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廷杖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sj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廷杖的渊源与特点
  自古便有:“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说法。然而在明朝,午门外往往上演士大夫被杖打的情形。即所谓的廷杖:回首历史,廷杖之法,古已有之。《后汉纪》:“明帝时,政事严峻,故卿皆鞭杖。”(《太平御览》卷605·刑法部·16杖条),“自公卿已下,皆被楚挞,其间诛戮黜免者,不可胜言。每笞捶人,皆以百二十为度,名曰天杖。宫人内职亦如之。后妃嫔御,虽被宠嬖,亦多被杖背。于是内外恐惧,人不自安,皆求苟免,某有固志,重足累息,以逮于终矣。”(《北史·本记·卷十》)就分别对其进行了记载。只是到了明代,廷杖之罚才真正“司空见惯”,并与国家走运“唇亡齒寒”。可以说明朝的廷杖制度自朱元璋廷杖薛祥开始——“工部尚书薛祥毙杖下,故上书者以大臣当诛不宜加辱为言。廷杖之刑,亦自太祖始矣。”(《明史·刑法志》卷十五),往后的历代皇帝都对其情有独钟,直至明朝末代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歪脖子树下,午门口士大夫的哀叫之声才得以稍稍缓解。
  纵观明史,从受杖的士大夫来看,上书所言之事,都是有关国体大局,这在根本上与皇帝的意图是一致的。那为什么廷杖的实行却如此接二连三呢?
  二、廷杖产生的原因
  首先:明刑弼教的立法思想。“明刑弼教”,最早见于《尚书·大禹谟》:“明于五刑,以弼五教。”弼乃辅佐之意。宋代以前,“明刑弼教往往在“德主刑辅”的后面,宋代以后,在处理德、刑关系上才有了新的进展。理学家朱熹首先对其做了新的解释。他提高了刑的地位,认为在治国方面,礼法二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若夫道德性命与刑名度数,则其精粗本末虽若有间,然其相为表里,如影随形,则又不可得而分。”又从“礼法合一”角度对“明刑弼教”做了更深的阐释:“故圣人之治,为之教以明之,为之刑以弼之,虽其所施或先或后或缓或急。”
  经过朱熹阐发,“明刑弼教”增添新意,可以说它既不违背“圣贤之道”又能为重刑实施提供有力证据。“刑乱国用重典”,在此指导下,《大明律》、《明大诰》相继而出,除此之外,断手、斩指、袅首等汉律以来久不载于法令的酷刑又妄加滥用。那么此时的廷杖,正以公开的方式使得官员、老百姓畏惧皇权,以此达到天下太平。
  其次:廷杖是加强皇权,维护一家之统治的需要。在整个大明王朝,廷杖制度可谓延续始终。除去惠帝、成祖、仁宗、宣宗、孝宗、广宗外,其他帝王在位时,均有大臣被廷杖的记录。任何一次的廷杖都在表明皇权的至高无上,不可践踏。
  最后:廷杖成为打破皇权与官僚阶层政治冲突僵持不下的杀手锏。正德十六年,武宗借“祭神祈福”欲南巡,因为江西的宁王朱宸濠怀有反叛之心,朝臣得到消息后议论纷纷。黄巩、舒芳上疏劝阻,武宗怒,下令“兵部郎中黄巩六人于锦衣卫狱,跪修撰舒芬百有七人于午门五日。金吾卫都指挥佥事张英自刃以谏,卫士夺刃,得不死,鞫治,杖杀之。乙卯,下寺正周叙、行人司副余廷瓒、主事林大辂三十三人于锦衣卫狱。戊午,杖舒芬等百有七人于阙下。……戊寅,杖黄巩等三十九人于阙下,先后死者十一人。”《明史》本纪第十六《武宗纪》。
  嘉靖三年,群臣之间在称世宗生父文献王为“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还是“皇考恭穆献皇帝”存在分歧。在这次分歧中,朝臣认为必须加“本生”方可符合祖宗之制,故此在杨慎:“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的号召下九卿、翰林、给事中等在内的各级官员二百二十余人“俱跪伏左顺门。帝命俱跪伏左顺门。帝命司礼中官谕退,众皆曰:“必得俞旨乃敢退。”自辰至午,凡再传谕,犹跪伏不起。帝大怒,遣锦衣先执为首者。于是丰熙、张翀、余翱、余宽、黄待显、陶滋、相世芳、母德纯八人,并系诏狱。杨慎、王元正乃撼门大哭,众皆哭,声震阙廷。帝益怒,命收系五品以下官若干人,而令孟春等待罪。翼日,编修王相等十八人俱杖死。”“阅十日,有言前此朝罢,群臣已散,慎、元正及给事中刘济、安磐、张汉卿、张原,御史王时柯实纠众伏哭。乃再杖七人于廷。
  两次的大规模廷杖可谓说从侧面恢复了一时受到伤害的君权。
  三、廷杖下的谏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做为中国古代的文人士人,他们的出处去就,离不开政权。他们依附于政权,政权决定于他们之荣辱。那么在面对如此损身损辱的廷杖,为何如此的前赴后继呢?
  其一:儒家文化的影响。在传统社会里,“文死谏,武死战”是对文武官员最高的道德评价。
  其二:朝官以直谏死忠为荣的心理。纵目睽睽之下,士大夫被脱去裤子给予杖行,可以说是身体和精神的同时受辱。然而此事与尽忠、直言敢谏相联系,因此时间一长,官员们甚至将其视为一种荣耀。
  理学家魏亮弼因屡遭廷杖而“肤尽而股不续”,但他毫无惧色,依旧多次表达自我意见,朝野上下对受杖之人多以“直臣”看待,魏良弼也因多次受杖而“直声大著”。帝经筵的讲官许国(字维桢,徽州歙县人)在吴中行廷杖后,赠与其玉杯,上刻诗:“斑斑者何?卞生泪。英英者何?兰生气。追之琢之,永成器。”送给赵用贤犀角杯一只,上刻诗曰:“文羊一角,其理沉黝。不惜剖心,宁辞碎首。黄流在中,为君子寿。”对二人做出高度的评价和美好的祝福。
  孟森说:“明之廷杖虽酷,然正人被杖,天下以为至荣,终身倾慕,此犹太祖以来,与臣下争义气不与臣下争是非所养成之美俗。”《万历野获篇》,两者的评价可以说是对官员的心态最直接的展露。
  其三:明代言官的保障制度和制约机制,规范着言官尽职感言。向皇上进谏,风险可谓如影随形。为了保证言官恪尽职守,敢于直言,明代在制度上采取了一系列保障,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
  一是:言官的选择经过精挑细选,保证了素质。
  言官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促使了言官之间既合作,又彼此独立,互相纠察制衡,共同为皇权服务。作为士大夫阶层中的精英分子,在言官素质尚好的时候,言官之间的关系多为君子之交,互相倾慕、鼓励、危难关头则能同生死、共患难。
  二是:严加考察,使其时刻警悚,不敢忽职。对言官,不仅对其进行鼓励激赏,而且制定相关的机制进行约束,“谏臣之职,在纠慝弼违。”只有勉力“戒盘游,斥权幸,引义力争”,才能“无忝厥职”,因此对于言官而言,直言进谏不仅仅是权力,更是义务。
  四、结语
  唐太宗告诉过我们"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但是历史不过是几张一指可催的薄纸,回首明代廷杖,在诸多被杖人之中,难免会有邀取名声之辈,难免会有老朽迂腐之人,但更多的是像杨爵上书言事,请“存善类、恤民众、多朝讲、止方术、多纳谏”这些忠诚义士。没有什么可以把人轻易打动,除了无私的贡献。当面对皇权的任意胡为,士大夫调节了皇帝个人意志与地主阶级整体利益的矛盾,使君主专制集权不至于达到危害整个集团统治的地步。
其他文献
摘 要:藏族有着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藏族风俗文化在我国各民族文化中独具特色。藏族的文化习俗无不显示着藏族人民的勤劳勇敢、热情憨厚、豪放乐天、吃苦耐劳的精神面貌。藏族全民信奉佛教,在藏文化的各个方面无不体现着藏民对佛教的虔信。藏文化有着丰富的历史内蕴,是藏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实践经验成果,值得深入研究和解读。  关键词:藏族:社会概况;历史变迁  一、藏族族源及地域分布  对于藏族的起源,藏区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和人口的大量南迁,宋朝十分重视对西南地区的经营和管理。宋代是广西历史上发展较快的一个时期,但是由于区内的经济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发展速度明显跟不上其他地方。同时,区内不同地方的发展情况也各异。宋王朝对广西境内不同地区的治理策略也经历了不断调整变化。在桂西北地区,宋王朝主要采用“以夷治夷”的治理方法,通过设置羁縻州、县、峒来管理地方,同时设置寨为据点来加强对羁縻州的管理,任用
期刊
玉树是地域特色鲜明,民族风情浓郁,文化遗产丰富的民族地区之一。其中玉树的民俗多种多样,具有丰富的民族特色,在此,简单介绍几个关于节庆的民俗风情。  一、藏历年  藏历年是藏族最隆重的节日,其形式与整个藏区大同小异,但有其白己的地域特色,当进入农历12月中旬,家家户户就开始做新年的储备,缝制新农,酿造青稞美酒,准备供佛祖或敬神灵的酥油灯和“切玛”等供品。  当新年的前儿大,不管男女老少都要理发,女性
期刊
摘 要:文学翻译具有复杂性,因为文学作品在理解和阐释时各有不同。增译是阐释方法的一种,合理的增译能够为目的语读者在理解时扫除障碍,应该得到充分肯定和倡扬,但是过度增译会适得其反,应该避免。本文将从正反两反面研究《干校六记·下放记别》章楚英译本的增译效果。  关键词:《干校六记·下放记别》;英译;增译;效果  《干校六记》杨绛先生的纪实散文集,记录了“文化大革命”那段黑暗时期,知识分子在干校的衣食住
期刊
摘 要:当今社会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学生要想实现发展,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与数学、物理等理科不同,初中语文的开放性非常强,在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上,有着独特的优势。本文主要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初中语文这门学科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上有着独特的优势,与数学、物理等理科不同,初中语文的开放性非常强,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初中
期刊
摘 要:梁河傣族的葫芦丝音乐,不论是外形还是音色、音域都展现了傣族“柔美”的文化特点。本文主要介绍梁河傣族传统葫芦丝音乐的历史沿革、发展脉络,并对其形制、演奏技法以及与梁河地方文化的关系进行阐释。  关键词:梁河;傣族;传统;葫芦丝音乐  一、梁河傣族传统葫芦丝概述  1.历史文化渊源。葫芦属藤本植物,在我国西南民族文化中却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彝族民间长诗《梅葛》中说:汉、傣、彝、傈僳都是来自
期刊
摘 要:在当代中国,油画俨然成为一个大画种。而油画作为一种外来的舶来品真正扎根于中国这片土壤并开始民族化历程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其中不仅是工具上或绘画方式的不同,更為主要的是显现在中西方文化差异从碰撞而后开始逐渐融合的过程。本文旨在以油画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中国当代油画的面貌为切入点对油画在中国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民族性作具体剖析与阐述。  关键词:当代中国;民族化;民族性  一、油画在中国的发展历
期刊
日照农民画新兴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间短,涉及到的绘画题材内容多为田园生活中的人物和情景。内容多为描绘的是收获的景象,节日的欢乐气氛和田园生活的幸福。注重现实,不刻意雕刻,呈现简单,健康,阳光、快乐的艺术品质和精神风格。创作题材内容涵盖范围广泛,更重要的是包含文化本质,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特征密切相关,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意识。  日照农民画造型,早期作品大部分都是采用年画的勾线,着色,渲染等技术
期刊
摘 要:本翻译报告的原文节选自2005年出版的小说《冰是睡着的水》的第八章与第十二章部分内容。作者是著名军事题材小说家刘猛。该翻译报告中选取的章节为军事行动和场景描写,阐述了译前准备,分析了翻译过程中运用的增译、分译等翻译方法及重、难点,并总结了自己在翻译实践中的感悟和收获。  关键词:《冰是睡着的水》;翻译报告;军事小说;分译法  一、引言  该翻译报告所选的原文《冰是睡着的水》一书是2005年
期刊
摘 要:本文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分析了《巴黎圣母院》中主要人物爱斯梅拉达,伽西莫多。本文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更客观地挖掘人物人格变化的原始动力:爱斯梅拉达是超我的形象代言人;伽西莫多则是理性逐渐觉醒,超我将本我的正确引导,散发出无穷的人格魅力。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不仅为我们分析文学作品提供了新角度,也正确处理了协调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关系。对于更好的完善发展自己的个人与心灵,对于指导我们的行动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