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盐植物:木盐树和瓣鳞花

来源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1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过菜的朋友知道,烹饪离不开调味品,但我们所用的食盐、糖、味精、醋等都是经过工业生产得来的。你知道吗?大自然还有一种天然的调味品,随手摘来,便可用到烹饪上。
   我国的黑龙江和吉林省的交界处,发现一种能产盐的树,叫木盐树。这种稀有的树种高两丈之多,每到夏季,木盐树的树干上就凝结起一层雪花似的盐霜,刮下来可当上等精盐食用。每到泌盐的季节,当地居民便争相刮取,以备食用。这种木盐树引起了世界经济学家们的兴趣,如推广种植,对于很多内陆缺盐的国家,可谓是宝中之宝。
   树如何能产盐?说来话就长了,一般植物喜欢生长在含盐少的土壤里,可有些地方的地下水含盐量高,而且部分盐分残留在土壤表层里,每到春旱时节,地里出现一层白花花的碱霜,这就是盐结晶析出到土壤表面。人们把以钠盐为主要成分的土地叫做盐碱地,山东北部和河北东部的平原地区有不少这样的盐碱地;还有滨海地区,因用海水浇地或海水倒灌等原因,也有大片盐碱地。植物要能在这样的土壤里生存,就得“排汗”,把体内多余的盐分排出来。否则,根部吸收水分就会非常困难,同时,盐分在体内积存多了也会影响细胞活性,会使植物被“毒”死。
   木盐树就是利用“排汗”方式,把体内多余盐分排出去的。它的茎叶表面密布着专门排放盐水的盐腺,盐水蒸腾后留下的盐结晶,就可以被当地人用来做菜了。
   瓣鳞花是一种一年生的矮小草本植物,中国仅产1属1种,是古地中海植物区系成分的典型代表。它分布于我國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多生于海拔1200—1450米处的盐化草甸中,属国家三级保护稀有种。瓣鳞花也能给人们送来调味品。
   瓣鳞花也有“排汗”的功能,它会把从土壤中吸收到的过量盐分通过分泌盐水的方式排出体外。科学家为研究它的泌盐功能,做了一个小实验,把两株瓣鳞花分别栽在含盐和不含盐的土壤中。结果,无盐土壤中生长的瓣鳞花不流盐水,不产盐;含盐土壤中的瓣鳞花分泌出盐水,产盐了。木盐树和瓣鳞花都是采用这种排汗的方式,以保证自己不受盐害。
   不但我国有“送盐植物”,国外也有。牙买加生长着一种盐草,它的茎和叶中含有盐分,当地居民割回盐草,洗净晒干后放在锅里煮,再将汁液晒干,水分蒸发后便留下了盐。50公斤盐草可提取三四公斤盐。这种盐的味道并不次于一般的海盐,真是物美价廉啊!
   产盐树中也有“异类”。比如新疆就有一种异叶杨,树皮、树杈和树窟窿里也有大量的盐分分泌出来,但这不是一种能食用的盐分,而是一种白色苏打——碳酸钠。碳酸钠具有弱刺激性和弱腐蚀性,直接接触会引起皮肤和眼灼伤。生产中吸入其粉尘和烟雾会引起呼吸道刺激和结膜炎,还会引起鼻粘膜溃疡、萎缩及鼻中隔穿孔。长时间接触该品溶液会引发湿疹、皮炎、鸡眼状溃疡和皮肤松弛,接触该品的作业工人呼吸器官疾病发病率升高。误服会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遇到这种送盐树,你可千万别拿来做菜哟!
其他文献
摘 要:侨女李林生于福建、长于南洋,负笈上海、杭州、北平等地,其后投笔从戎于太原,当日寇侵华、家国幅裂之际,李林以巾帼之身,毅然北上抗日,在雁北与顽敌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以身殉国。王宝国《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传》全面而深入地展现了英雄李林短暂而悲壮的一生。王著史事考释精严坚稳、挖掘英雄精神深入细致、词句语言苍遒振拔,是一部难得的佳作。王著的不足之处是部分描写尚需加重笔墨以丰富其意义,书中旧体诗词
有句古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这就是说,孝敬父母是我们人类各种美好品德中最为重要的品德。  古代埋儿奉母,弃官寻母的故事,足以让人们唏嘘不已。孝敬父母就要在平时多注意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才能尽到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之心。  古有“芦衣顺母”:“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
摘 要:湖北作家刘诗伟的长篇小说《南方的秘密》,叙写了一个“跛腿”农民顺哥从做胸罩开始,一步步壮大,然后开办企业,富裕乡邻,最后从巅峰跌下又爬起的故事。小说以“秘密”为线索,分别揭示了个人成长的秘密、社会发展的秘密和国家改革的秘密。小说以借代、寓言和隐喻等方法,以江汉平原地区人民生活为背景,勾勒了一幅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全景图。刘诗伟的“江汉叙事”小说,从题材、人物到语言都深深地打上了江汉平原的烙印,
摘 要: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是将南宋豪放词派推向高峰的第一人,其词涉及的题材多与词人一心光复中原却壮志难酬的爱国悲情有关。结合相关社会历史背景,词人的社会经历包括南渡与仕宦选择是其毕生抗金报国心志形成的原因。正是怀着对南宋朝廷矢志不渝的忠贞与热爱,与豪放派其他词人如苏轼和陆游相比,辛弃疾词作在情感上所表达的民族心志更为浓厚和深沉,在形式上更擅长用典与拟古,打破了固有的传统模式,因
摘 要:“重述神话”项目的发起,旨在带来一次“重温”那久违的经典,使人们在现代烦嚣的社会里找寻心灵的依托,是一次“寻根”之旅。但就中国呈现的几部文本来说,人们似乎并没有从中找到心灵的依托。“重述神话”的背后存在着古今思维方式的差异性、文化传承性的隐忧。面对这隐忧,作家到底该如何重述,这是参与“重述神话”的作家和读者所要认真思考的。  关键词:“重述神话” 文化盛宴 隐忧  “重述神话”项目,由英国
摘 要:有清一代女作家的诗词文集蔚为大观,而这个现象在钱塘地区更为突出。钱塘闺阁女性文学成就突出,研究者往往从这一创作整体来予以观照,对于个体的研究也是集中于少数几个名媛闺秀,更多的闺秀则鲜有提及。有感于此,本文旨在对道咸年间钱塘闺阁女词人汪淑娟的生平、词集作分析探究,并结合其丈夫金绳武所写的悼亡词、其友人为《评花仙馆词》的题词来了解汪淑娟昙花一现般的短暂人生。  关键词:女词人 汪淑娟 《昙花集
透明的溪水,明净得就像母亲的眼睛。  春天,你的眼里是一片斑斓;  夏天你的眼里是一片浓绿;  秋天,你的眼里是一片澄碧;  冬天,你疲倦了——合上眼睛,也停止了唱歌。  你攝取蓝天的云朵、黄昏的晚霞、夜空的星星;  还留下我儿时的身影。  呵!这溪边沙沙作响的甘蔗林,带甜味的风,曾把我童年的梦吹拂!我躺在你的身边,感到靠在母亲胸膛上的幸福……  你是我们生活里的一支古老的歌——  你望见骑毛驴的
摘要:《围城》与《太阳深处的火焰》的内核都是批判“平庸之恶”,本文比较两者在内容与手法上的差异。首先体现在《围城》从“方鸿渐们”的人生困境着手,《太阳深处的火焰》则从徐济云和周猴的成长发迹下笔;其次体现在《围城》主要用高妙的讽刺,《太阳深处的火焰》则是直接抨击碎善狗子客们的蝇营狗苟。  关键词:《围城》 《太阳深处的火焰》 平庸之恶 徐济云 方鸿渐 玄妙讽刺 直接抨击  评论家张春燕说,《太阳深处
摘 要:当代作家李红的长篇小说《潮起潮落》是一部法自然的现实主义的乡土历史叙事作品,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真实还原了“海乙那”般吃人的民众形象。作者通过对厚坤婆娘的愚蠢愚昧、刁钻刻薄,老二家的胆小自私、可怜可憎,黑驴凶狠野蛮、狡黠残忍的精细刻画,暴露出普通民众“看客”式阴暗变态的精神痼疾。重新审读作者“复活”在“历史现场”中的灰色人物的卑琐丑陋的灵魂,深究“平庸的恶”所形成的文化根源,在
推介语  本期青年学人专栏的三篇文章分别论及美国著名电影导演格斯·范·桑特的创作、纪录片和电视真人秀节目。作者逯俊宁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获影视文学硕士学位,现供职于江苏省无锡市高新区(新吴区)公共文化中心,任群众文化馆员。  格斯·范·桑特是有影响的美国独立电影导演,他的创作关注美国社会青年亚文化,聚焦同性恋、青少年自杀、青少年成长等社会问题和边缘题材。桑特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不仅仅着眼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