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我们应该正确认识、看待网络
单就上网而言,当然并无对错,关键在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使用网络。一方面,上网就类似鸦片,适量可以治病救人,但多了就容易产生依赖性,影响工作学习。上网与鸦片又不同,前者产生的是精神依赖,后者则是一种生理依赖。
二、我们应该看到中学生上网的“福”,肯定网络给中学生带来巨大帮助
互联网具有高度的开放性、跨地域性,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网上查找到他所要的信息。第一,学生可以与外界交流。很多学生都有一个缺点就是缺乏信心,不敢与外界对话、交流。互联网可以帮助他们彻底克服这个心理障碍,并在与外界的交流中,开阔视野。第二,网络为教育资源的交流提供了便捷的通道,师生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登录各类教育网站获取学习资讯。第三,可以促进中学生的学业。网络的远程教育会给中学生带来无穷的益处。普通的中学生学习知识只能够局限于自己的学校和一些课外书籍,传授知识的老师始终只有几个,但如果上了网,学生就可以在一个个内容丰富、名师坐堂的网站中任意翱翔,“有问必答”、“题库”、“专题讲座”、“考前辅导”,一个个分类细致合理的栏目让学生的成绩突飞猛进;普通的中学生做题只能做些参考书上数量有限的卷子,而网上各种试卷和典型题目应有尽有,可以任意选择。第四,可以掌握最新的教育动态。特别是高中生可以利用网络了解最新的教育动态,这几年的高考还在改革探索之中,每年几乎都会出台许多新措施。平时好些学生不大关心电视和报纸上的新闻,只一味地埋头书海,因此可从网上查询与教育相关的新闻以此来调整复习重点,适应高考新举措。
鼠标一点,大千世界便尽收眼底。信息技术时代的来临,中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需要尽快掌握信息技术,占据有利地位。可见,网络对中学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要重视网络对于中学生的负面影响
第一,中学生的“网瘾”值得关注。中学生的自制力、理性发展都还未达到成人状态,所以很难控制自己,容易导致网瘾问题出现。需要学校、家庭、社会提供帮助,使他们健康发展。学校对学生上网有各种限制,家庭对学生的帮助取决于家长的素质,如果家长懂得上网,就比较容易帮助学生健康上网,而学生在网吧上网则是最不容易控制的。
第二,网上信息垃圾使中学生深受其害。网络是一个信息的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网上各种信息良莠并存,真假难辨,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网上色情、反动等负面的信息屡见不鲜。同时,网络的互动性与平等性,又使得人们可以在一个绝对自由的环境下接收和传播信息。这些不良信息对于身体、心理都正处于发育期,是非辨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都比较弱的中学生来说,难以抵挡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
第三,网上聊天引发网恋。据报纸调查显示,2.7%的中学生坦言自己有过“网恋”行为(实际比例会更多)。网恋中存在许多情感陷阱,中学生往往是受害者。
第四,网络游戏成瘾危害极大,过度地玩网络游戏会阻碍大脑的正常发育,使得其左前脑正常发育受到遏制,早中期的智力开发也受到影响。其次,网络游戏迷恋对中学生的行为发展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影响。武侠和暴力游戏使中学生认为武功和暴力可以使他们变得强大,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因此在一定的情境下就会模仿游戏中的情景,用武力或暴力来获取想要的东西。研究表明,经常玩暴力游戏的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更有侵犯性,行为粗野,对人冷淡、挑剔,缺乏助人行为。
总之,在网络这个大染缸里,中学生要做到“出污泥而不染”,需要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几个方面共同努力,更需要中学生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近朱者赤,近墨者未必黑”。
(作者单位:陕西咸阳市乾县二中)
单就上网而言,当然并无对错,关键在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使用网络。一方面,上网就类似鸦片,适量可以治病救人,但多了就容易产生依赖性,影响工作学习。上网与鸦片又不同,前者产生的是精神依赖,后者则是一种生理依赖。
二、我们应该看到中学生上网的“福”,肯定网络给中学生带来巨大帮助
互联网具有高度的开放性、跨地域性,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网上查找到他所要的信息。第一,学生可以与外界交流。很多学生都有一个缺点就是缺乏信心,不敢与外界对话、交流。互联网可以帮助他们彻底克服这个心理障碍,并在与外界的交流中,开阔视野。第二,网络为教育资源的交流提供了便捷的通道,师生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登录各类教育网站获取学习资讯。第三,可以促进中学生的学业。网络的远程教育会给中学生带来无穷的益处。普通的中学生学习知识只能够局限于自己的学校和一些课外书籍,传授知识的老师始终只有几个,但如果上了网,学生就可以在一个个内容丰富、名师坐堂的网站中任意翱翔,“有问必答”、“题库”、“专题讲座”、“考前辅导”,一个个分类细致合理的栏目让学生的成绩突飞猛进;普通的中学生做题只能做些参考书上数量有限的卷子,而网上各种试卷和典型题目应有尽有,可以任意选择。第四,可以掌握最新的教育动态。特别是高中生可以利用网络了解最新的教育动态,这几年的高考还在改革探索之中,每年几乎都会出台许多新措施。平时好些学生不大关心电视和报纸上的新闻,只一味地埋头书海,因此可从网上查询与教育相关的新闻以此来调整复习重点,适应高考新举措。
鼠标一点,大千世界便尽收眼底。信息技术时代的来临,中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需要尽快掌握信息技术,占据有利地位。可见,网络对中学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要重视网络对于中学生的负面影响
第一,中学生的“网瘾”值得关注。中学生的自制力、理性发展都还未达到成人状态,所以很难控制自己,容易导致网瘾问题出现。需要学校、家庭、社会提供帮助,使他们健康发展。学校对学生上网有各种限制,家庭对学生的帮助取决于家长的素质,如果家长懂得上网,就比较容易帮助学生健康上网,而学生在网吧上网则是最不容易控制的。
第二,网上信息垃圾使中学生深受其害。网络是一个信息的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网上各种信息良莠并存,真假难辨,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网上色情、反动等负面的信息屡见不鲜。同时,网络的互动性与平等性,又使得人们可以在一个绝对自由的环境下接收和传播信息。这些不良信息对于身体、心理都正处于发育期,是非辨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都比较弱的中学生来说,难以抵挡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
第三,网上聊天引发网恋。据报纸调查显示,2.7%的中学生坦言自己有过“网恋”行为(实际比例会更多)。网恋中存在许多情感陷阱,中学生往往是受害者。
第四,网络游戏成瘾危害极大,过度地玩网络游戏会阻碍大脑的正常发育,使得其左前脑正常发育受到遏制,早中期的智力开发也受到影响。其次,网络游戏迷恋对中学生的行为发展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影响。武侠和暴力游戏使中学生认为武功和暴力可以使他们变得强大,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因此在一定的情境下就会模仿游戏中的情景,用武力或暴力来获取想要的东西。研究表明,经常玩暴力游戏的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更有侵犯性,行为粗野,对人冷淡、挑剔,缺乏助人行为。
总之,在网络这个大染缸里,中学生要做到“出污泥而不染”,需要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几个方面共同努力,更需要中学生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近朱者赤,近墨者未必黑”。
(作者单位:陕西咸阳市乾县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