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学历史教学的课堂创新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zz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这说明创新是国家兴旺的关键动力,创新教育已成为教学中值得探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那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呢?就这一问题,我介绍一下自己的做法:
  一、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
  众所周知,在新的世纪里,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人才竞争将成为新世纪发展的主流。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是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传统历史教学,由教师作为传播者,将一套标准化、权威性的历史知识灌输给学生,让他们去死记硬背,忽视了学生内在的需要和感受。历史课堂上的“满堂灌”、“填鸭式”,尽管教师累得口干舌燥、苦不堪言,学生依旧是头脑空空、收获不大,而且也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于是便出现了“喜欢历史,但不喜欢上历史课”的悖论。显然,这种教学观远远落后于时代,创新教育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叶圣陶指出:“师当然须教,尤宜致力于导,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知……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我在教学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自学能力、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探索能力的培养。
  记得我在学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老师在讲台上给我们讲授其爆发的原因、过程、影响,而我们在下面似懂非懂地听着,听完后也只是要求我们牢牢记住里面的“重点”。我在讲授这一课内容时,没有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把“教”变成了“学”。简要过程如下:导入新课后,为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疏理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自学完成如下作业: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2.革命过程中主要有几件事?
  3.革命的影响(国内、国际)是什么?
  4.革命过程有何特点及其说明了什么?
  学生完成后,公布自学结果,教师再对自学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及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进行串联讲解。最后,鼓励学生向课本质疑、向老师质疑,把思维的触觉点升华到理论高度,创设一种宽松的教学双向交流的气氛。这样把教学活动真正变成了活跃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创新的过程。
  二、激活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他们迸发出最大的学习主动性,以满腔热情和坚强的意志努力获取知识,学习中的艰辛不再感到苦涩。然而学习兴趣并非每个学生都有,学习中的挫折、困难使一些学生由害怕变为厌学。教师应善于帮助学生认识到知识竞争的新形式,学好知识,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既是自身价值的需要,又是社会生存的需要。引发学生求知的欲望,真正地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学习也就会从畏难发愁、望而却步转变为跃跃欲试、知难而进。
  例如我在讲《美国独立战争》一课时,当学生按照老师教给的方法进行自学,对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有了较深了解后,我及时抓住这一时机,引导启发学生编小故事,条件是与本课内容相符,可以以旁观者身份,也可以以一个美国人的身份,还可以以美国总统华盛顿的身份……通过编故事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既对本课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也使学生得到了快乐,并且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质疑解疑,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是创造的动力。不难看出,任何知识的取得、能力的培养和形成都需要由有疑到无疑再由无疑到有疑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全面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要求题目难易适中、深浅适度,由浅入深。
  例如学了《法国大革命》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是17、18世纪两次重要的历史事件,想一想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问题一提出,同学们在思维上马上活跃起来,立即联系前面所学的知识对革命的每一个方面进行比较,积极回答问题,并且提出新问题,既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精心设计练习题,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练习是学习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和形成技能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科学有效的练习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我在讲《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这一课时,在学生对本课有了较深的理解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题:
  1.八国联军的侵华过程是“一路顺利”还是“毫不费力”?说明了什么?
  2.抗击八国联军斗争,英勇的义和团结局如何?为什么?
  3.结合《辛丑条约》的内容谈谈这个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哪些危害?
  针对这些问题,学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得出了满意的答案。这样的问题,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之,创造并不神秘,“人人即是创造之才,时时即是创造之际,处处即是创造之地”。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有利于打破一些学生固定不变的思维定势,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开发学生的智力。只要我们在教学中转变角色,变单纯的教学传授者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以科学的方法训练学生,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逐渐形成,创新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其他文献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通过一定的小组形式,合作解决一些学习问题,教师要准确地把握合作学习时机。学生面对面互动,有相互合作帮助的气氛,所有参与的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职责,这种学习方式除了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力外,还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教师要根据实际应用及时进行点拨和指导。  关键词:合作学习 组织形式 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 提高 效率  近年来“小组合作学习”这种
期刊
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一直为现代教育所关注。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教师为核心、以教为目的。教师和学生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地位,这种片面强调教师主导作用、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历史教学的发展和历史素质教育的完成。课堂教学是教育工作的主渠道,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在教学
期刊
数学教学不是教师简单地展示结论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亲身经历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与人合作交流和创造等活动的过程。这样才能真正地获得数学的知识和数学方法。同时我们也要激发情感,提高课堂实效,展开联想,培养创新能力,还原生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激趣导入,调动学生积极性。  “作为教师,假如没有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顾着给学生传授知识,没有情感的学习就会带来身心的疲倦,对学习
期刊
摘 要:衡量国学经典诵读成败的首要标准是有效地作用于语文教学实际。从服务初中语文教学的新视角重新审视国学教育,通过二者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一体化操作,可以实现二者的有效贯通和衔接,提高国学经典诵读的效率,为建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提供新的视角和增长点。  关键词:经典诵读 初中语文 有机结合  一、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中结合国学经典诵读  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散文、诗歌、韵文等方面,其本身就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新课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思维,主要从“围绕实验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活动”、“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为创造性思维夯实基础”、“运用典型实验灌输创造性思维的方法”、“灵活运用演示实验、分组实验,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建展示平台”、“开展科技活动,展现创新能力”等方面,在试验中训练创新性思维。  关键词:初中化学 思维训练 展示平台 创新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学科的
期刊
摘 要:构建高效课堂生本愉悦是关键。如何构建这样的生物课?首先在教学中要有民主、平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心境;要创设精致的导入情境,启用教育智慧,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在讲课的过程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促进自主探究的开展;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深化自主探究的内容;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做好分组实验,亲身体验过程;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攻克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总之,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在课堂中应创设宽松、开放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学习发展提供广阔的创新天地。  一、保证时间,拓展自主空间  让学生在充足的时间中放手学习,要给每位学生以展示才能和水平的时间。如
期刊
从四年级上学期开始,在蓬安高效课堂改革的大环境下,我忐忑着走进了高效课堂模式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学期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一次次的教研课、过关课、观摩课,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与一位位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一起见证了蓬安234高效课堂的魅力,感受到了一节节碰撞着智慧火花的语文课堂。  记得学期之初,教研室派了指导教师下到基层学校听课。当时,学生课桌才刚刚搭成六人一个小组的课堂模式,新的座位和教学
期刊
《孙子兵法》的思想影响了古今中外一代又一代的世人,他们在《孙子兵法》的研究揣摩中得出了自己对孙子战事思想的评价。三国有曹操曰:“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审计举重。明画深图,不可相巫。”法国有拿破仑说:“倘若我早日见到《孙子兵法》这本书,我是不会失败的。”现代有美国亚马逊网站评论:“如果人的一生只能读一本书的话,那就应该是《孙子兵法》。”《孙子兵法》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军事、政治、经济、管理、外
期刊
一、引言  有效教学,是教学过程合乎规律性,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台湾林进材教授在《有效教学——理论与策略》一书中指出,有效教学是指如何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上成功、行为上具有优良的表现,以追求最好的教学活动实施、课程与教学实施、教学评量实施成效,塑造良好的班级气氛,以进行教师成功的学习与有效的教学,达到预定的教育目标。这是比较合理全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