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w》教学设计

来源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mayicome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课是汉语拼音教学中声母单元的最后两个声母,其读音和单韵母i、u基本相同,区别只在于声母y、w读时轻而短,韵母i、u读时长而响,学生容易混淆;而整体认读音节yi、wu、yu再加入进来,学生就更会混淆了。
  
  二、学习目标
  
  1.学会y、w,能读准音,认清形,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
  2.认识整体认读音节yi、wu、yu和它们的四声。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声母y、w和整体认读音节yi、wu、yu。
  难点:声母y、w与韵母i、u的区别,与整体认读音节yi、WU的区别以及y与n相拼的规则。
  
  四、教学过程
  
  1.复习
  我们已经学过了6个单韵母,谁来读一读。(注意:单韵母的发音又响又长)
  复习这个环节简单明了,目的明确,直接复习了6个单韵母的读音以及发音方法,要又响又长,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2.导入情境,整体感受y、w读音
  (1)(出示情境图)炎热的夏天过去了,秋天到,天气凉,树叶黄,妈妈在做什么?
  (2)再看看树枝上乌鸦妈妈在干什么呢?
  (3)是啊,不论是乌鸦妈妈还是小朋友的妈妈,都很喜爱、关心自己的孩子。有个小朋友把图画上的内容写成了一首儿歌。小朋友,想不想听呀?
  出示:老乌鸦,叫嘎嘎,捉条虫子喂娃娃。秋风起,天气凉,妈妈为我加衣裳。
  (教师范读,领读)
  (4)儿歌中蓝色音节里就有我们今天所学的第9课内容。
  变红的5个音节的声母就是今天要学的两个声母。板书:9 y w
  3.借助形象,学习字母v的音和形
  (1)同学们看,这位小朋友是什么时候的人?你从哪儿看出他是古时候的人?
  (2)(出示y)我们今天要学的第一个声母读音和“衣服”的“衣”差不多,只要稍微读轻读短些就可以了。谁会念?
  指读,齐读。(强调轻而短)
  (3)谁发现y的样子和图上什么地方有点像?你能从图上找到v吗?
  顺口溜:(古代衣领y—y—y)
  你们觉得y还像什么?谁能根据它的音和形编句顺口溜记住它呢?
  (4)那y怎么写呢?我们一起看看课本第34页下半页的笔顺图。根据红色箭头和蓝色数字,用手比划,看看字母怎么写的,几笔写成的,再看看字母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师范写)写y时要注意开口度,就像衣服领子一样,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在习字册上描一个,仿写一个,写完注意自我对照。(教师巡视)
  (5)区别比较:声母y有个好朋友i(板书i),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读音相似,一个轻而短是声母,另一个响而长是单韵母)
  为了好区别我们就叫他们大y,小i(个别读,小组读)。
  4.借助形象,学习字母w的音和形(学习方法同上)
  这一步教学设计的程序很好地融合了教材的要求、学生的需要和教师的作用,使得三者和谐有效地统一在一起。比如:引导学生发现图和声母在形状上哪儿像?鼓励孩子自己编记忆字母的顺口溜,自己看y、w像什么。学生的想像力非常丰富,语言也非常精彩,学生说y像“人”字倒过来、w像倒过来的麦当劳的标记……这个设计既是对教材中表音表形图的扩展延伸,又符合学生善于想象的思维特点,满足了孩子自主表现的需要。
  课中游戏(配音乐)。
  小朋友学得真好,老师给你们一个奖励,讲个故事。
  5.故事导入,学习整体认读音节
  (1)有一天,大y出去玩,碰见小i愁眉苦脸,忙问他:“怎么了?”小i说:“a、o、e他们三个都能单独给汉字注音,多神气!可我不行。”大y听了连忙说:“这有什么难!来,我们俩在一起就能给汉字注音了。”说着就挽起了小i的手,小i高兴得笑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整体认读音节。(板书yi)
  整体认读音节读的要响而长,谁会读?(指读,齐读)
  (2)小i和大y在一起很开心,头上的帽子不停在换。(出示yi的四声)谁会读?(指名两人读四声;齐读;乱读)
  你平时听过什么词或句子里有这个音的?
  (3)小u呀看见小i和大y在一起可以给汉字注音,可羡慕了。于是赶忙去找大w,他对大w说:“大w姐姐,你愿意和我在一起给汉字注音吗?”大w说:“行呀。”于是小u和大w就又组成了一个整体认读音。(板书wu)谁会读?(指读,齐读)
  (4)小u和大w在一起也很开心,头上的帽子不停在换。(出示wu的四声)
  两人个别读;小老师带读四声读两遍(扩词)。
  (5)小i、小u都有好朋友玩了,只有小n没人玩,急得哭了起来,大v姐姐急忙走来说:“我带你玩,但你不能哭。”小n擦掉眼泪(ii上的两点)跟大v姐姐出去玩了,他们又组成了一个新的整体认读音节。(板书yu)谁会读?(指读,齐读)
  (6)出示yu的四声,小老师带读四声读两遍(扩词)。
  小结:tb朋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个声母y、w和3个整体认读音节。谁来读读。
  刻板的课堂是缺乏生命的,而本课所呈现的是鲜活的、灵动的,整体认读音节的出现就寓于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中,特别是故事的结尾更是令我们记忆犹新,那“擦掉的眼泪”比喻是那么富含童趣。它更巧妙地加深了u上两点省略规则这一知识点的记忆,将创新的教学理念贯穿在不经意的课堂中,润物无声!
  6.巩固练习
  (1)找朋友游戏。
  (2)火眼金睛找错误。
  
  责任编辑:孙海燕
其他文献
片段1:    师:就请同学们迅速地读一读,你觉得从哪里可以感受到这场灾难的可怕。  生:我找到的是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那是正在全速前进的玛丽号巨轮,它直向诺曼底号的侧舷撞来,只听一声巨响,诺曼底号的船身一下被剖开了一个大口子。  师:谢谢你,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剖”吗?(生小声地交流)其实啊,暑假里我们吃哪种水果的时候,用这个字?(停顿)一刀下去,是啊,一刀下去,一分——  生:两半。  师
【摘要】数学核心素养是指数学学习者在学习数学或学习数学某一个领域所应达成的综合性能力,其中逻辑推理能力在数学核心素养中属于较高层级的能力。文章以专题复习为例,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经过课堂教学渗透,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推理能力;最值问题  一、由一道考题引发的思考  在中考第一轮综合复习过程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二次函数y=X2 4x 3图像
【摘要】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但是很多教师只注重讲授英语基础知识与阅读等基础性内容,忽略了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性,长此以往,对学生的成长不利。文章重点探讨了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英语阅读思维品质的培养策略,希望能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全新的教育启示。  【关键词】核心素养;阅读教学;思维品质;小学英语  小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阅读思维品质的提升更
【摘要】多媒体教学模式实际上在教学领域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渗透与发展,它是信息化时代发展背景下教育教学的重要发展趋势,能够帮助教师构建起生动活泼又高效的课堂。于中小学音乐教学而言,教师要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发挥协同作用,共同体验音乐和感悟音乐,则需要将多媒体教学模式引入到音乐课堂上,绽放音乐应有的非凡魅力。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中小学音乐课堂上的多媒体教学展开详细的分析,以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实效性。  【关
【摘要】文章立足于品德课堂,关注学生学习现状,探索为什么学生拒绝参与体验与分享。文章就如何改变分享环节的现状、提高学生分享的积极性、让大家在分享中有收获方面进行几点思考与尝试:共鸣共情——营造分享氛围的情境;授人以渔——增加分享过程的“品德味”;抛砖引玉——丰富分享方式的“多样化”;吾省自身——提升分享引导者的“应变力”,从而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地位,引導学生高效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达到共同
【摘要】从教学现状来看,学生个性化发展受到教师关注,不过在个性化写作能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指导学生掌握相应的写作技巧,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文章针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提出了个性化写作指导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个性化;写作指导  一篇好文章需要具有真实个性的特点,而学生对语言的运用直接影响到写作质量。为了提升学生的
【摘要】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教育与技术实现了紧密的结合,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改革,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3D打印技术经过长期的摸索与实践,在技术、实用性及应用材料的选择上都逐渐完善。鉴于此,文章针对3D打印手段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3D打印;创造性思维;教学设计  一、前言  当前,我国在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上存在明显的不足,与发达国
【摘要】基本上来说,所有学习文学的高中生,都有过散文创作的经历。但是,每个人对散文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创作能力也有高低之差。因此,在文学写作的过程中通过阅读名人的作品,学会欣赏散文的美,感受散文的魅力是十分必要的,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写作要领。  【关键词】文学创作;散文;审美;写作教学  散文的篇幅比较短小,想象较为丰富,语言也很精美,被称为文学里的“骑兵”。在我国现代文学中就有许多散文中的精品
【摘要】现如今,西方文化的侵入导致中华传统节日面临着被淡化的境况。面对这样的境况,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将中华传统节日课程引入校园,通过有效地构建传统节日教育的共同体,促进中国传统节日教育的发展。为此,笔者在本文中对九年一贯制学校中传统节日课程的构建策略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传统节日;九年一贯制;学生  传统节日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构建民族精神的根本。中华民族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洗
【摘要】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好习惯。能够影响学生成长的习惯有很多,阅读习惯就是其中之一。有着良好阅读习惯的人是能快乐生活、享受生活的人。文章探讨的是小学生养成课外阅读习惯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在于多补课和多写作业,而是阅读,重复的阅读。由此可见,阅读很重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时期,对于学生的成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