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国学教育的措施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jin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人们逐渐开始关注国学经典教育。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对中国典籍的宣传,唤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亲近感,在人们渴求了解自己传统的今天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但是,通过社会传媒宣传中国典籍,毕竟只是一种补充的渠道,而真正使国学深入人心的渠道必须是正规的基础教育。
  关键词国学 教育规律 小学生 教育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
  
  国学的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国学首先培养的是语感,然后才涉及道德、品质、教化,即古人讲的“声音先于义理。”可见开展背诵活动,是国学教育的基础。同时,国学教育不必拘泥于古代的方法,而应从现代的、科学的角度出发,注意强调古人的精神品质、思想内涵从而挖掘其精髓。
  
  1 国学教育必须注入现代元素
  
  一些学校将国学教育与背诵古代诗文等同起来,让学生每天沉浸在枯燥的背诵中,结果适得其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在小学这一点尤其需要得到重视,我们必须将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学以现代的教育手段展示在学生面前。比如多媒体课件、教学动画、学生自主演绎等等,有许多简单易行的方式值得教师取借鉴。学校也应该利用课余时间在不经意间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如将下课铃声换为古典曲目并定期更换,每次将播放曲目的相关信息贴在学校的告示栏中。如此一来,在多样的教学手段的展示中学生很容易对国学产生兴趣,教学效果也会有明显提高。学校还可以在课间操时间加入中国武术,或组织研究古代科技和天文历法等方面的兴趣小组。
  
  2 教学方式应灵活多样
  
  国学内容庞杂,内涵丰富。小学生很少有相关的基础,所以对小学生进行国学教育要循序渐进,起步不要太高太难。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小学生的成长速度是很快的,课程设置要有跨度还要有联系。所以在小学进行国学教育应该分学段进行。
  2.1 第一学段
  第一学段的学生还处于识字阶段,认识的汉字有限,所以国学教学应该安排一些可操作性强和与生活和兴趣专长方面有关的内容,而不宜学习太多文字性内容。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背诵《三字经》、《弟子规》之类的经典,不但增加了识字量还打下了坚实的背诵基础,同时还可以从中学到古代节日习俗、古代居处与车马、礼乐制度等。
  此外,第一学段还可以开设如绘画、书法、音乐、棋艺等课程,对有专长的同学定向培养,对全体同学普及知识。第一学段的学生年纪小有可能没有发觉自身特长,通过“特色课程”发现他们身上的特长并专项培养,对个人发展及国学传承都有很大帮助。小学可以根据师资力量每周安排二到三节课程,经典类课程与“特色课程”交替进行。
  2.2 第二学段
  进入第二学段,学生由识字向读写过渡,此时可以向学生初步讲授汉字起源与发展,利用汉字的“六书”造字法提高学生的识字用字的能力。并且此阶段是诵读短片诗文的最佳时期,应该选择古诗文给学生讲授背诵,并通过具体诗文来向学生初步讲解古代文学和古代书籍方面的知识。
  这一阶段学生还没有文学鉴别能力,不清楚什么样的诗文适合他们背诵,所以教师必须帮助学生选出适合他们背诵的诗文。教师在选择诗文的时候要有长期打算,应把诗文按照难易程度分为若干层次,逐层让学生背诵。
  诗文的背诵应该利用课余时间,并且每周一到二首,不宜过多,不宜过难。每周要安排专门的课程来讲解所背诗文的出处及其特点,全校可统一授课也可排列课表分别讲授。
  2.3 第三学段
  在第三学段,学校应该让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的方式来学习国学。因为在前两个学段学生已接受了多方面的国学教育,对国学已有了一定认识并且学生的识字教学已基本完成,读写也有一定基础,可以自行阅读古文做读书笔记。在书画棋乐方面有专长的学生也可得到充分的发展空间。
  学校可以以班级为单位每周举行成果交流会,让学生自行展示,相互学习。学校也可定期举行全年级的交流会或比赛,给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用竞赛促学习。另外,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学校应建立相应的配套设施,如图书室、围棋室、书画室等等。
  
  3 从本校实际出发贴近学生
  
  不可否认,我国目前的教育还存在地区差异,国学教育成功与否是与是否重视校本研究有着很大关系的。在开设国学课程之前必须明确自身优势与劣势。开设什么课程要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并不断适当调整。不可跟风而行,这样起不到传承文化促进发展的效果。
  同时还要注意到,国学教育教育的不但是学生还有老师。只有教师比学生先学一点,多学一点,多背一点,多懂鉴赏一点,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才能给学生正确的引导。
  综上所述,对于国学,我们既不能照搬照抄,也不能全盘否定。今天我们之所以重视国学,不仅仅是为了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延续下来,更重要的是国学中的精华对我们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既要注重学术,又要回归生活,更能指导实践,这才是我们今天要学习国学的真正意义。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对教育规律和国学内涵进行潜心研究,将二者完美融合,并付诸实践。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在解释有效教学的基础上,对当前农村初中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提高农村初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村初中教育 课堂教学有效性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    1 有效教学的涵义    关于有效教学的涵义,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裴娣娜教授认为:所谓有效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基于预定的课程和教学目标,通过交往与互动所形成的有效果与有
摘要面对一件艺术作品,我们必须要用同样深刻而又普遍适用的哲学思想作指导,才能读出作品的理性深度,因此对艺术作品的哲学思辩是必要的,而对于欣赏者来说,思辩本身就是审美享受。  关键词艺术作品哲学思辩必要性审美享受  中图分类号:J50文献标识码:A    什么是艺术作品?也许没有哪位学者可以给出一组充分条件去判断究竟哪些作品属于艺术作品,哪些不属于,但时间却可以完成这项工作。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有些
本文从现实中教育的实际着手,论述后进生的含义,后进生自身存在的现状,从而提出从教师、学生、家庭等方面来解决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这一转化工作将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我
摘 要 舞蹈是经美化了的人体动作。舞台表演是指舞蹈演员在掌握了一定舞蹈技能的基础上,通过个人的肢体语言,使观众在艺术的熏陶中,获得美的享受。普通院校的舞蹈生相对舞蹈专业演员在舞蹈表演、角色判断、舞蹈技术技巧方面多半要逊色一些,而这些恰恰是舞蹈表演中演员必须具备的能力。  关键词 舞蹈专业演员 院校舞蹈专业学生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舞蹈表演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是经过提炼、
摘 要 该文针对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通过模拟仿真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思考。  关键词 模拟仿真 中学物理实验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1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许多物理概念和规律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演示实验教师做、学生看;分组实验则是学生在教师设计好的方案下进行,学生没有独
探究式教学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中心,如何在物理课堂中开展探究,如何让学生在探究式活动中快乐成长,这是摆在物理教育者面前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本文从教师的观点改变到课堂的具
摘要梅尧臣在宋诗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一个诗人,其作诗素以不甘于平淡的精神追求“平淡”之意。他的平淡诗论,对宋调的形成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是“唐音”转“宋调”的关键人物。  关键词梅尧臣平淡诗论宋诗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    在宋诗史上,梅尧臣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一个诗人,他愤慨当时的浮艳诗风,和欧阳修、范仲淹、尹洙、苏舜钦等紧密配合、遥相呼应,肩负廓清“西昆体”垄断诗坛的重任,成
摘 要 新一轮新课标课堂教学改革要求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探索教学方法、认真实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引入“四步”学案导学教学法,引领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师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 新课程 化学教学 学案导学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课标课堂教学探究活动”在
摘 要 思维定势常常对教学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教师要在教学中更多地改变“自以为是”的习惯,跳出思维陷阱,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 思维定势 培养 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思维定势是指由于同一类问题多次使用相同的思维方法,思维策略获得成功的解决,因而遇到相近相似的问题时所做出的习惯反应。在思维定势的形成过程中,
课堂提问是物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合理运用提问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可以突破教学重难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多种方式可以运用,如层层深入式、联系实际式等等.希望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