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大保定”发展对策

来源 :上海城市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uall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读: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保定为了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需要构建“小三星+大三星+三子团”的“大保定”城市体系。“小三星”就是以保定主城区为核心的徐水、满城和清苑,“大三星”即以“小三星”为核心的高碑店子星、望都子星、安国子星。三个子星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向外围空间扩展,在行政区划内和行政区划间理顺中心地之间的关系。高碑店与涿州、定兴、涞水整合在一起,构建保定北侧子团,望都需要与定州、安国等整合在一起构建保定南侧子团,高阳需要向东扩展与任丘整合在一起,以任丘为核心构建跨行政区划的保定东侧子团。在此过程中,需要强化保定西侧走马驿镇的发展力度,使其成为连接“涞源一阜平”的重要节点城市。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大保定;节点城市
  一、问题的提出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个议题中,保定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保定曾经是河北省省会所在地,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与京津整合发展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由于长期以来的行政区划限制,保定虽然近邻京津大都市,但并没有进入城市化进程的快车道。为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抓住更多发展机会,保定首先需要从行政区划内部做文章,理顺各个中心地问的关系,通过在行政区划内进行分片发展的方式整合优势资源、构建子中心城市。保定所辖行政区域面积较广,东西部区域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就需要通过构造城市链的方式将东部与西部连接起来,在东部地区构建子中心城市同时,也要在西部地区构建子中心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首先要充分发展这个子中心城市的作用,整合周边的镇级中心地,在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更好地发挥承接作用和辐射作用。在保定行政区划内,除了保定市以外,高碑店、涿州、安国等县级中心地都是发展基础较好的小城市,定州虽然已经从保定行政区划分离出去成为省管市,但仍然能够与上述县级中心地建立联系,跨行政区划在保定周边构建“子城市团”。以保定市区为核心,由周边的徐水、满城和清苑已经构成了“一城三星”的发展格局,但是为了实现京津保协同发展目标,需要依托“一城三星”向外围空间扩展,通过在更大范围内构建京津南侧的城市体系,才能够更好地承接从京津大都市分解出来的职能,即需要依托保定主城区构建起“小三星”+“大三星”的城市发展格局,以“小三星”牵动“大三星”,以“大三星”扩展“小三星”,同时还要突破行政区划将保定东侧的任丘纳入“大保定”的城市体系中,使其成为“大保定”的“扩展星”。“小三星”+“大三星”就能够使“大保定”成为连接京津石的节点,成为“京津石三角形”的中心,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
  二、“小三星+大三星”的“大保定”设计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保定提出了“一城三星”的城市体系构架,即以保定为中心通过整合徐水、满城和清苑,使保定城市不断向外扩展,这就是图1中展示的“小三星”。从图1中可以看出,“小三星”中的三个子城市将保定主城区包裹了起来,使“大保定”在行政区划上呈三角形形状。在“小三星”中,清苑向南通过望都与定州连接在一起,徐水向北通过定兴、高碑店与涿州连接在一起,于是沿涿州、高碑店、定兴、徐水、保定、清苑、望都、定州一线就构成了“大保定”的城市发展轴即“涿州一定州”轴,由这条轴向东西两侧扩展逐渐将保定的大部分县级行政单元整合在一起。“大三星”是围绕着“小三星”的由多个县级行政单元构成的三个区域:X区域、Y区域、Z区域。从图1中可以看出,X区域包括望都、阜平、顺平、曲阳和唐县,Y区域包括涞源、涞水、易县、定兴和高碑店,Z区域包括安国、博野、蠡县、高阳、安新、容城和雄县。三个区域中,X区域和Y区域县级行政单元数量相同,区域面积也相差不大,Z区域的县级行政单元数量最多,但区域面积最小。保定行政区域南侧的定州已经划归省管县,北侧的涿州也将划归省管县,定州和涿州分别是保定行政区划南侧和北侧发展基础较好的县级市,如果没有通过省管县独立,分别应该成为x区域和Y区域的子中心城市,安国作为z区域的子中心城市。这样在保定南侧和北侧就会分别形成两个子中心城市:南侧为定州、安国,北侧为涿州、高碑店。以保定主城区为核心就形成了“1+4”的“一分为五”格局,其中“1”即保定主城区,“4”即涿州、定州、安国、高碑店。但是在定州和涿州分别成为省管县并且没有管辖周边县的情况下,X区域和Y区域就需要重新搜索区域子中心城市。X区域内的望都自然是理想的选择,望都是距离定州和安国最近的县级中心地,在空间上能够较好地与安国和定州互动,而且还将以保定为核心的“一城三星”连在了一起。至此在保定南侧就形成了三个子中心。在保定行政区划的北侧,涿州和高碑店是两个发展基础较好的行政单元,在涿州成为省管县后,高碑店就成为了Y区域的子中心城市,通过不断向定兴扩展,将涿州与“一城三星”的“大保定”连接在一起。“小三星”是“大保定”的核心区域,“大三星”是“大保定”的扩展区域,但“大三星”与“小三星”是通过“子中心城市”连接在一起的。为了构建“大保定”的发展框架,强化“大三星”中的“子中心”城市与强化“小三星”的发展力度是同等重要的。从图1可以看出,“涿州-保定-定州”轴线两侧是县级行政中心密集的区域,这不仅为以“小三星”为中心构建“大保定”城市体系创造了条件,而且为以“子中心”小城市为中心整合周边的县级中心地创造了条件。在“大三星”的发展过程中,三个区域以及每个区域内的不同部分在发展的先后顺序上也要进行详细设计。“大保定”的发展思路在从“一城三星”转为“一城三星一淀”后,为z区域中的安新、雄县和容城等县级中心地的发展提供了平台,这会进一步使得涿州、高碑店、定兴、容城、安新和雄县整合在一起。
  三、“小三星”为核心的“双弯月”“大保定”城市体系分析
  “小三星”是“大保定”城市体系的核心,通过整合前文述及的以高碑店、安国和望都为子核心的三个片区,“大保定”就成为了京津南侧的第一个子城市团。在京津冀区域内,保定是以京津大都市为“双核”的子城市,通过构建跨行政区划的城市体系,“大保定”成为京津冀城市体系中近邻京津大都市的子城市组团。保定及与保定近邻的沧州是京津南侧的两个隶属河北省的中等城市,在构建“大保定”城市组团的过程中,保定不但要与京津大都市构成“京津保三角形”,而且要与沧州进行高效互动,通过构建“保定-任丘-沧州”城市链,扩大保定在天津南侧的影响力。在建设“大保定”城市组团的过程中,要实现两个目标:其一是在保定行政区划内最终形成“小三星”+“大三星”的“双弯月”城市组团;其二是通过向东扩展使北京、天津和沧州构成的扇形得到发展,沿“保定-北京”、“保定-天津”、“保定-沧州”形成三条城市链。   (一)“小三星”+“大三星”的“双弯月”城市组团
  1.“北弯月”:以高碑店为中心构建“高涿涞定白”组合
  保定行政区划内不同区域的县级中心地的分布状况存在较大差别,县级中心地密度较大的区域要首先得到发展。图2中的区域甲和区域乙形成了保定行政区划内的“双弯月”区域,两个“弯月”区域的小城市密度均是中间厚、边缘薄,所以每个弯月区域都应该首先强化中间区域,然后再由中间区域向两侧扩展。区域甲的城市化水平以高碑店为中心向两侧逐渐变薄,但是高碑店的东侧发展速度高于西侧,高碑店与其辖区内的白沟以及北侧的涿州逐渐整合在一起,与京津大都市形成高效互动。依托高碑店的发展优势,在构建“大三星”过程中,逐渐以高碑店为中心,将涿州、涞水、定兴、白沟等整合在一起。“北弯月”的东西两端分别与任丘、涞源连接,并与“南弯月”连接在一起。
  2.“南弯月”:以定州为核心构建“定曲望安博蠡”组合
  与“北弯月”的高碑店类似,定州是“南弯月”上的隆起。定州虽然独立为省辖市,但与周边县级行政单元的区域经济联系不能割裂,定州作为交通枢纽会逐渐发展成为保定南侧的中心城市,在连接保定与石家庄的过程中更好地扮演中介角色。虽然望都在“大三星”中是图1中X区域的中心,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借助定州的影响力,望都才能够更好地在X区域扮演子中心城市的角色。安国和定州是“南弯月”上发展基础较好的城市,依托既有交通网络发挥小城市的影响力,将周边更多的小城市整合在一起,使得望都、安国与定州成为跨行政区域构建起来的城市组团。与“北弯月”类似,“南弯月”向东西两侧扩展分别与任丘和涞源建立联系。
  3.“端点组团”:任丘组团和走马驿组团
  (1)“双弯月”东侧连接点:任丘子团
  从图2可以看出,“北弯月”和“南弯月”在任丘和走马驿镇对接,这是构建“大保定”城市团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强化的节点,分别以任丘和走马驿镇为中心构建“任丘子团”和“走马驿子团”。任丘是“京津石”三角形的“津石边”上的重要城市,以任丘为中心可以将保定区划内的安新和高阳整合在一起。将“北弯月”、“南弯月”以及“大保定”思路下“一城三星一淀”的“淀区”整合在一起,形成保定东侧新的城市隆起。任丘是沧州区划内的县级市,与霸州、白沟形成高效互动,不仅能够将雄县、安新和高阳等整合在一起,而且连接了大城、文安、霸州、容城等,在“津保沧三角形”中具有重要影响。“白沟-霸州-任丘”三角形上的三个顶点城市白沟、霸州和任丘,分别连接了“涿州-任丘”、“天津-保定”、“沧州-保定”,成为“大保定”“大三星”建设过程中的“子团节点”。
  (2)“双弯月西侧连接点”:走马驿子团
  “走马驿子团”也是“北弯月”与“南弯月”衔接的地方,但该处距离大城市较远,与保定也缺乏直线联系,但只有构建“走马驿子团”才能推进保定西部区域的城市化进程。如图2所示,“走马驿子团”将川里镇、银坊镇等整合在一起,以该子团为中心构建了三条交通线:“灵丘-走马驿-川里-保定”(“灵保线”)、“涞源-走马驿-阜平-西柏坡”(“涞西线”)、“梁格庄-良岗-银坊-川里-军城-灵山-曲阳”(“梁曲线”)。“灵保线”、“涞西线”、“梁曲线”分别将“涞源-保定”、“涞源-阜平”、“易县-曲阳”等连接在一起,实际上就是以“走马驿”为中心将周边县整合在了一起。走马驿的充分发展,能够将涞源与阜平紧密连接在一起,在保定西部区域构建起城市链,并通过“走马驿-川里-保定”连接在一起,为提升保定西部区域的城市化水平奠定基础。
  (二)“4+4+3+2”的“大保定”城市体系结构
  1.“四横+四纵”的网状城市链
  “小三星”与“大三星”的“大保定”不仅需要在保定行政区划内部做好规划,而且要处理好“京津保三角形”中各个城市问的关系,在“大保定”发展进程中,一定要形成“4+4+3+2”的城市体系即“四纵四横”的城市链网络,如图2所示。
  (1)“四横”城市链。第一个“4”是在保定行政区划范围内形成4条东西向的城市链,即l1h、l2h、l3h、l4h。l1h即“涞源-杨家庄镇-梁格庄镇-易县-涞水-高碑店”链,l2h即“川里镇-徐水-容城”链,l3h即“灵山镇-望都-清苑-高阳-任丘”链,l4h即“定州-东亭镇-安国-博野-蠡县”链。“四横”将保定东西两侧连接在一起,东部拉动西部,使得保定全域的城市化水平得到提升。“四横”中的l1h和l4h已经依托既有交通线路得以建立,l3h和l4 h需要进一步得到强化,使得“小三星”与保定东西两侧的联系更加直接。
  (2)“四纵”城市链。第二个“4”是在保定行政区划内形成4条南北向的城市链,即l1z、l2z、l3z、l4z。l1z即前文述及的“涞源-走马驿-阜平”城市链,这条链使得保定西侧由目前的分散发展变为整合发展。l2z即“赵各庄镇-良岗镇-银坊镇-川里镇-军城镇-灵山镇-曲阳”链,将易县西部、涞源东部和曲阳等连接在一起。l3z即“涿州-高碑店-定兴-徐水-保定-清苑-定州”链,这条链是建设“大保定”的主链,发展程度最高,以“小三星”为中心将“大三星”整合在一起。l4z即“白沟-安新-安州-同口镇-高阳-大百尺镇-蠡县-博野”链,这条链上的县级中心地密度大,成为“小三星”与“任丘子团”间的过渡区。   2.依托“大三星”发展三个“子城市团”
  前文述及,“大三星”即望都、高碑店和安国为中心的三个片区。从图2可以看出,三个中心实际上形成了两个“子团”:高碑店与涿州两个发展基础较好的县级行政单元在保定北侧形成“子团”,该“子团”进一步带动涞水、易县、定兴、容城等的发展,通过“小三星”中的徐水与保定连接在一起;望都、安国与定州整合在一起,在保定南侧形成“子团”,并逐渐将博野、蠡县、曲阳等整合在一起。根据前文,“北弯月”和“南弯月”的东侧连接处的任丘,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会发挥重要作用,以任丘为中心整合高阳、文安、安新、雄县等在保定东侧形成“子团”。所以,“大三星”实际上整成了“三子团”。从空间位置上看,“任丘一保定”、“高碑店一保定”、“定州一保定”距离相当,任丘虽然隶属沧州行政区划,但在空间上与保定更为邻近,在以保定为中心的“子团”设计中能够逐渐成为保定“三子团”中的“东子团”。至此“大保定”就形成了“小三星+大三星+三子团”的空间结构。
  3.在“京津保三角形”内构建以保定为核心的“双c城市链”
  (1)C1城市链:“固安-永清-霸州-文安-大城”弧形链
  “小三星+大三星+三子团”的“大保定”需要进一步融入京津大都市,才能够进一步强化“大保定”的发展势头。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大保定”的东部需要跨行政区划逐渐构建起C1和C2两个C形城市环。这两个C形城市环需要通过跨行政区划得以完成。从图中可以看出,C1环主要由天津以西的廊坊部分构成,“固安-永清-霸州-文安-大城”等在“大保定”东侧形成弧状城市链。固安与涿州、高碑店整合在一起,霸州是“小三星”向东侧扩展时通过容城、安新、雄县连接在一起的节点城市。以任丘为中心的“大保定”“东子团”不但能够与高阳、安新、雄县等整合在一起,而且能够整合文安和大城,文安和大城同时也是“廊沧城市链”上的重要城市。任丘通过发挥子城市中心的作用,将沧州、廊坊和保定整合在一起,在为保定向东扩展奠定基础的同时,也为沧州西扩和廊坊南扩提供了条件。任丘成为了三个行政区域的“粘合剂”。
  (2)C2城市链:“北京-廊坊-天津-沧州”弧形链
  C2链将“京保链”、“保津链”、“保沧链”连接在一起,使得“大保定”能够在C2的大背景下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京津保三角形”在“津保边”得以完善的情况下,保定与京津会更加高效地耦合在一起。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保定不仅需要向东北方向发展与京津对接,也需要向东南方向发展与沧州进行耦合,通过任丘将保定和沧州整合在一起,使得保定和沧州成为京津南侧的两个子城市。沧州是天津南侧隶属河北省的中等城市,在构建“大天津”的过程中,天津南侧的沧州和天津东侧的唐山会依托丰富的港口资源优势,发展成为以天津为核心的子城市,保定加强与沧州的整合力度,通过构建“保定-任丘-沧州”城市链强化保定在环渤海地区中的影响力,“京津保三角形”在这种情况下就扩展为“京津保沧四边形”,“4+4+3+2”的“大保定”与京津沧的跨区域城市体系就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四、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大三星”的发展对策分析
  前文述及,在“大保定”的发展设计中,需要依托“小三星”逐渐形成“大三星”,使得“大保定”通过分层发展以“小三星”为核心向外围空间辐射的发展格局。在发展“大三星”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各个片区的实际情况,将每个片区内的县级中心地串联在一起,并不断整合发展基础较好的镇,带动大保定区域内的城市化水平得到整体提升。
  (一)X区域:以“顺平+望都”为核心构建“剪刀”城市链
  前文有述,X区域包括望都、顺平、唐县、曲阳、阜平,以既有交通线为基础,在X区域内形成交叉形状的城市链。从图3可以看出,东西向的城市链即“顺平-迷城乡-郎家庄乡-阜平”链,该城市链向东延伸到清苑,与“小三星”紧密联系在一起。东北-西南向的城市链即“顺平-唐县-曲阳”链,该条城市链同时将蒲上乡、北罗镇、路庄子乡等连接在一起。两条城市链在顺平交汇,所以从该角度看,将顺平定位X区域的核心城市更为合理,但是望都与定州、安国更加邻近,从而更加具有区位优势。顺平与“小三星”中的满城、清苑距离相当,彼此间能够更好地进行互动,为此综合多种因素,需要将望都和顺平整合在一起发展。各个县级单元整合在一起后,区域面积与唐县相当,最重要的是唐县与望都整合在一起后,在区域内可以形成“双中心”的发展局面。“剪刀”城市链在东西方向上距离较长,需要在城市链的中点位置上构建“节点城市”,以便能够在东西方向上起到“加速站”的作用,郎家庄乡是可以承担起“加速站”角色的镇级中心地,该乡能够将曲阳北、阜平东、唐县西的区域整合在一起,向南连接曲阳、向西连接阜平、向东连接唐县和顺平。在郎家庄乡的核心影响力得以强化的情况下,逐步连接“郎家庄乡-灵山镇-孝墓乡-曲阳”一线,于是在郎家庄乡、曲阳与清苑之间就构成了三角形,在该三角形内也嵌套了“郎家庄乡-曲阳-顺平”三角形(“郎曲顺”三角形),清苑和阜平分别成为了“郎曲顺”三角形的东展部分和西展部分。
  (二)Y区域:以高碑店为核心构建“指网”城市链
  图4展示了Y区域的发展构架。在“大三星”中Y区域面积最大,高碑店、涿州和定兴等联系紧密,依托南北向的重要交通线已经逐渐整合在一起,并与“小三星”中的徐水连接在一起。在依托高碑店构建Y区域子城市组团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东西向的城市链将高碑店的影响力向西部区域传递。如图4所示,“高碑店-涞水-易县-西陵镇-大龙华乡-塔崖驿乡-杨家庄镇-涞源”(“高涞链”)一线是将Y区域在东西方向上串联在一起的链条,通过这条主链条将两侧的支链条整合在一起。从图上可以看出,主要的支链条包括:“涞水-三坡镇”链、“三坡镇-赵各庄镇-龙门乡-南城司乡-蔡家峪乡-塔崖驿乡”链、“易县-高村镇-凌云册乡-塘湖镇-西山北乡”链、“大龙华乡-牛岗乡-良岗镇-坡仓乡-桥家河乡-银坊镇”链。主链和支链在Y区域内形成了城市发展的骨架,将区域内的大部分镇级中心地连接在了一起。在该区域内,除了涞水、易县、涞源等要得到进一步强化并更好地发挥节点城市的作用外,还要重点强化主链与支链连接处的镇级中心地,这主要涉及塔崖驿乡、大龙华乡和野三坡镇。塔崖驿乡通过整合蔡家峪乡、杨家庄镇,在易县与涞源交界处形成小城市隆起,并逐渐与涞水的野三坡整合在一起,从而将三坡镇、十渡镇(隶属北京)、九龙镇、赵各庄镇、龙门乡、南城司乡、蔡家峪乡、塔崖驿乡等连接成为以镇级中心地为依托的小城市链。大龙华乡将西陵镇与牛岗乡连接在一起,成为“高涞链”向南伸出的支链,通过支链南端的银坊镇与走马驿镇连接在一起。易县是“高涞链”上的重要节点城市,以易县为中心,将流井乡、白马乡、高村镇等整合在一起,向“高涞链”南侧延伸,通过西山北乡与保定连接在一起。Y区域内的大龙华乡、塔崖驿乡以及野三坡是除涞水、易县以外的另外三个支撑点,“高碑店-涞水-易县-西陵镇-大龙华乡-塔崖驿乡-蔡家峪乡-南城司乡-龙门乡-赵各庄镇-野三坡”等在Y区域内形成“三角形”构型,成为将Y区域中部与北部连接起来的纽带。
  (三)Z区域:以安国为中心构建“十字”城市链
  如图5,在Z区域内最终要形成“十字”城市链,东西方向上要构建“保定-清苑-高阳-任丘”城市链(“保任链”),南北方向上要构建“霸州-大营镇-容城-安新-安州镇-同口镇-蒲口乡-高阳-辛兴镇-蠡吾镇-蠡县-博野-安国-定州”城市链(“霸定链”)。“保任链”将保定、清苑、高阳和任丘等连接在一起,这是保定向东扩展的基础,任丘通过这条链与保定建立联系,并在跨行政区划的软区划设计下逐渐发展成为“大三星”之外的“扩展星”。“霸定链”将霸州与定州连接在一起,安国、博野、蠡县、高阳、安新和容城等都是这条链上的节点城市,为将保定南部区域与天津连接在一起奠定了前提条件。目前该区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定州-安国-博野-蠡县-高阳-安新-容城”一线(“定容线”)没有便捷的交通设施。在该线东侧保定行政区划外将霸州、任丘连接在一起的高速公路,只与“徐水-容城-霸州”一线以及“保定-清苑-高阳-任丘”一线有交汇,但这对于提升“定容线”的通达性程度并没有贡献。所以在Z区域发展过程中,首先需要发展“定容线”并在该线上构建三个小城市团:“定州+安国”子团、高阳子团、“容城+安新+徐水”子团。“定州+安国”子团需要以定州、安国两个县级中心地为核,整合郑章镇、祁州镇、北段村乡,在保定南侧、保定与石家庄之间构建子城市团,不但扩大了保定南部的影响力,而且能够较好地将保定与石家庄整合在一起。“容城+安新+徐水”子团将容城、安新和徐水整合在一起,在保定东侧的县级中心地与“小三星”间进行了高效互动,八于乡、大王镇和安州镇等也得到了同步发展。“高阳子团”居于“霸定链”的中心位置,同时也位于任丘和保定的中心位置上,能够将蒲口乡、晋庄乡、邢家南乡、北郭丹镇等整合在一起。在Z区域内扮演着重要角色。从区域位置角度看,高阳在Z区域内扮演中心角色更为合适,但由于安国距离定州较近,两个中心地能够进行更好地整合,并且在连接保定与石家庄过程中发挥更好的作用。为此在Z区域发展过程中,需要从如上三个子中心入手分别发展,通过“定州+安国”子团连接X区域与石家庄,通过“容城+徐水+安新”子团连接Y区域,通过“高阳子团”连接保定与任丘。在这样的建构措施下,Z区域内的各个部分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将“霸定链”上的各个部分较好地串联在了一起,而且能够将行政区划内与行政区划外进行较好的整合,区域z的城市化进程将得到了一体化发展。
  责任编辑:张炜
其他文献
导读:少数民族占道经营是城市管理中非常棘手的问题,是城市中难以根治的顽疾。成都市地处西部要地,人流物流活跃,商业集聚效应显著,由此引发的少数民族占道经营问题十分突出。外来少数民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管理,与城市管理部门之间的矛盾冲突时有发生,若处理不好,有可能演变成群体性事件,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为此,对少数民族占道经营的规范管理成为了一项十分必要和迫切的工作。  关键词:城市中心区;少数民族;占道经
期刊
导读:北欧国家很平静、很平稳、很平安,当今国际社会给出了多种解读,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从社会角度上说,北欧国民的生活观念正确,他们崇尚的是健康、友谊、信任、家庭等,而不是对财富无休止的占有,这样的民风能聚集相对强大的社会正能量。  关键词:社会平等;自由精神;环保能力;他山之石  序  北欧国家很平静、很平稳、很平安,当今国际社会给出了多种解读,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从不同的角度上说,都可算得上是真
期刊
导读:农民工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不仅伴随身体的位移,同时也是一个空间转换的过程。因此,农民工的城市融合研究理应具备空间想象力。以往的农民工城市融合研究,虽然已经不同程度涉及到与空间有关的问题,但还缺乏明确的空间意识。空间依恋理论为我们重新审视农民工的城市融合提供了整合的空间语境,为农民工的城市融合研究提供了恰切的理论工具、学术概念、研究方法和新的研究议题。  关键词:农民工;城市融合;空间依恋;二元
期刊
导读: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生活废弃物逐步成为城市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对水体、大气、土壤造成污染,并损害人体健康。从政治、经济、法律三方面对比分析国内外城市生活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及减量化的现状,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在城市生活废弃物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将有助于从政府、企业、公民角度分别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城市生活废弃物的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生活废弃物;分类回收;减量化
期刊
导读:城市社会空间具有较强的继承性,其形成是一个长期的结果,一个时间断面的社会空间是由之前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空间层”叠加而成。采取历时态的研究方法,重点研究1949~1998年间南京城市社会空间的演变特征,有助于揭示其演变的动力机制,以及探讨1998年形成的城市社会空间格局对之后的影响与其社会空间效应。由此还可以得出结论,即在新的时期进行空间决策时不仅需要考虑到空间建设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更需要
期刊
导读:当前,上海正处于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家战略、新一轮城市城市总体规划对上海综合交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海综合交通发展在取得相当明显的成就的同时,仍然存在一系列突出问题,包括上海对外辐射能力与国家战略要求尚有差距、公共交通系统有待优化、路网结构有待完善、交通需求管理效果有限等。因此未来十年,上海应着重构筑大都市一体化交通,坚持“管为本、重体系、补短板”,构造安全、畅达、高
期刊
导读: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结构日益复杂化,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挑战,而现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思维的频繁互动与发展,又为城市管理模式的创新实践提供了新契机。通过对浙江宁波市城市管理的创新实践分析,可以归纳出“互联网+”背景下城市管理创新的实践模式,该模式体现了以民为本、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互联网与创新思维的高效集成等特征。研究表明,我国城市信息化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城市管理创新应因地制宜地
期刊
导读:通常认为,引入课程本土化是学习德国职业教育的根本要求和主要任务。通过对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学院十几年来在课程本土化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可以清晰地梳理出德国课程本土化,涉及育人理念、专业师资、课程内容、教学资源、实验实训环境、教学方法等专业各项构成要素,且是一项对专业进行全面改造和建设的立体工程。  关键词:高职院校;中德课程;本土化;行动导向  德国职业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经验,
期刊
导读:建国以来,以宗族关系、村规民约为基础的传统公共空间不断弱化,以国家行政力量为基础的正式公共空间迅速崛起和强化。改革开放后,国家行政力量的抽离与市场经济不断侵蚀,正式公共空间开始收缩,“富人治村”和“讲闲话的小店”将共同体推向原子化、分散化的局面。随着高速的、大规模人口流动时代的到来,村庄正式公共空间遭到严重破坏,村庄秩序分崩离析,基于和谐促进会的治理性公共空间应时而生,有效地修复了空间中的社
期刊
导读:经过三十余年的扩员,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历程。但是单纯的线性的数字变化,根本无法体现出30年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动力机制与行动逻辑的巨变。只有以保护为优先选择,充分借鉴与利用人类文明中以保护促发展的成功经验,才能真正做到保护与发展的融合,这也是现阶段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走出忒修斯之船困境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忒修斯之船;盲目复古;法治思维  什么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