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oud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当今社会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基本技能。我国的教育机構也认识到学习信息技术的必要性,但是在当前初中教育中,信息技术教学体系还未完善,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展开探究,旨在找出相应的教学优化方法,提高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 引言
  信息技术是为了培养学生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综合素养的一门课程,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当前加强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信息技术不是中考的考试科目,是属于拓展学生知识技能的一个基础性学科,很多学生都把信息技术课当成消遣,觉得信息技术课就是玩玩电脑,所以这门课上并没有取得相应的教学效果。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要从多方面找出原因,优化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使信息技术的教学能够真正让学生学到知识。
  二、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理念存在偏差
  由于信息技术不是考试课程,本身就没有得到老师和学生的重视。甚至有些家长认为信息技术就是教小孩子玩电脑,会影响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很多家庭都配置有电脑,但是经调查发现,许多学生只会用电脑玩游戏、看视频等进行娱乐,对用电脑打字和用搜索引擎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完全具备。初中生处在一个精力旺盛、充满好奇心的阶段,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上网观念,使计算机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
  (二) 教学课时短,缺乏操作锻炼
  信息技术课在很多学校一般是每周一节,而且经常被其他语文和数学等考试科目占用课时,学生能真正进行计算机学习的时间非常有限。有些农村地区的初中,由于缺乏教学设备,经常是几个人为一组共用一台电脑,学生能上机操作时间也很有限。像打字这样的计算机操作技能,需要有一定的时间保障其熟练程度,由于课时少,学生还没认清键盘上字母的位置就结课了,何来谈教学成果。
  (三) 缺乏考核机制
  在初中阶段,信息技术的授课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信息技术课要达成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没有严格的标准,一般上完课就结束了,没有考核也没有成绩,这就导致学生心理上就不重视信息技术的学习。而且学校和教师也认为信息技术是让学生拓展知识的,没必要搞得这么严格,有些老师认为让学生多接触网络反而会造成不利的影响,还会故意缩短上课时间。
  三、 优化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方法
  (一) 明确教学理念
  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以培养学生基础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为目标。教师的教育理念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学习信息技术,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让计算机成为辅助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而不是拿来给学生娱乐消遣的。教师要传达正确的学习理念给学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上网观念,避免学生沉迷网络。同时学校也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计算机的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 合理制定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的学习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市区中学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都比较强,教师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正确上网理念上,引导学生用好网络搜索工具来辅助学习。在乡镇地区,尤其是缺乏计算机资源的农村初中,教师要把教学重心放在学生的基本操作水平的提高上,可以通过键盘贴让学生熟悉键盘,在课外给学生开放网络教室,增加学生的操作时间。教师在兼顾学生的整体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也要适当照顾个体差异,对基础不好的同学要多给予关心和点拨,促进学生的整体进步。考虑到初中信息技术的课时较短的问题,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如果全部按照教材的内容去讲时间肯定是不够的,所以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教师最好是将教材的关键内容经过统筹,进行合理的筛选和重组,将课程内容更加符合初中生的接受水平。目前关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有很多,教师选用最多的是“讲练结合法”和“任务驱动法”。讲练结合法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某个知识点,通过教师的评讲和学生的练习来巩固加强对该知识点的理解。任务驱动法也是一样的道理,都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进行教学。同时也要保持授课内容的连续性,保障学生能够跟得上知识点。
  (三) 合理制定考核方案
  信息技术不是初中升初中的考试课程一直以来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学校在保证学生语文数学的学习上有明确的考评机制外,非常有必要增加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考评,包括信息技术、美术、音乐、体育等方面,对综合素质表现突出的学生要给予肯定和相应的奖励,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有理论知识的成分也有操作实践的成分,教师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分别打分,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学生潜意识里提高对信息技术的重视。
  (四) 创新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阶段的学生是调皮好动的,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这一性格特点设计趣味性的上课模式,设计游戏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师进一步开展教学工作。比如在练习鼠标的操作,可以通过类似“打蚊子”“打地鼠”等小游戏进行。又如,练习打字可以通过设计游戏关卡的方式,让学生逐级提高自己的打字水平。在学习邮件的收发时,可以让每个学生给自己的父母发一封邮件,表达对父母的感情。信息技术课具备趣味性和实用性,教师要结合着两个特点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 结论
  信息技术的普及是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初中是培养学生基本认知的重要阶段。但是,当前初中的信息技术的教学现状还是存在很多问题,这就要求老师、学生和家长转变观念,支持学生利用网络工具去认识世界,培养基本的信息技术素养。同时,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和考评体系也要不断地完善,通过科学合理的办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发展。最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结合初中生的性格特点进行设计富有趣味性的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任国伟.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提高[J].基础教育论坛,2019(17):23-24.
  [2]赖雅君.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A].教师教育论坛(第二辑)[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
  [3]张昱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和实践[J/OL].学周刊,2019(13):74[2019-08-20].
  作者简介:
  黄秀贞,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巴马镇赐福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绘本,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反映儿童生活的儿童图书。绘本里的图画,视觉形象鲜明,其文字能够扩展儿童的想象能力、理解能力、思考能力。而在小学低段的英语课堂中,趣味是摆在
本研究主要是开发一个基于微信小程序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系统(以东北林业大学图书馆为例),该系统运用已有的数字图书系统,应用Python Web爬虫、Django Web框架等技术;以微信小
区角活动是一种较为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高质量的区角活动有助于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幼儿教师应当全面的重视区角活动的开展和实施,积极的联合家庭一起去探索和创新开展区
摘 要:当今不仅需要格外重视高校学生专业知识能力方面的培养,还需要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格外的关注,进而让高校学生从专业能力再到心理状态都和国家发展需求相适应。因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加强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必要性,接着总结了高校心理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加强高校心理学教育的策略,进而希望给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带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心理学;教育;问题;策略  在中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过
<正>Renowned art critic Liu Xiaochun was not certain if his visit to Hu Youben’s studio in Baoding was worthy or not. However, after several months spent to ob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能很好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需求,为教学服务,为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推进合作学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教学措施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合作教学时应该要制定出更加有效的策略,同时还要结合孩子们的实际学习需求,找到其语文学习上的不足,并给予不同的指导方案,从而提升孩子们参与语文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模型检测作为一种形式化验证技术已成功应用于硬件以及协议的性质验证过程,目前正转向软件验证领域并逐渐扩展其应用范围。针对特定的森林防火专家系统的知识库规则,研究其所
本文简要介绍了SCI的特点,SCI源期刊中的动物学期刊及其影响因子.
本文研究了青川县大熊猫冬季对栖息地选择和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栖息地分布和种群数量的变化,表明该地大熊猫冬春季对地形的选择主要为向阳的陡坡和斜坡或较干燥的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