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探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ameimaru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环境中,初中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亟须得到德育教师的正确指引。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不仅令学生感到兴趣盎然,而且有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益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样的传统文化自主探究活动,借助“他者”视角彰显中华文明,开展道德与法治的传统文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做到“知行合一”。
  关键词: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传统文化;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1-068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下,需要注重增强学生自觉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使用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发掘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的当代价值,塑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加强学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使命感。笔者拟对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方式提出一些思考。
  一、采用异彩纷呈的教学方式,从自主探究的角度领略传统文化
  1.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与成语自主探究学习的融合。
  成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言简义丰的特征。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充分解读中华成语故事,帮助学生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例如,在传授孝顺父母的相关德育内容时,教师可以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拓展到“扼虎救父”“卧冰求鲤”“百里负米”等成语故事。学生在聆听成语故事缘由的同时接受德育教育,接受中国源远流长的孝顺文化。为了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课堂导入部分,可以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相关的成语故事梗概,要求学生对成语故事的主旨分组进行探究学习,最后提出“孝顺父母”的教学主题。
  2.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与中华经典古籍阅读的结合。
  中华经典古籍能够有效补充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中华传统文化内容。教师可以根据中学生的知识储备与古文阅读兴趣择取相应的中华经典古籍,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内外进行拓展阅读训练。例如在讲解教材内容《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时,教师可以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拓展到《论语》《孟子》《大学》等中华经典古籍。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古籍原文,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古籍,结合注释对重要的语句进行翻译。学生在自主阅读经典古籍的过程中,将中华传统文化与道德与法治的教材内容融会贯通,既提高了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又得到了中华文化的熏陶。
  二、从“他者”的角度咀嚼传统文化,打造道德与法治的特色课程
  1.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汇入全球视野下的中华传统文化。
  当代中学生面临的是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的世界,他国文化通过电视、电影、书报等媒介进入学生的视野,输入到学生的思维认知体系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在教学中紧跟时代步伐,从“他者”的角度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向学生展示全球视野下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与世界上的其他文化既存在相似之处,又存有相异之处。钱钟书先生曾言:“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在文化多元共存的21世纪,教师对待不同文化需要秉持求同存异的态度,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他者”的视角中发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色与重要价值。
  2.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凸显世界华人的传统节日活动。
  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需要让学生意识到,华人在遥远的异国他乡,尚且积极向外输出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学生生活在祖国母亲的怀抱中,更需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华传统节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海外的中式餐厅,向学生展示中国精深的饮食文化。华人在国外热衷于开展相应的中国传统节日庆祝活动,例如在端午节通过包粽子纪念我国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播放新闻视频片段,学生在观看新闻的过程中接受德育教育,自觉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三、从“知行合一”的角度认同传统文化,开展道德与法治的实践活动
  1.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增添剪纸、诗词比赛、书画等实践活动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剪纸、诗词比赛、书画等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学习趣味,提高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动力。例如教师在讲授《灿烂的中华文化》一课时,开展剪纸等手工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认。教师也可以举办班级诗词大赛、书画比赛等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背诵优秀古诗文,进行诗画创作,提升学生的中华文化素养。学生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活动中,德、智、体得以全面发展。
  2.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增添社会志愿服务活动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增添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社区、养老院、孤儿院等地开展相应的社会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学生在志愿服務时,深入体悟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等,增强自己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与自信心。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既能丰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又能引导学生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紧密结合,赋予中华传统文化新的内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中华传统文化,从异国文化的视角体认中国传统文化,在道德与法治的志愿实践活动中领略中华文化的恒久魅力。
  参考文献:
  [1]沈正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价值分析及策略探究——以《深深浅浅话友谊》一课教学为例[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05).
  [2]方文.灌输与启发并重,道德法治与传统文化共融——刍议传统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融入方式[J].试题与研究,2020(24).
  [3]李翠平.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1).
  (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平市长山镇初级中学,山东 邹平256200)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积极倡导人文素养,社会也需要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不单单是课堂学习能力的高低,还要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人文素养并不是单纯停留在学生思想层面的素质教育,而是用行动证明的人文素养教育,是我国教育部门现行的重要教育宗旨。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人文素养;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
摘要:本文分析了初中学生化学实验技能不足的各种表现,阐述了影响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增长的因素,并从加强教师素养、独设化学实验课时以及微课辅助实验教学等方面,对培养化学实验技能采取的有效对策进行了探究,以达到培养学生实验技能,促进化学教学质量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技能;问题和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7-021  《义务
摘要:解题教学不能仅仅是解答数学题目,不应只追求所谓的“技巧”和“解题术”,教学中要抓住思维的主线,突出思维的共性,渗透数学的观点,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解题;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7-083  解题教学是教学中最为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的定位不能只局限于解答数学题目,仅追求所谓的“技巧”和“解题术”,要恰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倡导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创造性思维作为创造能力培养的关键,教师要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调动学习动机和求知欲,随后利用教学手段的优化,培养发散思维,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为此,本文就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意义和有效培养路径进行了探究分析。  关键词:初中物理;创造性思维;教学优化;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的迅猛发展,人类生活环境的污染也日益严重,大气污染,能源枯竭问题屡屡出现。绿色理念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运用中正逐步得到认可。绿色理念的提出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存理念,在具体的高中化学实验中,很多化学实验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和有害物质。因此,绿色理念在高中化学实验中的提出,适应了当下高中化学实验的发展,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还能减少化学实验对生活和环境所造成的污染。  关
摘要:课堂教学中要有一个好的问题。要想设计的问题有质量,至少要考虑到:问题的难易要适当;反映教学内容的本质;问题要明确,容易被学生理解;发挥先行组织者的作用;选择恰当的问题情境;考虑到学生会怎么回答。  关键词:问题设计;问题情境;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1-105  讲授法是课堂教学中主要的教学方式,但也容易造成“满堂灌”[1
摘要:国内在语言冷暴力的研究上成果丰富,有许多借鉴之处,但存在的问题是在语言冷暴力研究的适用范围与对象上,更注重家庭与职场,对校园与学生的关注较少。虽然有许多借鉴之处,但针对性与实用性不强。笔者成立课题组从县域高中农村学校展开调研,为农村薄弱高中学校学生间语言冷暴力现象的解决提供一些现实参考。  关键词:农村;薄弱高中;学生间语言冷暴力;现象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提高教学效率,不仅需要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而且需要教师更多的创新与变革,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因此,作为陪伴学生成长并指引他们前进的我们,需要更多地思考如何让学生更加主动地融入到学习中去,用兴趣来拥抱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方式,学习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
摘要:计算机的普遍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学习和日常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教师的教学模式受到了极大冲击,传统的方法已不能满足教育的要求,教育工作者不得不创造出新的教学结构。信息技术作为良好的教学辅助工具,已经在教学的开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初中数学的教学模式主要以生本课堂为核心,生本课堂的出现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将从生本课堂的重要性出发,提出基于
摘要:研究表明,阅读不仅能提升阅读能力本身,也对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提升其听、说、写的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学生只有通过阅读才能真正习得第二语言(Bell,1998;王蔷、陈则航,2016)。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合理培养学生们的写作建模思维,充分将写作抽象的概念与阅读篇章中的架构形式、内在逻辑、语言运用结合起来,让学生们树立直观的、正确的写作理念,并触类旁通,对同类话题作文有二次创作的能力(龙强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