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具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tao7073823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学理念的更新,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探讨了教师对课堂活力的影响,课堂力求具有创造力,激“活”学生。教师要结合听课、上课的感悟,以及对教育教学专著、讲座的学习,不断积累探索,从而提高自身素质。
  关键词:语文课堂;语文魅力;教学方法
  一直以来,我觉得“语文”二字值得深思:语,话也,包括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文,即文化文艺,这两个字包含了语文简单而又深远的内涵。作为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课堂就更需要融语文于一体,丰富多彩,生机勃勃,给人美的享受。如何才能尽可能地表现语文的魅力呢?教师是课堂活跃的关键。教师需要做如下努力。
  一、活认识
  只有教师观念活,才能创造充满生机的课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切实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课堂上你不是居高俯视的严师,不是经验丰富的长辈,而是一位听众,适时的点评发人深省;是一位魔术师,偶尔的串演掀起高潮。在此前提下,教师要教学理念新、驾驭教材强、创新意识前等。教师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其课堂风格,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提高认识无疑就能打造独具特色的课堂。
  二、携春风
  教师的微笑就是春风,走进课堂,就要笑,微笑,甚至大笑,笑得真,笑得美。“一个不会微笑的老师,不会是好老师”。语文的魅力需要感受,需要师与生的共鸣,那是心灵的交融,人文的交融。笑就是融合剂,作用巨大。
  笑是和谐。教师的微笑,给学生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让他们敢于走进教师的心灵,从而容易受到老师的感染,引起共鸣。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内涵,有时欣赏文本或者学生的回答表演时适宜的笑会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学《范进中举》时,学生选取自己认为精彩的片段朗诵,当读到胡屠户骂范进时学生真的骂得惟妙惟肖,口中唾沫横飞,全班顿时笑得前仰后合,我不禁也大笑起来,并适时提出疑问:“笑什么?”此时学生纷纷回答。而朗读范进中举后胡屠户夸耀的言辞、卑微的举止时,我只含笑不语。这样胡屠户的性格学生一下子就能感知,并且敢于、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这样,课堂自然其乐融融。
  三、炼语言
  课堂上,教师的语言魅力将决定学生的专心程度和文本领悟程度。练好语言,必将使师者风采迷人,堂上星光璀璨。
  1.有声语言抑扬顿挫,饱含真情。有声语言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语文内容具有一定的情感性,不同的文本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爱憎褒贬,语言正是传递信息的强有力手段。因此,教师的有声语言要抑扬顿挫,热情洋溢。听课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老师语言平淡,自始至终都是一样的语气,一样的语速,一样的语调,有如吹弹一首永远无终的曲子,试想,你愿意听下去吗?听过45分钟,今天、明天,就这样听下去?难怪偶尔学生会说“催眠课”了。相反,有的老师在课堂上语言有张有弛,如山泉般汩汩流淌,时而激越,时而松缓,一堂课听下来,无奇,但觉得舒心。有时,要如雄鹰般激昂,《沁园春·雪》中诗人豪迈的胸怀、燃烧的热情,几欲破出,你是传递者,你的深情亦如此;有时,要如秋风般悲戚,《孔乙己》中当孔乙己在秋风瑟瑟中“走”来,缓慢低沉的语音就是你的悲哀与同情……教师的语言就是一支魔笛,它的魔力取决于你的语言修养,不断揣摩,不断锤炼,纵然吹不出天籁之音,也足以吹活课堂。
  2.肢体语言和谐生动,韵味无穷。各位老师,“课堂上,你们是谁?”你是善变的演员,是寒风中守候孩子无助的母亲,你的眼神是渴求,你的无力是失望;你是读书入神的寿镜吾老先生,摇晃的身姿是陶醉;你是叉开五指罩住盘子的孔乙己,你的守护是不舍,你的低视是善良……没说要你去演,只是偶尔的肢体语言就是表达,和谐的肢体表现既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又增添了一份生动,更好地表达了语文的艺术。
  四、积细水
  “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已经是一句教育界的至理名言。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还有多少水?十几年书教下来,我偶尔问自己,总会发现知道得似乎越来越少,好像除了教的都已忘了。每天往返于家和学校,我们似乎隔离了这个世界,桶里的水也好似成了死水。可孩子们呢?新的世纪,飞跃发展的科技,日新月异的世界无不吸引着他们,他们更自主、更好奇、更敏捷,教育他们,教师需要有汩汩长流水。那么水从何来?
  阅读是首要途径。虽然做不到“博览群书”,但总该是“开卷有益”,多多益善。语文内容涉及面广,灵活多变:先进的科技,如克隆;神秘的自然,似南极;鲜明的人物,如藤野先生;绵亘的历史,似悲剧纪念碑上的浮雕……有时又融合在一起,闪耀着人文的异彩。常读书的教师课堂上睿智渊博,信手拈来,魅力自然出;读书少的教师就书说书,干涩枯燥,相形见绌。闲暇时少吹牛聊家常,随意翻翻报纸杂志、身边小书,总会有所收获。
  五、活教法
  记得学生时代我们上语文课,老师首先要讲词语意思,于是我们赶紧记,接着老师逐段讲段意和句子的含义,我们记,最后,还要记中心思想,在记背中完成了语文学习,你觉得这样的语文课有魅力吗?时至今日,仍存在这样的语文课。我认为这是因为没有研究教材,没有把握好内容的取舍。一篇文章从教学目标来看常常包括几个板块,教师要考虑每堂课要完成哪些板块,要从内容的什么地方突破,希望学生什么时候做出怎样的响应,采用什么样的教法好,等等。
  教师“活”了,学生自然就“动”了起来,在听、读、说、疑、演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课堂当然生机盎然,意义深远。王玺玉老师在K12教育论坛上说得好:“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不仅‘钻进去’,更要‘跳出来’。所谓‘钻进去’就是要深刻领会教材的精神实质,而‘跳出来’就是要收集丰富的、有趣的,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素材。”
  参考文献:
  [1]教育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
  [2]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首都师大出版社,2006.
  [3]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目的:本实验利用建立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鼠模型,探讨丹黄通脉方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理改变、单核趋化蛋白1及血脂的影响,评估药物疗效,为其在临床运用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是语文和其他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过程,是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说到底,语文就是听、说、读、写,其中“读”应该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1.高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目标的定位  1.1充分体现社会发展需求的时代特征。  贯彻素质教育思想,迎接知识经济挑战,这是新时代赋予教育领域的战略性课题。时下,世界各国都把制定教育发展战略放在首要地位。全面提高现代人的素质,培养能适应社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高中语文教师应该转变阅读教学理念,上好高中语文阅读课。  1.转变阅读教学的目标观:变“一维目标”为“三维目标”。  长期以来,许多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设计时,往往只考虑“知识和能力”这一层面上的目标,这样做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其实,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实现三维目标、七个方面:“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提出,是当今高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可见,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扩大信息量,就必须抓好语文阅读教学。  大多数学生只愿意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文章进行阅读,阅读的时候也是不求甚解地泛泛而读,最终导致没有得到知识的提升。一个没有阅读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可以清楚地知道学生有哪些地方不明白,难点在什么地方,
鲁迅先生对读书有段精彩的论述:“读书必须如蜜蜂采蜜,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只盯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且枯燥。”如果学生的阅读只局限在课本,则所得必然“枯燥”,如何让学生走进阅读的广阔世界去采许多“花”,酿出许多“蜜”呢?学生的阅读必须有创新。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科学的、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那么应该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一
抗日战争时期,先后成立的中共中央长江局和南方局,是为适应“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新形势,为加强我党在国统区的工作而成立的。先后在两个中央局担任领导工作
电视国际新闻报道,是中国观众了解世界、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全面对外开放的今天,国际新闻报道在整个电视新闻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如何使我们的国际新闻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电视新闻一直是电视媒体最重要的节目形态之一。如今,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上出现了大量的电视新闻资源,与电视媒体上将电视新闻作为“栏目”
塑料具有成本低、质量好,可塑性强等优点被广泛用于生产生活等领域,但废弃塑料处置不当容易引发二次污染.回收再利用有望成为解决废弃塑料污染问题的关键手段,其前提是对废料
口头语言是人们的交际工具。人只要在社会上生存一天,就离不开口语的运用。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飞速发展,人际交往越来越频繁,口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一个不会听、不会说的人很难在当今社会生存,因此,培养有较强口语交际能力的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重视读写训练而忽视听说训练。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口语交际训练非常有必要。  教师可以怎样唤起学生想说敢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