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的悲喜我感同身受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_shen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暑假,小×来看我,告诉我她考上了梦想中的大学,还告诉我,她们一家生活得很幸福;她亲热地拉着我的手,搂着我,说:“老师,谢谢您,我很快乐!”看着她快乐的笑脸,听着她快乐的话语,我说:“你的快乐我感同身受。”
  2001年,小×刚入学。有一天,班里的小朋友跑来告诉说:“王老师,不好了,小×要跳楼了。”“什么?”我赶快跑到事发地。只见小×坐在栏杆上像一只发怒的狮子,喊着:“你们都不要理我,我死了算了。”这么伤心欲绝的话从一个刚上小学的女孩子嘴里说出来,让我很惊讶!但我很清楚,这只是一个孩子一时的冲动,其中必有原因。于是,我一边说,一边小心翼翼地走到她面前:“王老师理解你,你肯定心里有难过的事,告诉老师好吗?”她说:“我想跟他们一起玩躲猫猫,他们不让我玩。”“老师和你玩。”“真的?”她高兴地下来了,我們玩得很起劲…… 稳定了她的情绪之后,我想:孩子的极端行为总有原因的。于是,当天放学后我来到了她的家。出来迎接的是她那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爷爷无奈地讲述着:小×出生后不久,爸爸因经济问题坐牢了,为了保全家产,爸爸妈妈协议离婚,妈妈去了别的城市。家庭条件差,没有父母的疼爱,她开始变得自卑、孤僻又任性。
  走出她家,天已经黑了,昏暗的路灯显得很苍凉,我的步履有些沉重。她的极端行为我能理解;她的任性我能包容;她的伤心我感同身受。但作为班主任,我更有责任和使命去引导她健康快乐的成长。我无法改变她生存的环境,但我要引导她改变看待生存环境的心态。
  于是,第二天中午,我搂着她,听她说心里的伤心事,让她的泪水尽情地流淌。于是,之后的每一天,我会按我们的约定,给她一个会心的微笑。慢慢的,她学会了微笑,不再骂人、不再说极端的话,总是和颜悦色地和同学交往,对我的信赖与亲昵也与日俱增。我经常能收到她塞给我的悄悄话,塞给我的自制的礼物,也经常能享受到她突然的一个拥抱,轻轻的一个依偎。我感受到了她的变化,她的快乐。
  与此同时,我一次次打电话告诉她母亲,孩子需要她,多回来看看她。终于,她母亲决定回金华重新寻找工作。沐浴在母爱中的小×如花儿般甜蜜的成长。更值得庆幸的是,三年级下学期时爸爸刑满出狱,她又有了爸爸的疼爱。
  可是好景不长。四年级上学期的时候,小×在我面前流下了眼泪,告诉我:妈妈不愿和爸爸复婚。我帮她擦掉眼泪,搂在怀里,轻轻地告诉她:“你的心情我很理解,你的难过我很理解,你希望爸爸妈妈和你能快快乐乐的在一起,我支持你,让我们一起努力。老师还想告诉你,不管努力的结果怎样,爸爸妈妈永远是你的爸爸妈妈,你永远要学会爱护自己。”
  小×成长的故事,让我深切地体会到了班主任的力量:面对来自不同家庭,拥有不同性格,存在不同困惑的孩子,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一个善于理解、乐于包容,甘于奉献,能够智慧引导的班主任,将会成为无数孩子生命中的贵人,帮助他们学会洋溢笑脸,健康阳光地面对生活、走向生活,面对挑战、迎接挑战。
  最后,借着今天这个平台,我想对我的学生们说:孩子,你快乐我便快乐;你伤心我也难过;你的悲喜,我感同身受!
其他文献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而先贤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华章美文值得我们去研讨,通过对这些古文的学习,学生们可以提高文化素质和语言能力,也能陶冶情操,达到完善的人格。但是学生们往往对学习古文兴趣索然,认为那些文章太过艰涩难懂,因此学习效果往往不太理想。  如何引导学生读懂古文并热爱古文,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想读懂古文,理解文字是关键,应该先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的
期刊
中学作文教学,实质的问题就是培养出学生个性化的基础写作能力,为以后高年级的写作奠定好基础,这才是中学作文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要转变观念,扎扎实实培养好学生个性化的基础写作能力,就必须充分认识阅读与欣赏是中学作文教学中的关键。  一、阅读与欣赏是激發中学生写作热情的关键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把学生的写作热情与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这是中学生作文教学的第一步。  课堂上,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视
期刊
参加工作十七年,当了十五年班主任。古人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十几年的班主任生涯,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几多欢乐几多慨叹,几多思索几多感悟。为完成参赛任务,今日伏案凝神,毕竟有了一点收获,现絮语如下,唯盼一家之言能够对壮丽的教育事业有所裨益。  众所周知,了解学情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第一步,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就必须充分认识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状况和家庭状况。只有综合学生的各种状况和表现,才能
期刊
教学中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情感。由于各种原因,在小学中普遍存在数学学习“学困生”,这些学生智力正常,但学习不够努力,厌学情绪明显,与同龄的大部分学生相比,这些学生在学习上有明显的困难,教师要给他们更多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让他们有克服数学学习上任何困难的信心。这就要求教师讲究策略,对“学困生”进行转化。下面仅就本人的教学实践谈一点小学数学“学困生” 转化的看法。  一、
期刊
言语品味极其重要,本人认为对言语的品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赏试。  一、声情并茂地诵读。  所谓“诵读”,就是要求学习者读出声音,读出语调,进而读出情感,读出韵味。纵观今日某些中学生,往往忽视诵读。晨读时,他们常常默读课文,或者嘤嘤嗡嗡,音细如蚊。这样一来,就忽视了语言的一项最原始的功能就是记录声音。所谓“言为心声”,他们放弃了一条最便捷的还原心声的方法,实为可惜。据说唐代诗人白居易早年学习读得“口
期刊
所谓的高效课堂教学,就是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通过提升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自新课程改革以来,这一教学形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初中语文的高效课堂教学,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探究学习能力与习作创作能力,下面就结合《社戏》一课的教学,简要介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的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基础,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
期刊
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在教育竞争激烈的今天,很难想象一所没有质量、没有特色的学校何以能获得生存发展的空间。学校的发展首先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发展永远离不开教研组。教研组的建设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创务实、有效、创新的教研局面  在“崇尚服务,经营幸福”办学理念的指引下,近年来学校提出了新的工作中心:聚焦课堂,减负增效;注重科研,推进课改;打造特色,人人成长。语文组为贯彻落实
期刊
近几年高考对古代诗歌考查的要求是:(1)鉴赏其形象、語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其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在解读诗歌时,如果教师仅仅是参照教材、解析、教学参考书等进行评说,那对于学生来说,仅仅是“照本宣科”,毫无新意,教师没有感情,学生自然不能体会到诗歌所蕴涵的思想感情,也就更谈不上审美体验了。诚如梁启超所言:“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像磁铁吸铁一样,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容不得躲闪
期刊
语文课程改革,要致力于每个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的核心是什么?是语文能力,是阅读、表达、思维与修养。而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的文化氛围滞后,学校硬件设施落后,加上应试教育理念影响下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农村中学的学生语文素养偏低。如何更好地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展示课堂的魅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打造语文活力课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主张。活力课堂就是指教师摒弃“独角戏”,唱响“双簧剧”甚至是
期刊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以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动动笔头,对课文内容进行文字批注,能使学生从课文无拘无束地走向自己的内心感悟,走向广袤无垠的课外,更能为学生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广阔的空间。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拿起笔写下自己的阅读感悟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