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教学案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eeuu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学目标】
  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2.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導学重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导学难点】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导学过程】
  一、对基因的理解
  从我们前面学过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导入。
  老师: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这个实验中,我们不仅知道了DNA是遗传物质,还知道了什么呢?
  学生:DNA可以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老师:那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标题是: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这边的基因和DNA存在怎样的关系呢?
  (很自然的将基因和DNA联系来)然后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8的内容。
  学生: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教师:换言之,基因存在那个上面?
  学生:DNA。
  教师:是不是DNA上任何一个片段都能称为基因?
  学生:不是,而是有遗传效应的。
  教师:这样看来存储遗传信息的更小单位是什么?
  学生:基因。
  这样的问答自然的将基因的概念引出,并强调了注意点。(习题巩固)
  二、遗传信息的转录
  根据基因存在场所和蛋白质合成场所导入到转录过程
  老师:DNA(基因)主要存在于细胞什么部位?蛋白质又在那里合成?
  学生:基因在细胞核内,蛋白质在核糖体上。
  老师:核糖体又位于细胞的何部位?
  学生:细胞质。
  有的学生有了疑惑:“怎么可能细胞核的基因能够指导细胞质的蛋白质合成?”
  老师:这个问题提的很好,细胞核的DNA不可能出来,但可以通过媒介,将DNA上的信息传送到细胞质中。究竟谁像个信使一样传达信息呢?
  从表格中,学生能发现:
  (1)RNA也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所以也能储存遗传信息。
  (2)RNA一般是单链,而且比DNA短,因此能够通过核孔进到细胞质中。
  再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内容了解RNA的种类:
  (1)起模板作用:信使RNA(mRNA);
  (2)起转运,运载作用的是:转运RNA(tRNA);
  (3)参与构成核糖体成分的是:核糖体RNA(rRNA)。
  老师:那DNA上的信息怎样被传送到RNA上的呢?(课件播放过程)
  学生讨论后归纳总结过程:
  (1)①解旋:DNA解旋酶将双链DNA解开,使双链的碱基得以暴露。
   ②配对:细胞中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上的碱基与供转录用的DNA的一条链上的碱基互补配对(A-UT-AC-G)形成氢键。
   ③连接: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依次连接,形成新的分子—mRNA。
   ④脱离:合成的mRNA从DNA链上释放,而后DNA双链恢复螺旋
  (2)定义:细胞核内,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的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习题巩固
  三、遗传信息的翻译
  通过转录过程我们才使遗传信息到达细胞质。那在细胞质里又是如何将mRNA上的信息转化成蛋白质的呢?
  学生根据转录的定义模拟翻译的定义:
  1.概念:在细胞质中,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老师(解释实质):实际上就是RNA上的碱基序列转化成氨基酸的排列序列。
  2.碱基与氨基酸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怎样的?设疑:
  学生分析课本P70的密码子的表格得出:
   终止密码子:UAA UAG UGA表示翻译结束,不编码任何氨基酸。起始密码:AUG(甲硫氨酸)代表翻译开始,并编码甲硫氨酸。其他密码子:只能编码氨基酸,有61种。
  学生分析得出:一种密码子只能对应1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密码子编码(简并性)。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通用性)。
  有了模板,有了对应关系可是游离在细胞中的氨基酸还需要被运送到核糖体上去,哪个成分充当这个“搬运工”的角色呢?
  学生:tRNA。
  老师(分析tRNA的结构特点):tRNA呈三叶草型,其一端有三个碱基可以与mRNA上的三个碱基配对,称为反密码子,另一端可以携带氨基酸。
  一种tRNA只能携带1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可能由多种tRNA携带。
  请同学们观看翻译过程的动画课件后,学生讨论得出:
  起始阶段 (起始密码子) 延伸阶段
  终止阶段 (终止密码)
  习题巩固
  四、小结:
  1.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
  2.转录、翻译与DNA复制的比较。
  (作者单位:江苏省上冈中学)
其他文献
新教育实验中的合作教育理论认为:教师教给学生并要求掌握的知识要有一定的超前性,当遇到困难时,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和群体合作中才能克服这些困难,学生正是在这种克服困
本文根据山前平原深埋区田间观测的含水率和水势资料,对包气带内活塞流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并计算出年入渗通量,认为活塞流的提出和研究,为解决下渗速度问题开辟了途径。
【摘要】作业批改的单调和反馈的不及时,学生对作业失去了兴趣,因而应付作业;教师每天要花费过多的时间批改作业,长时间的劳累使之草率批改,恶性循环让人擔忧。我认为作业的批改,应该让作业的主人站起来才是硬道理。  【关键词】高中;数学作业;批改;学生自主  都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疲于作业批改似乎也合情合理,但从学生发展角度看,教师更应该是一个既辛勤又掌握科学方法的高效率园丁。以往我们都在为孩子疾呼减负,
【摘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规定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基于这个目标,本文阐述了现存的信息素养教育的问题,并对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作了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生;信息素养    教育部颁布最新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规定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在现在的高中信息技术课中,虽已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但中心
宝顶山石窟卧佛造象近年遭受渗水危害,作者在区域调查及长观基础上,采取Cl~-含量专项化学分析的方法,结合地质构造分析,查清了卧佛四周渗流类型及流向。本文对渗水病害形成原
本文对1983年发生在中国西北黄土地区的洒勒山滑坡,根据日本建设省土木研究所提供的计算机程序和中国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西北研究所提供的资料,就其块体运动形式和到达范围进行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个教师的永恒追求。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之际,大力倡导、研究并打造高效课堂,既能保证有較高的教学质量,又能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让学生乐学会学,教师能教善教,实现师生共同发展。如何构建高中数学的高效课堂,是每一个数学教师应深思的问题。本文从几个方面做些思考与探究:  一、培养学生数学的兴趣  任何人的学习都离不开兴趣。我认为只要教师肯动脑筋,培养学生
本文在大量实验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溶液中多种阳离子对土壤吸附铜定量的影响规律,建立了金属离子单独干扰的二元溶液吸附模型和多种离子共同干扰的多元溶液吸附模型,
本文介绍了山西省运城地区十年改水的基本情况,指出了改水井口氟加升的主要原因,探讨了有别于国家饮水标准的重病区水氟防治有效值的确定方法、并对今后的降氟改水工作提出了几
【摘要】音乐教师要力求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贯彻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在审美体验中提高音乐审美鉴赏修养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思想道德修养。  【关键词】初中音乐;审美能力;创造性思维;思想道德修养  音乐教师要改革传统音乐教学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为主要目标的偏颇之处,力求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贯彻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在审美体验中提高音乐审美鉴赏修养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思想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