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门蜀道,在突围的词条里转身(组诗选一)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ujie3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剑门关


  从史书中最陡峭的一段,奔了上去
  有些气虚,毫无策马扬鞭的英雄气概
  在剑门关,日光当中,正是一天最好的时辰
  我携带的雷霆、闪电、热血
  史诗般的想象都用上了
  最后连草木也用尽力气,还是没听到
  一声至今还未落地的叹息
  更多的赞美,在赶来的路上
  像丰收的季节,万物沉甸难以平静
  我想问从天而降的剑门,一只鹰的地址
  我要请月光,把绝壁画得低一些
  爬上去,会一会落到人间的星星
  我还要请露水,把巨石洗瘦
  好让世间坚硬的物质,松开拳头
  好让修辞的骨头缝里,长满摇曳的野花
  在剑门关,隆起的脉搏,像繁体的汉字
  笔画之外,历史沿着翠云廊
  踉跄地飞。我一抬头,蔚蓝的寂静
  就给我的肩头,增添了新的重量
  苍茫是结实的,疼痛打了个来回
  命运的刀斧,并不能抑制欲望的狼烟
  在突围的词条转身,自律、忠义、智谋、誓言,
  一言不发的软肋,都是原来的样子
  蜀道与古柏,记得那些挣扎的人
  七十二峰,大剑小剑,放过了
  走投无路的人。只有逃不走的岩石
  在大地的手势里,沉默如初
  风已撿不起巨大的空荡
  栈道之上,停下来就是终点
  再一次出发,就是起点。奔突与回望
  像古老的疼痛,一直醒着
其他文献
从一开始  当我最初用铅笔  写下这些词语  我认为是谁在聆听  要谱成我不熟悉的  曲子来唱出的歌词  而我不熟悉的人  已经熟悉它们  会阅读并站着歌唱它们  他们歌唱之际它们就没有名字又一个葬礼之梦  有时是一个围墙封闭的花园  入口上面的石头已然  破碎,花园里面有一些沉寂  而枯透的野草,或许有  一个完全静止的长长的池塘  那清澈的水  仅仅显现出环绕四周的  灰白石头的颜色  在一幅
期刊
翠竹间,比春天早到的雨水,像一抹  舒缓的纱巾,让青石街、院落的天井  都有些迷蒙,让渔歌子唤醒的嘉陵江  戴了朦胧面纱,过江来,鸡鸭欢唱  挑了木耳和香菇的箩筐客,像一群白鸟  有怯怯的矜持,唯有生风的翅膀变得轻盈  这是一座村庄的味道,是大地的味道  距离春天不远的房前院后,洋槐和丹桂  打开花苞的时候,苦菜花已噙满了露珠  而割草的二婶,在越走越深的包谷地里  长年累月的劳作,喘息像流淌的山
期刊
岁月峥嵘知几许,西山草木青青。男儿壮志立金城。盘珠藏造化,深洞蕴光明。  楯墨还冲牛斗气,壁间夜夜长鸣。云霄何日洗刀兵?英魂余烈在,化作满天星。  注:(1)楯墨:邓稼先旧居墙上挂有毛泽东于1962年11月关于原子弹研制工作的题词:“很好,照办。要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  (2)洗刀兵:在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的同时,中国政府重申:“中国进行必要而有限制的核試验,发展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其最终
期刊
这是一部人与物的叙事文本。我在读晓弦的《仁庄纪事》之前,其实已曾陆续读到过甚至十多组他以《仁庄纪事》组章形式发表的作品,这些都应该纳入晓弦散文诗创作具有历史感的“故土”系列。“仁庄”同时也是一种精神归宿和心灵伤痛的故土。爱德华·杨格在《试论独創性作品》中认为:具有独创性的作家,笔端总是流出像阿米达的魔杖,能够从荒漠中唤出灿烂的春天。因此,晓弦散文诗文本中的“仁庄”,或是过去了的不曾存在的,或是存在
期刊
多少年来,晚霞美如红尘时  我拿着师父珍惜的小竹篮打水  浇给河边孤单的小苹果树  树是师父栽种的,竹篮是  一位女施主留下的  多少年来,平静的河水  看着我光滑的下巴长满了胡须  然后一阵涟漪,也有了苍老的面容  我遵循师父的教导用竹篮打水  每天体会一次什么是空  苹果树也从一粒种子长大  今年春天开了第一次花,可师父  已沧桑如泥。他最后的叮嘱是  用竹篮打点水来,他要洗洗身子  最后一次
期刊
直上青霄迓帝孙,谁驱流马过烟村?  奇谋未许功千载,霸业空余酒一樽。  鸟唱巴腔寻旧迹,风催细雨湿新痕。  雄关已架登天軌,又背诗囊叩剑门。
期刊
一  “命”对于女性来说,是传统所赋予的“小女人”标签也是波伏娃所说的“第二性”的角色分配。这种女性角色的桎梏在不同阶段制约着女性——出生、成长、婚姻与职业生涯。2020年的“拉姆案”“杭州杀妻案”来自于他人的施加;而一度广为传播的“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绝不离婚”的所谓女德班主讲者却有女性自身,这些观念何以在现代化社会沉渣泛起,可见价值观并没有与时俱进,停滞的观念亟需跨性别、具有社会性的
期刊
双剑天开势比肩,凌霄栈阁任盘旋。  危崖霧乱鸟难渡,大壑风嘶浪不前。  进退何须多纠结,沉浮枉自久勾连。  一声长啸我来也,直取高峰猛着鞭。
期刊
《蜀道难》和一面古老的镜子  蜀道之上的蓝天,是一面古老而巨大的  镜子,这是虚构,但或者这是真实的  吟诵着《蜀道难》的李白  是从镜子中走出来的。这时的镜子  来到了唐代。唐诗是虚无的  也许只有酒,才是真切的  倘若这蜀道可以换酒,也许诗仙就把蜀道  唤作“酒道”了。如此,抑扬顿挫的石头  也会开始晃动出醉酒的模样  无端地想到,旧年行走在蜀道的诗人  大多是佩著剑的,“剑”字的写法  与“
期刊
结识诗人向以鲜,纯属天缘巧合。向以鲜是大学教授,教书育人著书立说;我是军人,在塞外戍边驻防。因国学,因诗歌,因网络,我们就这么结识了。迄今为止仍未谋过面,心中早已确认是挚友。蒙向以鲜赠书,细致地读过其诗集《我的聂家岩》《唐诗弥撒曲》《我的孔子》等,也翻过其三大卷、二百余万字的专著《中国石刻艺术编年史》。一路读来,总体感觉:其人虽长期处于学院之中,却絕非刻板沉闷的学究式做派,始终有着“振衣千仞冈,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