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性谱系图简评我国道德现状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bjzobjz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非常多的不道德行为,如何认识和怎样解决都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本文给出了一个人性谱系图,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道德行为发生的原因,最后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人性 不道德行为 对策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23-0188-01
  一、不道德行为的表现与影响
  一个有着良好德性的社会是我们每个国民都期待的。但经历3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的同时,国民道德状况堪忧。从吃穿住用的日常生活,到住房医疗教育的公共重地,不道德行为滋生蔓延,这将给我国带来多方面的不利影响。一是,人情变得冷漠,精神变得孤独。二是,产品生产缺乏责任感,大量假冒伪劣盛行。三是,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人民的基本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四是,不道德竞相传染,不道德风气无法扭转。五是,追求短期利益,缺乏匠人精神,短命企业在所难免。
  二、人性谱系图与不道德行为产生的原因
  人性是人类文明产生的根本,但人性同时具备巨大破坏的潜在能力。在复杂的人性体系中,最主要的、最明显的是物质属性,也称为经济属性,另一个是主体意识属性,简称主体属性或价值属性,反映的是“我”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在现实中,物质属性和主体属性是相辅相成,无法截然分离的。对于人性的复杂性,我可以通过一个人性谱系图来理解,其中表现出意志分散和意志回归两种趋势。
  对上图做几点说明。第一,从人性谱系分布范围看,意志分散表现为主流,说明在现实中更多的表现是意志分散,意志回归因为跟个人的利益关系较远,跟个人的知识和觉悟有关。人们内在的美好愿望和憧憬也在不自觉地促成意志回归的形成。意志回归具有隐性的一面和非主流的一面。第二,我们任何时候不应该期望意志分散和意志回归谁战胜谁,因为这两种意志是人性中不同属性的表现结果,矛盾地共存着是必然的。意志分散与活跃、主动、享乐、创意、多样性、社会的深度等名词相联系,意志回归则与严肃、单一、稳定、长远、意义等名词相联系。第三,物质属性天然地包含着破坏性,而价值属性则天然地包含着保护性,这两种力量的对比和反复较量就会决定社会的道德走向。
  我们更期待价值行为的发生,因为这是有道德的表现。那价值行为发生的条件有哪些呢?价值行为的发生首先取决于知识量的积累和认识能力的提高,所以普及义务教育,提升高等教育尤其是素质教育是最必要的条件。随着知识量的增加,思考世界的视角的增大,一个人越来越趋于关注整个社会的命运,意志回归逐步成为可能。由于人的寿命的有限性,也只有通过教育和文化的熏陶,才能使一代又一代人更多地转向意志回归。从文化的传承角度来说,意志回归时刻发挥着潜在的作用。文化积累和传承本身就表达和代表了一种对美好的诉求,良好的道德观、世界观等在一定的传统趋势中通过舆论、社会环境及上代对下代的影响和教育而发生了作用。不过这种作用是一种弱约束或弱势影响,随着社会潮流的转向、物质属性的强盛等,意志回归会被削弱。值得注意的是,在特殊的变革或战争年代,意志回归也会表现为显性和主流。通过上述意志回归形成的三种条件的分析,我们知道意志回归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主要取决于知识积累和个人认识的提高,但这在任何歷史条件下都是少数的。只有社会的舆论环境、文化环境和道德环境等软秩序才时刻广泛地影响着每一个人,可惜的是这种软秩序起到的是软约束,具有妥协性,局限性。立法是一种意志回归的强制性要求,不过立法对个人意志仅仅是一种被动的影响,并不保证主动有效。
  三、相关建议
  为改变这种道德弱化甚至道德缺失的现状,结合前文提到的人性谱系的变化规律,我们给出如下建议。
  一是加强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当前并非不存在道德教育,但很大程度上只是形式上的,而不是学生自身发自内心的认可和敬畏的,德育课跟其他学科一样成了一门考试或考察课,取得相应成绩即可,本身是功利的。为此我们有必要树立起超经济利益的道德信条,有历史可寻,有科学可依,有涉及宇宙人生根本大义的道德信条。我们要充分结合我国历史中优秀的传统文化,结合当前的科学进展,普及德育,重视德育。
  二是加强执法力度让非法行为不存侥幸。德是内在要求,法是外在强制。如果内在的德不够,外在的法则不能懈怠。根据人性的规律,人性恶化容易,人性趋善则难,在很多人都出现损人利己的情况,博弈的最优解就是自己也损人利己,这就导致人性的恶陷入自我循环和自我强化。所以只有加强执法力度,强制扼杀损人利己的犯罪行为,才能打破这一趋恶的人性格局,让人人不敢恶,不能恶,不想恶。
  三是培育和营造积极的有德向善的社会氛围。德绝非是一个人的事情,德关乎所有人。德的形成依赖于整个社会的道德氛围和道德风气,我们要勇敢地做有德之事,形成对不道德行为加以拒斥的社会舆论环境,让德成为人与人联系的基本纽带,而不是只有利益的人情冷漠关系。
  责任编辑:孙 瑶
其他文献
摘要: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对学生采用更直观的教学方式,将复杂的理论问题通过一些情景再现的方法呈现在学生面前,可能会比单纯灌输书本知识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试对服务专业课程情景模拟教学的必要性和应用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服务专业;情景模拟教学;运用;初探     在黨中央、国务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或部门都加快了教学改革的步伐,中等职业教育界提出了“以全面提高学生
目前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高速推进,我国中东部地区大气污染状况愈加严峻,呈现出煤烟型与氧化型污染共存、局地污染与区域污染相叠加、污染物之间相互耦合的复合型大气污染
在重载车轮反复荷载影响下,因弯拉强度、抗疲劳性能降低,极易出现裂缝,为有效提升工程质量,必须合理选用施工材料.本文以某特大桥面施工案例为依托,结合钢纤维混凝土的工作特
摘要: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奋斗精神和竞争观念被大大激发,人们努力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同时产生了一些非道德的因素,出现了私欲膨胀的现象,极端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泛滥。  关键词:会计;失真;后果;对策     会计人员承载着广泛的社会责任。为了能够满足社会各界对会计信息的需要。会计人员必须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具体说来,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涉及到如下几个方面:1.精通业
摘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时代化和中国化,首先要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内涵,抓住其实质,要依据中国现阶段的国情来完善、创新中国的体制发展。中国应当坚持走具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而促进经济、文化、政治等的全面建设,促进法治化进程,去建设富强的国家。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 时代化 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
土家人的生殖崇拜观念在利川墓碑石刻艺术中多有折射反应,石刻中隐含的多子多福、香火旺盛的生殖观念与审美艺术结合,形成了奇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竣工验收是建设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在竣工验收阶段要全方位、系统性检验工程质量,并及时发现和解决相关问题,为安全、优质、如期开通打下牢固基础.本文针对铁路建设项目竣工验
针对我国不同海域海水循环冷却技术规模化应用的共性问题,开展海水循环冷却公用技术研究,形成相关设计规范(规程),提出环境评价和科学用海特征要素及指标,指导工程取排水设计;完成海
“我不会说话,你来采访我会很紧张的”.从电话里爽快的声音判断,应该是一位胸襟开阔、办事利索之人.果不其然,当我们在徐春芳办公室见面时印证了我们的猜想,精明强干的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