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粒、端粒酶基因突变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yula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端粒、端粒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结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端粒酶启动子区域的突变对肿瘤影响至关重要,在大部分肿瘤中能检测到该区域的突变。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本文旨在总结现阶段端粒、端粒酶与膀胱癌之间关系的研究现状。

其他文献
腺性膀胱炎(cystitis glandular,CG)是一种炎症性病变,其病因及发病机理不明确;目前有移行上皮化生、胚胎残余发展、激素分泌紊乱等学说,但都难以解释腺性膀胱炎的本质,因此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方案,如今大多数主张CG治疗为经尿道电切后行药物膀胱灌注;但膀胱灌注药物的种类较多,药物的选择、治疗疗程、疗效等未达成共识,本文对其进行概述。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与抑郁障碍关系密切,目前研究显示约有五分之一的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合并抑郁障碍,而一旦合并抑郁障碍,CKD患者住院率及死亡率则显著升高,依从性及生活质量也受到严重影响。但临床中CKD合并抑郁障碍患者的诊治率极低,这严重影响CKD患者的预后。故本文将对CKD合并抑郁障碍的流行病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 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 AAV)是一组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肾脏时称为ANCA相关性肾小球肾炎(ANCA-associated glomerulonephritis, AGN),是导致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最常见原因。肾活检不仅是AGN诊断的金标
肾细胞癌是一种多基因相关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复杂,基因研究对阐明其发生及发展的生物分子学机制显得极其重要。近年发现,人类3号染色体上存在多个与肾细胞癌密切相关的抑癌基因,本文对VHL、PBRM1、BAP1、SETD2及其他3号染色体抑癌基因在肾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一组表现为蛋白尿>3.5 g/d,伴有水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的临床综合征血小板的活性和聚合力在增加NS患者发生血栓风险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肾病综合征血栓形成与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关系,并通过检测血小板活化功能预测血栓事件的发生,早期采取预防的措施,进一步改善预后。
梗阻性肾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其诊断主要依靠B超、CT、静脉尿路造影(IVU)、核素肾动态显像(利尿)和磁共振等。这些检查方法各有优缺点。B超和MRI无创、无辐射,可以对产前肾积水的胎儿进行筛查诊断。CT则对阴性结石的诊断价值较大。而IVU、肾动态显像(利尿)可提供肾功能信息。肾动态显像的最大优势在于可获得分肾功能。近年,随着SPECT/CT的临床应用,核素显像可同时获得泌尿系统的形态结构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临床表现多样,多系统受累,预后不良。随着临床研究探索不但深入,近年来临床治疗方法逐渐增多,特别是非药物治疗研究发展较快,且临床效果明确,本文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非药物治疗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尿路结石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8.8%左右,并且呈上升趋势[1],其中草酸钙结石占所有结石的78.3%[2]。产甲酸草酸杆菌作为一种以草酸为唯一能量和物质来源的专性厌氧杆菌,能够有效降低尿液中的草酸浓度,从而降低草酸钙结石形成的风险。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产甲酸草酸杆菌在尿路结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现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急性肾损伤(AKI)发病机制复杂且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Toll样受体4(TLR4)是固有免疫系统中的病原模式识别受体之一,通过识别并结合革兰阴性杆菌细胞壁成分脂多糖,激活信号转导通路。TLR4信号通路激活后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介导急性肾损伤的发生。因此TLR4信号通路可成为治疗急性肾损伤的新靶点,本文重点就TLR4介导的信号通路与急性
嗜铬细胞瘤(PHEO)起源于肾上腺髓质和肾上腺外交感及副交感神经副神经节上的嗜铬细胞,临床罕见,由于PHEO的症状,体征没有特异性,区别良恶性PHEO又缺乏明确的指标,常给诊断带来困难。为了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早期诊断和鉴别良恶性PHEO,现从症状体征、生化检查、影像学表现、组织病理学、肿瘤标志物、肿瘤相关基因等方面对PHEO的诊断进展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