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若干理论思考

来源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gu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实行的宏观经济政策是正确的,但其中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也存在着几个问题。诸如,“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当的货币政策”的概括和称谓不甚科学;反通货紧缩用货币量的单纯扩张有能解决问题,重点应放在调整货币分布结构上;“搞点通货膨胀”的政策建设不可取,用通胀治能缩很可能带来滞胀。
其他文献
从历史学、社会学、现实主义与当代浪漫主义思潮这四种不同的角度,可以对当代民族主义兴起的特殊历史条件及其特点做出分析。从历时的角度即历史比较的角度,与从共时的角度即社会学的角度对当代民族主义的评价,乃是截然相反的。从现实主义即国家利益的角度来分析,当代民族主义的双刃剑作用格外突出,从而区分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尤显重要。从当代民族主义与浪漫主义思潮兴起的关系来分析,可以看到当代民族主义的理性基础是相当薄弱的。
当代资本主义出现了双重发展趋向,即资本主义旧制度继续发展的趋向与新社会因素逐步生长的趋向同时存在。这种发展趋向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原因是,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强大力量推动着资本主义旧制度继续发展,而生产力的社会化、工人阶级的斗争和社会主义的外部压力则促使新社会因素不断生长。这就揭示了,一方面,当代资本主义向新社会转变的历史过渡性质已经显露;另一方面,这种历史过渡将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实际上就是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政策实践史。我们党政策实践的基本经验主要有:坚持以人民利益作为政策的价值取向,坚持民主的和科学的政策运行机制,坚持把中国国情作为政策制定的依据,坚持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政策决策方法,坚持一切经过试验的政策执行,坚持实践第一的政策评价标准,坚持不断解放思想的政策创新机制,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指导政策实践。
科学普及是时代的要求,科学普及能全面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也是当前十分紧迫的需要。我国目前的科学普及工作比较落后,有待进一步加强。进行科学普及的理论研究十分必要。我国应尽快制定《科学技术普及法》。
自由是人进行选择的权利,同时又是这种选择权利实现的过程。因此,在进行选择和实现选择过程中所受到的限制,就成为自由的限度。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理限度;二是法律限度;三是伦理限度。生理限度是自由选择的底线,法律和伦理限度是自由获得和实现的上限,只有在底线和上限之间的自由,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充分认识和客观分析自由的限度,对于我们今天更好地认识和实现政治自由,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入世后我国农村产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农业竞争力,就必须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尤其是要优化农村所有制结构。为此,必须在分析当前我国农村所有制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确认“入世”后我国农村所有制结构优化的战略重点。
从政治角度考虑经济问题,用经济手段解决政治问题,是邓小平根据他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科学的深刻理解,提出的治理国家的科学方法论。他认为政治是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大局,经济决定政治,政治服务经济,解决政治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经济。所以,经济建设是当前最大的政治。领导干部只有掌握从政治角度考虑经济问题,用经济手段解决政治问题这一科学的治国方法论,才能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现实社会主义与理想社会主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现实社会主义是“世界历史”进程的产物,是资本主义扩张的必然,是落后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新的途径,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现实社会主义具有不同于理想社会主义的特征,即空间的区域性、形式的民族性、过程的长期性、发展的跳跃性、道路的曲折性。现实社会主义是与当代资本主义并行发展的阶段,是整个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初始阶段,是理想社会主义的物质文化准备阶段。
中国“入世”是自愿、自主的选择,但是WTO规则会对中国的产业结构、经济体制、行政管理体制以及包括立法、司法权在内的国家主权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国家主权。主权概念自提出以来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始终服务于国家的根本利益和政治目标,而经济全球化正在改变国家控制的范围。“一国两制”方针的成功实践和“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政策的运用,表明中国在维护领土完整和独立自主的前提下,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振兴中华的目标,在有关主权的具体问题上采取较为灵活的政策。
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是冷战时期中美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与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合作研究项目“冷战时期中美关系再探讨”迄今已有7年时间。不久前,合作双方特别是就第三阶段研究“1969-1979年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进行探讨,涉及诸如:1969-1972年的中美关系;1973-1979年的中美关系;中美关系中的苏联因素;海峡两岸内部政治对中美关系的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