化工系的高材生,您一毕业就被分到河北石家庄当一名普通工人,这和您之前设想的天之骄子是不是不一样?当时心里有落差吗?
欧阳院士:我没有失落感,因为当时毛主席号召知识分子要到农村去,到工厂去。所以,我毕业时全班同学,全国的大学生,都是到工厂、到农村。我当时觉得当工人还是不错的,同时觉得石家庄是华北平原,在当时的条件中还是很不错的。唯一犯难的是,我一个南方人到石家庄吃不惯那里的杂粮,呵呵!我们当时的主要注意力都在工作中,其他方面想得非常少。 我觉得一个人,要做到两个字——沉毅。“沉毅”这两个字很重要,所谓沉毅,沉着的沉,毅力的毅。我把沉毅这两个字写到我们工大校训上。“明德厚学、沉毅笃行”,“明德”,意为彰明伦理,完善品德,包含与人为善、和谐相处的意义。“笃行”就是快马加鞭的意思。善行而终生不怠君子也。假如我们把人的一生用一百年来算的话,一年也不过我们一生的百分之一,很短。人的一生有很多瞬间,遇到生活对你不公的时候,遇到困难的时候,遇到危险的时候,要学会沉毅。毅力这东西,持之以恒,我们总有一天会有机会展示自我,发挥自我,总有一天会实现我们的理想。稳定沉着的心态,持之以恒的毅力,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有着深远意义和帮助的。所以,作为青少年,如果在中考、高考中没有考上好学校,不要气馁,更不要绝望,因为在我看来,考试考得好或不好,都不能说明你这个人的能力,更不是判断一个人水平的标准。所以,我希望青少年们能牢牢记住这个词:沉毅!
问:2001年您被国家教育部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的荣誉称号。作为大学的校长,教育专家,您在平时和子女交流会有代沟吗?您在他们高考的时候,会管着他们吗?
欧阳院士:我认为中国传承的孝顺这一点,尊重老人、尊重父母很重要,一定要继承这一优良的传统。你对你父母尊敬、孝顺,将来你的子女也会这么对待你。我和很多家长一样,在孩子们高考的时候,很关心他们,但是我不强行要求他们什么。我觉得父母和子女总有一定的代沟,只是不同的时代,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代沟形式和内容不一样罢了。所以,我教育子女的时候,尽量遵从他们的决定,让他们能按着自己的想法走自己的路,因为他们的未来掌握在他们自己的手中,而不是父母手中。我希望青少年朋友们都能掌握好自己的命运,走好自己的路,最终成长为对我们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不管是什么行业,什么职业,只要是社会需要的,人民需要的,都是成功的!
欧阳院士我想对您说
高一(6)班冯柳杨
通过采访,让我了解到了成功人士——欧阳平凯院士的成功经历、经验等,并深刻领会成人、成才与成功的关系,升华了我对学习以及人生的认知和态度!
高一(2)班曹旺睿
这个平凡的人因厚学沉毅而变得不平凡。
高一(6)班黄佳明
欧阳平凯院士,祝愿您健康长寿,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高一(4)班赵振
乐观、厚学、沉毅、坚强缔造了欧阳平凯院士的辉煌人生。
高一(6)班袁太阳
欧阳老师让我们知道了只有沉毅才能掌握自己未来。
高一(6)班宋娇蓉
积攒了足够的能量,熬过了漫长的冬天,知识的春天还会远吗?
“惟楚有才,于斯为甚”的三湘四水,自古人杰地灵。位于湘潭的欧阳家族更系一代文豪欧阳修后裔,素享尊儒崇学的盛誉。1945年8月16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第二天,欧阳家族一个小生命呱呱坠地,于是父母为其取名“平凯”。欧阳平凯,南京工业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973项目首席科学家,863领域专家。1963年至1968年在清华大学化工系读本科,1978年至1981年在清华大学化工系读研究生。2001年5月任南京工业大学校长。欧阳平凯院士在生物化工领域研究、专业教学改革、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青年教师团队培养等方面均做出卓有成效的工作。
时 间:2010年12月21日
地 点:南京工业大学
采访对象:欧阳平凯院士
问:欧阳院士,1985年您创建7全国第一个生物化工专业。您当年培养的学生现已大多数成为国内生物化工领域的栋梁之材。您帮助他们实现了人生的理想 请问您小时候有理想吗?如果有,您的理想是什么呢?
欧阳院士:我小时候正处于中国刚解放时期,你们学的历史书本应该介绍过当时的国情:中国曾经经历的屈辱历史;百年来国土的丢失:抗战中遭遇的磨难,等等,那时大家觉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家稳定了,人民有了最基本的保障,我们应该着手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建设祖国之中。中国这个还处于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更是薄弱,所以我耳边常听到一句口号: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所以,我当时的理想应该和很多年轻人一样,总在考虑怎么学好科学,用科学强国、富国,做一个对祖国,对民族有用的人。
我读高中时,我把数理化语文外语五门功课学得很扎实,可以说高中的几年,我的精力和时间都扑在读书上,很自觉,很主动,并不像现在的年轻人需要家长催促甚至“监督”。我和我的同学都认为,只有读书才能让自己的才干得到最大的发挥。所以,在高考中,我能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入名牌大学——清华大学,而这是我唯一的高考志愿。
问:欧阳院士,您担纲的“反应分离耦合技术及其在酶法合成手性化合物中的应用”科研项目荣获200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首次为生化加工过程的产业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方法,形成的经济效益已突破亿元。感觉你们那个时代的人非常具有想象力,而现在的孩子想象力十分缺乏,您觉得为什么呢?
欧阳院士:是的,改革开放以后,物质生活、社会生活方面进步多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不仅是吃穿住无忧,生活中的物质条件变得无比优越。但我在少年时期,生活很艰苦,基本上吃不饱。所以,同学们在宿舍里聊天的主要话题就是“吃什么好吃的”,呵呵,这算是我们渴望改善生活的一种期许吧。
我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时候,我发现他们的生活水平跟国内大城市相比,基本上差不多。现在的年轻人从智力上说,肯定比我小时候要聪明很多,但是因为你们这一代人多数为独生子女,没有吃过苦,所以在理想和奋斗上的意志力还不够坚韧。而我们因为从小受过苦,意志力比较坚强,所以在奋斗中能朝着自己的梦想拼搏。现在的青少年,缺少这种直面自己的梦想,奋力拼搏的斗志!
说到想象力,我觉得现在的孩子不是缺少想象力,而是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我在一些科技大赛中,还是能看到很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孩子,只是这样的孩子比较少罢了。多数孩子依赖性太强,反而丧失了原本应该拥有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独立生活能力。
问:欧阳院士,作为一名化工方面的泰斗,化学专家,院士,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化工学会生物化工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您小时候的成绩就特别的好吗?
欧阳院士:我小时候,小学三年级之前,我并不是一个非常用功的孩子。到了四年级,我遇到一位老师,她经常表扬我,这种不断的肯定令我非常自豪,于是,我开始认真听课、用功学习,到小学毕业的时候,我已经是班级里的佼佼者。
初中二年级,也就是1957年我家里出现了一些变故,家境变得十分困难,不要说上学,连吃饭都出现了问题。所以,我从初中三年级就开始半工半读的生活。当时,我的学业负担不是很重,我抓紧时间完成功课,每天下午四点后,就去码头打零工,一直干到晚上八点钟才回家。每年寒暑假,我都要为来年的学费四处奔波。虽然这种生活很苦,但是这种经历也锻炼了我的意志,使我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能吃苦,能坚持。
问:欧阳院士,您是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评审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评审组委员,国家重点实验室验收专家组成员,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专家组成员、现在很多学生都相当害怕考试,您害怕过考试吗?您又有什么考试取胜的法宝或窍门呢?
欧阳院士:我从来不怕考试。作为一个学生,可不能怕考试。我认为一个学生对待考试应该采取这样的态度:“这是很自然的一件事”。
我读书的时候,考试从不怯场。为什么不会怯场呢,因为我能适当地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能坦然面对考试。说说我的一个故事吧!我参加高考前,因为下乡去参加农忙,在回校的路上着了凉,得了严重的肺炎。医生在我的高考体检表上写了一句:肺部有阴影。这导致我不能参加7月]5日的高考。当时我的内心虽然很焦急,但是我依然不断告诉自己,做好考前准备,让自己身心放松,不把“肺炎”当成高考的阴影。幸运的是,6月底复查的时候,我的身体通过了体检,我于7月15日顺利走入高考的考场。
我是以全年级前几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的。如果让我说考试取胜的窍门,我觉得没有什么捷径,除了认真学习外,你在考场上还得充分发挥水平。我的经验供同学们参考:一场考试,拿到考卷后,首先要翻看一遍,掌握整体布局、试卷难易程度后。再动笔,不要一拿到考卷就盲目埋头做。我习惯按着考卷的顺序来答题,但是在参加数学竞赛时,我喜欢先找熟悉的、好做的题目去做,这样就能有一种自信心,原本紧张的心情可以得到放松,能迅速进入比赛状态,从而发挥自己最高水平。
同学们在考试的时候,要注意千万不要漏题,一场考试中有几份试卷,必须搞清楚。有的同学粗心大意,三张试卷只做了两张,结果另外的考卷就空白着交上去,非常遗憾,直接影响到最终的考试成绩。
问:1968年,作为一名清华大学化工系的高材生,您一毕业就被分到河北石家庄当一名普通工人,这和您之前设想的天之骄子是不是不一样?当时心里有落差吗?
欧阳院士:我没有失落感,因为当时毛主席号召知识分子要到农村去,到工厂去。所以,我毕业时全班同学,全国的大学生,都是到工厂、到农村。我当时觉得当工人还是不错的,同时觉得石家庄是华北平原,在当时的条件中还是很不错的。唯一犯难的是,我一个南方人到石家庄吃不惯那里的杂粮,呵呵!我们当时的主要注意力都在工作中,其他方面想得非常少。 我觉得一个人,要做到两个字——沉毅。“沉毅”这两个字很重要,所谓沉毅,沉着的沉,毅力的毅。我把沉毅这两个字写到我们工大校训上。“明德厚学、沉毅笃行”,“明德”,意为彰明伦理,完善品德,包含与人为善、和谐相处的意义。“笃行”就是快马加鞭的意思。善行而终生不怠君子也。假如我们把人的一生用一百年来算的话,一年也不过我们一生的百分之一,很短。人的一生有很多瞬间,遇到生活对你不公的时候,遇到困难的时候,遇到危险的时候,要学会沉毅。毅力这东西,持之以恒,我们总有一天会有机会展示自我,发挥自我,总有一天会实现我们的理想。稳定沉着的心态,持之以恒的毅力,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有着深远意义和帮助的。所以,作为青少年,如果在中考、高考中没有考上好学校,不要气馁,更不要绝望,因为在我看来,考试考得好或不好,都不能说明你这个人的能力,更不是判断一个人水平的标准。所以,我希望青少年们能牢牢记住这个词:沉毅!
问:2001年您被国家教育部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的荣誉称号。作为大学的校长,教育专家,您在平时和子女交流会有代沟吗?您在他们高考的时候,会管着他们吗?
欧阳院士:我认为中国传承的孝顺这一点,尊重老人、尊重父母很重要,一定要继承这一优良的传统。你对你父母尊敬、孝顺,将来你的子女也会这么对待你。我和很多家长一样,在孩子们高考的时候,很关心他们,但是我不强行要求他们什么。我觉得父母和子女总有一定的代沟,只是不同的时代,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代沟形式和内容不一样罢了。所以,我教育子女的时候,尽量遵从他们的决定,让他们能按着自己的想法走自己的路,因为他们的未来掌握在他们自己的手中,而不是父母手中。我希望青少年朋友们都能掌握好自己的命运,走好自己的路,最终成长为对我们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不管是什么行业,什么职业,只要是社会需要的,人民需要的,都是成功的!
欧阳院士我想对您说
高一(6)班冯柳杨
通过采访,让我了解到了成功人士——欧阳平凯院士的成功经历、经验等,并深刻领会成人、成才与成功的关系,升华了我对学习以及人生的认知和态度!
高一(2)班曹旺睿
这个平凡的人因厚学沉毅而变得不平凡。
高一(6)班黄佳明
欧阳平凯院士,祝愿您健康长寿,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高一(4)班赵振
乐观、厚学、沉毅、坚强缔造了欧阳平凯院士的辉煌人生。
高一(6)班袁太阳
欧阳老师让我们知道了只有沉毅才能掌握自己未来。
高一(6)班宋娇蓉
积攒了足够的能量,熬过了漫长的冬天,知识的春天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