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国家教育部下发了《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其中第三大点提出要“丰富数字教育资源,推进信息化教学应用”。作为基层教师,笔者结合所任教学校班级,大胆地进行了一些将成熟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探索,并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研究成果,即“信息技术流”。
其一,立足湖南基础教育资源网,链接教师在优酷网上传的优秀教学视频,快速实现交互式的点击与分享。(见图一)在国家大力“督促和指导各地和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利用成熟技术和平台,统筹推进实名制、组织化、可管可控的网络学习空间建设,80%以上的教师和50%初中以上的学生拥有网络学习空间”的大背景下,笔者将制作的教学微课,如“代入消元法”“三角形全等的另类思维方法”“你可能成为增根吗”等,分享到湖南基础教育资源网,学生既可以在优酷网观看这些优秀教学视频(每个视频在7分钟内),也可以在湖南基础教育资源网链接笔者的视频,作为其学习或者收藏的资源。由于优酷网的视频可以直接利用pad或者手机观看,所以可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选择性。在有网络的地方,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笔者将这阶段定性为自己的“信息技术流”理论的柴火点,因为没有数字资源的建设,就不可能有后面的推广与应用。
其二,立足QQ群,微信群,不断推广自己的视频专辑,与家长以及教师同仁共同维护与改善自己的作品,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提升教学设计的实用性与可控性。由于笔者是冷水滩区数学学科工作室成员,有一个专门的工作群,笔者经常将自己的微课作品传到工作群,请同仁们提出建议和意见,而他们也往往不吝赐教。经过此番锤炼后,笔者的作品往往短小精悍,然后会传到京华中学陈老师数学交流群,供学生以及家长观看。有些家长由于在辅导孩子功课方面能力不及,他们看完我制作的微课后,纷纷表示受用,而后他们会通过他们的QQ群,微信群分享笔者的微课。由此教师群—学生群—家长群,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从而逐步达到利用成熟信息技术拓广教学思路,提升班级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笔者将此阶段定性为自己的“信息技术流”理论的牵引线,没有教师、学生、家长的广泛参与以及交流,就不可能真正发挥信息技术服务教学的作用。
其三,立足国家“教育信息化十三五”工作统筹,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培训和学习机会,将学来的优秀数字教学手段应用于教学实践。例如:笔者在2015年被遴选为湖南省青年精英教师,参加了在武汉华中师大的进修,学了利用快乐学网站构建数字教室的方法。教师只需要在该网站注册一个账号,就可以自己将所在班级的学生集体注册,然后将账号密码告诉学生即可。笔者认为:基于学校网络建设的支撑,学生可以在局域网内与老师展开适时提问(可以匿名提问),从而保护了学生的学习自尊,帮助他们实施个性化学习方案。由于这类数字教室,一般都将中学阶段所有学科的电子课本、教案、作业进行了智能化设置,老师可以随时编排每天的教学知识点、例题、练习等。管理人员可以在后台统计学生的学习进度,从而帮助教师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教学行为。课后作业也可以实现无纸化批改。(见图二)利用此类信息技术提供的数字教室或者数字学习平台,必须配备一名后台管理人员,将每天班上的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统计(后台有这类统计程序)并反馈给科任老师,由此可以实现教学行为的云端控制,大大提升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发展空间。笔者将此阶段定性为自己的“信息技术流”理论的突破口。如果没有管理与教学的双向结合,学生利用此类智能平台进行自主学习是没有保障的。在这里管理服务于教学,教学围绕着学生,而学生的学习诉求又可以及时反馈给管理层。
笔者认为,在国家如此重视教育信息化的今天,作为基层青年教师应该不断创新自己的教育教学手段,积极参加各种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培训和进修,并客观、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当中来。让我们的教学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展翅翱翔,搏击长空。
参考文献
[1]赵呈领,杨琳,刘清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N].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教技[2016]2号.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通知[Z],2016.
(作者单位: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京华中学)
其一,立足湖南基础教育资源网,链接教师在优酷网上传的优秀教学视频,快速实现交互式的点击与分享。(见图一)在国家大力“督促和指导各地和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利用成熟技术和平台,统筹推进实名制、组织化、可管可控的网络学习空间建设,80%以上的教师和50%初中以上的学生拥有网络学习空间”的大背景下,笔者将制作的教学微课,如“代入消元法”“三角形全等的另类思维方法”“你可能成为增根吗”等,分享到湖南基础教育资源网,学生既可以在优酷网观看这些优秀教学视频(每个视频在7分钟内),也可以在湖南基础教育资源网链接笔者的视频,作为其学习或者收藏的资源。由于优酷网的视频可以直接利用pad或者手机观看,所以可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选择性。在有网络的地方,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笔者将这阶段定性为自己的“信息技术流”理论的柴火点,因为没有数字资源的建设,就不可能有后面的推广与应用。
其二,立足QQ群,微信群,不断推广自己的视频专辑,与家长以及教师同仁共同维护与改善自己的作品,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提升教学设计的实用性与可控性。由于笔者是冷水滩区数学学科工作室成员,有一个专门的工作群,笔者经常将自己的微课作品传到工作群,请同仁们提出建议和意见,而他们也往往不吝赐教。经过此番锤炼后,笔者的作品往往短小精悍,然后会传到京华中学陈老师数学交流群,供学生以及家长观看。有些家长由于在辅导孩子功课方面能力不及,他们看完我制作的微课后,纷纷表示受用,而后他们会通过他们的QQ群,微信群分享笔者的微课。由此教师群—学生群—家长群,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从而逐步达到利用成熟信息技术拓广教学思路,提升班级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笔者将此阶段定性为自己的“信息技术流”理论的牵引线,没有教师、学生、家长的广泛参与以及交流,就不可能真正发挥信息技术服务教学的作用。
其三,立足国家“教育信息化十三五”工作统筹,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培训和学习机会,将学来的优秀数字教学手段应用于教学实践。例如:笔者在2015年被遴选为湖南省青年精英教师,参加了在武汉华中师大的进修,学了利用快乐学网站构建数字教室的方法。教师只需要在该网站注册一个账号,就可以自己将所在班级的学生集体注册,然后将账号密码告诉学生即可。笔者认为:基于学校网络建设的支撑,学生可以在局域网内与老师展开适时提问(可以匿名提问),从而保护了学生的学习自尊,帮助他们实施个性化学习方案。由于这类数字教室,一般都将中学阶段所有学科的电子课本、教案、作业进行了智能化设置,老师可以随时编排每天的教学知识点、例题、练习等。管理人员可以在后台统计学生的学习进度,从而帮助教师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教学行为。课后作业也可以实现无纸化批改。(见图二)利用此类信息技术提供的数字教室或者数字学习平台,必须配备一名后台管理人员,将每天班上的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统计(后台有这类统计程序)并反馈给科任老师,由此可以实现教学行为的云端控制,大大提升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发展空间。笔者将此阶段定性为自己的“信息技术流”理论的突破口。如果没有管理与教学的双向结合,学生利用此类智能平台进行自主学习是没有保障的。在这里管理服务于教学,教学围绕着学生,而学生的学习诉求又可以及时反馈给管理层。
笔者认为,在国家如此重视教育信息化的今天,作为基层青年教师应该不断创新自己的教育教学手段,积极参加各种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培训和进修,并客观、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当中来。让我们的教学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展翅翱翔,搏击长空。
参考文献
[1]赵呈领,杨琳,刘清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N].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教技[2016]2号.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通知[Z],2016.
(作者单位: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京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