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_wpp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对于每一个国家来说,都至关重要。因为只有创新,整个国家才会有驱动力。才能够去完成更加长远的目标。作为小学语文教師,我们必须明白,我们的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只有少年强,中国才能强,而学生想要变得强大,就必须富有创新精神。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3-360
  如今这个信息极度爆炸的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超乎了我们的认知。在过去,十年寒窗所读的书籍足够我们一生受用,而如今,如果停止学习,我们将会感受到与这个世界脱节,甚至会被这个世界所抛弃。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不仅仅要掌握教学内容,还要了解世界上的创新知识,用不同类型的知识来丰富自己的涵养,这样对我们的教学有很大的好处,从而能够培养出适合我国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以及才能的新时代学生。但现如今我们的难题是,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呢?
  1.确定创新的教学目标,营造合适的创新教学氛围
  小学语文这门学科是一门文学学科,因为其中有很多的文章段落和古诗词需要学生记忆,并且学生需要一定的时间去背诵这些内容。关于这门学科,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有足够多的想法去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课本知识,小学语文中很多古诗,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难能够去理解意思或者理解作者的中心思想。我相信只要教师能够使用创新方法去教学,学生就会对此产生兴趣,跟随教师的脚步,认真地去学习,这样学生的语文成绩才能够得到提高。
  教师在教学前,要确定自己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去进行自己的创新教学。如果一个教师没有教学目标,就像羊群失去了牧羊人,不但不会没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甚至学生会失去兴趣。教师在课前制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考虑到教学目标是否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关。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来创造出教学情景,让学生在教学情景内,作为课堂的主体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探究,这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氛围能够激发学生对于问题的兴趣,从而锻炼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教学始终以教师和课本为课堂中心,教学方法也是以灌输的方式来进行教学,造成了老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的局面。想要改变这个局面,教师就要从课堂教学中下功夫。首先,教师要突破原先的教学习惯,将课堂主体由教师变为学生,而教师则要在课堂上进行组织和引导;教师也要建立活跃的课堂,因为活跃的课堂能够更容易地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这一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教师的课堂效率,还能够调动学的思维,这对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十分重要。
  2.创造情景,在情景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当中有许多的形式,求异思维就是其中一种。每个教师都很明白,不同的头脑在面对同一问题时,一定会有不同的想法,其中就不乏十分有创新意识的想法。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去开发求异思维,这样不但能够锻炼到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还能够对学生的创造力起到正面作用。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增加学生表达想法的次数,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抽象的语文问题不可能只有一个答案,教师要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这些问题,在探究过程中求异、创新。
  在学生发表完见解后,对于一些不合适或者偏执的看法,教师不要急于去纠正学生的看法,上文提到过,教师要发挥在课堂上的引导作用,去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解决思路,让他们自己去改正自己的想法,这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小学这个阶段,学生就像是一张白纸,是纯洁无暇的,他们所表达的见解都蕴含着创新的苗头。
  在这样的课堂当中进行学习,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3.培养学生批判求新的意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一般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提出问题,然后学生去解决问题,这是每个课堂的基本流程。而当小学语文课堂想要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时,教师还应该让学生明白质疑的重要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对所学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审视,学会质疑,敢于质疑,在质疑当中学习新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敢于质疑并且自主解疑时,他们的思维会得到充分地锻炼,他们的思维会更加的灵活,知识拓展也会更加宽广。学生在不断深入地进行质疑的过程中,不但明白了教材内容,还在课堂当中培养了创造能力。
  4.寻找新的创新源泉
  众所周知,兴趣是创新的源泉。教师要是想让每个学生对于小学语文产生兴趣,那就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去达到这一目的。比如说,讲故事,看视频,做游戏等等,在开发他们非智力因素的同时,激发他们对于小学语文的兴趣,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小学语文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这些方法不但能够对提高课堂效率十分有作用,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帮助学生在想象中培养创新能力
  想象力对于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想象可以帮助学生对于脑中已经包含的意象进行加工,然后创造出新意象的心理活动。曾经,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足以说明想象力的重要性。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该将想象力的培养融入到学科的任何方面,因为拥有强大的想象能力,才能够发挥出创新能力。对于教师来说,有两种想象方式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一种是再造想象,第二种则是创造想象,它们都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也应该充分地利用教材内容,因为课本当中的文章都可以作为辅助材料,来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6.总结
  根据新课程所提出的要求来说,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主体一定要是学生,老师则要帮助学生去完成学习。当然这也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小学语文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就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让老师明白想要培养学生,就要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自主地去对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创新,对自己的课堂内容进行填充,对课堂效率进行提升。总的来说,小学语文教师想要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培养创新能力,首先提升自身实力,及时更新教学方法跟观念,紧跟时代潮流。
  参考文献[1]马忠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37).
  [2]廖国平.和小学语文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1(10).
  [3]赵字霞.在语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05)
  [4]孙孟江.如何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创新[J].学周刊,2011(10)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是整个地理学习阶段的起始,也是帮助学生们打下基础的重要阶段,因此,在此阶段通过构建和谐高效的地理课堂,有助于促进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发展,重要性可想而知。如今,初中地理教学仍没有彻底脱离传统的理论式教育,教学问题明显,效果不佳。在信息技术与中学教育融合和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下,教师必须调整地理教学的手段,构建和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出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地理;高效课
期刊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具有优良的职业技能和身体素质。,本文才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通过实行趣味体育教育以此增强学生的体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体育教育;中职院校;体质健康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3-374  紧随时代潮流,经济腾飞,中职教育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据
期刊
摘要:我们的教学工作要达到良好的效果,重要的就是如何使学生能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学习视为一种乐趣。小学英语教学更是如此,如果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失去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那么又怎么能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学好英语呢?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英语学习。  关键词:小学英语;学习兴趣;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3-381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3-387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个重点,也是个教学难点。作文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从小学三、四年级起就要进行有效的作文训练,这些都毋需细述。问题在于怎样“抓”,怎样才能抓得有效。这里有教学方法问题,有教学指导思想问题;而前者是后者派生的。因而,我们首先应在作文教学的指导思
期刊
摘要:小学教育是我国基础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最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发展迅速。教育要从小抓起,现阶段的小学教育是学生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阅读教学是培养小学生语文素材积累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要制定良好的阅读策略,保证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新探讨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3-386  引言  我国教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的教育在不斷改革完善,伴随着当前我国早期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也日益彰显出绘本阅读对于幼儿早期家庭教育影响作用。笔者通过深入的分析研究,在本文当中阐述了绘本阅读在早期家庭教育所具有的影响,以期能够给予幼儿早期家庭教育一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绘本阅读;早期家庭教育;影响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3-388  引言  学校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期刊
摘要:摘要单元教学设计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核心素养-课标一单元教学设计一课时教学设计”是教师落实核心素养的必要过程。文章以“地理位置”为例,进行了跨课时、跨学期、跨年级、跨学段目标单元内容的重组,围绕单元教学内容的学习进阶分析和整体建构,提出了单元目标的分层设计,根据分层目标提出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目标单元单元教学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本文对基于校企合作的普通高校工业机器人创新创业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通过校企合作,重构了机械类本科专业课程体系,重组了课程内容,优化了机械类本科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并共同制订了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使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相融合。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普通高校;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3-396  引言  为了制定可操作性强,且符合专业人才培养要
期刊
摘要:老师自身对教育渗透有一个很正确的解读,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知识的背后传递的是精神层面。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在特定的语境里有着很强的说服力。  关键词:点滴; 渗透; 有情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3-398  赫尔巴特曾经说“教学中如果没有德育渗透,那它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英语课程标准》也指出:英语课程的学
期刊
摘要:对新事物的认知,就是我们敞开心灵的去学习去接受它,需要我们对这一事物培养充足的兴趣是稳固的学习根基。学习数学亦是遵循这种定律。学生对数学充满兴趣,才能进一步对学习数学充满激情,保持一定的积极性,由此才可真正领悟数学的真谛,把数学运用于生活中。本文将对激发学生产生数学兴趣的方法做以归纳阐述,以为业界教学打开一些思路。  关键词:小学数学;激发兴趣;培养方法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