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与教师研究与实践岭南论坛”会议综述

来源 :早期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10月28~30日,“童年与教师研究与实践岭南论坛”在广州市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为“童年与教师”。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名学前教育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探讨童年的价值、儿童观以及教师的使命等话题。
  一、童年概念的解析
  童年看似是众人皆知,但是如何来界定童年呢?杨宁教授认为我们对于儿童的了解是极为有限的,儿童是一个谜,童年也因此被隐藏在重重的帷幕之后。但菲教授从宏观的视角出发,呈现了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共5个年代的人对自己童年的回忆,她发现不同年代的人在社会变迁过程中经历着不一样的童年,每个年代的人对童年有不一样的理解和阐释。苗雪红博士从多个维度解析了童年:从个体生理成长角度看,主要指个体成长的早期阶段;从人类精神现象的角度看,是指人类独特的精神现象;从社会文化现象的角度看,是指儿童的社会身份赖以获得的社会空间、社会结构。
  二、童年探讨的重要性
  童年——这个看起来像谜一样的命题,为什么又值得深入探討和研究呢?刘晓东教授从哲学的视角提出儿童不仅在艺术领域、道德领域和文化领域都拥有着丰富的天性资源,儿童也是天生的哲学家。因此,对于童年的探讨的价值,有利于成人发现儿童文化并利用儿童文化。刘晶波教授则从“毕生发展观”的角度分析童年的重要。“毕生发展观”揭示了个体的发展是持续一生的,是多方面与多层次的,是受多种因素决定的。我们要珍爱和保护诗意的、纯真的、作为人生的起点和归宿的童年,同时也要敬畏每一种“年”。
  三、如何帮助儿童拥有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童年
  1.教师的使命与责任
  回到儿童本位。秦金亮教授认为教师应努力认识和了解儿童,以实现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的穿梭、分享和融合。向海英教授在谈到帮助童年回归时也提到教师应承担起理解、尊重、呵护、捍卫和放飞童年的使命。
  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质。丁海东教授提到,对于童年及其成长的敬畏,应成为幼儿教师的专业立场、专业信念和操守。蔡迎旗教授在提到我国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转变时强调,需加强幼儿教师作为“教育者”和“研究者”的素质。秦旭芳教授分析了名师魏书生的自强、育人,以及教书的思想及方法,为幼儿教师认识自己、认识儿童以及如何科学有效的教学提供了新的启示。
  关注师幼互动品质的提升。叶平枝教授提出幼儿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多使用具体的、肯定的激励方式,在关注语言激励评价的同时也关注非语言激励评价的作用等具体建议。同样关注师幼互动的还有冯婉桢、李思娴、王浩博士,他们呼吁幼儿教师应多从儿童视角出发去思考以及行动,才能更好地理解儿童、帮助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完善教师培训及考核制度。高丙成博士在对我国西部5个省份的贫困县所做的培训状况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完善农村幼儿教师培训的建议:落实幼儿教师培训制度;完善幼儿教师培训内容;优化幼儿教师培训形式;规范幼儿教师培训管理,对完善农村培训体系,提升农村教师的素质提供了方向。
  2.宏观以及微观环境的支持和改变
  从宏观回到微观。王海英教授认为我们不仅要在宏观层面建立儿童本位的意识,同时也要从具体的微观层面入手。首先在家庭实践中回到儿童立场,可以从空间规划,图书、服装的选择,亲子关系等方面着手;其次在幼儿园也应在物质层面、规则层面和精神层面回到儿童本位的文化;再次社区在环境规划、设施设备选用和项目活动的开展也应尽量以儿童的视角出发。
  微观环境的改变。袁爱玲教授在对儿童幸福的阐释中,提到儿童幸福不仅涉及客观的物质因素,也关涉主观的心理因素。儿童幸福的构成存在物质条件、健康和安全、教育、同伴关系、行为和风险以及主观幸福感六个维度,因此,为了让儿童获得幸福,可以通过身体健康、物质条件、人际关系、主观幸福感、教育、家庭环境等方面的改善来实现。
其他文献
《北京青年报》在2000年7月2日推出人才教育类专刊——“人才时代”,其他京城的综合性媒体也相继拥有了这类专刊,如《北京晚报》的“人才周刊”,《北京晨报》的“教育资讯”,
一、研究缘起  随着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发展,教师在课程建设中承担建设者的角色已经为大家所认可。一线教师带着“我是课程建设者”的思考,积极参与幼儿园课程建设的研究和实践,也涌现出许多优秀而成熟的幼儿园园本课程。幼儿园除教师外,还有人数不少的其他人员,主要包括保育老师和后勤保障人员。他们每天都直接或者间接参与孩子们的活动,这些所谓的“其他人员”和幼儿园课程建设之间又是怎样的一个现状?请看以下两则案例: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3-069-01     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推进,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开拓视野,丰富知识,进行品德教育的好教材,同语、数学科等一样重要。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及家长轻视品德与社会课现象却十分普遍。开学初我通过对学生书面调查,除7人想学外,其余或认为不重要,或认为枯燥而厌学。所
摘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小学生心理辅导工程,是解决当前独生子女身心失调,使其身心和谐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必然选择.该工程的操作、实施有六个方面的途径。  关键词:心理健康 辅导工程 心理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3-073-02     一、小学生心理辅导工程提出的背景  (一)社会背景  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
上个世纪后半叶,广播受到电视的冲击,由强势媒介边缘化为弱势媒介。电视出现之后,声音已经不是广播所独有的传播载体,广播只好在节目的制作模式上寻找出路,走一条与电视不同
1关于通识教育rn众所周知,通识教育由台湾学者从英文General Education翻译而来.它最早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这一思想主张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理性、心智,以
幼儿园课程是为幼儿的发展而存在的,这就要求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必须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其实施必须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与学习兴趣。基于我园特有的园区文化背景和多年的经验传承,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形成了“生活、适宜、融通、开放”的课程,生活是基础,适宜是愿景,融通是通道,开放是状态。基于儿童的发展需要,通过生活化的活动涵养童心,将适宜儿童的课程通过多种通道,以开放的姿态提升儿童生命的潜能,让儿童享受生
期刊
1高校职称评聘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rn高校是专业技术人员最集中的单位之一.自1986年改革职称评定,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以来,解决了长时期内高校教师贡献得不到承认,工
在生长课程的实施中,宁波市闻裕顺幼儿园的老师们开始关注幼儿生活中显露出的生长机会,将其变成课程的生长点,写下了生动有趣的生长故事。  故事一:  “弟弟妹妹来了”年级组课程审议实录  浙江省宁波市闻裕顺幼儿园江曾艳  我园自实施“生长教育”以来,课程审议不仅在园级层面进行,更下放到年级和班级层面。以年级组为单位对主题实施进行审议,审议的内容包括对主题开展前中后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归纳和总结。在主题
期刊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的经济、社会生活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就入世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