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边缘到主流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gcheng83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成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是全县唯一的一所公办活动中心,目前学生人数达到3000人,占到全县接受校外教育学生总数的80%。占全市八县一区校外活动中心人数的50%以上。立足于此,结合单位十年校外教育发展历程,思索发达国家校外教育举办现状,以及学前教育等非强制性教育的发展历史,谈谈对校外教育普及的一些粗浅看法。
  关键词:校外教育 边缘 主流 普及
  对于许多人而言,谈及校外教育似乎就是少年宫或者青少年活动中心举办的教育活动。而在实践领域,中国的校外教育机构已经不再局限于少年宫教育,出现了四种机构类型。
  一是少年宫。包括青少年科技馆、儿童文化馆、少年之家、青少年活動中心等机构。这些机构完全由政府出资兴建,属于公益性校外教育机构。通常利用双休日,公共假期和寒暑假为少年儿童提供丰富多彩的公益性校外教育活动,包括形式多样的兴趣小组活动、具有明确活动主题的大型群众性活动和各种教育培训。
  二是校外教育活动场馆,包括综合性校外教育实践基地,各种主题性教育基地(诸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素质教育基地、禁毒教育基地等)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文化馆和图书馆等机构。
  三是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这类机构就其性质来看,属营利性的教育培训机构。
  四是校外教育服务机构。作者本人一直从事县级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的教学管理工作,因此本文所谈校外教育的普及,主要是指以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为主要阵地的校外教育。成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2013年被市教育局评为陇南市艺术教育先进学校,2014年,被省教育厅评为甘肃省优秀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2015年,中心被授予“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小学舞蹈教育传统校”。由于场地的原因,招生思路也发生了转变,由宣传招生向计划招生转变。一所场所的校舍、师资已不能满足不断膨胀的校外教育需求。
  在我们县,十年之前,全县只有一所独立的县立幼儿园。招生还要宣传动员。十年之后的今天,县城较大规模幼儿园已有3个,城区四所小学都附设了幼儿园,私立幼儿园数更是不下十个,在这样的学前教育力量之下,原先需要宣传招生的县立幼儿园,开学前一天,尽然出现家长整夜排队报名的入园景象。
  十年之前,还没有一所场所独立的乡村幼儿园,十年后的今天,全县实现了每个乡镇至少一所幼儿园的目标,教育的发展日新月异。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少年宫建设以大城市、省会城市为主,县级以上少年宫、青年宫不足200所。至“九五”末期,以少年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青少年宫(家、站)、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科技馆(站)、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各种形式的校外教育活动场所全国已有1萬多个。建筑面积在1500平方米以上,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的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不到800所。到十五末期这类校外活动场所数量已经翻了一倍。初步实现了90%的县拥有场所的国家建设目标。2004年,中央8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今后城市建设规划必须充分考虑未成年人活动中心建设,要开辟城市儿童主题公园,实现每一个县都建有至少一所综合性的青少年活动中心的目标。
  作为校外教育的主要阵地——少年宫、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从数量上在迅速增加。
  纵观发达国家的校外教育历史,各国都对校外教育予以重视。
  1923年,莫斯科市将一座原来是大资本家的宫殿式建筑给了少年儿童,命名为儿童宫,用来培养下一代。其后苏联的许多大城市也相继建立了儿童宫或少年宫。在后来的几十年里,苏联狠抓普通教育和校外教育,使新的一代打下了牢固的知识基础,同时又通过普及科技和艺术教育,培养少数特长儿童,结果使整个一代人的素质极大提高。当1957年苏联首先成功地把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之后,西方教育界不得不承认这是由于苏联的普通教育质量高和少年宫等校外教育机构培养特长儿童有成效的结果。
  俄罗斯现约有1.8万个具有相当规模、成建制的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大部分为1991年以前联邦财政全额拨款建设的。其各州都有一个主要的活动中心,如少年宫、青少年创作中心等。这些活动基地从早到晚开放,得到了充分利用。全国2000万中小学生中有50%左右按照自己的兴趣自愿参加了这些基地中的活动。另外,在大部分中小学都有内容丰富的课外教育活动。学生们可以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参加活动项目,而且这些项目都是免费的。日本有非常丰富的校外教育设施和资源,孩子们可以充分地利用公民馆、博物馆、图书馆和各种青少年设施。
  在教育的发展中,出现过普初、普九、普实、普高这些时代造就的词语。当前北京、深圳等发达城市的家长整夜排队报名少年宫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我们断言,不论从国家的校外教育战略规划上,还是从理论上,亦或市场需求上,校外教育必将由边缘走向主流,由奢侈品变成必需品和日用品,实现全面普及。
其他文献
教师是幸福课堂的发动机。课堂上生生、师生互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的种种体验、发现问题后的喜悦、解决不了问题时的困惑、教师讲解点拨和引导之后的豁然开朗、问题解决后所带来的惬意,都体现了师生的智慧、品德、情感、理想、情操和创造才能,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才能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而又充满生机活力,才能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才能教学相长,享受教学带来的美,享受幸福课堂,得到实现生命价值的满足。  爱心示范引导
摘要:近几年,“高考零分作文”的相关信息通过网络渠道,迅速进入大众的视野,成为网络上受追捧和热议的评论焦点。而各方对于高考零分作文的态度却褒贬不一,站在了各自的立场发表看法,形成了热烈的氛围,从而使得“高考零分作文”的受关注度直升不减。选取“教育机会不平等”的角度,来解析高考零分作文产生的方方面面,也透过高考零分作文及其受追捧的现状,观察其反应出的教育分层的新的现象。  关键词:“高考零分作文”
【摘要】 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在北京多所高职院校实施。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文中简称我校)于2016年开展项目以来,在教育教学中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取得了可喜成绩。学籍管理是学院教学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对学院贯通培养项目学籍管理工作的梳理,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提出加强学籍管理工作的建议,以保证贯通项目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 贯通培养项目 学籍管理
【摘要】MOOC与翻转课堂是当前备受教育界关注的两种教学模式,各有其优缺点,如何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进而提升医学院校医学英语的教学效果,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通过对“MOOC”和“翻转课堂”概念的研究,以及对我国医学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构建了基于MOOC的翻轉课堂教学模式,并对医学英语阅读和写作课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在医学英语教学中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MOOC 翻转课
摘要:当今世界,创新是人类所特有的创造性劳动的体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进步的灵魂。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幼儿作为祖国的花朵,其创造力与记忆力达到一生中的高峰。介绍幼儿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途径与方法,旨在发展良好的幼儿创新教育,为幼儿阶段之后的教育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幼儿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一、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1.创新能力,是一种
【摘要】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吸收书本上的知识,还应该博采众家之长,多多涉猎优秀的文学作品,从而很好地吸收精神上的营养,然后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在指导学生习作的过程中,辅以必要的方法指导,以文学作品为依托,提升学生习作水平指日可待。从如何借助文学作品,提高学生习作能力展开论述。  【关键词】课外阅读 习作水平 有效提升 多种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和习作是非常重要的两部分内容,二者相辅
摘要:在觀念上创新,消除合作的阻力;通过制度机制创新,激发合作的活力;通过科技创新,增强合作的动力;通过管理创新,释放合作的潜力,从这四个方面,就改革创新促校企合作教育嬗变这个课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校企合作 嬗变 阻力 活力 动力 潜力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校企合作教育已经成为高校与企业(行业)共同合作培养实用型高素质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它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形式显得更加灵
以《算法设计与分析》这门课程为例,分析了目前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提出了新型的研讨式教学方法。接着通过对研讨式教学方法的实践描述,分析了它对本门课程教学可能产生的效果。最后,总结出研讨式教学方法能从各方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有其可实施的价值。  研究生课程研讨式教学方法 算法设计一、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现有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等出现了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如何改革和完
【摘要】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通过颠倒日常教学活动,将课堂上讲授的知识以视频、任务单或扩展资料的形式发给学生,由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并进行多次的内化和交流。《花卉栽培学》课程不但是海南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同时还作为其他农学学科的重要选修课。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够完善在花卉园艺、栽培方面的知识结构,对提高其动手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立足于花卉栽培学课程教学特点,针
摘要:在中学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都融合了情感与艺术,包含着作者自身的真实经历与丰富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能够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呢?首先,应当保证音乐教师要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利用新颖的教学方式,给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让音乐能够同舞蹈相结合,在舞蹈教学中感受音乐带来的律动,从而感受舞蹈与音乐的特殊之美。从实际出发,系统地分析中学音乐鉴赏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