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例非综合征型聋患者四个常见基因位点的突变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landa0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上海地区216例非综合征型聋患者GJB2、SLC26A4、mtDNA 12SrRNAGJB3等常见耳聋基因的突变特点。

方法

应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上海地区216例非综合征型聋患者及41名听力正常个体进行GJB2(c.35delG、c.176del16、c.235delC、c.299del AT、c.155delTCTG)、SLC26A4(c.IVS7-2A>G、c.2168A>G、c.1229C>T)、mtDNA 12SrRNA(m.1494C>T、m.1555A>G、m.7445A>G、m.12201T>C)和GJB3(c.538C>T)4个耳聋基因的13个位点进行突变检测,分析基因突变检出率及突变类型。

结果

216例非综合征型聋患者4个常见耳聋基因的总突变率为16.20%(35/216)。GJB2基因突变率为7.87%(17/216),其中c.235delC纯合突变5例、杂合突变5例,c.299delAT纯合突变1例、杂合突变1例,c.235delC/299delAT复合杂合突变5例;SLC26A4基因突变率为5.56%(12/216),其中c.IVS7-2A>G纯合突变2例、杂合突变9例,c.2168A>G杂合突变1例;mtDNA 12SrRNA突变率为2.78%(6/216),均为m.1555A>G均质突变;未检测到GJB3基因突变。41名听力正常个体未检测到耳聋基因突变。12例SLC26A4基因突变携带者中,有2例(16.67%)患者的颞骨CT显示前庭水管扩大。

结论

GJB2SLC26A4是上海地区非综合征型聋患者最常见的突变基因。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分析并确定1例周期性麻痹患儿及其家系的临床表型和相关致病基因。方法收集该家系的临床资料和外周血DNA,患儿及其父亲存在周期性麻痹和特殊外貌,依据OMIM数据库信息,将全外显子区域定制罗氏NimbleGen捕获探针进行全外显子捕获,对于发现的基因变异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分析,明确其致病性。结果患儿及其父亲均携带Andersen-Tawil综合征的致病基因
目的探讨近四倍体/四倍体(near-tetraploidy/tetraploidy, NT/T)核型的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的遗传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1836例初治原发AML住院患者的细胞遗传学检测结果,对于近四倍体/四倍体患者用荧光原位杂交进行验证;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遗传学、以及疗效等。结果共发现1
期刊
目的探讨两个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型家系的RET原癌基因突变方式。方法提取2个家系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对RET原癌基因外显子进行PCR扩增,PCR产物进行直接基因测序。首先对两个家系的先证者的RET原癌基因中发生突变率较高的第8、10、11、13、14、15和16这7个外显子的基因片段进行测序,再根据先证者发生突变的位点,对其家庭成员进行相应外显子测序。为排除合并其他位点的基因突变,对家系1中
目的探讨1例ABO血型CisAB亚型的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应用PCR技术扩增先证者ABO基因第5~7外显子序列进行双向测序分析,并应用单链扩增技术对先证者ABO基因第6~7外显子序列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先证者血清学特性为ABO亚型。ABO基因双链测序分析显示先证者220CT、261G/del、297AG、467CT、646AT、681AG、771CT、803GC、829AG、1009AG杂合,可能为C
目的对1例罕见Ax亚型的个体进行分子遗传学分析,探讨α-1,3-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基因突变对A抗原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血型血清学鉴定为Ax血型的样本ABO基因第6、7外显子序列,对PCR产物直接进行测序,发现杂合序列后进一步采用单倍体特异性引物进行序列测定。结果先证者红细胞含有弱A抗原,同时血清中含有抗-A和抗-B。直接测序分析发现ABO基因序列的261delG和389 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