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诗歌永远是生活的高尚元素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takkd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客观说,新时期至20世纪末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国诗歌在众多优秀诗人的共同努力下凝聚起了一代人的文学记忆,那种历史的喜悦是跨时代的。新世纪以来的中国诗歌出现了很多重要的值得关注的诗人和非常重要的诗歌现象,当然也产生了很多优秀的诗歌作品。但同样不可否认,当下的诗歌现场又存在着一种暧昧隔膜、混乱复杂的状态。约瑟夫·布罗茨基《哀泣的缪斯》中曾说:“在历史发展的某些阶段,惟有诗歌可以应付现实,它将现实浓缩为可以触摸、心灵可以感受的某种东西。”据此理解,可以说我们的很多诗歌在回眸、响应传统方面已经做得有模有样甚至功德圆满了,但恰好在关注现实、反映时代内在气质上却丧失了本有的信心和自觉,在未来的展望方面显得是那么迫在眉睫。第四届剑门蜀道诗歌大会举办的“天险蜀道 雄关剑门”诗歌大赛的征文要求令人欣悦。眼下,很多诗人的修辞水准和文体技巧应该说都达到了一个比较理想的程度,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诗人对伟大而艰难的时代,无限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风貌缺乏深刻精准的反映。这是一种历史责任,也是一种历史遗憾。本次诗歌征文活动体现了一种值得高度肯定的时代信念和文学精神。
  今天,中国正从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迈进,当代文学也进入到了一个伟大而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期,中国诗歌也当然地面临着构建与时代相呼应的美学标准的问题。本次征文,我们看到了诗人们的不懈努力。
  本届优秀奖一共十位获奖诗人:周鹏程、陈思侠、张威、陈于晓、李朝晖、杨光雄、汪冬霖、谢丹、冉长春、孙群。在这个获奖群体中,虽然个人境遇、人生经历、教育背景、审美情趣、文学观念、生存条件、职业因素等各不相同,但他们都钟情于中国诗歌的表达之美,勇于探索与创新,从作品本身而言,表现出了丰富鲜丽的多样性。这些作品遵循征文要求,凝聚着比较深刻的现实基础和一定的历史内蕴,坚持了纯文学的主旋律方向,理性求真,忠诚辞章。如周鹏程的作品透过个体的历史地理民间行走,窥见历史的灰尘,显示了诗人的情感敏锐度和思想洞察力。“剑门蜀道”这一物化景致,经由诗人的精心点化,焕发出浓浓的诗意,也流溢着历史的生命情味。
  获得本届征文三等奖的作者共有五位:
  杨晓波的两首旧体诗把山川胜迹嵌于诗中,运用日常语言与瑰丽想象的美妙结合,诗人获取了一种古、今社会生活无缝勾连的智慧感悟,写得平和随意,自由潇洒,温馨亲切,涵盖了相当的历史容量,呈现了一种痛快而浩荡的诗歌。
  孙小疼的组诗保持了一种清晰的思考轨迹,在用词与表达上显示了出色的淡定和老到,很多句子看似简洁随意、信手拈来,其实蕴含着缜密的心思和对细节的用心锤炼。诗人用看似平淡质朴实则回味隽永的文字,表达了对于生活的尊重与投入。作品中历史的厚重和现实的考察在淡然纯善的话语中互为辉映,独特高远的價值求索与匍匐在地的深情烛照令人温馨与宽慰,质朴中充满了带有悲壮意味的理想意愿。
  邓德舜的作品既有诗人巧妙营构的奇思异想,同时又不失时机地展现了自己讲述的准确性。诗歌通过韵律表达内心的情感、体验与思索,注入了博大厚重的历史感,体现出浑雄厚沉的气势。诗人在智力感知、情绪平衡、理性驾驭等方面都有着比较看好的发展势头,既有诗意幻想的纵深度、也有言说有据的可信度。
  孟甲龙的组诗戏剧性地复现了一段漫长的历史和曲折的情感过程,作品具有独幕剧的综合品质,笼罩着一种隐秘幽深的古典气息。这组作品渗透出的温暖、亲切、陌生、迷失的阅读感受,以及所形成的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审美感知,具有自由而孤独的雅意。
  于小尘的作品干净、纯正,带着典雅忧郁的情绪飞奔,诗歌的品质结实而柔美,诗人对语言非常专注,这种专业的文字态度和写作伦理精神在当下是不多的,作品没有装酷和矫情,而是在表明,诗人写作的内部还有更深刻的东西永远值得思考。这是一种朴素的智慧,它显示的是在喧嚣的社会生活与时代氛围中人们对精神世界的竭力找寻。诗人在色彩斑斓的生活常态中清醒而顽强地保留着一段波涛古雅的原始记忆。作品以出人意料的丰富性表达了作者平和而深邃、温婉而素朴的温馨浪漫的人间情怀。这是一首颇有人缘的作品,它以细腻饱满的文字书写了生活时空的回望眷顾,给人以韵味十足的断桥残雪似的强烈的恍惚感,神秘新奇而又咏叹传统的气息扑面而来,从历史文化思索到精神命运归宿,从人性原形到哲学断想,都悄无声息地贯通于作品的情感营造之中,实现了从感觉到智慧的真正飞跃。诗人是一位有灵魂洁癖的人,面对生活本相的粗糙刺鼻,她保持了深沉的忧患和精神自觉。
  获得本届征文二等奖的作者共有两位:
  梁拥军的组诗引发人们对地域写作情绪的鼓舞和价值向度的另样思考。在这组作品里,我们很难看到清楚而自得的属地承诺与宣言,这或许是诗人的一种比较策略的写作纲领。他希望实现以原乡为核心的诗歌取向,找到一种朗月春风的文学品质。作品对人们百感交集的精神营地一往情深,写作本身既是一次神游,也是一次握手和重逢。这是一组很深沉、很内心的作品。绵绵追忆和款款关注,展开的是对现实世界最本真的理解,显然,这是一种特别用心的写作。
  王志彦的作品怀着真诚的写作态度,写出了诗人在时代中的切肤之感,作品中的自然是双重的自然,诗人如果没有全身心地沉浸于现实自然之中,就很难达成如此精准的以人度物,作者将自己的灵魂化入描写对象,彼此融合,物我两忘。作品除了体现诗人难掩的才情和细腻的诗风,明丽的语句时时闪动着想象的魅力和诗性的坚韧。在那些颇具穿透力的语句中读者可以感受到古典诗歌的灵气和心灵仪式的力量,真实的情感体验和诗人所处的时代环境协调地连缀在一起。
  本届征文一等奖获得者程东斌的组诗并不刻意介入大历史的风云际会,而是竭力求索个人的心灵体悟,在个人经验和历史生活之间进行整饬和连通,是对历史的真诚致谢和精神记忆的善意珍藏。诗人寻找一种全新的对历史的打开方式、表达方式和与读者的情感共鸣点,没有单纯追求在很多诗人那里显得不可一世的高雅和华贵,而是致力于触摸真实和个性本身,组诗结尾的地方包含了更深沉、更永恒的意义。这是一组完成度很高的作品,诗人将信仰、信念、人格、尊严等人类共有的美德流布在历史和民族的血脉之中,妥帖地表达了中国人的审美情结。诗人显示了一种独立高蹈的叙述精神和温情可掬的诗学照会。
  剑门蜀道诗歌大会征文活动迄今已经顺利举办了四届,无论是从全国范围内诗人的参与度还是活动本身的影响力而言,都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它不仅提高了广大诗人介入生活、反观历史从事创作的积极性,极大鼓舞其书写时代的热情,也提高了获奖诗人的知名度,而且提升和扩大了剑门蜀道的美誉度和国际影响力,这对地方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和推动意义也是巨大的。这种独特的事业眼光和艰辛的文学努力,不仅使读者可以识别当代诗歌的几个写作之星,更使诗歌和现实、和历史的关联凸显了出来,把情义和希望留在了眼前,令人心生感动与庄重。
  张德明,西南科技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研究方向:文艺学、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在《光明日报》《文艺争鸣》《当代作家评论》等重要报刊发表文章200余篇。获巴蜀文艺奖等。
其他文献
《蜀道难》和一面古老的镜子  蜀道之上的蓝天,是一面古老而巨大的  镜子,这是虚构,但或者这是真实的  吟诵着《蜀道难》的李白  是从镜子中走出来的。这时的镜子  来到了唐代。唐诗是虚无的  也许只有酒,才是真切的  倘若这蜀道可以换酒,也许诗仙就把蜀道  唤作“酒道”了。如此,抑扬顿挫的石头  也会开始晃动出醉酒的模样  无端地想到,旧年行走在蜀道的诗人  大多是佩著剑的,“剑”字的写法  与“
期刊
结识诗人向以鲜,纯属天缘巧合。向以鲜是大学教授,教书育人著书立说;我是军人,在塞外戍边驻防。因国学,因诗歌,因网络,我们就这么结识了。迄今为止仍未谋过面,心中早已确认是挚友。蒙向以鲜赠书,细致地读过其诗集《我的聂家岩》《唐诗弥撒曲》《我的孔子》等,也翻过其三大卷、二百余万字的专著《中国石刻艺术编年史》。一路读来,总体感觉:其人虽长期处于学院之中,却絕非刻板沉闷的学究式做派,始终有着“振衣千仞冈,濯
期刊
剑门关  从史书中最陡峭的一段,奔了上去  有些气虚,毫无策马扬鞭的英雄气概  在剑门关,日光当中,正是一天最好的时辰  我携带的雷霆、闪电、热血  史诗般的想象都用上了  最后连草木也用尽力气,还是没听到  一声至今还未落地的叹息  更多的赞美,在赶来的路上  像丰收的季节,万物沉甸难以平静  我想问从天而降的剑门,一只鹰的地址  我要请月光,把绝壁画得低一些  爬上去,会一会落到人间的星星  
期刊
声 音  再次——倾听那个声音——  就在我们的门  那边,夜间  落叶的微微颤动,  多么轻柔地飘落在  散乱的地面,你会以为  它们完全没意识到  这最后的决裂,这秋天的  黑暗中的离别。  今夜,这种从生到死的  愉快的转移  美好无比。蒙特利尔,教堂之钟  对着猛烈的  清澈的钟鸣  它们测量我们生命  被低语疏忽的滴答声你是一只鸟  你是一只鸟  在黄昏的枯树上歌唱,  我是一个孤独的人
期刊
我开始诗歌写作之时,不到十五岁,一个懵懂的、情窦初开的女孩子。诗歌唤起的是一种崇高、美好、缥缈弥漫又说不大清楚的情愫。我被语言的魔力征服,觉得自己拥有了另一个世界。因为年轻,对于性别的体认是模糊的。在我的青年时代,我甚至特别不喜歡“妇女”这个词,觉得这个词庸俗、平凡甚至让人厌倦,我怎么能是妇女呢!殊不知这已是在潜意识里,接受了以男性为主体的世界对于女性轻慢的暗示。  随着阅历加深,尽管我拒绝成为“
期刊
你是否听过这样的论断:女性诗歌有着敏锐的感受力,更加柔美细腻,情感也更饱满浓郁。对,这只是针对“女性诗歌”的众多看法里的一条,它却令我不适,甚至可以说是厌烦且警惕。原因有三:其一,既有“女性诗歌”,那是否应该有相对应的概念,即“男性诗歌”?很抱歉,我们很少听到“男性诗歌”的说法。因为“男性诗歌”是“天经地义”的,不用刻意强调,而“女性诗歌”却是被关照的“弱势群体”,需要有“特殊政策”的照顾。那么,
期刊
作为一位精油师,把同一产地的茉莉花精油滴在女生的手腕上,几分钟之后,我们闻到了不同的味道。虽然都是茉莉花,虽然都是女人,而每个人的气味却全然不同,这缘于每个人身上都有独一无二的体香。体香犹如一个神秘的密码,使你是你,我是我,她是她。  由此我想到诗歌。如果你是真正的诗人,你的诗歌便有你独特的味道。那千人一面的诗歌文本的作者,我很武断地说,你还不是诗人,你從不知道什么是创造。  很多人都在编诗,我称
期刊
最近,“冒犯”一词又有点火。起因在于一位脱口秀女演员在节目中对男性吐槽“男人明明那么普通却那么自信。”不少男人觉得他们被冒犯了,于是开始群攻。参与群攻的自然都可以归入“没有底线的男人”之列。  约写这篇与女性诗写有关的小文时,我脑子里首先跳出的居然是“冒犯”这词。我想我一定也被流行词给裹挟了。但是细想起我读过的大量当下女诗人的诗,觉得“冒犯”这词跳出来不是没有缘由的。与男诗人相比,女诗人更感性些,
期刊
寄之琳  废 名  我说给江南诗人写一封信去,  乃窥见院子里一株树叶的疏影,  他们写了日午一封信。  我想写一首诗,  犹如日,犹如月,  犹如午阴,  犹如无边落木萧萧下,  我的诗情没有两个叶子。  《寄之琳》描述的是废名给诗人朋友卞之琳写信时,所见所思的过程。将写诗的过程写入诗,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趣味。原本以诗传递对友人的思念,在写信时,自觉或无意识地将写诗转变为向包括卞之琳在内的读者展现
期刊
自古咸云蜀道难,真能坐守便平安?剑门峰削诚如剑,天堑壕深勿恃天。  宜聚米,慎投鞭,兵棋不厌演千番。疆防莫仗雄关险,多少偏师曾入川。  注:聚米,漢马援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以用兵,后世军事沙盘由此发轫。  投鞭,前秦苻坚以“投鞭断流”自夸兵众,终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