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赎书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i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从文爱看书,也爱买书,家中藏书非常可观。他认为,学术乃天下公器,所以并没有把藏书当做个人私有品,而是乐意与更多的人分享。在西南联大任教时,文学系的同学几乎人人手中都有一两本沈从文的书。当然,借出去的书也希望能按时归还,以便能让更多的人读到。
  沈从文主持《大公报》副刊时,姚雪垠经常向该报投稿,二人便有了文字之交。1973年春,姚雪垠为了创作《李自成》,就通过好友徐盈向沈从文借了包括“东北博影印”旧图在内的《满洲实录》四大冊。这本图册写清兵入关作战的各个重要战役场面,图像情景极为重要,比较接近明末战况。用完之后, 姚雪垠忙于《李自成》的创作,没有时间亲自归还所借之书,于是委托出版社的朋友代为还书。
  也许是因为疏忽吧,出版社的朋友在还书时,无意中遗漏了一册。这样一套研究清开国初期历史的珍贵资料,沈从文当然希望它是完整的。可事情一拖就是两三年,也没有人归还这遗漏的一册。沈从文只好提笔给姚雪垠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把详情告诉姚雪垠,说出版社上次退还的《满洲实录》一函,内中缺少一册,盼能为问下落。为了收回此书,他甚至提出,自己愿意拿出一点钱,给出版社保管这份材料的人,作为找回的报酬。
  ◎萤火小语:当朋友借书未能完整归还时,沈从文没有丝毫怨艾,既没有强行索之,也没有“亡羊补牢”,而是采用了“赎”的办法,花自己的钱,索回自己借出去的图书。这种宽厚、仁和的做人境界,最能触动人心的柔软。
  ◎文题延伸:宽容;善良的光芒;境界……
  (檬男摘自《做人与处世》2017年第3期)
其他文献
品對联  虚字联  虚字联是指以无实际意义的文言虚词嵌入上下文的一种对联。这里所谓的虚字,不是根据句子结构与词的性质区分,而是根据有无实义区分,如之乎者也。  因为虚字没有实义,所以一副对联一般不可能全是虚字,主要是用虚字入对联,上下联虚字对得巧妙,就形成了独特的虚字联。  如古时一家酒店联:  入座三杯醉者也;出门一拱歪之乎?  以“者也”对“之乎”,把醉人醉态描画得淋漓尽致。去掉虚字也可成联,
家门口有家水果店,那天去选草莓,草莓就放在店门口显眼的位置,草莓的左边是青枣,右边是小番茄,蹲下去刚要选,四十来岁的店主走过来说:“妹妹,不好意思,请让我一下。”  我让开,只见她拿起左边的青枣放在了草莓与小番茄的中间,退后一步,然后眯起眼睛看着这三筐水果,像在跟我说,又像是在自言自语:“这下好看多了。”  “什么好看多了?”我不明白。  “颜色交错一下,好看多了。”她回答。  我在心里驚叹了一下
依旧在屋子里翻箱倒柜。  忽然摸到了一根长长的杆,感觉冷冷的,少了一点人气与温度。把它拉出来,是笔,是毛笔。  这支笔,把我吓得不轻。  慌忙地拉开杂物,果然,一个盒子安静地睡着。把盒子拿出,岁月让它蒙了一层灰,心疼地用手去拂开。  拂开的却是一声指责。  你们被闲置了多久?  似乎想到了什么,从房间的各个角落寻到了砚台、竹卷(用来存放毛笔旳笔帘,只是我个人对它的称呼)、毛毡、宣纸。一一摆在案头上
里约奥运结束快一年了,最近巴西一些媒体人对场馆做了回访。他们发现,位于里约西部、曾承担多项赛事的奥林匹克公园“像一座鬼城”,或是“像电影里被最大灾难光顾后空荡荡的城市”。场馆里随处散落着钉子、松动的石块和零部件,闭幕式的举办场所马拉卡纳球场也有很多设备损坏。“用‘坏了’来形容里约奥运场馆现在的状态,实在是过于轻描淡写了。”巴西《圣保罗页报》评论道。  作为第一个将奥运遗产的使用计划列入申奥文件的国
【模拟金题】  曾经有一个北极考察队在北极考察。队长贝德给队员布置了一个任务,要求大家在记录考察日志外,每天每个人还要写日记,日记以描写阳光下的景物为主。由于日期延误,考察队无法及时返回,他们不得不在黑暗、寒冷和孤寂的极夜中停留一段时间。队员们发现,黑暗和寒冷还可以忍受,只是那份孤寂压得每个人都要发疯了。这时队长贝德宣布:“现在我要检查你们的日记,请大家依次朗读!”人们安静下来,只有朗读者在声情并
两棵树高高地立在师生每日必经的校道旁,一棵在北,一棵在南。北边这棵造型奇特,粗壮的树干底部好似一个中年男子鼓鼓囊囊的肚子,又像日本人装清酒的酒瓶,但瓶口是朝下的。从倒立的酒瓶瓶底处开始,分成两枝后蹭蹭地往上长。因为主干矮粗,远远看去整个树干像极了大写的英文字母“V”。南边那棵,也分成两枝,但因主干高瘦些,所以远看像一个大写的“Y”,更符合一棵正常的树的样子。从生物老师那里得知,这两棵树叫“大腹美丽
【例文】  找回的尊严  周海亮  ⑴父亲带儿子进城,中午,走进一家面馆。面馆很简陋,没有花枝招展的塑封菜谱,只在墙上挂一张小黑板,黑板上写着:拉面,五元。  ⑵父亲为自己和儿子要了两碗拉面。一会儿面上来了,大海碗,热气袅袅,盖着一片薄薄的牛肉和几点翠绿的葱花,拌上辣子,加点儿醋,闻起来就让人垂涎三尺。儿子早耐不住了,提起筷子,搅着面,嘴里发出“嘶嘶”的声音。父亲笑笑,说,没有人跟你抢。说着话,将
春夏秋冬。自然,是一种简单的轮回。而真正静静流淌的,不是岁月,是心中的美好。  在电影《小森林》中,导演森淳一用一种写意的笔法,描绘出了日本乡间生活的质朴与不经雕琢的美好。宁静、恬淡,听风、听雨、听泉,夏秋又冬春,人与自然以微妙的平衡维系着。  《小森林》的主角是一个名叫市子的平凡女孩,她为了远离城市喧嚣,回到了生长的小村庄——小森。  这里的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里的土地丰沃,泉水清冽。这里
在电视综艺节目爆炸的今天,《见字如面》仿若一股清泉,把中国从古至今的书信做了一次集中的梳理。一百多封信件,跨越古今,涵盖中国历史的诸多阶段。现场没有过度的灯光和多余的道具,只有一封信、一个读信人、一个麦克风,以及不多的听众,张国立、何冰、王耀庆、归亚蕾等8位明星用声音扮演写信人,通过娓娓道来的朗读,唤起了人们心底的一些念想。在春雷吹响号角的五月天,鼹鼠老师就带着大家重温书信里的时光和记忆,打开那些
外婆有一块小小的地,地里不种茄子,不种南瓜,种的,全是辣椒。  春天,正是播种的好时节。  新柳在枝头微微摇摆,远道而来的春风捎来一份醉人的暖意,外婆拿着辣椒种子,挽着我的手,悠悠然走进了那片地。  外婆弯下腰,沉下身,一手握小锄头,一手攥着辣椒种子。右手轻扬,笨拙的锄头竟也划出了不一样的舒缓的弧度,“吭”,黝黑的泥土上多了一个小坑,黑洞洞的一个,竟也透出几分野趣。外婆面上带着一丝笑意,左手抓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