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形容词+‘一点’”结构的语用分析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i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形容词+‘一点’”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所谓“形容词+‘一点’”,指的是由形容词和“一点”组合而成的一种语法结构。为叙述方便,本文将其简称为“A一点”。在实际运用中,“A一点”常常有多种变式,如“A点”“A一点”“A点儿”“A一点儿”及“A了一点”“A了点”“A了点儿”“A了一点儿”等带“了”的形式,本文主要对“A一点”进行语用方面的分析。
  
  一、“A一点”的语用环境
  
  现代汉语中,“A一点”广泛运用于各种言语交际,其语用环境极其宽松。但对于“A一点”的使用,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它具有某些限制条件,表现出其独有的特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口语化
  张平在他的博士论文中,以《现代汉语频率词典》的统计为据,严密地考察了“点”和“一点”在四种不同语体(分别为:报刊政论文章及专著、科普书刊材料、剧本和日常口语材料、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中的使用频率和分布状况。考察得知,“点”和“一点”在口语色彩最强的剧本和日常口语材料中使用频率最高,在口语色彩相对较弱的科普书刊材料和报刊政论文章及专著中使用频率较低。[1]由此可见,“点”是一个口语色彩很强的量词,“一点”也具有很强的口语性。正是由于“一点”具有很强的口语性,所以它总是倾向于选择带有口语色彩的形容词与其组合。我们对统计所得的389条次“A一点”中的A进行全面考察,发现口语色彩越浓的形容词与“一点”的组合能力越强,书面色彩越浓的形容词与“一点”的组合能力越弱。例如:“高兴”和“愉快”是两个语体色彩不同的同义词。“高兴”的口语性相对较强,“愉快”的口语性相对较弱。从它们的实际运用情况来看,“高兴”与“一点”的组合能力明显强于“愉快”与“一点”的组合能力。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说:
  (1)我们都希望他能高兴一点(儿)。
  (2)看见你我才高兴一点。
  (3)如果他当时高兴一点的话,就会答应我们的请求的。
  但是一般很少说:
  (4)我们都希望他能愉快一点(儿)。
  (5)看见你我才愉快一点。
  (6)如果他当时愉快一点的话,就会答应我们的请求的。
  同时,我们还发现,“一点”常倾向于选择单音节的形容词与之发生组合。这种音节上的选择与语体色彩的选择实际上是一致的。相比书面语而言,口语一般更讲究表达上的灵活简洁性,所以,口语中常常更多地运用单音节词。如“快”和“迅速”在表示“速度”的概念上是同义词,但“快一点”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迅速一点”。在很多情况下,人们习惯说“快一点”,而不说“迅速一点”。又如:“苦”和“艰苦”“疼”和“疼痛”是两组同义词,但“苦一点”比“艰苦一点”“疼一点”比“疼痛一点”,其使用频率要高很多。“快”与“迅速”“苦”与“艰苦”“疼”与“疼痛”,除了音节上的区别之外,很明显地,也有语体色彩上的差别。单音节的“快”“苦”“疼”相对于双音节的“迅速”“艰苦”“疼痛”,其口语色彩较强。张宝胜认为,“(一)点”只能跟口语性的形容词发生组合,不能跟非口语性的形容词发生组合。[2]虽然这种说法过于绝对,实际上,“一点”也能与非口语性的形容词发生组合,如:高尚一点、隆重一点、警醒一点等。但是,由此我们却可以说,在实际运用中,“A一点”具有口语化倾向。
  以上论述同时表明,“A一点”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倾向于应用在口语化的语用环境中。通过对所统计的“A一点”语料进行考察,我们发现,“A一点”出现的场合主要是人物日常对话,这几乎占了70%以上,而出现在叙述性话语中的“A一点”则相对较少。同时,在我们所统计到的“A一点”语料中,“A一点”几乎都可以说成“A点”或“A点儿”而基本不影响句子的语气和语义。这也证明了“A一点”通常用于口语中,因为现代汉语口语中,量词前的数词“一”经常可以省去,而“儿”更是一个口语化的词缀。
  (二)“一点”的省略性
  关于“A一点”中“一点”的省略性问题,据分析所统计的语料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1.可以省略“一点”
  在具体的语境中,许多情况下,“A一点”中的“一点”可以省去,这又可以分两种情况:
  第一,省略“一点”后不影响其基本语义,只是语气上有些许改变或者只是失去了“一点”对前面形容词在程度等方面的限制。试比较下面两组例句:
  (7)a.(戴上眼镜,咳嗽一声)这屋子排的样子,我原意总是三十年前的老样子,这叫我的眼看着舒服一点。(曹禺《雷雨》)
  b.(戴上眼镜,咳嗽一声)这屋子排的样子,我原意总是三十年前的老样子,这叫我的眼看着舒服。
  (8)a.我也很想找一份轻松的事干一干,谁不想活得轻松一点?
  d. 我也很想找一份轻松的事干一干,谁不想活得轻松?
  两组例句中,b和d句都省略了“一点”,但句子的基本语义没有改变,在具体的交际语境中,不会引起人们的歧义以致无法达到完成交际任务的目的。b、d句相对于a、c句来说,只是在语气程度上作了稍微改变而已。a句的语气缓和,b句语气干脆一些;d句的“轻松”少了“一点”在程度或范围上的限制,没有“一点”的A程度上比有“一点”的A高。但这些改变都不影响原句基本意义的表达。这种情况,在某种层面上,也可以说“A一点”中的“一点”是虚化的,并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一点”不是对前面A的补充说明,而是一种虚指。再如“小心一点”有时候跟“小心”的意思毫无二致,都是“提醒当事人要小心”的意思。
  第二,省略“一点”后,语义发生改变。有些情况下,“A一点”中的“一点”省略后,句子仍然成立,但影响了原句的基本语义。如以下几组句子:
  (9)a.齐大夫忍不住说:“你可以说得明确一点么?谁对谁残忍?”(毕淑敏《预约死亡》)
  b.齐大夫忍不住说:“你可以说得明确么?谁对谁残忍?”
  (10)c. 临出门前,他吩咐他母亲把饭做好一点,说有客人来。
  d.临出门前,他吩咐他母亲把饭做好,说有客人来。
  (11)e.旁边一位年轻一点的立即纠正:“老伯,您听差了,他说的是巡逻的逻,不是收罗的罗!”(余秋雨《十万进士》)
  f .旁边一位年轻的立即纠正:“老伯,您听差了,他说的是巡逻的逻,不是收罗的罗!”
  b句不但在语气、态度上较a句有了较大的改变,而且也改变了原句的语义。原句是询问,要求对方把话说得更具体更清楚一些,是在对方原来基础上的递进,而省略了“一点”后的b句,则有质问对方能否把事情说明确和清楚的能力的含义,没有递进的意思。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原交际任务的完成。d句相对于c句,不仅程度上有所加强,而且在语义上,c句有改进义,而d句则包含了“把饭菜具备好”和“准备的饭菜要丰盛或口味好等”两层意思。“好”所表达的概念的外延比“好一点”所表达的概念的外延要广。例(11)中,根据原文语境,“年轻一点的”与“年轻的”在语义上有较大的差别,“年轻一点的”既可指年青人,也可指老人,而“年轻的”只能指年青人。在这一特定的语境中,“年轻的”所表达的概念的外延比“年轻一点的”所表达的概念的外延要窄。
  2.不能省略“一点”
  在某些具体的语境中,由于受语境的限制,“A一点”中的“一点”完全不能省略,否则句子就不成立。如:
  (12)a.“ 你干脆改动大一点儿如何?”(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
  *b. “你干脆改动大如何?”
  (13)c. 闯王说:“你说慢一点。你的洛阳口音重,说得太快啦,有的话我听不清楚。”(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
  *d.闯王说:“你说慢。你的洛阳口音重,说得太快啦,有的话我听不清楚。”
  
  二、“A一点”的语用效果
  
  “A一点”语法的灵活性,语义的丰富性决定了其语用的多样性。在语用效果上,“A一点”呈现出多功能性的特点。具体表现为:
  (一)语气、语意的强化与弱化
  “A一点”既可用于否定句式也可用于肯定句式,在不同的句式中,其语用效果是不同的。
  1.否定句式
  “A一点”在否定句中,其语用效果是加强否定的语气,起强调语意的作用。如:
  (14)慢一点是不行的。
  (15)就这个价吧,再便宜一点恐怕是不可能的。
  句中的“A一点”是用来强调某种动作行为的完全不可行,所形成的格式往往是“‘A一点’+是+不”。表示的是说话人要求听话人或某事物朝句中形容词所表示的那种性状相反方向发展,如例(14);或者至少得维持句中形容词目前所反映出的性状,如例(15)。
  2.肯定句式
  “A一点”更多地用于各种类型的肯定句。在我们所统计分析的“A一点”句中,“A一点”肯定句式,都表示说话人要求听话人或某事物朝句中形容词所表示的那种性状发展。“A一点”具有弱化语意的语用功能,并具有使语气委婉的语用效果。试比较下面几组例句:
  (16)a.我考虑问题周到一点。
  a′.我考虑问题周到。
  (17)b.只是他想的官大一点,钱多一点。(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
  b′.只是他想的官大,钱多。
  (18)c.他做事马虎一点。
  c′.他做事马虎。
  (19)d.古典型的直鼻子,只是太尖,太薄一点。(张爱玲《倾城之恋》)
  d′.古典型的直鼻子,只是太尖,太薄。
  (20)e.“把眼镜摘下来,小心一点……”(余华《夏季台风》
  e′.“把眼镜摘下来,小心……”
  例(16)、(17)中,A或者“A一点”是对自我和他人的陈述、评价,a句相对于a′句,显得谦逊、含蓄;b句相对于b′句,显得柔和、婉转。例(18)组是对他人贬抑和批评的陈述句,c句相对于c′句,显得温和、宽容。例(19)组为感叹句,用于抒发情感,d句相对于d′句,显得克制、忍让。例(20)组为祈使句,表示命令和要求,e句相对于e′句,显得语气和缓、态度随和。以上例句说明,在“A一点”肯定句中,“A一点”有使句子语气委婉的语用效果。而且,虽然句中的A或“A一点”都表示的是说话人要求听话人或某事物朝句中形容词所表示的那种性状发展,但各组中,第一句句子的语意比第二句句子的语意要弱。
   “A一点”这种语用效果的形成,主要是由“一点”的语义特征和“A一点”的语义特征所决定的。“A一点”中的“一点”,是由数词“一”和不定量词“点”所组成的数量短语,其作用是对A的补充和说明,表示A的程度、数量略微增加或减少的语义。“一点”对A具有弱化作用,即有“一点”的A在程度上比没有“一点”的A低。因此,当说话人采用“A一点”结构时,是因为他主观上觉得A的程度变化很少,所以特别强调用“一点”来对“少”进行强调。也就是说,对A进行弱化。这样就能在向对方提出使之受损或受益或使自己受益的要求时使语气显得更委婉一些,话说得更客气一点。如:
  (21)无论你是如何的忙碌,你明天总得早一点来帮我。
  (22)再勇敢一点,你就会成功的。
  (23)你轻一点,我的胳臂都快被你折断了!
  “A一点”语义特征的决定性作用主要体现在其模糊性上,“A一点”语义的模糊性增加了使语气委婉这一语用效果。在许多情况下,避免明确可以使语言更加含蓄婉转,留有余地。如:
  (24)小李比晓明矮一点。
  (25)他只是想找一份轻松一点的工作罢了。
  “A一点”的这种语用效果,与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道德中所推崇的谦和、克己、忍让、宽容等处世原则不谋而合,因而,在话语交际中被广泛地采用。
  (二)形式的新奇与简练
  这种语用效果主要针对A是由名词转换而来的“A一点”而言。我们知道,汉语属于孤立语,形态变化贫乏,语法却非常灵活,使用起来往往不拘一格,丰富多样。如“A一点”中的A一般为形容词,但有些名词也能进入这一结构中,如:牛皮一点,学生气一点。这是属于词类活用的修辞手法,其修辞效果独特,主要表现为:
  第一、新奇。词类活用,对于具体的词来说,是以特定语境为其使用条件的一种临时、偶然、个别、特殊的用法。“A一点”的这种用法,新颖别致,富于变化,不同凡响,给人以新的刺激,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这本书“鲁迅”一点。这种活用新鲜独到,令人称奇叫绝,显示出一种语言的变化美。可避免行文呆板单调,使词用得灵活俏皮,形象生动,幽默诙谐,别有情趣。
  第二、简练。由名词活用为形容词而构成的“A一点”,其活用的词既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固有的意义,又临时获得了新的意义。这样就增大了信息量,获得了言简意赅的效果。我们在解释活用词的意义时,总得添词加语,多费笔墨,正说明其以少胜多的修辞功能。例如:还是“阿Q”一点好!阿Q本是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的一个人物名称,他受尽欺凌和侮辱,却往往能自我排解,取得精神上的胜利。阿Q在例句中被活用为形容词的用法,有“自我排解,自我陶醉以取得精神上的平衡和胜利”的意思,言词简练,表意完备。
  *[项目基金]吉首大学2006年硕士科研启动资助基金。
  
  注释:
  [1]张平.“A点儿+V”与“V+A点儿”[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
  [2]张宝胜.也谈状位“形容词+点”的入位条件和语义取值[J].中国语文,2000(2).
  
  参考文献:
  [1]白解红.性别语言文化与语用研究[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
  [2]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贾彦德.汉语语义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5]李芳杰.汉语语义结构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6]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7]索振羽.“得体”的语用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1993(3).
  [8]邢福义.汉语语法三百问[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9]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邹晓玲,湖南吉首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探讨北宋中晚期文学家晁补之的古、近体诗的用韵情况,归纳梳理韵部的分合,讨论各部特殊韵例、韵字,概括其用韵特点。其近体诗较少出韵;古体诗用韵则比较自由,入声韵尾-p、
研究了采用梯度IPNs方法提高环氧树脂的冲击性能,设计了新型梯度组分分布数学模型描述梯度组分的分布,采用梯度因子和梯度层数控制梯度IPNs的结构变化。并采用逐层浇铸的方法
中新社北京2007年2月3日网上报道: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时报纸的语言逻辑错误,平均每种四十六个,每版五点八个。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桂晓风称问题的严峻性到了“令人瞠目结舌、不可容忍的程度,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阶段,恐怕也不为过”。事实上现今社会语言的应用,确实严重不规范。  这里不说纸质报刊,更不说电子传媒,单说作为“学习语文的样本”(叶圣陶语)的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课文,尽管它既重视内容
一、案情简介2003年8月的一天上午,犯罪嫌疑人王某在A地附近公路上,因违章驾驶三轮摩托车被交警查获。为逃避处罚,该人即弃车徒步逃跑。在逃跑过程中王某窜入一菜市场内,将被害人
市建委关于简化优化招标投标流程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滨海新区建交局、各区建委、各功能区建设局、海河教育园经建局、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落实“放管服”改革工
<正>(2016年2月18日)同志们:大家下午好!新春伊始,我们召开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借此机会,向大家拜年,并向各部门长期以来对发展改革工作的
一、中古汉语的界定    关于“中古汉语”的界定,我们采用方一新、王云路先生的观点:“所谓‘中古汉语’,目前学术界的认识尚未完全一致。我们认为,从汉代特别是东汉以来,汉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东汉为界,把西汉列为过渡期和参考期,把古代汉语分成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两大块,以东汉魏晋南北朝隋为中古汉语时期,从语法、词汇上看都是比较合理的,语音上也可以找到相应的证明”。    二、中古汉语副词研究概述   
现代汉语中经常听到有人形容漂亮女人是“尤物”或者“天生尤物”,多有讥贬的意味。网络上“尤物”一词也经常出现在“性感尤物”“金发尤物”“极品尤物”“惹火尤物”“欧美尤物”“日本尤物”“足球尤物”等类似的词语中,并随之可能链接到众多的黄色网站。为什么用“尤物”一词来指称女人?“尤物”到底有怎样的感情色彩呢?《现代汉语词典》“对尤物”的解释是:指优异的人或物品。很少补充说其带有贬义。《汉语大字典》对“尤
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实现农村小康的过程中,财税政策担负着重要职责,在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和促进小城镇战略的实施等方面,其作用不可或缺。
《淮南子》里讲述了一个后羿射日的故事,说洪荒时代,天上有十个太阳,把大地烤得酷热难耐,人们就去找神射手后羿,请他把太阳射一些下来,后羿于是张弓搭箭,射下了九个,留下一个在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