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严格林地用途管制实现森林面积占补平衡

来源 :地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yumh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中国将严格林地用途管制,实现森林面积占补平衡,通过生态自我修复和加大对石漠化沙化土地、工矿废弃地、生态重要区域的治理力度,有效补充林地数量,确保全国林地资源动态平衡、适度增长。力争到2020年,全国林地面积由目前的45.6亿亩增加到46.8亿亩,林地占国土面积由目前的31.6%提高到32.5%。
  林地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国务院明确要求“要把林地与耕地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高度重视林地保护”。为统筹林地资源的保护利用,国务院2010年正式批复实施了《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是我国首个中长期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国家。十二五”规划首次确定了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森林蓄积量达到143亿立方米的约束性指标。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表示,我国林业“三地”资源十分丰富,林地面积是18亿亩耕地的2.5倍,还有近6亿亩湿地和8亿亩可利用沙地。保护和利用好林业60亿亩“三地”资源,对于实现林业2020年“双增”目标、2015年两大约束性指标,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绿色增长,加快农民增收、推进扶贫开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第一部《国有林场管理办法》实施
  2011年11月14日,中国第一部《国有林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开始实施。《办法》有效填补了我国国有林场管理的法律空白,有利于推动国有林场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对国有林场建设管理具有里程碑式的深远意义。
  《办法》规定,国有林场实行“营林为本、生态优先、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办场方针,主要任务是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木材安全,开展科学试验和技术创新,推广先进技术;保护林业生态文化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有林场实行场长负责制以及以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以岗位绩效工资为基础的收入分配制度。
  《办法》规定,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应当纳入各级政府基本建设规划和相关行业发展规划。鼓励国有林场通过多种方式扩大经营范围,壮大林场规模。国有林场经营范围内的国有森林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国有林场依法经营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收交、归并、侵占和平调,不得以任何形式侵占、破坏国有森林资源。国有林场经营管理的集体林地、林木,应当明确权属关系,依法维护经营管理区的稳定和林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中国已完成四种ODS淘汰任务
  2011年12月19日,加速淘汰含氢氯氟烃行业计划实施启动大会在上海举行。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出席大会并讲话。
  张力军表示,自加入《蒙特利尔议定书》以来,中国逐步建立完善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ODS)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积极开展淘汰活动,鼓励替代品和替代技术的应用,已经淘汰了10万多吨消耗臭氧层物质,约占发展中国家淘汰总量的一半,圆满完成了4种主要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淘汰任务,为全球保护臭氧层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分析今后的主要工作任务时,张力军说,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含氢氯氟烃加速淘汰计划的启动之年。为做好下一步的履约工作,重点要抓好4方面工作:—是尽快建立完善含氢氯氟烃管理制度体系;二是组织实施好各行业含氢氯氟烃淘汰计划;三是大力推动环境友好替代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我国将积极鼓励和支持含氢氯氟烃替代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修订完善替代品的标准法规,通过产业政策调整、政府采购、绿色产品认证、舆论宣传引导等多种方式,促进替代产品的推广应用。四是继续加强国际环境合作。应对当前履约面临的巨大挑战,中国仍然需要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共同研究解决与履约有关的问题。
  中国2012年污染减排任务确定
  2011年12月21日,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确定2012年中国污染减排任务:与2011年相比,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减少2%,氨氮排放量减少1.5‰氮氧化物排放量为零增长。
  2012年,中国将深入实施三大减排措施,把结构减排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严格建设项目总量指标前置审核,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继续强化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加快污染物治理、重点治污工程、烟气脱硫脱硝、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机动车减排,开展农业和农村污染减排。严格监管,保证治污设施正常运行,挖掘治污潜力,提高治污效率。
  中国还将丰富和完善减排政策,进一步完善脱硫电价,用好脱硝电价,协调有关部门尽快出台脱硝设施运行监管办法,研究提出农业源和机动车减排财政激励政策,研究污泥处置费用纳入污水处理成本措施,出台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指导意见。
  濒危物种履约执法工作协调小组成立
  2011年12月9日,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在京召开部门间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执法工作协调小组第一次联席会议,15个部委的代表出席会议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国家濒管办主任印红主持会议并宣布协调小组正式成立。
  协调小组由国家濒管办、公安部治安局、农业部渔政指挥中心、海关总署监管司和缉私局、国家工商总局市场司、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和森林公安局等单位组成,组长由国家濒管办主任印红担任,办公室设在国家濒管办。
  协调小组的具体职责是:交流履约执法信息,研究提出重点执法领域和执法行动计划,协调开展多部门联合打击行动和个案查处等活动,配合做好案情收集、分析和通报等野生动植物案件管理工作,协调解决履约执法难题,配合做好标本鉴定、价值核定、救护和返还等工作,协调开展履约执法宣传培训活动,配合做好履约执法成效、专项打击行动成果、个案查处结果、执法先进单位和个人表彰的宣传工作以及公约知识的普及工作-协调对外履约执法合作统筹事宜,配合做好组织或参加野生动植物执法相关国际会议、国际培训、双边和多边互访、国际专项打击行动以及提交敏感物种国家报告、确定对外立场和口径等。
  国家防总批复长江洪水调度方案
  2011年12月底,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正式批复了修订后的《长江洪水调度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该方案坚持科学发展观和防汛抗旱“两个转变”,统筹考虑了长江流域的总体防洪形势,兼顾了上下游,左右岸的防洪要求,将对发挥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整体防洪能力,合理利用洪水资源、保障流域防洪安全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方案》共分长江防洪体系情况、干支流现状防洪能力、设计洪水、洪水调度原则和目标、洪水调度、调度权限、附则等七个章节,与原方案相比,增加了防洪体系情况、长江干支流现状防洪能力、设计洪水、洪水调度目标、附则等内容;洪水调度中增加了三峡及于支流主要水库(群)的调度,明确了不同量级洪水时三峡水库对荆江河段补偿和城陵矾河段补偿调度方式,对洲滩民垸、蓄滞洪区的运用水位及运用条件进行了进一步细化调整,进一步明确了 蓄滞洪区、三峡水库、上游和各支流水库、防洪影响跨省(区、市)的水库的调度运用权限。
  国家防总要求长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和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八省(市)人民政府,认真落实方案中确定的各项任务和措施,做好长江洪水调度工作,确保防洪安全。水利部出台《指导意见》要求加强中小型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管理
  2011年12月12日,水利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型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适应大规模水利建设的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小型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管理,整合基层技术力量,规范建设管理行为,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进度和效益。
  《意见》从规范项目法人组建、健全项目法人机构、明确项目法人职责、加强对项目法人的监督管理和试行代建制等管理方式五个方面提出了19条指导性意见。《意见》提出,大力推广中小型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集中建设管理模式,按照精简、高效、统一、规范和实行专业化管理的原则,县级人民政府原则上应统一组建一个专职的项目法人,负责本县各类中小型公益性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全面履行工程建设期项目法人职责。项目法人由县级人民政府或其委托的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建,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或其委托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成立,并报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云南省环保厅参加第四次全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会议
  2011年12月26日,第四次全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云南省环保厅副厅长高正文带领辐射处和省辐射环境监督站负责人参加了会议。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参加了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李干杰主持该次会议并作了《认清形势,求实创新,努力开创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新局面》的工作报告。
  会上,环境保护部通报表扬了全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及核事故应急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云南省昆明市环保局温柯和玉溪市环保局龚继云被评为全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先进个人,省辐射环境监督站邓家忠和省辐射环境监督站普家云被评为全国核事故应急工作先进个人。
  海洋局:将严禁超计划指标审批围填海项目
  2011年12月28日,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日前在全国海洋工作会议上表示,明年将严禁超计划指标审批围填海项目,对超额使用指标的地区按照“超一罚五”的规定核减下一年度指标。多位专家预计,区域用海门槛将在“十二五”期间持续提高。国家海洋局相关人士12月27日透露,这是海洋局首次提出“超一罚五”,“比如某省今年按计划有1000公顷围填海指标,但年底如果超了1公顷,明年围填海计划就要扣5公顷指标‘超一罚五’可以逐年累积,一直扣下去。”
  在区域用海的产业新政方面,刘赐贵还指出,要继续强化区域用海管理,规范区域成片开发用海活动,实行“控制规模、严格审查、加强监管”三项措施,全面推进海域动态监视监测,严格控制区域用海规划范围外的围填海活动。加强对重大项目用海的审查,着重规范新项目用海预审,严格禁止不符合产业政策、不满足用海管理要求的项目在海上布局。
  中国将加速淘汰含氢氯氟烃保护臭氧层
  2011年12月19日,中国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在上海举办的加速淘汰含氢氯氟烃行业计划实施启动大会上表示,中国将全面启动含氢氯氟烃(HCFC)加速淘汰行业计划,确保《蒙特利尔议定书》履约工作,切实保护臭氧层。
  张力军指出,截止到2010年1月1日,发展中国家已经全部淘汰了全氯氟烃、哈龙、四氯化碳、甲基氯仿四种主要消耗臭氧层物质,标志着《蒙特利尔议定书》第一阶段履约工作取得了全面成功。
  中国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含氢氯氟烃物质生产国、使用国和出口国。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的要求,中国需要在2013年将含氢氯氟烃物质生产和消费分别冻结到2009-2010年的平均水平,2015年削减冻结水平的10%,到2030年除保留少量维修用途外将实现全面淘汰。
  江苏强化自动监控管理统一规范自动站建设运行维护
  2012年1月,江苏省环保厅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对江苏省部分水质自动站和空气自动站进行了调研。
  调研结果表明,江苏省各市自动监控系统运行状况良好,监测数据技术保障完善,在综合评价区域环境质量、及时发布各类环境质量信息,特别是太湖蓝藻预警监测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调研中也发现一些隐患,如自动站点位和设施得不到有效保护,部分自动站点位面临被挤占的困境,难以客观反映区域环境质量,部分自动站仪器设备系统存在集成分散问题;部分自动站缺乏运行维护与技术监管人员;运行维护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现象等。
  针对上述问题,江苏省将统一规范自动站建设和运行维护制度。尽快建立环境自动监控系统运行维护服务的资质认定和市场准入制度,大力推行第三方运行维护。
  北京市出台地铁噪声与振动控制规范
  2012年1月,北京市在地铁噪声与振动污染控制方面的首个标准——《地铁噪声与振动控制规范》日前获批并发布,将从2012年4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也是中国在该领域中的首个地方标准,主要用于指导北京市地铁建设项目噪声与振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具体措施的设计及既有线路的降噪隔振的治理也可参照执行。
  该标准规定了地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地铁列车运行引起的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的原则与方法,首次提出了地铁噪声与振动控制应以保证地铁运营安全为首要前提,遵循优先距离(埋深)控制、稳定达标、经济安全的原则,优先选用产生噪声与振动小的车辆、桥梁、隧道及轨道结构等综合措施等基本要求。同时根据地铁地下段振动扰民的特点,特别提出了建设单位要按照振动超标量分级选用减振措施。该地方标准是为适应目前北京市大规模开展地铁建设的要求,应对可能出现的地铁噪声与振动污染而制定的,将会对北京市地铁新建项目环评和既有项目的建设与验收提供依据。
  中澳湿地项目5项重要指南发布
  2012年1月9日,中澳“湿地管理政策、指南与能力建设项目”成果汇报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发布了《国际重要湿地管理计划指南》、《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监测指南》、《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管理评估指南》、《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指南》、《中国湿地恢复指南》5项指南将作为技术性文件试用于国际重要湿地监测管理、湿地公园建设管理、湿地恢复、湿地管理,对规范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加强科技支撑、提高湿地管理水平产生直接的作用和影响。
  中澳环境发展伙伴项目“湿地管理政策、指南与能力建设项目”于2010年4月在北京启动。项目致力于通过能力建设活动(包括考察学习、国际专家支持等),协助国家林业局制定国际重要湿地监测指南、湿地管理计划指南、湿地修复以及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评价,改善 中国湿地管理的机构协调机制以及制定有关的国家政策等。2010到2012年,澳方将资助约150万澳元与我国开展湿地保护管理相关活动。6个项目点分别为浙江省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江苏省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江苏省苏州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福建省漳江口国际重要湿地、海南省东寨港国际重要湿地和宁夏黄河国家湿地公园。
  2010年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建立和执行检查结果公布
  2012年1月9日,国家林业局发布通报,2011年对垒国31个省(区、市)的80个县(市,旗,区)人民政府2010年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建立和执行情况的检查结果显示,在80个被检查县中,获得“优秀”评级的有62个,占被检查县的78%,获得“良好”评级的有5个;获得“中等”评级的有1个;获得“差”评级的有12个。目前,全国已有1720个县政府建立起了责任制。
  检查结果表明,真正将责任制落实到县级政府行政管理之中,在责任制度体系、目标设定、保障措施、奖惩兑现等方面认真实施的有:河北省丰宁县、山西省陵川县、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浙江省淳安县、安徽省宁国市、江西省靖安县、湖北省成宁市咸安区、湖南省湘潭县、广东省封开县、海南省五指山市、云南省弥勒县等。
  通报指出,2011年责任制检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积极推进林业改革,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狠抓林地保护管理、森林采伐利用管理、湿地和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和林业执法监管等重点工作,保护发展森林资源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各地要进一步提高对责任制检查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加大宣传力度,全力推进责任制建立。德班气候大会取得五大成果
  2011年12月11日,德班气候大会拉上帷幕。此次会议通过了“德班一揽子决定”,同意《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在2013年生效。但由于发达国家缺乏政治诚意,“巴厘路线图”谈判仍未完成。
  中国认为会议取得了五大成果。一是坚持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和“巴厘路线图”授权,坚持了双轨谈判机制,坚持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二是就发展中国家最为关心的《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问题作出了安排,三是在资金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启动了绿色气候基金,四是在坎昆协议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适应、技术、能力建设和透明度的机制安排,五是深入讨论了2020年后进一步加强公约实施的安排,并明确了相关进程,向国际社会发出积极信号。
  《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是德班会议的核心议题之一。规定了发达国家量化减排指标的《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将于2012年底到期。由于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坚决抵制,会前各界对第二承诺期预期悲观,甚至有评论认为德班将是《京都议定书》的“葬身之地”。
  陕西启动氮氯化物排污权交易
  2012年1月6日,陕西省首次氮氧化物排污权交易在西安正式启动,今后陕西省凡涉及氮氧化物的新建项目和技改项目的排放权都将不再无偿使用。
  据了解,在此次竞拍会上,共有380吨氮氧化物指标可以竞拍,起拍基价为6000元/吨。经过半小时激烈竞拍,最终380吨的氮氧化物指标被5家企业拍入囊中,总成交额为290.3万元。
  据陕西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拍卖的氮氧化物指标主要有两大来源:第一类来源是年度计划新增氮氧化物排放量;第二类来源是在2010年污染源普查基础上,排污单位情况符合3种情况之一的,经环境保护部年度考核认定后其氮氧化物减排量纳入全省氮氧化物排污权储备量:一是排污单位实行产业结构调整,整厂关闭或生产线淘汰后,且没有进行企业集团内部调剂用于新改扩建项目的氮氧化物减排量;二是排污单位通过工艺改造、技术进步、末端治理设施建设和完善等措施后,减少的氮氧化物污染物排放量;三是排污单位通过加强监督管理、严格排放标准、提高治污设施污染物去除效率、确保治污设施稳定高效运行等措施产生的氮氧化物减排量。
  青海2011年防沙治沙16万亩
  2012年1月,从青海省林业厅获悉,2011年青海省累计完成防沙治沙面积16.02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3.15万亩,工程固沙2.87万亩。
  近年来,青海省在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等严重干旱缺水沙区采用封沙育林(草)、沙生灌木乡土树种育苗、节水灌溉、杨柳插干深栽等造林技术,快速恢复沙区植被。柴达木盆地青藏铁路沿线采用滴灌造林技术营造护路林127公里,造林成活率达95%共和盆地沙珠玉建设农田防护林体系,营造沙漠绿洲,贵南黄沙头风沙前沿地段开展万亩治沙造林,建立6万亩杨树深栽造林治理示范区;青海湖环湖地区采用人工草方格沙障固定流动沙地技术和带土坨植苗造林技术,在青海湖东岸建成沙棘固沙林6万余亩,治理面积达10万亩。结合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等林业重点工程,青海省组织推广了汇集径流抗旱造林整地、容器育苗及造林、生态经济型树种繁育及无公害丰产栽培等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104项,完成汇集径流抗旱造林整地6.57万亩,风沙区杨柳深栽造林2.18万亩,优良乡土树种容器育苗2231万株,在沙区建立了一批科技推广示范区(点),示范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均比常规造林高出10%。
  巡山清套行动将在野生东北虎分布区全面展开
  2012年1月4日,国家林业局专门约谈黑龙江省林业厅、黑龙江省森工总局、吉林省林业厅3家单位的野生动植物保护业务负责人,就不久前发生在黑龙江省密山市的野生东北虎被套死亡事件总结教训,强化教育管理。
  2011年10月27日,在黑龙江省密山市完达山东部和老爷岭北部的中间地带,一只野生成年东北虎尸体被发现。经检验,这只东北虎因被钢丝所套无法正常进食,最终导致肌体衰弱、心力衰竭死亡。这一事件经新闻媒体披露后,曾一度引发国内外舆论反响,俄罗斯方面和一些国际组织也对此表示关注。
  国家林业局要求,要进一步强化野生东北虎的保护管理措施。具体做法为:加强东北虎分布区野外巡护监测,建立巡护监测责任制;在东北虎分布区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保护意识,积极推动东北虎分布区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形成保护网络,建立联动机制;在争取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通过国际合作等方式提高自身保护管理能力和水平,为强化东北虎保护创造更好的条件。
  报告显示长江流域湖泊面临消亡的威胁
  2012年1月6日发布的《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11》显示,由于受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流域重大开发工程等的影响,长江流域的湖泊正面临物种丧失、生态系统退化、水体富营养化、洪水调蓄能力降低和供水能力不足等问题,少数湖泊甚至面临萎缩消亡的威胁。
  报告指出,受气候变暖的影响,长江源头和上游区冰川融水增多,多数湖泊面积短期内呈扩大趋势,但随着时间推移冰川面积将大幅度减少,冰川融水将逐步减少,可 能导致以冰川融水为主要补给源的湖泊萎缩甚至消亡。中游地区湖泊因不合理围垦面积急剧减少,2/3以上的湖泊因围垦而消失,湖泊蓄水容积随之大幅减少。中下游地区湖泊因流域和周边地区人口增长与经济快速发展,以及湖泊过度围网和围堤养殖等,导致湖泊污染物不断增加。湖泊水污染和富营养化程度加重。
  为有效解决长江流域湖泊所面临的问题和威胁,报告提出应明确湖泊功能定位,分类型、分层次保护;实施湖泊一流域综合管理,采取必要的退渔还湖、退田还湖措施,保障湖泊可持续利用,控制入湖污染物总量和湖泊内源污染,切实改善湖泊水环境与水生态;优化河湖格局和功能,实施河湖连通,恢复湖泊多样化的生态服务功能。
  海洋局监测显示78%入海河流水质恶劣
  2012年1月,国家海洋局最新发布了2011年第四季度海洋环境信息,所监测的37条人海河流断面水质状况显示,有29条入海河流水质在第Ⅳ类(人体不可直接接触用水)以下,比例高达78%,其中有18条人海河流水质连农田都无法灌溉。
  据了解,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58-2002)评价,2011年第四季度,海洋部门对37条入海河流进行了监测,其中滦河等4条入海河流监测断面水质为第Ⅱ类;陡河等4条入海河流监测断面水质为第Ⅲ类,主要污染物为总磷和GOD(化学需氧量);闽江等5条入海河流监测断面水质为第Ⅳ类,主要污染物为总磷、石油类和重金属镉等;大沽夹河等6条入海河流监测断面水质为第V类,主要污染物为重金属汞、石油类、COD和总磷;碧流河等18条入海河流监测断面水质为劣V类,主要污染物为COD、总磷、氨氮、石油类和重金属汞。
  此外,2011年第四季度,海洋部门对部分沿海省(市、区)342个陆源入海排污口的排污状况实施了监测,监测评价结果表明,超标排污的人海排污口数量为154个,占监测排污口总数的45%。第四季度监测的人海排污口超标排放的总体情况较第三季度有所好转。中国每年因外来物种入侵损失1200亿元
  2012年1月,环保部发布“环保部‘十二五’规划”,其间称。我国已经成为遭到生物入侵严重的国家,有些地区生态系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据农业部的初步统计,目前我国有40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外来入侵物种危及本地物种生存,破坏生态系统,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200亿元。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最具危害性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中,我国有50多种,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有11种,这11种外来入侵物种每年给我国造成大约600亿元的损失。
  由于长期以来对外来物种的入侵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系统的调查研究,至今中国仍不能提供较为权威的反映入侵中国的外来物种的目录资料在外来入侵物种中,水葫芦、水花生、紫茎泽兰、大米草、薇甘菊等8种入侵植物给农林业带来了严重危害,而危害最严重的害虫则有14种,包括美国白蛾,松材线虫、马铃薯甲虫等。
  除了经济损失外,物种入侵也使得中国维护生物多样性的任务更加艰巨。据调查,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公布的100种破坏力最强的外来入侵物种中,约有一半侵入了中国。与此相一致的是在《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公约》列出的6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有156个在中国。
  我国首次全面核查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
  2012年1月4日,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表示,截至目前,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核查工作已初步完成。此举将有助于确切把握黄河流域水污染形势变化,破解制约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1年4月份起至2011年年底,经过为期半年多的走访调查,收集资料和现场水质监测等工作,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与流域各省(区)及委属有关单位已全面核查近3000个入河排污口,获得基础信息近10万余个。目前,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基础信息的收集,整理,分类已基本完成,进入实质建设期。
  据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入河排污口的核查,系统、全面掌握流域入河排污口现状,不仅是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定的水功能区管理、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饮用水源地保护等各项水资源保护制度的核心基础工作,也是解决黄河水污染问题,确切把握黄河流域水污染形势变化、及时制定水资源保护措施的突破口和关键所在。
  环境保护部与各省和部分央企签署“十二五”减排目标责任书
  2011年12月20日,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受国务院委托,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集团)公司主要负责人正式签署“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责任书。
  此次环境保护部与各省级人民政府和8大中央企业集团签署“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责任书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强化减排目标责任考核,落实政府主导、企业主体责任的具体体现。各签署单位全面落实目标责任书要求后,将完成5561个工程减排项目,为实现“十二五”污染减排目标提供坚实的保障。
  目标责任书主要内容包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8大中央企业集团“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主要减排任务和措施等。要求各省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污染减排负总责,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总量削减目标和重点减排项目按期完成。
  根据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家将每年组织对省级人民政府总量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告。
  环保部开启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现场核查
  2012年1月4日,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国家环保部2011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现场核查工作从1月4日开始,1月18日结束,将对各地减排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核查。
  按照国家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的部署,2011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核算工作从今天开始进行。本次年度核查既要了解工作部署情况和重点项目进展,又要与上半年减排数据相衔接,并准确核算全年排放量变化情况。
  本次核查要逐台机组核定脱硝设施排放量。国家已经在14个省份实行0.8分/度电的脱硝电价试点,要详细检查每台脱硝设施运行台账、还原剂消耗量,在线监测仪表和监测数据,逐一确定每台设施的综合脱硝效率。
  据了解,2011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共分23个核查组,参加人员310人,监察部、农业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派员参加。现场核查从2012年1月4日开始,1月18日结束,将对各地减排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核查。现场核查结束后,还将对各核查组提交的减排核查报告和数据进行汇总审核,最终确定各省2011年度减排数据。
  中国最大碳捕获试验基地建成
  2011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3兆瓦碳捕获试验基地在武汉未来科技城竣工。据悉,投入运行后,每年可“吃进”万吨二氧化碳,是国内目前最大的碳捕获试验基地。   据介绍,碳捕获技术被认为是短期内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引起美、德、英、日等国的关注和重视。运用该技术,可通过化学反应捕获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转化为农业肥料或用作石油开采的催化剂等,也可经过压缩后封存在枯竭的油田、天然气领域、海底等安全场所。
  此前,国内仅在北京东郊高碑店建设了一座3000吨级的碳捕获基地。万吨级的中美清洁能源研究中心碳捕获试验基地,是中、美在环保节能领域重点合作项目,由国家能源局、湖北省发改委、湖北省科技厅、四川空分设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华中科技大学共同投资建设,占地32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到5000平方米。该项目今年2月正式入驻武汉未来科技城,并开工建设。
  全国圈养华南虎突破100只
  2011年11月24日报道,中国目前人工圈养的华南虎数量达到108只,其中51雄57雌,性别比例合理,有利于种群发展。但野外是否存在华南虎,目前依然未知,因为还没有包括目击等确切证据在内的证明。
  华南虎保护协调委员会主任、上海动物园副园长袁耀华日前宣布,截至今年10月底,全国圈养华南虎数量比2010年底增加了14只,比1995年华南虎保护协调委员会成立时增加了61只。其中,上海动物园是全国圈养华南虎种群规模最大的单位,总共饲养着8雄11雌共计19只华南虎。
  为了挽救和扩大华南虎种群,中国动物园协会于1995年成立了华南虎保护协调委员会,当时全国共圈养华南虎47只。在随后的16年里,华南虎保护协调委员会针对华南虎保护,制定了《华南虎饲养管理规范》、《华南虎移地保护公约》、《华南虎保护规划》,每年制定华南虎配对和移动方案。
  黑龙江森工林区全面停伐珍稀树种
  2012年1月,《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关于加强黄菠萝等珍贵树种资源保护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出台。自今年1月1日起,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全面叫停黄菠萝、红松(人工林除外),紫杉、山槐等珍稀树种采伐。为此,森工林区每年减少收入7.6亿元。
  《决定》指出,要对黄菠萝、红松(人工红松除外),紫杉、山槐等森工林区重点保护珍贵树种,全面停止任何形式的采伐活动;其他珍贵树种实行限径采伐。要开展重点保护珍贵树种资源调查和保护区域划定工作。查清珍贵树种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将黄菠萝、红松、紫杉、山槐分布的区域划定为重点保护区,实行严格保护管理。要建立重点保护珍贵树种和重点保护区台账和资源管理档案,为全面开展保护管理工作奠定基础。要强化监督管理,采取事前监督、事中检查等措施,切实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要加强领导,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保护珍贵树种的自觉性,形成“保护珍贵树种人人有责”的社会风尚。
其他文献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央首次系统部署水利改革发展全面工作的决定。文件提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把水利发展提升到“国家安全”的重要位置,这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  查阅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可见,新形势下的中国面临着诸多的水利问题:频繁的洪涝灾害、突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滞后的农田水利建设、薄弱
期刊
可可西里是一个天堂。天堂里万物生机盎然。  可可西里又是一座地狱。地狱里是人类对藏羚羊的无情杀戮。  在这里,生命链条的最低端,即是覆盖着可可西里的草甸。躺在上面,你可以听见毛茸茸的苔草在嬉笑。它们轻轻地钻进你的衣服,骚挠着你的皮肤。抬起头,晶亮的蔚蓝天空甚或没有一丝云彩,让人眩晕的日光毫无遮拦地逼视着你。如果你平视,幸运的话,不远处就会有一组带着铮铮金属感的犄角,它们撑起两道完美的弧度,那是藏羚
期刊
在孟加拉国与印度边境的小渔村海瑞纳加,渔民高波都满都每天都站在齐腰深的盐化河水里撒网捕虾,挣来相当于1.5美元的收入。在这个村庄中,高波都满都的家族曾经世代靠打渔种田为生,然而,由于潮汐洪水和飓风的频频“光临”,捕鱼数量锐减,稻田也遭到了碱性洪水的灾难性毁灭。村民们有的迁移到了新兴城市,有的迁移到了其他村庄,甚至有人非法偷渡到印度成了建筑工人。现在,高波都满都是整个家族惟一还生活在这座“浸泡在水里
期刊
地球百態
期刊
4月11日下午2点50分左右,出租车司机张师傅行驶在杭州武林路上,车上载着两位乘客,正悠闲地观赏着窗外怡人的春景。  忽然,一股很浓的焦味不知从车上哪个角落飘出来,张师傅赶忙把车停在了武林路260号门口进行检查。一打开车前盖,里面已满是浓烟,还隐约看到几处小火苗。张师傅立即呼唤两名乘客远离车辆现场。不一会儿,这辆出租车就烧了起来,火势迅速蔓延,浓烟漫天,还发出了三声轻微的爆炸声,整辆车子没多久就被
期刊
可可西里,是天堂還是地狱?
期刊
美国,295升;日本,278升……在上海世博会的“城市·人”馆,有个巨大的“水柱”,上面是大大小小的水龙头,水龙头的尺寸形象地表明了各国公民人均每天的用水量。正如上面所展示的一样,城市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水,而联合国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有40多个国家缺水,缺水人口约为7亿;而到2025年,缺水人口可能超过30亿。  在我们的身体里,70%是水分,水是维持人体生理与新陈代谢活动的重要物质。人可以
期刊
2012年3月21日,世界第40个国际森林日如期而至。众所周知,森林是“地球之肺”,每一棵树都是一个氧气发生器和二氧化碳吸收器,森林能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制止水土流失。5000万年来,地球上形成的陆地生态系统中,森林占到了三分之一,它们是80%的陆地生物的家园。  森林在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今年的森林日以“保护地球之肺—森林”为主题,旨在强调森林的生态价值,呼吁全球共同肩负
期刊
藏青色的高原,绵延起伏的山岭,成群的藏羚羊和野牦牛肆意奔跑,苍茫的青天,秃鹫呼啸着飞过,那是一种震撼的美,是英雄长眠的地方。有这样一群人,曾经日夜巡逻在可可西里。他们朴实、粗犷,有时甚至显得木讷。而正是这群人,在可可西里荒无人烟的土地上,奉献着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生命。影片《可可西里》,曾经让多少人为之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可可西里蒙语为“青色的山梁”,被誉为“美丽的少女”,藏语称该地区为“阿青公
期刊
“气候移民”这个新名词虽然只是近几年被提起,但是这种现象却早就数见不鲜了,仅仅因为干旱和荒漠化导致的人口迁移就有上千年的历史。  上世纪30年代,富饶的北美大平原上,因为人们的过度开垦和持续干旱,导致了一场罕见的“黑风暴”,肆虐的龙卷风使得数百万居民流离失所,弃城而逃。伴随着这些移民的,除了恐慌、孤独,他们面临的一个更尴尬的境遇就是受歧视和被拒絕。当时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政府甚至出动警察组成人墙,试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