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研组建设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4704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在教育竞争激烈的今天,很难想象一所没有质量、没有特色的学校何以能获得生存发展的空间。学校的发展首先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发展永远离不开教研组。教研组的建设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创务实、有效、创新的教研局面
  在“崇尚服务,经营幸福”办学理念的指引下,近年来学校提出了新的工作中心:聚焦课堂,减负增效;注重科研,推进课改;打造特色,人人成长。语文组为贯彻落实学校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建好一个平台、抓好两个“阵地”、提升三种职能的工作思路,努力开展好教研组的教研工作。
  (一)建好一个平台——教师成长平台
  1.明确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方向。
  语文教研组根据全组成员自身能力水平,把教师分为三个梯队,要求各梯队教师要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相应的目标水平。如,一梯队:要求课堂实现“多向互动”和“双重生成”,在学科课型研究中成为中坚力量,争取成为品牌教师,等等。
  2.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途径。
  语文组要求全组成员在平时教育教研工中,始终坚持“打开窗子——学、迈开步子——做、开动脑子——思”的三个原则。通过对理论知识的不断学习和钻研,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这样循环往复的“做”,在实践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3.师徒结对,共同提高。
  语文组通过青蓝工程,在组内进行师徒结对。让师傅导育人、导教学、导科研,从而使徒弟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4.扎实开展教学研究。
  教师不仅仅是教学实践者,还应该是参与教学研究的研究者。语文组要求全组成员以课题研究为依托,把丰富的教学经验与理论学习、教育研究相结合,全组成员都有属于自己的课题。
  5.重视教师的业务培训和理论学习。
  在教师培训、学科教研活动中,为教师掌握系统学科知识体系创造条件。如,派教师到外地去学习,请教科所专家、市区优秀教师到学校听课指导,及时了解课改动态,以适应形势的发展。
  (二)抓好两个“阵地”——课堂、集体备课
  1.聚焦课堂,以问题为抓手,用“121”课改理念改进课堂教学。
  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下,学习习惯普遍较差,很多学生不会思考,不会自主学习。针对这一问题,学样应该以“121课改”的理论为指导,在语文教学中努力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开发更多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空间,并且通过师生思维活动的个性展示,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经过全组语文教师不断的教学实践,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121”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2.强化集体备课制度,形成资源共享,促进共同发展。
  根据“121”课改模式的推进, 可以相应地改革备课模式,备课倡导精细化,重预设。核心是以“个体——集体——个体”的主题单元式三轮备课形式为主,积极开展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
  (三)提升三种职能——教师能教、会研、善写
  1.务实地开展“四课”教研活动。
  为更好地实施“121”课改,打造高效课堂,可以连续推出“合作派位式”组内研究课。通过开展组内汇报课、展示课、研讨课、示范课等四课活动,认真组织大家积极参与听课、评课、上课。
  2.有效地开展学月研修活动
  语文组采用集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可以每学月组织全体语文教师集中进行一次学月主题研修,以“新课改”形式下的语文教学和语文课堂为主要内容,分散学习主要是教师的读书活动、课题研究活动。
  二、创教研特色蓝本,铸学科品牌魅力
  学校特色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一所学校没有特色就没有生命,一个教研组也同样如此。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語文教研组特色建设日益凸显,颇有成效。如,校园银燕文学社,编写《清风雨露》校刊;开展“学月特色主题活动”,开设校园“百师讲台”;开设“经典诵读”新课程,弘扬传统文化;等等。
  总之,使语文组成为一支创新实干、教风严谨、团结协作的队伍,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充当顶梁柱的角色。在长期积累的过程中,不断积淀和生成,语文组在积极合作中获得双赢,开创教研组建设新局面,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其他文献
每个人心中都应有两盏灯光,一盏是希望的灯光;一盏是勇气的灯光。有了这两盏灯光,我们就不怕海上的黑暗和风涛的险恶了。  ——题记  《正能量》是一本世界级的心理励志书,它深入淺出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自己和他人的窗户,并教给我们如何排除负面情绪,激发自身的潜能,引爆自身内在的正能量。每个人身上都是带有能量的,而只有健康、积极、乐观的人才带有正能量。当你陷身困惑、争执或消极能量之中时,尝试解脱或改
期刊
著名的教育学家巴特尔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教师承载着爱的目光,哪怕仅仅是投向学生的一瞥,学生的心灵都会感光显影,映出美丽的图像。”因此可以说,学生需要班主任爱的目光。班主任是一个教学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们的工作,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的健康成长,影响着他们一生的生活道路。作为班主任,既感到自豪又感到任务的艰巨。那么,怎样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呢?  一、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期刊
在教学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枯燥的内容,很难讲出精彩点。其实是我们自己没有用心去发现枯燥背后隐藏的故事。所以,语文老师要把讲故事贯穿在我们的教学中,要坚持给学生讲故事,不要舍不得时间,不能把讲故事作为一种负担。在语文课上,老师愿意讲故事,学生喜欢听你的故事,老师何愁学生学不好语文,又何愁语文得不到高分呢。  其次,可以用教育故事的形式记录我们的“故事教育”。 讲故事只是形式,故事的力量来自于形象,来
期刊
开学之初,我问学生:“你们喜欢看课外书吗?”多数学生回答:“喜欢呀,就是自己书太少了。图书室书多,但是去借有时又不太方便。”“那怎么办?”“我们能把每个人的书集中起来就好了。”学生出了个主意。  我通过调查了解,上网查找资料后,决定在班上建立一个图书角。收集购买一些书籍放在教室的书柜里,既方便学生随时借阅,也能够随时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在与班干部商量后,我马上就按部就班地进行了班级图书角的建设:  
期刊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而先贤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华章美文值得我们去研讨,通过对这些古文的学习,学生们可以提高文化素质和语言能力,也能陶冶情操,达到完善的人格。但是学生们往往对学习古文兴趣索然,认为那些文章太过艰涩难懂,因此学习效果往往不太理想。  如何引导学生读懂古文并热爱古文,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想读懂古文,理解文字是关键,应该先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的
期刊
中学作文教学,实质的问题就是培养出学生个性化的基础写作能力,为以后高年级的写作奠定好基础,这才是中学作文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要转变观念,扎扎实实培养好学生个性化的基础写作能力,就必须充分认识阅读与欣赏是中学作文教学中的关键。  一、阅读与欣赏是激發中学生写作热情的关键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把学生的写作热情与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这是中学生作文教学的第一步。  课堂上,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视
期刊
参加工作十七年,当了十五年班主任。古人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十几年的班主任生涯,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几多欢乐几多慨叹,几多思索几多感悟。为完成参赛任务,今日伏案凝神,毕竟有了一点收获,现絮语如下,唯盼一家之言能够对壮丽的教育事业有所裨益。  众所周知,了解学情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第一步,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就必须充分认识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状况和家庭状况。只有综合学生的各种状况和表现,才能
期刊
教学中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情感。由于各种原因,在小学中普遍存在数学学习“学困生”,这些学生智力正常,但学习不够努力,厌学情绪明显,与同龄的大部分学生相比,这些学生在学习上有明显的困难,教师要给他们更多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让他们有克服数学学习上任何困难的信心。这就要求教师讲究策略,对“学困生”进行转化。下面仅就本人的教学实践谈一点小学数学“学困生” 转化的看法。  一、
期刊
言语品味极其重要,本人认为对言语的品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赏试。  一、声情并茂地诵读。  所谓“诵读”,就是要求学习者读出声音,读出语调,进而读出情感,读出韵味。纵观今日某些中学生,往往忽视诵读。晨读时,他们常常默读课文,或者嘤嘤嗡嗡,音细如蚊。这样一来,就忽视了语言的一项最原始的功能就是记录声音。所谓“言为心声”,他们放弃了一条最便捷的还原心声的方法,实为可惜。据说唐代诗人白居易早年学习读得“口
期刊
所谓的高效课堂教学,就是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通过提升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自新课程改革以来,这一教学形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初中语文的高效课堂教学,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探究学习能力与习作创作能力,下面就结合《社戏》一课的教学,简要介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的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基础,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