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泉教学实践思想与浙派体育教育教学研讨会圆满召开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4月21-22日,来自浙江省各地市校长、教研员和体育骨干教师300余人齐聚杭州市文澜中学,参加了由浙江省教育学会中小学体育教学分会与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联合主办,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承办的“董玉泉教学实践思想与浙派体育教育教学研讨会暨拱墅区阳光体育工作促进会”。原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中国教育学会体育卫生分会理事长宋尽贤、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鲍学军、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耿培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卫艺中心主任吴键、浙江省教育学会中小学体育教学分会会长徐剑津、拱墅区教育局局长张云雷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上,浙江省教育学会中小学体育教学分会向老一辈浙江体育人代表:董玉泉、黄昌明、戴敬德、施绍曾颁发了“个人体育教学终身成就”奖。
  在浙派体育教育教学研讨环节中,首先,七十岁高龄的董玉泉先生以精神抖擞的风貌和精心巧妙的设计,为大家呈现了一节片段课——《叠罗汉》,把他“严、实、趣、乐、活”的体育教学风格淋漓尽致的再现在大家眼前,激情演绎了老一辈浙派体育名师的风采。随后,与会专家和浙江省地市教研员代表、教师代表,以董玉泉先生的教学思想为基点,畅谈了他们对浙派体育教育教学内涵与特征的认识和理解。
  在浙派学校体育工作论坛环节中,由拱墅区北秀小学、行知中学、杭州市始版桥小学、缙云第二实验小学、宁波市鄞州区邱隘小学等围绕队伍建设、课堂教学、学校特色和学校文化等作了经验交流发言。中国教育学会体育卫生分会理事长宋尽贤为大会作了题为《困惑·出路·责任》专题报告。
  浙江省教研员余立锋老师为此次研讨会做了题为《探寻浙派体育教育教学内涵与特征的本真》的总结发言。他在发言中谈到:浙江省学校体育的发展得益于整个浙江经济、教育高位发展的环境,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如今的成就,除了环境优势以外,还凝聚着各级领导和专家的关怀,老一辈学校体育人的不懈努力,以及为此事业仍然执着坚守的浙江学校体育人。浙江体育教育是浙江教育的有机部分,作为浙江体育人有义务承担起研究“浙派体育教育教学”的内涵与特征的使命。此次“董玉泉先生教学实践思想研讨会”正好提供了契机,为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载体。经过一段时期的总结与反思,我们认为:浙派体育教育教学内涵与特征是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痴情教育,诲人不倦,务实做事,低调践行”从全方位体现出浙江学校体育共性的一面。而生动个性内涵的赋予,又是浙江省学校体育创新的源泉、价值多样化的保障。前辈董玉泉先生幽默的话语、丰富的肢体语言,强大的亲和力,灵动演绎了“巧、灵”的特征;施绍曾先生的原则为准,真切做事,无私奉献演绎了“真、勤” 特征;黄昌明先生的做事有心,教育有情,敏于行动演绎了“稳、活” 特征;戴敬德先生的严于律己,严格训练,爱生如己,乐于助人演绎了“严、乐” 特征,这些极具教育魅力的个性一面又诠释着浙江学校体育的共性特征。同时,浙派体育教育教学内涵与特征又是一个不断充实、完善中的概念,需浙江体育人在继承中不断发扬光大。
  本次研讨会,通过对以董玉泉先生为代表的老一代体育人体育教学实践思想的梳理与研讨,开启了探寻浙派体育教育教学内涵与特征研究之路的良好开端,使全省上下进一步形成共识,为下一时期深化学校体育工作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他文献
论文写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方面,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其个人的专业成长与可持续发展.但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体育老师不能很好地掌握其要诀.本文通过如何掌握论文写作过
笔者在进修学校执教近20年,参与了多年的体育新教师培训工作,并作为评委参加了多次新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近几年发现新教师在文化素养方面逐年提升,而且年轻气盛、精力充足、工作积极性高、上进心强,但课堂教学设计和实践能力相对较为薄弱。为此,笔者结合目前新教师在试用期上课、优质课评比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在体育新教师教学能力方面培训的几点探讨,构筑一个使他们能尽早成为优秀体育教师的平台。  一、
摘 要:篮球运球接力游戏是在篮球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但是篮球运球接力游戏一旦竞速后,就会出现学生为了比快而不按要求运球的现象。笔者通过分析原因以及课堂实践后,认为可以从合理设置场地器材、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分层制定评价方式三方面入手为篮球运球接力游戏“限速”。通过这样的“限速”可以有效提高游戏的效率与质量,为学生巩固提高篮球运球技能提供保障。  关键词:篮球;运球;接力;游戏;限速  中图分类号:
摘 要:笔者对沿海五省参与国培的初中体育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着重研究了教师的自身现状、工作现状、专业发展、教科研水平等方面,分析后获知,五省骨干教师的成长历程,以及教师现状呈现地域特色等。  关键词:国培2013;初中体育;教师现状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10-0057-03  “国培计划”是教育部、财政部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强教
本课亮点:  学生虽然喜欢快速跑,但是在体育课中进行学习实则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本课中教师有意识地采用学生自主创编练习的教学方式、以自编操、迎面跑、抢球达人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个性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运动水平。
【编者按】:从本刊录用的几篇文章来看,间隔式主题单元的研讨不但拉长了学习、反思的时间长度和阅读空间。同时也比较清晰的阐明了培训需走进课标与实施紧密有效的板块上来;走到“三层”培训分层与管理的提法上来;走到国家、地方、学校课程“一体化”的模式上来;走到专家、教授、授课教师、参训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学生能在健康得到实惠的层面上来。这是可喜可贺的,有的放矢的,为体育教师的培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师的专业发展
目标:巩固和提高各种原地传球的动作质跫、速度以及准确性。方法: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练习,缚绀分成两路纵队迎面站立,间距5~8m,中间是两根篮架柱子,利用阿根枉:于的间隙(约54cm)进行原
花式障碍跑游戏,是指在跑进过程中以不同方式通过各类障碍物而进行的游戏。此类游戏非常受学生欢迎,因为在游戏过程中,学生能体验到征服障碍物后的快感,还能学到符种花式过障碍物
摘 要:教育的公平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焦点问题,关系着全国绝大部分学生的切身利益,关系人心向背。作为教育实践主体的教师来说,如何以公平的方式对待每一个学生是需要加以重视和关注的,本文就教师在队形、提问、展示、评价等方面存在的不公平的表现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教学行为;不公平;第四列现象;个体差异;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场地:画好边线和底线的平整空地。器材:沙包(自制)。人数:每队10~12人。目杯:提高快运反应能力。方法:外场队员调包的同时喊“四脚朝地”,对面本方队员接住沙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