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

来源 :知识就是力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he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2015年8月3日,《知识就是力量》杂志非常荣幸邀请到了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章良,聊一聊基因工程在生活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和发展前景。
  陈章良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之一,也是我国很早的一批转基因科学家。他在分子生物学和农业基因工程等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是我国首位因此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青年科学家奖的人。
  基因工程是20世纪70年代酝酿出的一项新技术。它也被很多人称为生物工程,有些地方(如我国台湾)还称作生命技术。
  人类发现,通过基因工程我们几乎能跨越物种,实现任一生物基因的改良或转移工作。基因工程自诞生以来,短短的几十年间,已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工业、环境等领域,展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它能够使人类未来的生活更加美好。
  当年,美国有一批科学家率先开始了生物体内基因的拼接工作,并提出了基因工程的概念。它是指人类通过一种像手术刀似的生物酶,将一个生物体内控制遗传性状的某一段基因准确地剪下来,再拼插到另外一个生物体内的DNA中,使得这种生物体有新的遗传性状,这一过程就叫基因工程。整个过程像一个系统工程,但我们肉眼却无法看到酶在工作,虽然它确实能发生。
  这一发现令人十分激动,人类终于可以切割、拼接DNA了。试想,人类可以拼制出一个新的生物体,这是一件多么神奇又令人惊讶的事啊!
  医学上基因工程应用捷足先登
  基因工程最早的商业应用领域是医学。人类最先研究成功的有重大商业价值的是基因工程胰岛素。
  众所周知,糖尿病患者要定期注射胰岛素。人类最早的胰岛素是从猪、狗等动物胰脏中提取的,过程比较麻烦且研制的药物也很贵。可能很多人会想问,为什么要从动物体内提取胰岛素,能不能用人类自己的胰岛素呢?后来这一设想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实现了。
  科学家将人的胰岛素基因克隆出来,拼到某种细菌或酵母里。它会不断地繁殖生成更多带有人胰岛素基因的新生物体,再从这些新生物体中将人的胰岛素蛋白质提取出来,制成能注射的胰岛素,这个试验成功后便得到了广泛应用。基因工程胰岛素的诞生,为全世界的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人类终于能用上更安全、更便宜的胰岛素了。
  此外,基因工程也被用于生产疫苗,这类疫苗目前已在医学上被广泛使用。基因工程生产的疫苗不是来源于整个病毒,只是病毒中的某一段蛋白质。但是,人的免疫系统会把这段蛋白质当成病毒一样来处理,会迅速启动免疫系统攻击它,产生对抗此病毒的抗体。
  目前国内的乙型肝炎疫苗,基本上都是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生产的,国内有好几家工厂在生产。我们今后也会针对更多的病毒,生产出更多的基因工程疫苗。
  基因抗癌药物成新“救星”
  近几年,基因工程制药业发展得很快,尤其是抗癌的新导向药物。现在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此类药物已经超过了20多种,可治疗肝癌、肺癌、直肠癌、乳腺癌等,还有最近才有的治疗皮肤癌的药物。科学家们都在集中精力,研制这些基因工程的抗癌药物。
  比如基因工程治疗肺癌的药,终于有了一个巨大的突破。这种导向药物注射到肺癌患者体内后,能在肺部识别出肺癌细胞并杀死它,但不会伤害其他正常的细胞。我们称之为基因工程导向药物,它能够像导弹一样专门识别癌细胞,然后再攻击它们。肺癌患者用这种药物替代传统的化疗方式,就能避免掉头发、呕吐、免疫系统损坏、身体机能衰弱等问题。
  目前,世界上有不少于40种的抗癌症的导向药物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我们惊喜地发现:人类终于慢慢接近全新的抗癌领域了,即只消灭癌细胞,不损害正常的人体细胞。相信在未来的医药领域,这类基因工程的抗癌药物,将成为全球癌症患者的新“救星”。
  我曾走访了北京、天津、上海、苏州、无锡、广州、深圳等城市,发现有一大批科学家正夜以继日地做着抗体药物试验。他们在为研制基因工程导向药物而努力。因为癌细胞有不同的类型,每种癌细胞都需要有针对性的抗体来识别它。所以,科学家们只能一个一个地去寻找,一个一个地去攻克。
  人类的伟大之处在于,在面对疾病时,学会了制药对抗疾病。SARS出现后,我们研制出了SARS疫苗;凶猛的埃博拉病毒也得到了有效控制。我相信有了基因工程后,有朝一日我们也能研制出抗艾滋病的疫苗。
  基因工程在医药方面得到了有效应用。这个领域,谁先研制出某一药用基因,谁就拥有这个专利,就可以生产这一类医用药物,就能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
  人类的全部基因测序工作已完毕,未来的基因工程制药领域,将会发展得特别快,成为一个重要的高科技领域。
  DNA,即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它是一种分子。DNA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DNA可组成遗传指令,以引导生物发育与生命机能的运作,其主要功能是长期性的信息储存,可比喻为生物发育和运作的“蓝图”,而基因是带有遗传信息的DNA片段,是遗传的基本单位。
  基因工程与“绿色农业”
  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美国留学,参与最早一批科学家研发转基因植物。自从80年代初世界上第一株转基因植物研发成功后,这个技术发展很快。目前全球有超过20亿亩地种植转基因作物。主要有含抗除草剂转基因的大豆、含抗锦铃虫转基因的棉花等,这能大大减少农药的喷洒工作,使我们的农业更加“绿色”。
  我国90%以上的棉花是基因工程棉花,这些棉花的基因中含有抗棉铃虫的毒蛋白基因,能够毒死棉铃虫。这种毒蛋白只能毒死某一种特定的害虫。目前国外的大豆,绝大多数是基因工程大豆。这些大豆的基因中含有抗除草剂的基因,除草药喷上后草死了,大豆能抗药却不受影响。这都是基因工程在农业中的应用。   目前农业领域,全球已有的基因工程作物包括大豆、玉米、小麦、油菜、棉花、木瓜等。最近美国又刚刚批准了一种基因工程的苹果。基因工程在未来的农业领域还会继续发展,会有抗盐碱、抗寒、抗旱以及提高质量的基因工程农作物,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基因工程拯救了木瓜
  你们知道吗,木瓜曾面临过严重的灾难。当年夏威夷流行着一种番木瓜环斑病毒,它就像人类的艾滋病一样,是非常怪的一种病毒。它通过带这种病毒的虫传播,虫只要吃一口木瓜或木瓜叶,木瓜就感染上病毒了。这种病毒传播迅速,来势凶猛,迅速摧垮了夏威夷的木瓜产业。
  很快,这一病毒又感染了台湾的木瓜,然后是海南岛的木瓜。你会看到各地的木瓜叶片上,都出现了一圈圈白白的斑纹,一个个青青的木瓜也有了这种斑点。紧接着,青木瓜一个个烂掉,木瓜叶一片片凋落……
  这个时候,基因工程就上阵迎敌了。科学家们克隆一段番木瓜环斑病毒基因把它转移到木瓜中,使其能抵抗这种病毒。基因工程救活了这个物种,现在市场上的大部分木瓜就是转基因木瓜。
  工业领域的基因工程
  现在有个新词叫“生物质能源”,它是一种绿色的新能源。它目前也和基因工程联手了,这也是基因工程在工业领域应用的新表现。
  所谓基因工程的“生物质能源”就是把一些生物质,如稻草秸秆、玉米秸秆、木薯、甘蔗等,与高效的基因工程细菌一起发酵后制作出燃料乙醇等生物能源。我们知道酒精燃烧后很干净,它是一种绿色能源。巴西是世界上的甘蔗产量大国,那里大部分汽车正使用着甘蔗生产的燃料乙醇,省掉了大量石油能源。
  基因工程在工业发酵酒精上的应用成效显著,近几年这一领域也发展得越来越快。人们将更合适的基因重组到细菌里,使细菌的发酵效率越来越高,目前这类细菌的菌种是越来越好了。
  广西的北海市,就建了一个现代化的工厂,专门生产木薯燃料乙醇。它是中粮集团投资建设的。广西目前能生产几十万吨木薯燃料乙醇,这些乙醇在当地的汽车里使用着,也为当地节省了很多汽油。
  当然,除了酒精以外,我们还生产乙醚、丁醇等工业产品。基因工程在工业上还可以生产一系列的小化工产品,这些产品都具有高附加值,能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人类到底能在这条路上走多远,目前还不清楚,这也是极具探索价值的领域。
  基因工程助力于“环保”
  目前,在环保领域,基因工程主要应用于城市垃圾清理、城市污水处理方面。城市的餐厨剩余物加入基因工程菌后能更高效地分解这些有机物,处理效果非常好。城市的污水处理中,会有一个大大的处理污水的池子,池中加入一些基因工程的微生物后,它们能更高效地分解污水,净化水质。
  基因工程在未来环保领域的应用,最终会到什么程度?肯定是会生产出更耐高温、更高效的细菌菌种。因为发酵温度越高,细菌分解城市垃圾和污水的效率就更高,所以这还是值得通过基因工程去研究开拓的,帮助我们进一步提升环保的效率。
其他文献
按照鱼类游动过程中运用的身体部位,可以把鱼类游动方式分为两种模式:身体、尾鳍推进模式(BCF)和中间鳍、对鳍推进模式(MPF)。前者主要利用鱼体的波动及尾鳍的摆动产生推进力,其特点是加速度性能好,周期游动续航能力强;后者主要利用胸鳍、腹鳍及背鳍等鳍面的波动产生推进力,其主要特点是低速下机动性能好,稳定性能强。  (回答者:吴正兴)
曾经有媒体为了佐证不可以动用军机,还引用了民航内的一个飞行员的说法,“加德满都机场是全球最复杂的机场,只有少数高原型319和330等飞机可以飞,机组也只能是经过特别训练的成熟双机长……”  我仅仅就技术问题提一些看法,其实是没有双机长要求的。  首先,对于加德满都机场,并没有要求是“双机长”,双机长应该是个别公司对于自己公司飞行加德满都机场的要求,并不是尼泊尔政府,或者加德满都机场的要求。  正在
微课选题分析  微课设计中选准知识点最为关键。因此,在设计微课时,我首先慎重选择知识点,并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使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学习起来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蝉》是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作品,是一篇说明文,用既准确又生动形象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蝉。整篇课文条理清晰,语言准确生动,围绕中心把内容写具体的写作手法很明显,值得学生学习。虽然《蝉》是一篇说明文,但说明方法不是特别
“傅雷是傅聪的爸爸,傅聪是傅雷的儿子。”刘抗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他又说:“没有傅雷,自然没有傅聪,这不只是生物学上的理由,也是精神教育的问题,傅聪会有今日的造诣,一部分是他本身刻苦自励的成果,一部分是受傅雷人格的感化和学养的灌输,傅雷引领他进入音乐的世界,也教导他东西方的知识,开启了他关切人文艺术方面的智慧……”  在这段文字中,刘抗先生很精辟地写出了傅雷、傅聪父子二人在精神上的联系,以及傅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首先是从“拨改贷”和“利改税”开始的。“拨改贷”就是从银行给企业拨款改为银行给企业贷款,这就是充分发挥银行的杠杆作用。1979年10月4日,邓小平在出席各省、市、自治区第一书记座谈会时特别指出:银行拨款制度必须改革。必须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  在10月8日的会上,邓小平又进一步指出:是不是设想把银行作为发展经济、更新技术的杠杆。银行本来是要生利的,可是我们现
几天来,心里老感觉有什么事情没做好,但所有的计划里又查不到何事。这到底是什么事情呢?今天查看日历,发现后天就是清明节。于是,我忽然发现几天来心情一直莫名烦躁的原因……  清明节又来,嫂母情深的大嫂却驾鹤西去!但我还有要说的话没说、要做的事没做,尤其是我已经打听到有位高水平的医生要来县城想请他给大嫂看病还没看时,大嫂她就去了!实现这些发自内心的“报答”本是简单的事,现在竟成了我今生永远的痛,我该向谁
  
濮阳市位于豫鲁冀三省交界处,属经济欠发达地区。但这里的教育在省内外颇负盛名: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攀升,今年普通高考本科上线达18555人,上线率54.46%,比去年增加8.74%。2005年以来,濮阳为国家重点大学输送了1.6万余名新生。其中清华、北大录取濮阳学生201名,录取比例连续7年位居全省前列,教育已成为龙城濮阳的一张亮丽“名片”。  一个经济穷市为何能够办起优质教育?关键在于,濮阳市以建设高
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颁布,整体构建了优先发展教育的良好格局,标志着我国教育事业进入了改革发展的新时期。《规划纲要》将促进义务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这是站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优质特色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  一、义务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均衡发展与学校特色  《规划纲要》明确提
“自2008年来到华东师大以来,一直坚持无偿举行读书会,手把手、一字一句地教会学生们如何进行古籍阅读,使得一大批本科生走进了晦涩难懂的故纸堆。”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黄人二  “发起的创建高校野外联合实践教学共享体系,探索地理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项目,如今,每届参加联合实习的学生70%-80%免试直升研究生,成为中国地理学科学人才的主要后备力量。”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师郑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