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提问能力,促进思维发展

来源 :快乐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l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常听老师们议论:学生怎么就不爱问呢?而心理学研究表明:发现问题是思维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当个体感到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时,思维才算真正发动,否则,思维就难以展开和深入。诺贝尔奖获得者——海森堡深有体会的说:“首先是问题的提出,其次才是问题的解答。”因此,学生不爱问问题,就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上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我在教学中尝试了从以下几方面来促进学生提问,效果较好。
  一、增强学生信心,让学生敢于提问
  学生发现了问题,但不愿提出来的现象很普遍。调查显示:92%以上的学生有过向教师提问的意向,但只有30%的学生向老师提出过问题,从来没有向老师提出过问题的占36%。其中怕说错了被同学们讥笑的学生占调查人数的20%;其中怕说错了被老师批评的占调查人数的14%。从统计数据来看,学生有问题不向老师主动提出的原因,除缺乏提出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品质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的害羞心理,怕同学讥笑,怕老师说笨。总之,就是缺少提问的信心。
  学生提问的信心,来自于教师的肯定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的反应是决定学生能否继续提问的关键。
  因此,要让学生多问,首先就要增强学生提问的信心。要做到:1、当学生提出的问题太偏或与本课所要解决的内容无关时,教师也同样要给予鼓励,赞扬这种敢于提问题的行为。2、当学生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由于紧张或考虑不充分而语无伦次、词不达意或结结巴巴时,教师不能中途打断学生的发言,要鼓励学生继续说,并认真解答。3、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错或教师在上课时已反复强调过,而学生又当作问题提出时,教师不能嘲笑、讽刺、指责。
  教师一定不要轻易否定学生所关心的问题的意义,应该承认学生的需要和价值观,尊重学生的意见和选择。教师要放下“教师的权威”,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积极性,不断鼓励学生,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提出问题。
  二、多给学生机会,让学生能够提问
  学生的问题能否提出来,还取决于教师是否给学生提问的机会。一直以来,课堂上的提问是教师才有的“专利”,“师问生答”,似乎天经地义。然而,教师的提问是按照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教师的思路和意愿来设计的,教师关心的问题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往往并不一致。教师以为很有意义的问题,学生未必感兴趣,而学生认为有趣的问题,教师又认为不值一提。这样势必造成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状况,不利于教学。
  长期的应试教育使我们在课堂上只讲要考的重难点内容,而且教学容量越大越大越好,很少考虑讲什么、怎么讲对学生才更有意义、效果更好。事实上,教学的成功不是取决于教学内容的总量有多少,而是学生有所得、有所获的有多少。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时刻观察学生的反应,当学生感到困惑时,我们就要给学生时间,让学生把问题提出来。
  除了课堂上多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外,我还督促学生设立“问题卡”,把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写在“问题卡”上,要求学生把“问题卡”夹在作业本中交来,或者由我在课前收集卡片,这样我便能够及时的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使学生的针对性强一些。同时让性格内向,不愿在大庭广众下提出问题的学生,也有了提问题机会;对于不愿提出问题的同学,也起到了督促作用。
  三、创设情景,让学生乐于提问
  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教师的作用在于:系统的给学生发现事物的机会,并给予恰当的帮助,让学生在情景中亲自去发现尽可能多的东西。”即教师要创设适当的情景,促使学生提出问题。
  1.利用课前预习,促使学生提问。我在讲新课前,要求学生先预习,将预习中不懂的问题记在卡片上,我在课前收集卡片,然后根据学生的问题修改教案,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
  2.利用课堂讨论,促使学生提问。我在课堂上常常让学生讨论,要求学生互相提问题,并共同解决。同学之间互相提问题,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合作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而且,同学间提问题,常常不讲究提问的形式,这样更有利于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
  3.让学生上讲台,促使学生提问。让学生上讲台,扮演老师角色,学生讲,学生问,学生答,学生提的问题更多,效果更好。学生要当好“老师”,学生就必须钻研教材,发现更多的问题,思考解决办法,以防被其他学生的问题难住;而其他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也更积极,都想把这位“老师”难住,看“老师”的反应。这样,学生的顾虑少了,课堂气氛活了,学生的思路开了,提的问题也就多了。复习课采用这种方式教学效果最好。
  总之,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逐渐认识到:促使学生提问,不是教师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办得到的,教师应该在提供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的感性材料上多下功夫;应该在营造学生提问的氛围上多下功夫;应该在如何回答学生提问,才能促进学生思维方面多下功夫。只有学生问的多了,学生提问的能力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以发展。
  (作者单位:焦作七中)
  编辑/赵军
其他文献
世界上力气最大的是什么?夏衍在《野草》中写道,是植物的种子。因为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它必定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而这份力量,正是源于“为着向往阳光”和“达成生之意志”的使命。   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这样一颗初心的种子。它或如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中说的那样宏大:“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
期刊
在信息化建设中实施工程监理,是保障信息化建设质量的约束机制。知识管理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在信息工程监理过程中如何体现,是提升监理质量的关键。本文探讨了信息化建设及
农村经济是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本文从金融对经济促进的角度分析了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促进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正】 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的杰出代表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年),从经济自由主义的基本观点出发,论述了财政拨款供应教育经费的弊端。他认为由国家财政拨款的大
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是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环境的改善.发展的巨大压力和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必须解决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问题,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就资
风筝飘飞,飞不出丝线的牵挂;大雁南飞,依然频频回首。岁月易逝,世事易变,不变的是我对故乡小院深深的眷恋。五月的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味道,正是枇杷花开之时,轻吸一口,缠绵温
该文以本校机械类专业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环节的实施现状为例,从设计指导过程检查、答辩审查、考核评价等方面讨论了地方本科高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加强过程管理的
根据东、西方地质教育对比,本文评述和提出了有关地质教学的特色、质量、方法和精品教材写作原则诸多问题和见解.
【正】 全省基本建设工程预结算培训班于7月29日—8月7日在舟山普陀山庄举办,各市、地、县财政局基本建设财政财务管理的科(处)长和业务骨干共90多人参加了这次培训。培训期
【摘要】分层教学就建立在承认学生差异,面向学生差异,从学生有差异的学习需求出发实施教学的理念之上。分层教学改变了过去的“齐步走”模式,分层实施,因人施教,允许学生上下流动,鼓励学生勇攀“高枝”。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吃适合自己的、吃得了、吃得好的东西,最大程度地尊重学生的个性,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  【关键词】初中数学 分层教学  一、分层教学的涵义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