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境·沁意·出情:作文选材三部曲

来源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n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能否在文章中抒发真情实感,取决于学生能否打开情感通道来抒写真实具体的个人素材.可以通过造境、沁意、出情三个步骤,使得学生在对话中唤醒体验,在强化中产生共鸣,在言说中孕育情意,在追问中淬炼思维,在分享中学会选材.这能激活学生的生命体验,引导学生将生活中、记忆里的真实、独家的素材写出来.
其他文献
对高中师生来说,《乡土中国》的复习是必须面对的新问题.从文体的角度来看,《乡土中国》中的14篇论文属于论述类文本,是训练学生此类文本阅读能力的好材料.从另一个角度看,它又是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所写的一组“时评文”,有些篇章至今仍是指导学生写好时评文的典范之作.为此,笔者紧扣《乡土中国》的文本特点,打通阅读与写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期刊
杜甫的律诗《登岳阳楼》(以下简称杜诗)与张孝祥的双调词《念奴娇·过洞庭》(以下简称张词),是统编版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专题中的两首.在独立诵读的基础上,通过“舟”的意象比较阅读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古代诗歌典型意象的理解,还能使诗歌阅读向广度延展、向深度掘进,进而发掘古代诗歌的丰富意蕴.在两首作品中,“舟”意象是主客观自然融合的结晶,我从三个层面加以比较探析.
期刊
《信条》是一篇悟理性散文,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展开阅读思考,能够获得更丰富的感知和体验.文本语言简朴平实,却蕴含无限义理,只有深入思考,慢慢消化,才能获得最丰满的阅读感知.教师让学生细细阅读、深入体会,结合生活认知进行探索内化,自然会有更多的意外发现.
温儒敏教授说:“若要学生喜欢上整本书阅读,就不能太多干预,应当导向自由阅读、个性化阅读.”自由阅读、个性化阅读无疑是阅读的高境界.如何带领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打通自我、打通生活,成为真正的阅读者,在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困局中实现突围?王君老师的《骆驼祥子》系列聊书课,可以帮助我们练就破局思维.
期刊
隐喻是认知语言学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写道:“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的事情……人类的思维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隐喻性的.”也就是说,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饰语言、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格,它更是反映了作者的思维认知方式.rn在自由言说抒情的散文作品中,作者往往会运用隐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学者谢有顺在《散文的后面站着一个人》中说道:“物质是我们认识事物、探索精神的基础.但这只是散文的一部分,好的散文在物质元素之上,还有作家的精神发现和心灵看法,可这也必须是与散文的物质性相结合而生
期刊
[单元解读]rn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围绕“家乡文化生活”展开学习活动,教材设计了三个具体任务,且任务之间具有内在的关联性:“记录家乡的人和物”——记录的是具体的人和物,考验的是观察能力、辨识能力;“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发现比较抽象的文化现象,需要的是分析、比较、归纳等较高阶的思维能力;“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在观察、辨识、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剖析、判断、论证等高级思维,针对家乡的文化发展提出建议,参与家乡的文化建设.三者的要求体现了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思维发展过程.
期刊
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很重视古典诗词在年轻一代的传播,其演讲深入浅出,自成特色,影响巨大,集结出版了不少专著,《叶嘉莹说初盛唐诗》便是其中代表.其古诗鉴赏方法可总结为:重视吟诵,以声入境;知人论世,旁征博引;以诗解诗,比较阅读;兴发感动,观照生命.
统编版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选文涵盖诗歌、小说,日常教学此单元仅停留于文学或文化的单一认识上.文本互涉专题教学,是找寻文学与文化互涉中某一个相关点、矛盾点、突出点使二者关联,形成聚合点,将文本分析引向深入,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以下是笔者基于文本互涉整合《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三首诗歌而作的一次专题阅读教学.
期刊
《阿长与》蕴含了鲁迅对阿长深厚而复杂的感情,这份感情通过巧用不同手法和形式得到体现:叠加运用对比手法,充分展现儿时单纯质朴的感激、敬佩之情;交错运用双重叙事视角,体现情感从儿童感性认知到成人理性认知的螺旋式深化;运用并列结构标题强调阿长与《山海经》在鲁迅心中不仅位置同等重要,而且二者交织在一起共同成为他心中最为珍贵的记忆.
2020年各地中考作文出现了大量的多选题,而多选题利弊并存:从学生角度来说,有着自由选择与艰难取舍间的困扰;从命题角度来看,可以比较有效地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但又给抄袭投机以更多的机会;从评价结果看,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但又给偏于主观化的中考作文评分带来了挑战.应该本着真实写作的追求,尊重考生个性特点,以情境为依托,以任务的达成为目的,更加科学合理地改进并推广多选作文题这种好的作文命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