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疑”式思考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mes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实施素质教育,以问题为中介,将学生与教师、文本紧密联系,激发问题意识,培养创新精神,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知识与技能同步发展,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一、导课生疑,激趣引入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生疑才能引起思考,才能发挥孩子爱问的天性,让学生敢问问题,爱问问题,学会提问,学会主动学习。小学生对新鲜事物是非常敏感的,对于初次接触的新知识特别感兴趣。传统教学中,学生是在教师提问引导下产生思考,疑问来自于老师,思维是被动的。如果在导入新课时让学生生疑提问,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求知的欲望。
  1.课题引入,质疑激趣。采用“抓课题学习的方法”,围绕课题生疑质疑。例如《爬山虎的脚》教学中,学生知道爬山虎是一种植物后,就会产生疑问:作为植物的爬山虎怎么会有脚?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什么样子?它的脚有什么作用?由此引入学习,学生已充满了兴趣,迫切想了解具体内容,这就为本课的学习开了个好头。这种方法多用于写景、叙事或状物类文章。
  2.范读感受,以读激情。抒情性的散文类文章是以情感人的,教师充满激情的朗读,能使学生被其情所感迫切地想要融入其中,学习的欲望被调动起来。
  3.导语激思,过渡引入。范读效果不佳时,教师可采取篇幅短小、构思精巧的导语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引入学习。针对不同的文章,恰当地运用不同的引入方法,以达到诱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初读质疑,整理思路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不等于会学,善学才是成功的关键。如何将学习兴趣转化为求知行动?怎样更加深刻地体会课文内容?要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学生自我活动中,教给他们质疑的方法,放手让他们质疑。敢于质疑问难,大脑皮层则处于亢奋状态,这是深入钻研、积极思维的表现。愿意问不等于会问,初读时采取多种形式反复读,在读中感悟、体会,提出有价值、有深度、有思考意义的问题才是善问。一般来说,应在重难点处、困惑处、关键处提出疑问。看到课题,想想写什么、会怎么写;逐字逐句读,不明之处问个为什么;读完全文,想想写了什么、为什么写……由于学生理解能力的不同、分析方法的不同、思考角度的不同,提出的问题就不同,这是创新意识的体现。
  三、合作明疑,分析理解
  质疑尚须解疑。解疑是思维活动的过程。阅读思考离不开教材。小学语文所选课文大多浅显易懂,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疑问,从自己的角度,有重点、有目的地去读课文。读的过程中,教师是服务者,成功的教学就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潜能的最大发挥。可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释疑,点燃思维火花,促使学生“多思”“善思”,而后交流分析、解答疑难。略难的、有分歧的地方、学生不理解的共性问题,在梳理排序形成几个重点问题之后,可组织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在生生合作中尋求解答。小组里解决不了的问题,还可以请其他小组帮助。通过小组合作,扩大信息量,拓展合作内涵。有些内容涉及写作背景等学生无法从课文中了解到的知识,可提前布置学生课外查找资料辅助理解,将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总之,要相信学生的能力,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分析,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虽然学生的生活阅历及知识积累会影响思维,同一问题也会有多种答案,这正是个性化阅读教学追求的结果。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当好学习的引路人,注重知识形成过程中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当好组织者,引导学习有序进行。
  四、品评追疑,感悟升华
  明疑之后再次品味语句进行评读,一是将自己对课文的体会,通过朗读体现出来;二是对别人的朗读进行评价鉴赏,提高文学审美鉴赏能力。同时对课文内容进行整体回顾,形成整体印象。学生对课文的体会不同,读也有差异,教师则要注意对学生的读与评做出准确的评价,让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评价能力有明显的提升。感情得到升华的同时,学生的认知水平也会提高,对文章的深入理解会引发更加深刻的思考,对作者的写作方法、文章的布局谋篇、课文涉及的时代背景、作者写作的心理需求等产生了解的渴望,提出新的问题并进一步寻求答案。这一次追疑、明疑的过程,是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课内与课外阅读相结合、阅读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过程。将语文阅读的空间拓展到了课堂之外,拓展了语文学习的范围,学生的收获也就不再只是局限于一篇文章了。
  作者单位  陕西省安康市第二小学
其他文献
当前国家创新发展的关键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高校的根本任务相应突出培养能引领国家创新发展的创新人才。学科评估是高校建设的指挥棒,高校学科建设的各方面工作事实上是围绕
【正】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对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作了重要论述.他说,“把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
【正】纪念路易·艾黎合作事业基金会于12月1日在北京举行“路易·艾黎工合奖”颁奖大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丙乾、国务委员陈俊生、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中
【正】一个企业经营效益高低,首先产品成本是关键.产品的成本形式一般为三个部分:1、车间成本=原材料+燃料和动力+工资+损失+车间经费;2、工厂成本(生产成本)=车间成本+企业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上怎样让学生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让科学课散发出浓浓的“探究味”,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用心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实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源自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
提出了一种基于FLEX和J2EE技术架构的发电企业物资管理与电子商务采购平台解决方案。用于实现发电企业物资集中管理的有效控制,强化发电企业对物资采购过程信息全过程管理与
<正>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悟出了要提高合作交流的实效,就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与人合作的方法,掌握合作的技能,学会倾听、表达、质疑、思考、守纪,
<正>民族兴衰在教育,教育成败在教师,而教师的发展需要校长的引领。我认为,一个好校长应始终站在教育发展的前沿,做到思想引领、人文关怀、人格影响、智慧启迪、文化立校,让
利用微震裂缝监测技术,对某油田的A区块进行压裂裂缝监测。通过接收地层破裂时的微震信号和微震震源定位方法确定震源。了解震源的空间分布,从而确定裂缝的形态、方位、高度
初中一年级是学生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我们应该从改革课堂入手提高教学质量。我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明确目的,是良好学习的开端  初一英语教学对学生来说是很简单的,他们在小学阶段几年的接触已经能够准确写出一些单词、背过一些句子,于是他们认为英语已经学得很好。他们误把堆砌单词、知道一些句子理解为学英语。其实学生的学习是非常盲目的。作为教师我们在这个时候就应该告诉他们,为什么要学英语,学好英语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