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单”导学催生高效语文课堂的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fox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开篇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学习单”的含义,随后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围绕着语文课堂中“学习单”的应用展开了讨论,具体内容涉及“学习单”的特点、构成和设计流程,希望可以为语文教师提供帮助,使高效课堂的打造成为现实。
  关键词:学习单;助学单;语文教学
  实践结果表明,在语文课堂上对“学习单”加以利用,不仅能够为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提供动力,传统教学模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学生被赋予自主学习的权利,这与新课改提出的要求不谋而合,由此可见,本文所探讨课题具有较为突出的现实意义。
  一、 “学习单”的概述
  “学习单”指的是教师以学情、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系统分析的方式,所设计出的导学材料,其作用主要是引导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展开自主学习。对作为教学主体的“学习单”而言,要想充分发挥其具有的作用,关键是根据学生情况加以调整,“学习单”的内容,通常包括“预习单”“助学单”和“检测单”,其中,“预习单”的内容以温故知新为主,学生需要通过阅读的方式,对知识的本质进行初步感知,做到查缺补漏,“助学单”的内容则集中在思考、交流和探究等方面,学生可以在“助学单”的引导下,构建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开展课堂活动的作用,自然因此而得到了充分发挥,“检测单”的作用是通过拓展和练习的方式,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为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
  二、 语文课堂中“学习单”的应用
  利用“学习单导学”模式展开课堂教学,关键是“单”,这就要求教师在“学习单”的设计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现阶段,仍旧有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学习单”的重要性,所设计“学习单”的合理性、科学性自然难以得到保障,“学习单导学”模式在打造高效语文课堂方面的积极作用,无法充分地显示出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保证教师对“学习单”具有准确认知是关键。
  (一) “学习单”的构成
  “学习单”往往贯穿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因此,了解“学习单”的构成很有必要,高中语文课堂所适用的“学习单”,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分别是:课前预习、学习目标及方案、课堂反馈与延伸。以人教版语文新教材第一单元为例,教师在设计“学习单”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内容:首先,课前预习。由于教育部的编写意图是青春的体验和思考。那么我们在学习单预设时要在经典作品的启发和引导下思考青春的内涵、青春的责任等。但部分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忽略了提出明确要求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将浏览教材内容视为预习,这样做往往无法充分发挥出预习的作用,因此,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内容,对“预习单”进行设计,保证所设计“预习单”,满足难易适中、新旧知识有效对接的要求;其次,教师应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将课堂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交流預习情况,另一部分要激发学生关注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养成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人格。以达到课堂反馈的效果。
  (二) “学习单”的特点
  1. 科学性
  科学性是指“学习单”所呈现学习内容及过程,不仅需要与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相符,还应当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相适应,提出该要求的原因如下:只有这样,才能使学习活动具备循序渐进、由简到难的特点,这对高效课堂的打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问题性
  要想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成长,仅仅依靠教师对知识进行传授,通常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师工作的重点,应当放在引导学生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的方面,在设计“学习单”时,教师需要严格遵循问题原则,做到以下三点:其一,将知识问题化;其二,将问题探究化;其三,将探究层次化。将富有层次性的问题作为引导,帮助学生整理自身思维,最终达到强化学生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3. 活动性
  在“学习单导学”模式中,形对应的是“单”,神对应的是“活动”,因此,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应当是充分发挥“学习单”的导向作用,以多种形式的活动为依托,高效、有序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形式应尽量做到灵活多样,适合在语文课堂上开展的活动,包括讨论、阅读、辩论等,另外,教师应将行为活动与认知活动进行有效结合,杜绝将“学习单”设计成“提纲单”或“习题单”的情况发生。
  4. 可操作性
  作为学生开展课堂活动所依托的主要载体,可操作性是“学习单”必须具备的特性之一。因此,教师在设计“学习单”时,应当做到从实际出发,对学习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活动方案的可行性进行预设,另外,还应当以所设计活动内容为基础,以学生能力和水平为参考,以此来保证所设计“学习单”既符合教学规律,又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
  (三) “学习单”的设计
  1. 制定学习目标
  在制定学习目标时,教师应以教材为依据,遵循“文道合一”原则,突出学习的重点。“文道合一”要求教师从务实的角度出发,制定明确且重点突出的学习目标,将语文知识与思想教育进行结合。例如,在学习《最后的常春藤叶》一课时,教师可以制定如下学习目标:其一,感受作者通过“贝尔曼”这一形象,向读者传达出的人性美;其二,了解精神支柱的重要作用,上述学习目标不仅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更满足与高中生认知水平相符的要求。
  2. 设计“助学单”
  “助学单”的作用是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对教学难点进行分析和突破的任务,一般来说,“助学单”所遵循的设计原则可以概括为“从扶到放”,其作用是保证学生通过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获得相应的体验与感悟。以《社戏》一课为例,教师首先应制定学习目标,再根据学习目标设计相应的“助学单”,例如,“品味写景佳句”所对应的活动方案,应为“阅读课文,品析佳句,分析作用”,而“理解中心思想”所对应的活动方案,则应当是“自主思考,小组讨论,得出结论”,由此可见,在对“助学单”进行设计时,有以下几方面内容需要教师引起重视:其一,始终将达成学习目标作为核心;其二,对学生情况进行全面了解,高中生普遍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因此,教师应保证所设计问题难度适中,能够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效果,另外,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做到因材施教,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习惯和兴趣为依据,突出所设计“助学单”的针对性;其三,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沉闷、枯燥的课堂不仅无法激发学生兴趣,还会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抵触心理,在应用“学习单导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将侧重点放在“如何使课堂变得更加多样化”的方面,合理应用科学探究、小组讨论等方式,使打造高效课堂的目标成为现实,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围绕着“童年”,完成写作练习,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童稚生活。
  3. 重视课堂反馈
  无论是对语文还是其他学科而言,练习都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设计“检测单”的目的是保证课堂反馈与延伸的有效落实,因此,教师应将课堂延伸点作为基础,结合教学内容,完成对富有拓展性、层次性的“检测单”进行设计的工作,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研究表明,课堂反馈的作用,主要是强化基础知识、巩固教学内容,以高中阶段所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为例,在学习小说体裁的文章时,教师应将课堂反馈的重点,放在学生对小说环境、人物、情节所对应内部联系的分析与掌握方面,在学习边塞体裁的诗歌时,课堂反馈的重点,则应当放在学生对诗歌所描述战争生活、家庭生活和自然风光的认识上,真正做到“举一反三”。
  三、 结论
  综上所述,变革观念的关键是存在适合的载体,变革教学模式也是如此,作为融合了探究、自主及合作理念的教学模式,“学习单导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加快了课堂变革的速度,另一个是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地位,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对高效课堂的打造十分有利。
  参考文献:
  [1]杨飞.合理运用导学案,提升语文学习效果[J].小学教学参考,2016(7):61.
  [2]赵翠花.依托学习单提高分层教学的有效性[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8(Z1):98-100.
  [3]祝芳华.高中语文“活动单导学”模式应用多元智能理论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4):22-23.
  作者简介:
  程佳,海南省海口市,海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其他文献
深度学习是21世纪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它的出现为教育变革提供了转机,已逐渐成为教学的一种常态化现象.本文从文本解读有厚度、迁移运用有维度、思维发展有高度、移情育
以截割头的转速和悬臂摆动速度为优化设计变量,以载荷波动最小和截割比能耗最低为优化设计目标函数,考虑影响约速条件的模糊性,建立了截割头工况参数的模糊优化设计的数学模
腹膜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肾脏替代方法之一。腹膜透析相对于血液透析有诸多的优越性,但感染性腹膜炎仍是腹膜透析最常见的并发症,影响患者透析疗效和病死率,同时
摘 要:随着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不断的深入,现在的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问题,在小学课程中,语文是重要的授课内容,它不仅仅是我们每天用于交流、沟通的语言,还是传播思想与知识的介质。而当前的小学语文作文要求学生能够在文章中展现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因此,教师就应该转变自己的授课理念,将作文授课更加的贴近生活,从而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各类写作素材,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达到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作为语文基础教学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高中学习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怎样以语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核心素养,怎样将学生现有核心素养成为助力教师阅读教学的有力工具,逐渐成为新时代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课题。根据我国部编版语文教材鼓励学生多读书、建立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建立“1 x”语文阅读教学模式,通过培养学生读书爱好和兴趣,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和阅读能力,尊重学生语文学习和语
摘 要: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写作策略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能够让学生写作脉络更加清晰,促进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策略知识应用还存在很多不足。本文将结合写作策略知识的重要性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对小学语文写作策略、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写作策略;小学语文;应用现状  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能力的培养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通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文化中的瑰宝。语文教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民族精神,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到语文教学中,不仅能够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而且对培养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一、 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
摘 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良好的汉语学习技能。阅读教学的高效性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使学生在活跃的阅读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阅读的核心素质。因此,本文对整个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阅读教学;有效性;实践  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知道阅读是教育的基础,是教学之关
The present report describes a rare case of a tumor composed of early gastric cancer and a duodenal neuroendocrine tumor(NET). A 78-year-old woman underwent eso
信息时代,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非常重要.为了让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扩大知识面,学会根据需要搜集处理信息,教师应认真研读课标,依标施教,重视学生默读能力培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