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菌外膜囊泡对小鼠髓源树突状细胞的免疫调控作用

来源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blood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ST)外膜囊泡(outer membrane vesicles,OMVs)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超微结构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无菌取小鼠骨髓细胞,体外经重组鼠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mouse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rm GM-CSF)和重组鼠源白细胞介素-4(recombinant mouse interleukin-4,rm IL-4)联合诱导扩增出DC,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鉴定表型;超速离心分离获取ST-OMVs,CCK-8法测其对DC存活情况的影响,确定OMVs刺激浓度;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负载OMVs后超微结构特征;流式细胞术检测DC细胞因子分泌、表面分子表达、吞噬能力.结果 体外诱导和扩增的DC具有典型的细胞形态,纯度达85%以上,透射电镜可见DC表面有大量丝状伪足;OMVs负载后,可见DC表面树突状结构减少,胞浆内有大量囊泡状结构,线粒体增多,肿胀以及细胞凋亡;OMVs 5μg/mL和10μg/mL处理后,DC吞噬能力下降(P<0.05),成熟表型特征性分子表达上调(P<0.05),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表达升高(P<0.05).结论 ST-OMVs可诱导DC分泌TNF-α和IL-1β,具有促进DC成熟和抗原提呈的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成都市大气环境中PM2.5与臭氧交互作用对当地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影响的健康风险.方法 利用成都市2014–2016年逐日心脑血管疾病(包括男性和女性)死亡资料、同期气象资料、PM2.5日均浓度和日均臭氧8 h浓度最大值(O38-h max)资料,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分析PM2.5和O38-h max单效应及其二者交互作用对当地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的影响.结果 累积滞后一天(lag01)的PM2.5和O38-h max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影响的风险均最大,PM2.5(lag01)质量浓度每升高10μg/m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Icariin on diabetic myocardial hypertrophy and explore its molecular mechanism. Methods: C57BL/6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trl group (normal control group), DM group (STZ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model), and DM+
目的 观察中低度近视儿童/青少年在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其角膜完整性、角膜内皮细胞可能出现的变化及相关变化的节点,探讨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的安全性,为受试者配戴角膜塑形镜的安全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开展为期3年的前瞻性研究,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隐形眼镜门诊招募并纳入受试者.分别于受试者戴镜前,戴镜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检测一次,之后每三个月测量一次数据直至36个月,检测中央区角膜厚度(CCT)、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六角形细胞比(HEX)等的变化,记录戴镜者每次随访时角膜荧光染色结果,若观察到角膜染色,
目的 探讨老年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1月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60岁及以上老年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不良预后定义为住院期间入住重症监护室和/或死亡的复合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885例老年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中位年龄72.00岁,其中男性517例,女性368例),包括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36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449例.住院期间老年患者的不良预后发生率为13.22%(117/885),
患者女性,46岁,因“反复腹胀、大便秘结10年余,加重5年”入院.结肠镜检查提示乙状结肠结节状新生物向腔内隆起,致局部肠腔狭窄,内镜不能通过;活检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改变.患者于本院多次行内镜下扩张治疗,肠道复发狭窄时间间隔从半年延长至4年.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由于肠壁异位腺体浸润引起的管腔反复顽固性狭窄通常需要外科手术干预,本文报道的患者通过内镜扩张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此病例提示内镜扩张术在该类疾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待进一步探究及推广.
目的 比较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患者与健康人群的肠道菌群结构差异,并探讨差异菌种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4例患者作为PSCI组,同期匹配23例无心脑血管疾病史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集粪便标本,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行认知功能评估.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
患者,女,28岁,因“发现前纵隔占位4年”入院.胸部增强CT扫描提示前纵隔软组织肿块伴轻度均匀强化,大小约7.1 cm×3.8 cm,考虑为胸腺瘤.于全麻下行“前纵隔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示:纤维组织增生及玻变的背景上可见泡沫样组织细胞呈灶性分布,伴淋巴组织增生及浆细胞浸润,并见淋巴细胞、浆细胞“伸入”组织细胞现象.免疫组化染色示:S100蛋白(+)、CD68抗体(+)、CD163抗体(+)、免疫球蛋白G4(IgG4)(+)及CD1a抗体(?).最终诊断为结外Rosai-Dorfman病(RDD).在3年
目的 研究内直肌后徙术对分开不足型内斜视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7年12月?2020年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行内直肌后徙术的9例分开不足型内斜视患者资料,随访至少1年,观察患者术后视近、视远斜视角及视功能.结果 9例患者平均年龄28.8岁(10~49岁),其中18岁以下青少年患者有3例.9例患者术前视近斜视角为(+19.8±13.2)PD,视远斜视角为(+32.6±15.3)PD,术后1年视近斜视角为(?0.2±3.5)PD,视远斜视角为(+5.8±5.6)PD,均较术前显著改善(
亚急性甲状腺炎(SAT)是最常见的自限性甲状腺疼痛疾病,病因尚不明确,多与病毒感染或病毒感染后的变态反应有关,疫苗接种后出现SAT极为罕见.本例患者接种第1剂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Gardasil 9)0.5 mL约8 h后无明确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7.8℃,伴颈部疼痛、疲惫乏力,吞咽时疼痛加剧,入院后查体发现甲状腺Ⅱ°肿大,质硬,触痛明显,未闻及血管杂音,疫苗接种处无红肿、破溃,余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25.20 mg/L,血沉55 mm/1 h,白细胞4.94×109 L?1,
Autophagy is a process of lysosome degradation,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cell homeostasis and organ integrity through the degradation of misfolded proteins, removal of damaged organelles and excess lipids, which is one of the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