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甲申殉难”看明代文臣气节的特点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stjmal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明代文臣以“忠”、“孝”为核心的节烈观是中国历代文臣所无法匹敌的,而甲申之变中的他们更是使得儒学提倡的“杀身成仁”得到有力的彰显。文章仅就甲申殉难中明代文臣们表现出来的受程朱理学影响、重视女性贞操、举家殉难的偏激性以及君国不分的盲目性四个特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甲申之变;文臣;殉节;程朱理学
  “甲申殉难”是指崇祯十七年(甲申,一六四四)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攻破京师,崇祯帝自缢于煤山,伴随着明王朝的灭亡,朝中文臣纷纷以死明志,以各种方式殉君一事。在甲申殉难中为国殉节的文臣不计其数,仅《明史纪事本末》一书就记载了40多人,下面仅就几位典型介绍如下:
  首先是大学士兼工部尚书范景文,当得知农民军入城,大势已去之后,慨叹道:“身为大臣,不能从疆场少树功伐,虽死奚益!”①无奈地向代表皇权和国家尊严的皇宫做最后的跪拜,自经而死。户部尚书兼侍读学士倪元璐听闻消息后说:“国家至此,臣死有余责。”①于是整理衣冠,向北跪拜天子,向南跪拜母亲,自缢而死。所谓“狐死首丘”,他们二人此时的跪拜也许是因为没有完成保家卫国的使命,尽到朝中臣子的职责而感到的惭愧,也许更多的是为了表明灵魂的归宿以及对大明忠贞不二、誓死不渝的忠诚。大理寺卿凌义渠听闻之后用头撞门柱不止,以至于血流满面,在极度伤心绝望之下烧毁了平生所著,整理衣冠自缢而死,死前留下:“尽忠即所以尽孝,能死庶不辱父。”②的遗言。这句遗言显示了明代文臣所理解的“忠”即“孝”的价值观念,这与宣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程朱理学是极其吻合的,而明代程朱理学的鼎盛和备受重视与明代文臣气节的养成和提升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进士孟章明殉国之前的行为很值得我们探究:其妻王氏表示愿意为其殉节,孟章明对妻子的这一做法感恩戴德并提出夫人应先死,在确定妻子自缢气绝之后,自缢而亡。③他的这一行为并非个案,在甲申事变中的许多文臣身上都出现过,这种支持妻子殉节的行为与崇祯皇帝临死前尽杀其嫔妃、公主有着相同的动机:保全女性的清白。在明代,女性“贞操”与男性的“气节”同等重要,这与程朱理学的普及和教育有关,也与明统治者大力推行的“旌表制度”密不可分。丈夫死后,女子若能为其守节终身便可获得一块满载着荣誉“贞节牌坊”,这对于目不识丁、足不出户,无法通过自身能力光宗耀祖的明代女性们来说是一个至高无上的荣誉,为了这遙不可及的光环无数女性在丧夫之后孤独寂寞地度过了自己余下的时光。明代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逐渐的形成了重贞操的思想意识,而作为封建礼教忠实捍卫者的明代文臣们对于女性贞操更为看重,这样也就容易理解部分文臣死前的杀妻行为。
  如果说孟兆祥的做法还可以理解,那么兵部郎中成德的做法就有些偏激,因为他在殉国前将其年仅六岁的儿子也杀害了。与成德有着同样做法的还有太傅惠博安举家自焚,宣城伯卫时春举家投井,锦衣卫千户高文采一家十七人皆自尽。可以说这种举家殉国的做法已经排除了前面出于对女性贞洁的顾虑,而是纯粹的以死报国,将明代文臣的杀身成仁推向了登峰造极的高度。
  左都御史李邦华听闻城陷的消息后,慨叹道:“主辱臣死,臣之分也,夫复何辞!但得为东宫导一去路,庶可死无憾已矣。势不可为矣。”①在文丞相祠中自经而亡。通过李邦华,我们除了感受到文臣的忠义和报国无门的遗憾之外,也会发现他们将君主与社稷等同的价值观,这种视君主如国家的封建君主专制价值体系是不可取的,也是明代文臣气节上的瑕疵。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在这次浩劫中,殉国的文臣不计其数,而他们在临死前留下的绝命诗也可以成为我们感受其忠烈的一份有价值的史料,摘录部分如下:
  “愦无半策匡时难,但有微躯报主恩。”——左都御史施邦曜
  “成仁取义,孔孟所传。文信践之,吾何不然。”——左中允刘理顺
  “碧血九泉依圣主,白头二老哭忠魂。”——左庶子周凤翔
  “志不可屈,身不可降,夫妇同死,节义成双。”——检讨王伟
  时至今日,透过这些凝结的文字,我们仍旧可以深切的感受到在国破家亡、山河沦陷之时,明代的文臣那种深深的自责和揪心的痛楚,但同时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他们那以江山社稷为己任、以“忠”“节”“道”“义”为核心的道德准则和生死观以及献身理想的人格力量。
  注释:
  ①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八十《甲申殉难》.北京:中华书局.1977.第1387页.
  ②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八十《甲申殉难》.北京:中华书局.1977.第1394页.
  ③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八十《甲申殉难》.北京:中华书局.1977.第1388页.
  参考文献:
  [1]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5.
  [3]黄宗羲.明儒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5.
  (作者简介:于蕾蕾(1987.8-),女,汉族,山东威海人,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学生,历史学硕士,研究方向:明清史。)
其他文献
在当今形势下要求我们教师要用全新的眼光来看待我们国家的课程和教材的改革,更要加强学习,转变我们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要从教材、学生等方面获取各种信息,正确引导学生认真
<正>艺术批评和艺术欣赏是艺术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两方面。艺术欣赏是以作品为对象,受众为主体的审美再创造式欣赏活动。艺术批评是一切艺术活动、现象、作品给予理性分析和评
1.瑶家山寨日寨子里一片欢乐,喜气洋洋。一棵大树下,瑶民们在音乐、铜鼓声中跳着铜鼓舞,男女舞者表演瑶族舞蹈《猎归》。宽阔的坪地上,打陀螺、射弩、斗鸟、斗鸡等竞技正在进
“50 岁的人本不该折腾,但心总不甘. ”张秀芳云淡风轻地笑着,眼里渗透出历经沧桑的坚毅.rn张秀芳出生在上世纪 60 年代初, 跨越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风云迭变: 从高高在
期刊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它是以引导和促进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为目标的直接德育课程.如何强化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实效呢?一转变观念,强化师生德育意识;二立足
思维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常规思维、创造性思维;直觉思维、分析思维;经验思维、理论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等。其中,聚合思维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大有裨益。所谓聚合思维是指从已
在当下的初中生物课堂中,课堂上所呈现出来的“昏昏欲睡”与生物世界的新鲜夺目形成了很大的反差--生物世界的活力性和多彩性在课堂上如死水一潭,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厌学、烦学。
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课堂。数学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只有紧紧地围绕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性、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素质
摘 要: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职业能力、创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在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实用型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加强中职学校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学习与职业技能训练关系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试图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给出一定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文化基础知识 职业技能 训练  近些年的中等
后金融危机时代,通货膨胀见顶成为大概率事件,持续收紧的货币政策有望结束,货币环境进入平稳期,经济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证券市场经过长时间的调整,系统风险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