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以就业为导向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毕业生就业是高职院校的头等大事,而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要,立足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与就业能力的全面提高,使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就业指导工作的全过程。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引导高职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是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有效途径。
   1.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1)就业观念不切实际,“眼高手低”,看不到高等教育已经普及,更没有看清目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择业时总喜欢盯着大城市和大企业,不愿到小城镇和私营企业等单位就业。第一次就业时对自己缺乏理性的分析,盲目追求待遇高、工作环境好的工作岗位,而忽视了自身的条件、个人专长的发挥和今后的成长,从而导致就业困难。(2)没有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规划,导致就业目标不明,定位不准,因此临到毕业时才发现所学专业与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大相径庭,或者根本无法找到与专业相匹配的工作,就业失望度大增,加上近两年经济形势较差,就业紧张,很多学生陷入一毕业就失业的窘状。(3)学习不够刻苦,专业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实际动手能力比较差,难以满足用人单位需求。
   2.高职院校思政课应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性
  2.1以就业为导向应贯穿于高职教育全过程和全部课程教学之中
  以就业为导向也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高职教育的一切工作都应为了学生更好地就业而展开,就业教育应贯穿于高职教育全部过程和全部课程教学之中,思政课教学也不应例外。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必然要求高职思政课也应具有相应的职业教育属性和就业导向性,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就业为本的理念,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学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调整充实思政课教学内容,积极探索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新途径新方法,充分发挥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就业教育功能。
  2.2以就业为导向应作为高职思政课的立足点与出发点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技术性和就业导向性以及巨大的就业压力,必然决定了高职学院存在重理轻文、重专业轻基础、理工为主的发展态势,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得不到应有的地位和重视也就可以想象了。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树立思政课教学的就业导向理念,把高职生普遍关注的就业问题作为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立足点与出发点,并贯穿于课程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培养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引导学生更快更好地就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不断提高高职思政课课程吸引力和教学实效性以及社会认可度。
  2.3以就业为导向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从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和职业发展着手,坚持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思想政治导向和就业导向相结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学生就业为中心的统一,坚持教学生学会做人和学会做事的统一,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择业观、就业观和创业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精神、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心态、积极进取的开拓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同时,还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交往、特别是就业创业中的实际问题,如职业理想和人生规划的树立、必备的人际交往知识、金钱与奉献意识等方面的培养等,并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社会,提高判断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3.就业指导工作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与举措
  3.1进行国情与形势教育
  应该看到,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老少边穷地区以及农村的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和一些艰苦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增长点,这些地区和行业的建设和发展,直接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因此,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要帮助学生认清国情、分析就业形势、了解社会需求,及时调整择业目标,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的心理准备和理想信念,这样不仅有利于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缓解毕业生就业困难,而且有利于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3.2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应将育人和育才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高职教育虽然作为一种就业教育必然注重务实性,但是其教育功能并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的就业需要,更不能满足于把学生培养成就业的工具和现代机器工业的奴隶。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就业教育,应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操技能,学会做事,解决生存与直接就业问题,更要教学生学会做人,注重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科学人生观、价值观、道德法制观等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以及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的培养,将育人和育才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注重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遵纪守法的合格人才。而这样的人才也一定会是各用人单位争相竞聘的对象。可以说,职业技能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两者对于个人就业与社会发展来说都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3.3以就业为导向的就业能力培养应注重职业技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
  以就业为导向,造就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数以千万计的应用型、技能型高素质人才,这是高职教育的基本目标和追求。当今社会发展对劳动者素质与能力的要求是全方位的,在基本素质方面,不仅需要职业技能方面的知识与素质,还包括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以及做人方面的人文知识与素养等;在就业能力方面,不仅要求拥有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这些“硬件”,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与能力,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沟通表达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团队合作与竞争能力、职业适应与发展能力、创业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思维与分析能力以及求职面试技能等综合能力。
  3.4注重心理素质教育
  由于我国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所出现的结构性和地域性的“供大于求”,而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选择理想职业标准又比较单一,人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压力是不言而喻的,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应注重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和抗挫折教育,有针对性地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增强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使之正确对待求职过程中的成败,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因暂时的失利而丧失求职的信心和勇气。并注意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心理素质,以积极主动的良好心态参与竞争。
   4.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是个长时效的事业,我们应把短期现象与长期效果结合起来考察,高职学生毕业后的感受与表现才真正是对学校教育成效的确认。有一项对大学生的跟踪调查充分表明了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意义:大学生在校时最不重视、最不爱学的是思政课,但工作后感到获益匪浅、有帮助的却也是思政课。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勤于思考、敢于创新、勇于探索,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方面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袁曉华.高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特点及对策[J].高教论坛,2004,(01).
  [2]洪曼丽.浅谈强化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04).
  [3]袁纲.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思想教育研究,2004,(4).
  [4]粟蕾,林凤华.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问题与高校对策研究.科技创业月刊,2007,(3).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型生物可降解吸油材料制备实验中需要对多组数据进行客观、精确的分析,从而确定实验最佳的引发剂以及该引发剂制备材料的最佳温度。由于MATLAB在数值分析、矩阵计算以及科学数据可视化等方面的强大功能,我们选择该软件平台进行实验的数据分析处理,相对于其他编程语言,它的效率与易用性更突出,在数据分析过程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MATLAB;吸油材料;数据分析;二次项拟合   
【摘 要】这篇文章旨在讨论如何利用的UG制作全参数化渐开线斜齿轮三维模型,使用者只需修改齿轮的模数、齿数、压力角、螺旋角、变位系数、顶隙系数、齿顶高系数、齿轮厚度中任几个参数即可生成所需齿轮模型。  【关键词】UG;螺旋扫描法;全参数齿轮设计    基金项目:①中国职业教育学会2010-2011年度科研规划项目(730622)。②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课题HNTKY-KT2011-3。  作者简
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要善于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活跃课堂氛围;要积极导入学生的生活世界,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方式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Abstract】Film title translation is a hot issue in practice because of China’s large-scale English film importation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film title in film. Although film titles are
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学生数学认知的“发生”和“形成”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要使数学教学有效,教师首先要遵循这些规律,使教学流程的推进与学生认知活动的展开合拍
信息技术教学拥有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的求知欲,既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又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本文阐述了如何在课堂上创设
【摘 要】艺术是人类的交流工具。艺术的宗教、政治和证史功能的终极目的之一是起到教育作用。艺术与科学是人类探索世界的两种平行而互补的方式。本文从我国和欧洲不同时期进行论证艺术承负着如此众多、如此重要。  【关键词】艺术;宗教;文学;政治;教育;历史;科学    课题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项目编号:FFB090557,子课题项目"铁力职教中心校评价主体多
数学学科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抓住学科知识与社会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潜能,促使学生从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出发,解决问题,内化知识,掌握知识,提高应用知识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的获得,必须通过学生积极思考和实践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