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生态公路绿化美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来源 :福建交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ing666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满足山区公路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针对山区公路地理环境复杂多变、生态敏感性强、行车安全性要求高等特点,从景观观赏性、景观安全性、生态防护性、环境协调性和历史人文性等五个方面应用德尔菲法选取了24个指标,基于序关系分析法构建了山区生态公路景观绿化美化评价模型;并以福建省某两段山区公路的绿化美化评价为例,验证了该方法在公路景观评价中的有效应用。
其他文献
针对煤机设备状态监测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架构的煤机设备状态监测装置设计方案,数据采集器采集的传感器数据,通过以太网或RS485通信方式发送给监测主机,监测主机对数据进行显示、分析处理、存储、传输。通过在某煤矿EBZ260W型掘进机中应用,验证了提出的嵌入式状态监测装置设计方法满足煤机状态监测要求。
市政桥梁作为交通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城市重要景观和代表标志。现浇箱梁施工技术以其良好的优势,目前被广泛应用到各种桥梁工程中,并取得较好的施工效果。结合某市政桥梁施工项目,对市政桥梁钢结构箱梁施工全过程进行分析探讨,并阐述了相关的安全注意事项。
针对煤炭研究所人工清洗煤样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水资源浪费严重等情况,设计了基于S7-200 PLC的煤样清洗系统。该系统以S7-200 PLC作为系统控制的核心,通过光电传感器对清洗液的灰度进行采集,用来判断清洗液的洁净程度,采用MCGS组态软件设计控制画面,对清洗过程实时监控。该系统实现对煤样清洗的自检测和自处理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节约了水资源。
隧道湿喷混凝土技术是高速公路建设事业持续发展下的新型成果,相较于传统喷射技术而言,该技术具有结构稳定好和观赏价值高等优点,同时兼具施工效率较高,是目前高速公路分离式隧道工程建设中较为流行的一种施工形式。结合某公路工程实例,对高速公路中分离式隧道湿喷混凝土技术的工艺流程、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等展开研究和探讨。
随着我国近年来铁路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对于铁路工程安全施工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为了应对铁路工程施工中的危险,结合新建黄大铁路项目,分析该铁路工程项目的施工危险源,概述危险源辨识含义及铁路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的重要性。根据该铁路工程项目指出危险源辨识过程,全面辨识施工危险源,提出该工程项目的危险源应对措施,制定合理危险源应对指标,全员参与加强培训,及时改进应急预案,保证可操作性,以促进我国铁路工程建设事业的良好发展。
研制了一种适用于煤矿小孔径钻孔的手持式钻孔测斜仪,论述了系统的设计目标,并对系统整体设计方案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为了测试研制样机的性能指标和可靠性,在实验室进行了测试,并在煤矿井下进行了工业试验。测试结果表明,研制的手持式钻孔测斜仪具有小直径的尺寸、测量精度高等特点,其测量方式既简化了传统钻机的推送方式又改变了目前大尺寸手持式测斜仪施工顺序,有效提高了钻孔的质量,
推土机装配过程中,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改善是永恒不变的课题。多年以来,SD32型推土机轮毂安装靠2个人同时完成,需一人控制液压缸一人旋转法兰盘。采用该液压缸安装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影响线上生产节拍。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一种新式专用液压缸。
CFG桩作为一种比较先进的地基加固方法,其以良好的优势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到很多铁路工程建设中。CFG桩主要采用振动沉管灌注桩和长螺旋芯管泵送混合料灌注成桩,本文结合工程实践,针对该铁路工程CFG桩采用长螺旋芯管泵送混合料灌注成桩的施工要点、检测方法以及常见问题的治理方法进行阐述,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矿山法隧道施工对围岩的扰动程度较大,隧道施工容易诱发地下水的大量流失、水位下降及地表植被枯萎等水环境负效应。为应对隧道施工诱发的水环境负效应问题,莆炎高速公路三明境内的文笔山2#隧道设计中采用设置了防水板和排导系统的复合式衬砌,将排导系统和二次衬砌等效为具备透水能力的透水二衬,通过利用退化的轴对称解对考虑初期支护影响的透水二衬等效渗透系数进行理论推导,在解决数值模拟中排导系统建模困难的同时,也能够较好地反映地下水渗流状况。研究表明:地下水渗流速度与节点渗流量均在拱脚处达到最大,故宜将横向排水管设置在拱脚处
为揭示软基段管廊在施工期及工后变形特性,以福州市某管廊工程为例,通过FLAC3D有限差分法对管廊路基施工期及工后变形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基坑回填结束,管廊整体无倾斜,沉降量几乎为0;路基回填结束,管廊整体发生4.2 cm的水平位移差,倾斜率(水平位移差与竖向距离的比值)为0.84%;路基回填结束,管廊处路基底面与无管廊处路基底面的差异沉降率(差异沉降量与水平距离的比值)分别为0.33%、0.47%;运营20年后,无管廊处路基顶面沉降量是有管廊处路基顶面沉降量的2.9倍,差异沉降率分别为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