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三个结合培养体育兴趣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e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以后,作为义务教育阶段中的体育教学工作显得更为重要,对从事小学、初中的体育教学工作者来说,责任更为重大。初中以下的少年儿童,都在15岁以下,正是由儿童期向少年期的过渡阶段,其活泼好动的性格决定了大部分人对体育课有兴趣,但是由于目前多数少年儿童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造成的心理脆弱和怕苦怕累的思想,又会使部分学生失去上体育课的兴趣。同时,由于到了初三,又要面临升高中的考试,学习十分紧张,有一部分人本来对体育课有较强的兴趣,但为了把主要精力放在文化学习上而对体育课也会失去兴趣。笔者从事初中体育教学二十多年,在教学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是搞好体育教学的关键,也是上好体育课的基础。本文就如何培养初中生上体育课的兴趣,谈谈肤浅的看法。
  一、耐心灌输体育文化知识,提高兴趣
  初中学生,文化素质不高,特别是体育文化素养欠缺。有的认为体育是简单的身体活动,是纯粹的一种竞技运动,对体育课看得很轻,认为是可上可不上的课。针对这种模糊认识,上第一节课就应给学生讲体育文化,使他们明白体育对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经济发展与体育事业发展的正相关关系,体育与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关系及与我们生活质量的关系等。通过体育文化知识的讲解和宣传,使学生明白,体育不仅是一门专业学科,而且还是二门发展潜力很大的边缘科学,从而提高其体育的认识,增强对上好体育课的兴趣。
  二、耐心讲解体质与文化学习的关系,使学生明白增强体质对促进文化学习的重要性,提高上好体育课的自觉性
  懂得健康的体质是学好文化知识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在功课日益繁重的情况下,没有健康的体质是不能适应和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的,而良好的身体素质只会对提高文化学习质量起到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充沛的精力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健康的体质不仅来自于先天的素质,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后天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不仅是锻炼身体的需要,也是调节身体,促使精力旺盛,学好文化知识课的需要。
  三、让文化成绩好的学生,现身说法,激励其他学生上好体育课
  在体育课中,应特别注意引导和培养文化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他们的体育成绩。然后,让他们对其他的同学现身说法,说明加强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提高身体素质,保持良好、充沛的精力对学好文化知识的促进作用。实践表明这种做法效果很好。
  初中学生一方面有较强的表现欲和冲动,另一方面,又爱面子、害羞、自尊心较强,但又缺乏一定的自信心。因此,体育教师在上体育课时,要用极大的耐心讲解、示范,还要注意对学生多鼓励,少指责,特别是对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和他们做那些动作难度大、技术性强,又要求单独完成的体育项目时,如果体育教师不耐心进行讲解、示范,一味地指责和批评,自然就会使学生失去信心,即使对有一定体育基础和爱好的学生也要坚持正面教育与鼓励。
  1.坚持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初中学生,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力和约束力还不强,而好奇、贪玩的性格特点比较突出,同时求知欲较强。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就应该注意掌握学生上述各种心理特征,在上体育课时,要充分利用这些特点,使教学内容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紧密结合起来,以激发他们的体育学习兴趣。
  一是注意在基础课的素质练习中,坚持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结合。基础课一般是指身体素质的练习,如短跑、变速跑、跨步跳、越野跑、高抬腿跑、原地摆臂、立定跑远、蛇形跑、引体向上、俯卧撑、后蹬跑等,这些基础项目的练习,对初中生来说无疑是枯燥无味的。为了活跃体育课的学习气氛,体育教师就应该坚持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结合使他们乐学乐练。
  二是注意体育课内容的交叉安排。体育教育尽管注意了知识、趣味性的结合,但如果不注意各类体育项目交叉进行,也会使学生感到乏味,失去兴趣。一般来说,上了一至两节身体素质的基础练习课以后,应该换一至两堂学生喜欢的球类课或者将素质练习与球类课搭配进行。同时也要注意室内外交叉和田径、球类、武术、体操项目的交叉。
  三是注意多变性和多样性。在身体素质基础训练的体育课中,要注意娱乐项目的多变性和多样性,不能千篇一律。在一节体育课中,还要注意体育项目的多样性,不能一个训练项目安排到底。同时每堂体育课都最好安排十几分钟的自选项目时间,让学生自由选择,自由练习。
  2.坚持竞技性和娱乐性相结合。初中学生,一方面贪玩、好奇,另一方面也喜欢争强好胜,虚荣心较强。因此,体育课上应适当增加一些竞技性和娱乐性项目。这样做一是可以起到调节作用。二是可以增强凝聚力。三是可以增强竞争意识。四是可以检验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小平.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1.
  [2]李树样.培养体育兴趣 发展体育运动[J].启迪与智慧(教育版).2012.
  [3]韩金磊.浅谈体育教学中体育兴趣的培养[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4]温俊,黄永飞,涂运玉.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探讨[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5.
  [5]许书生.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
  [6]郑小波.谈高中体育教学培养体育兴趣的方法与途径[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教学,无论是哪类课型或者哪个环节的教学,只要把握教材,充分发挥优势,就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就能使学生受到朴实健康的教育,以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图文结合 挖掘课例 走向生活  人教版语文教材图文并茂,字、词、句训练到位,能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只要在把握教材上认真落实以学生为主体,扎实训练,就能增强语文积淀,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5月21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针对伊朗核协议问题提出12个新的一揽子条件,并称伊朗要么服从、要么承受“史上最强大的制裁”.rn最近2个多月,美伊两国政府各展所长,你来我往,针锋
期刊
【摘要】物理概念不仅是物理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构成物理规律,建立物理公式和完善物理理论的基础和前提。物理概念的抽象性及高中生认知结构中的一些缺陷,构成了学生学习物理概念的障碍。为了提高物理概念教学的有效性,本人依据物理概念教学的教学原则,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物理 概念教学 方法  一、重视物理概念的引入  引入物理新概念的方法和途径很多
【摘要】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紧扣素质教育的脉搏,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在乐学情境中主动学习,深入思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政治教学 走出困境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给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注入了新的理念。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紧扣素质教育教学的脉搏,从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求出发,创新教学策略,创设乐学情境,整合教学内容,不
苏跃升  大连金州新区商会会长  大连金州新区商会自成立以来,已发展会员企业五百多家,涉及房地产开发、机械制造、水产养殖等诸多行业。商会通过多种形式,为会员企业的融资、法律咨询、培训、拓展以及会员的健康咨询、高峰论坛、资源人才等方面提供帮助和平台。大连金州新区商会通过建立孵化基地、对接阿里巴巴020平台,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加强国际合作等一系列创新举措,积极为会员寻找商机,引领会员企业健康发展,为地
期刊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教育作为塑造人类美好心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将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但是,由于音乐课没有升学考试的压力,学生就不太重视,会出现课堂纪律松散、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所以,增强音乐课的魅力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音乐课的教学质量。如何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提高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呢?以下几个方面的诀
【摘要】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尽可能大的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即实现课堂教学中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本文从语文课堂教学入手,探讨怎样转变教学理念,灵活采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打造高效和谐的语文课堂。  【关键字】语文教学 高效课堂 构建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思考,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这是每一
【摘要】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教学要结合学科的特点,“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方向,以创新为宗旨”。地理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使繁杂的地理知识变得直观易懂,创造有效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趣味性和积极性,促进地理知识网格状的构建。  【关键词】直观教学 板图教学 开放教学  地理是一门边缘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空间性强,学生在学习中感觉比较困难,那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如何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学校的好坏和校长有关系,一个好学校定有一个好校长。”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怎样的校长,就有怎样的学校。”  的确,校长是学校的关键。对于校长而言,管理是其职责,也是衡量其好坏的标准。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每位校长都渴望自己深谙这门艺术,又能成功地运用于管理实践。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校长要治理好学校,进行“硬管理”是完全必
行为习惯是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好的习惯会让你受益一生,而不良的习惯则会让你走向反面。加强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是养成青少年学生良好性格的必要途径,也是国家明文规定的日常行为要求,是促进社会和祖国发展的必要条件。人们性格乃至人生中的很大一部分,所表现的正是一个人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可见,行为习惯会影响人的一生,从一个人的性格、人生也可以看出他平时的行为习惯。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