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线构造型相关探讨池

来源 :数字化用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mbsa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不断拓展新知,创新教育模式,积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在兴趣中学、感受中学,从实践尝试中去学习提高,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一、音乐课堂中学习兴趣的调动
  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好奇心,这是一门技巧。如一首新歌在导入课程前,利用美丽的画面、教师动听的歌声,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更形象直观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欣赏德国音乐家德彪西的作品《雪花飞舞》后,我问学生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都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有的说:“我仿佛看到了一片片洁白的小雪花慢悠悠地从天上飘了下来。”有的说:“大片大片的雪花,像满天白色的蝴蝶在迎风起舞。”还有的说:“我仿佛看到了柳絮、芦花和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在风中飞舞……”大家的想象虽然不同,但又接近作品标题的含义,达到了吸引学生兴趣的目的。二是艺术化的语言。教师的语言要富有节奏和韵律美。要注意让课堂语言随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及时调整语言的速度、高低、强弱,让课堂教学语言富有音乐的韵律美。教师可用手势、身体动作配合语言边说边做,让学生通过态势语言感悟音乐的情感变化、节奏特点、音乐风格。教师的语言亲切自然并富有激情,能把学生带入音乐情趣之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并为之动情,感受其美。三是把握教学的评价尺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思想、言行,寻找学生的闪光之处,抓住时间给予学生公正、科学的评价。评价的语言要适度,态度要亲切,评价的语言不能简单划一,而应是丰富多变的,并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评价的方法也要多样化,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评价、表扬,还可以设计学生学习评价表,制作用于奖励的小物品等。
  二、音乐欣赏中感受能力的培养
  尝试各种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在愉快宽松的学习氛围中,体验到创造性的乐趣和自我价值,同时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艺术的享受。一是听觉能力。在教学中,选择生动有趣的音乐教材,才能让学生熟悉易懂、好听易唱,让同学们感到亲切、真实、有吸引力,以提高他们的感知能力。“唱游课”中加入“体态律动”练习,更适合于一、二年级学生,因为在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能力上,体态律动中的动作韵律,比舞蹈中的动作更符合音乐艺术的本身规律。例如学习歌曲《小小雨点》时,我提示学生制造雨声,其他学生可趴在地上或桌子上。春天来了,随着一滴滴“春雨”的落下,“大地”苏醒了,欣喜地看着天空,伸出小手、张开干渴的嘴唇迎接春雨……随后,学生分成四组,一组当“小雨”、 一组当“花儿” 、一组当“鱼儿” 、一组当“田野”,边听边唱边根据歌词内容进行律动表演,学生们唱得开心、玩得开心、学得开心。二是记忆能力。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以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去激发学生的美感,唤起学生的内心共鸣。较难唱歌曲,通过分组练习,第一组唱前半部分,第二组唱后半部分,每一组都会集中注意力去听唱的那组是不是有错,他们把旋律都储存在脑海中。不仅能充分调动每组的积极性,使自己演唱得更完美,也锻炼和强化了学生的记忆力。
  三、自主获取歌唱基础知识与技能
  一是情感体验。歌唱方法的定义复杂、抽象,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演变了多种唱法,学生更是难以理解。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使用了听唱和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听唱,学生熟悉歌曲的节奏、旋律、风格,对歌曲的歌唱有了一个感性认识。在这基础上进行歌曲的学习,通过观察老师或同学的歌唱状态找出演唱时的特点和变化,这样学生对歌曲的歌唱有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个飞跃。如:在教学歌曲《小宝宝睡着了》时,我要求学生听赏歌曲的温柔、甜美感情,于是通过老师范唱时的轻声,配上摇宝宝的律动,这时,有些同学就会随我微微晃动或轻声哼唱,发现我演唱时的歌唱变化,自己探究歌唱技巧。二是技能操作。歌唱技能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仅仅凭借理论知识和教学方面的文字资料去进行歌唱的学习和训练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文字很难准确表述,加之个人的生理条件、理解和领悟能力的差异,很可能导致错误的发声歌唱。因此,发声歌唱练习时,学生应多动脑子,少用嗓子,在遇到困难时可求助于老师或进行一些辅助性学习。如:模仿同自己相近的歌唱声音或观摩一些优秀歌唱家的演唱。我在教学技巧时经常要求学生用笔记的方式记下自己的疑惑和感悟,以此减少歌唱学习中“看不见,摸不着”的难度,在总结中增强声音形象的记忆,有助于歌唱技能水平的提高。三是创新知识。在歌唱教学中,以旧知识发掘新知识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创作运用,可以使学生在创新能力方面得到训练,培养和提高。我在教学时经常用为歌曲编创或者用打击乐器为歌曲编创伴奏,甚至让他们根据音乐内容自创音乐舞蹈。学生们自编自演自唱,兴致勃勃,提升与拓展了歌唱能力。
  四、趣味情景,多元导入
  兴趣是调动思维,探究知识的内动力。记得有位名人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一个成功的导入是一堂成功音乐课的关键。一是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热情。学生认识音乐主要是依赖听觉、视觉的共同感知来完成的。网络多媒体音画俱佳,形象又逼真,既活跃了音乐课堂的气氛,又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丰富课堂教学手段,使音乐从空洞乏味的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相结合,能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如《过新年》一课中,我从网络媒体上收集各族人民欢庆佳节的热闹场面:放鞭炮、扭秧歌、敲锣打鼓、舞龙、舞狮、灯谜会等等,这些给学生带来了无比震撼的视觉感受,从正面直观的了解过新年的喜庆场面。在欣赏画面的同时附上背景音乐《过新年》,拉近了学生与音乐的距离,让他们仿佛置身于画面的场景中,增加亲切感。这样既引发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又增强了他们对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的了解,课堂教学充满了动感,学生可以在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中快乐学习。二是妙语激情,以情感人。俗语说的好:“言为心声,音为心语。”美妙的语言是音乐艺术的基础与核心,也是音乐的魅力所在。
  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一种表现。正如新课标对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定位: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但这一表述是抽象的,广义的。我们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手段让学生听了还想听,唱了还想唱,学了还想学,和学生一起探索,共同发展。
其他文献
当今社会,谁都会有个朋友聚会、工作聚餐,自然很多人也有过吃多、喝多导致的呕吐经历.原本呕吐是胃部超负荷运作后的自保行为,但如果在呕吐时出现自发性食管破裂,人们就可能
期刊
分析气门裂纹检出率低的原因,认为采用轭铁法取代直接通电法有诸多优点.
水下光缆顾名思义是敷设于水下的光缆。而本文所谈的另类“城市水下光缆”是指在城市内光缆施工时,借用原有的河道进行光缆路由设计及施工的一种新的水下光缆施工方式。 Und
期刊
【摘 要】在初中美术教材中,线构造型的教学份额远远多于色彩以及明暗等造型教学份额,以此充分表明了线构造型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关键性作用。在许多素描考试中,有大部分的考生对于明暗素描较为得心应手,但对线描则是很少接触。有些教师在教学中颠倒了主次,将明暗素描作为教学的重点,对线描一笔带过。因此,对线构造型的作用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关键词】美术线构造型 作用 表现  1.初中美术线构造型的作用
简要介绍了红外热波无损检测技术在美国的若干典型应用案例。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infrared thermal non-destructive testing technology in the United States a
期刊
随着新一轮国家课程教材改革实验的逐步实施,数学已经成为开发儿童潜能的重要工具,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为主要的数学学习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已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这一切使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把握出现了偏差,把我们固有的一些传统优势逐步抛弃,导致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甚至走入了“误区”。  1.降低计算教学总体要求的错误认识  由于传统的计算
人吃五谷杂粮,焉有不生胃病之理?或饱或饥,或寒或热,皆可变生胃病;或动怒生气,或心情抑郁,皆可影响消化.特别是,春天肝术升发,肝气横逆,最容易犯脾胃,百病从肝论治,在这个季
期刊
目的 探讨糖蛋白MUC1与MUC7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及细胞株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MUC1与MUC7特异性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分离的4种组织标本及3种细胞株的mRNA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所有4种组织标本及3种膀胱癌细胞株的MUC1基因表达均为阳性.MUC7基因表达仅见于3种膀胱癌细胞株和侵袭性移行细胞癌标本.半定量结果显示MUC1mRNA基因表达在正常膀胱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