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颁布,整体构建了优先发展教育的良好格局,标志着我国教育事业进入了改革发展的新时期。《规划纲要》将促进义务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这是站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优质特色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
一、义务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均衡发展与学校特色
《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并对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经费保障水平、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以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内涵提升。《规划纲要》中出现了三个高频率词语:一是教育的选择性。我国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基本使用同一个教育标准,千校一面,缺乏选择性。而教育面对的是不同个性的学生发展的需求,因材施教是教育教学永恒不变的原则,所以,增加教育的选择性是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二是办学特色。同一类学校因为目标的统一性,办学肯定有许多共性,但是只有共性、没有特色并不是教育追求的目标。长期以来,我国义务教育缺少办学特色,多数学校是毫无特色的大一统局面。今天,特色办学已经成为新时期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三是适合教育。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和需求,提供适合他们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只有这样,他们的身心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其实,这三个高频率使用的词语就是发展特色教育的思想。
由此可见,《规划纲要》提出教育改革的重要要求之一就是实现均衡、创建特色。义务教育需要均衡发展,薄弱学校需要长足发展,创建特色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每一所学校都是潜在的特色学校,每一所学校都能成长、发展为特色学校。在均衡发展过程中求优质,在优质发展中求特色,追求均衡、优质和特色的和谐统一,这是当今推进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所在。
二、如何理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及其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得到平等待遇的教育政策和法律保障。其中最主要的要求是政府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学生之间,平等地分配义务教育资源。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义务教育均衡是指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均等;从学校角度来看,义务教育均衡是指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教育资源配置达到均衡状态。也就是说,教育的“硬件”,包括教育经费、校舍、图书资料、教学设备、体音美设施等的配置;教育的“软件”,包括教师、校长的配置等,均应达到平衡状态。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1)低级均衡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让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即每个孩子都有学上。不管是生活在农村还是城市的孩子,包括有能力就读的残疾儿童等弱势群体学生,不管他们有什么样的家庭背景,都能享受同等教育机会。(2)初级均衡阶段,这个阶段主要以追求义务教育资源合理均衡配置为目的,具体体现为受教育者的教育条件均等。它包括区域间实现均衡发展,即义务教育资源在城乡学校之间合理分配;校际间实现均衡发展,即各个学校布局和规模均衡合理,教育经费投入、学校设备设施、师资配备、生均教育资源、学生生源的均衡等多方面。(3)高级均衡阶段,这个阶段义务教育资源很丰富,重点在于追求义务教育质量的均等。在这一阶段,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相对均等的义务教育,学校能办出各自特色,让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学习潜能,获得学业成功,即上适合个人发展的学校。过去,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初级阶段,它主要涉及的是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同一学校不同群体之间的义务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问题。但从义务教育的长远发展目标来看,高级均衡阶段更值得我们关注。也就是说办学要注重均衡,更要注重特色,要在实现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基础上,正确面对、处理学校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形成更多的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特色学校,这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学校特色建设的关系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绝不是指教育的平均发展,更不是把高质量的教育拉下来向低质量的教育看齐,而是要根据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分类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各种类型学校的存在,如果把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都建成一个模式的普通学校,这显然不现实,也没有必要,而且还会破坏义务教育生态平衡,导致义务教育整体质量的下降。
首先,义务教育均衡不是一种单一模式,应该鼓励学校形成不同的特色。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探索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特色学校的核心在于推进学校的多元发展,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特长,使学生形成某些方面优良的品质和能力。构建特色学校必须提供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推动义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这是实现更高层次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化义务教育改革、推进义务教育质量提高的需要。可以说,没有学校的特色发展,教育均衡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所谓“学校特色”,就是在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办学主体通过对本校历史的梳理和研究,从本校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本校优势,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形成特有的、稳定的办学风格,包括独特的教育理念、管理文化、教学特色等。创建学校特色的关键在于从学校实际出发,扬长避短,以自身优势为突破口,逐渐形成有别于他人的特色。发展学校特色的目的在于因材施教,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最合适的教育。但是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下,不少学校对“发展特色”产生了误解:一些优质学校出于对“均衡”的考虑,放慢了发展速度;另一些学校则因政府实施了“均衡”政策,而滋长“等、靠、要”的消极思想,不思进取,影响教学效率。事实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为每一所学校提供相对公平的发展平台,它并不是打击先进,保护落后。各个学校应该结合本校实际,发展特色教育,提升办学水平与质量。
其次,学校特色可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特色的本质就是提高教学质量,没有特色只会导致平庸,而平庸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学生的个性是多样化的,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异,多样化的课程设计、个性化的课外活动体系等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及潜能的需要,使得有某方面兴趣、特长的学生能够选择自己所喜爱的学校,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发展特长,也有利于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从而体现学校的社会价值,促使义务教育质量“底线”的上升。
再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学校特色教育的目的一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发展学校特色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使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合适的教育。学校特色教育意味着办学思路的多样化、管理方式的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等。
四、如何建设学校特色
没有学校特色建设就没有真正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义务教育学校特色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以实现:
第一,提升文化品质,彰显校园特色。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特有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氛围,它包括学校的景观、建筑等物化环境,也包括学校的校风、传统、规章制度等非物质内容。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启迪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以提升校园文化品质来形成学校特色也是大有可为的。
1.对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学校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开办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兴趣培训班,如书法、国画、琵琶、古琴、武术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举办各种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讲座,并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比如,郑州市第十四中学以“感恩教育”锻造学生做人的品格。他们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把德育定位在“倡树孝道文化,构建感恩教育”的大平台上,通过感恩教育,启迪并熏陶学生孝敬父母,关爱社会,敬畏自然,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每周一升旗仪式上的“国旗下演讲”,每周五的班级例会及校园里的宣传栏,全以“知恩、感恩、报恩”“爱家、爱校、爱国”为教育主线,使十四中每一个人都受到“孝道”文化的熏陶。
一、义务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均衡发展与学校特色
《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并对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经费保障水平、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以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内涵提升。《规划纲要》中出现了三个高频率词语:一是教育的选择性。我国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基本使用同一个教育标准,千校一面,缺乏选择性。而教育面对的是不同个性的学生发展的需求,因材施教是教育教学永恒不变的原则,所以,增加教育的选择性是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二是办学特色。同一类学校因为目标的统一性,办学肯定有许多共性,但是只有共性、没有特色并不是教育追求的目标。长期以来,我国义务教育缺少办学特色,多数学校是毫无特色的大一统局面。今天,特色办学已经成为新时期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三是适合教育。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和需求,提供适合他们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只有这样,他们的身心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其实,这三个高频率使用的词语就是发展特色教育的思想。
由此可见,《规划纲要》提出教育改革的重要要求之一就是实现均衡、创建特色。义务教育需要均衡发展,薄弱学校需要长足发展,创建特色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每一所学校都是潜在的特色学校,每一所学校都能成长、发展为特色学校。在均衡发展过程中求优质,在优质发展中求特色,追求均衡、优质和特色的和谐统一,这是当今推进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所在。
二、如何理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及其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得到平等待遇的教育政策和法律保障。其中最主要的要求是政府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学生之间,平等地分配义务教育资源。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义务教育均衡是指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均等;从学校角度来看,义务教育均衡是指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教育资源配置达到均衡状态。也就是说,教育的“硬件”,包括教育经费、校舍、图书资料、教学设备、体音美设施等的配置;教育的“软件”,包括教师、校长的配置等,均应达到平衡状态。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1)低级均衡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让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即每个孩子都有学上。不管是生活在农村还是城市的孩子,包括有能力就读的残疾儿童等弱势群体学生,不管他们有什么样的家庭背景,都能享受同等教育机会。(2)初级均衡阶段,这个阶段主要以追求义务教育资源合理均衡配置为目的,具体体现为受教育者的教育条件均等。它包括区域间实现均衡发展,即义务教育资源在城乡学校之间合理分配;校际间实现均衡发展,即各个学校布局和规模均衡合理,教育经费投入、学校设备设施、师资配备、生均教育资源、学生生源的均衡等多方面。(3)高级均衡阶段,这个阶段义务教育资源很丰富,重点在于追求义务教育质量的均等。在这一阶段,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相对均等的义务教育,学校能办出各自特色,让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学习潜能,获得学业成功,即上适合个人发展的学校。过去,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初级阶段,它主要涉及的是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同一学校不同群体之间的义务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问题。但从义务教育的长远发展目标来看,高级均衡阶段更值得我们关注。也就是说办学要注重均衡,更要注重特色,要在实现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基础上,正确面对、处理学校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形成更多的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特色学校,这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学校特色建设的关系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绝不是指教育的平均发展,更不是把高质量的教育拉下来向低质量的教育看齐,而是要根据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分类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各种类型学校的存在,如果把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都建成一个模式的普通学校,这显然不现实,也没有必要,而且还会破坏义务教育生态平衡,导致义务教育整体质量的下降。
首先,义务教育均衡不是一种单一模式,应该鼓励学校形成不同的特色。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探索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特色学校的核心在于推进学校的多元发展,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特长,使学生形成某些方面优良的品质和能力。构建特色学校必须提供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推动义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这是实现更高层次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化义务教育改革、推进义务教育质量提高的需要。可以说,没有学校的特色发展,教育均衡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所谓“学校特色”,就是在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办学主体通过对本校历史的梳理和研究,从本校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本校优势,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形成特有的、稳定的办学风格,包括独特的教育理念、管理文化、教学特色等。创建学校特色的关键在于从学校实际出发,扬长避短,以自身优势为突破口,逐渐形成有别于他人的特色。发展学校特色的目的在于因材施教,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最合适的教育。但是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下,不少学校对“发展特色”产生了误解:一些优质学校出于对“均衡”的考虑,放慢了发展速度;另一些学校则因政府实施了“均衡”政策,而滋长“等、靠、要”的消极思想,不思进取,影响教学效率。事实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为每一所学校提供相对公平的发展平台,它并不是打击先进,保护落后。各个学校应该结合本校实际,发展特色教育,提升办学水平与质量。
其次,学校特色可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特色的本质就是提高教学质量,没有特色只会导致平庸,而平庸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学生的个性是多样化的,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异,多样化的课程设计、个性化的课外活动体系等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及潜能的需要,使得有某方面兴趣、特长的学生能够选择自己所喜爱的学校,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发展特长,也有利于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从而体现学校的社会价值,促使义务教育质量“底线”的上升。
再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学校特色教育的目的一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发展学校特色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使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合适的教育。学校特色教育意味着办学思路的多样化、管理方式的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等。
四、如何建设学校特色
没有学校特色建设就没有真正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义务教育学校特色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以实现:
第一,提升文化品质,彰显校园特色。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特有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氛围,它包括学校的景观、建筑等物化环境,也包括学校的校风、传统、规章制度等非物质内容。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启迪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以提升校园文化品质来形成学校特色也是大有可为的。
1.对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学校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开办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兴趣培训班,如书法、国画、琵琶、古琴、武术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举办各种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讲座,并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比如,郑州市第十四中学以“感恩教育”锻造学生做人的品格。他们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把德育定位在“倡树孝道文化,构建感恩教育”的大平台上,通过感恩教育,启迪并熏陶学生孝敬父母,关爱社会,敬畏自然,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每周一升旗仪式上的“国旗下演讲”,每周五的班级例会及校园里的宣传栏,全以“知恩、感恩、报恩”“爱家、爱校、爱国”为教育主线,使十四中每一个人都受到“孝道”文化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