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音乐与信息技术整合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1984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曾明确提出要以信息化促进教育的现代化,并且要求“在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据此,我尝试在音乐教学中通过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多种信息呈现方式以及演示、交互、自学等形式。引导学生去感受美、欣赏美和理解美,启迪学生去想象美与创造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能力,建构起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音乐教学模式。
  
  一、与信息技术整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创设音乐情境,启迪学生欣赏美)
  
  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主要是对形象具体、形式新颖的事物容易引起好奇。演示型的多媒体课件能将文字、图像等直观地展示出来,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把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例如,在教授唱游课《小企鹅》时,为了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的音乐形象,可将歌曲和有关南极、企鹅的画面剪辑成小影片。课前在大屏幕上循环播放,让学生合着音乐,看着画面,律动进课堂。憨态可掬的企鹅和冰天雪地的南极一下就吸引了学生,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萌发了学习这首歌曲的兴趣。学会唱后,可以利用“附件”中的“录音机”将学生的演唱配上伴奏录下来,然后播放,全班欣赏,使学生享受到参与音乐活动的快感,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欲望。《我也骑马巡逻去》是一首蒙古族风格的少儿歌曲,在教学中可利用“超级解霸”软件。把有关蒙古大草原,那达慕盛会等风光录人硬盘,再配上二胡独奏曲《赛马》。在导入时,一望无际的草原景色呈现在学生眼前,强大的视觉效果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仿佛正骑马扬鞭奔驰在茫茫大草原上,以高昂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
  
  二、与信息技术整合,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引导艺术创新,发展学生创造美)
  
  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我们的传统小学音乐教育,造成教师死扣教材。学生机械模仿的现象。忽视了学生在思维过程中的主体性和形象思维的个性化特点,阻碍了学生思维空间的扩大。而多媒体信息网络的情境性完全可以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或协议流式的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和自由度,发展他们的个性潜能和聪明才智。
  例如,在五年级欣赏莫扎特的音乐作品之前,我先要求学生上网查找音乐家的有关资料。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同学们不但知道了为什么莫扎特被称为音乐“神童”,而且还知道了莫扎特是一个追求自由生活的音乐家等等。课堂上相互交流、热烈讨论,不仅知道了音乐“神童”莫扎特,而且还知道了世界著称的“乐圣”贝多芬、“音乐之父”巴赫、“歌曲大王”舒伯特等。
  
  三、与信息技术整合,可以充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促进思维发散,培养学生想象美。)
  
  教学中,以静态方式存在的教学材料,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可恢复其鲜活的面目,变得有声有色。采用CAI动态图像演示,利用其文字的闪现、图形的缩放与移动、颜色的变换等手段,容量大、速度快、效果好,不仅能把学生难懂的知识直观地显示出来。而且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
  《小乌鸦爱妈妈》是一首两声部的合唱歌曲。此前。学生很少接触过分声部歌曲,为了让学生在演唱时做到声部和谐,音高、节奏准确,可以将高低声部用不同颜色显示在屏幕上,并且用“音频解霸”分别录制两个声部的伴奏。学唱时,轮到哪个声部就播放那个声部的伴奏,并且将歌曲中的渐强、渐弱等速度记号设置成“移动播放”。从而提醒和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学唱歌曲。最后,在合唱时,还可以配上动画MTV,指导学生看着画面,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从中感受小乌鸦对妈妈的爱心。
  总之,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多媒体技术与音乐课教学的有机整合,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它可以创设音乐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艺术创新,发展学生创造美;促进思维发散,培养学生想象美。小学生都有欣赏美、想象美和创造美的审美能力。教师应因势利导。广泛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尤其是多媒体信息技术去创设丰富多彩的音乐情境,实现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的有机整合。
其他文献
学习过程,是学生知识能力形成的过程,也是学生感情不断丰富的过程。针对少年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在教学中应创设生动的、逼真的生活化情境,以滋润学生稚嫩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促进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最终达到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    一、用情境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观察是通向心灵的门户,是积累智慧的源泉。儿童正是通过观察,认识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在情境教学中注重观察训练,让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的三大目标: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三大目标都强调数学必须以人为本,让每位学生得到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摒弃过去那种简单的“灌输”和“训练”,从而实现人文性的数学教育。我们倡导的应该是包括人文精神在内的完整的数学教育,下面谈谈我实现人文性数学教育的一点尝试。    一、渗透数学文化,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数学是一门科学性
目前国内理论界对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定义尚属探讨阶段,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第一种观点:"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
财务危机预警是以财务会计信息为基础,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预警指标的变化,对企业可能或者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所实施的实时监控和预测警报.财务预警要求管理人员依据相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化乙烯选择性齐聚制备1-辛烯的装置和方法。本发明采用釜式反应器与管式反应器串联的工艺:乙烯低温液相输送至釜式反应器,在反应器内被加热气化,一部分乙
活动是儿童发展的主要途径和载体。基于这一理论,我把“小组讨论”引到小学数学课堂,并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小组讨论的意义    课堂小组讨论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和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策略。讨论与讲授不同,讨论是双向的。如果说讲授是向学生传递信息,那么讨论则让学生积极从事学习,并允许学生提出疑问,进行探究并做出反应。  1 讨论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有目的的可控系统,一切有目的的行为都需要反馈信息,没有反馈,就难以对系统进行控制。因此,课堂教学信息的反馈是协调整个课堂教学系统所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的重要途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笔者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策略:    一、注重信息反馈的及时性    心理学的有关实验表明:及时反馈的教学效果,要大大优于隔日反馈。很多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就是教师忽视了对他们进行教学信息的
2003年日本经济呈现出复苏的迹象,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此极为关注.但是,对日本经济走势的分析目前还尚难定论,还需要透过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此,我们组织了吉林大学东北亚研
2003年日本经济呈现出复苏的迹象,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此极为关注.但是,对日本经济走势的分析目前还尚难定论,还需要透过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此,我们组织了吉林大学东北亚研
水下环境往往比较复杂,因此水下救援机器人需要具有良好的功能结构,以便执行和完成水下救援任务。本文以生物仿生技术为依托,以海蛇为建模原型,做该产品的整体性规划。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