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种“另类”的爱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snt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励志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中,列兵许三多由公认的“孬兵”成长为“兵王”的过程,除却得益于自身的“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有意义”的朴素价值诉求,更多地受惠于班长史今与队长袁朗为其量身定做的独特的培养模式。可以说,如果没有遇到史今和袁朗,许三多只会贴着“孬兵”的标签灰溜溜地离开部队,并带着这标签庸碌一生。
  但这并不等于仅凭史今或袁朗的一己之力,便能够将许三多打造成极品士兵。事实上,如果将史今和袁朗两个人的身份进行互换,让袁朗成为许三多的班长,让史今成为“老A”的队长,许三多依旧只能是“孬兵”。许三多的幸运,在于他在“心理断奶期”时,遇见的是史今这样的极具包容和博爱意识的“精神教父”;而在“成长成熟期”时,遇见的又是袁朗这样的极为严格、极具榜样性的“带头大哥”。前者帮助他一点点战胜懦弱,一点点挺起脊梁;后者帮助他一步步走向成熟,一步步迈进理想殿堂。史今与袁朗,是许三多在成长的两个最重要的节点上遇见的两个最适当的教育者,他们用各自的富有特色的“另类”的爱,为许三多铺就了走向辉煌的红毯。
  包容与鼓励,师爱的第一级台阶
  如果许三多没有遇到史今,他会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度过自己的军旅生活呢?
  从新兵连开始,许三多就已经成为一个人人厌弃的累赘。因为,他过差的成绩,总是给集体抹黑。从红五连调入钢七连后,他在各方面的表现,更是让连长从心底拒绝他的存在,班副伍六一也以这样的战友为羞耻。这时的许三多,俨然如当下众多班级中的“双差生”,老师不疼,校长不爱,班主任最大心愿就是劝其退学。
  但他遇见了史今这个“贵人”。史今将许三多这个烫山芋认认真真地接到了自己的手中,明知道这“山芋”不好吃、难消化,几乎一无是处,但还是想要用自己的包容、关爱、鼓励,将这“山芋”雕琢成一个合格的士兵。史今的心并不大,并未想着要将转变许三多当做自己走向成功的跳板,也没想过能将许三多培养成“兵王”。史今的心中,只有一个最朴实的愿望:许三多是自己带来的兵,就要将他培养成一个合格的兵、健全的人。
  为了这样的心愿,他一边默默忍受着因为许三多的存在而带来的诸多屈辱,一边想方设法激活许三多的内在进取心。他不顾全班人的白眼,将“先进个人”的称号送给了许三多。为了许三多,他放弃了唯一的留在军队的机会。终于,他唤醒了许三多内心的责任意识,唤醒了许三多的进取精神。而他自己,却不得不脱下军装,回归农民的身份。
  从教育、转化许三多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得不感叹:史今是一名优秀的“教师”。
  现在,让我们转换视角,将史今想象为一名班主任,将许三多视作一名后进生,一起探究史今的“师爱”特征。
  这份“师爱”最显性的特征,当然是包容。教育最需要的,是包容;但往往被忽视的,也正是包容。毕竟,包容的前提,是承认差距,容忍犯错,允许个性,正视得失。
  会有史今这样的班主任吗?当然有!但是,这样的班主任,会在生硬的考评制度下一天天稀少下去。因为,当史今们凭了教师的职业操守而尽心竭力地帮扶、教育许三多们时,管理者却紧闭起朝向他们的那扇包容和鼓励之门,只以冷冰冰的数字,回报他们的热情与理想。如此,又怎能不让史今们心生倦怠。
  所以,成就许三多的,是史今的包容与鼓励;成就许三多们的,则不仅是史今们的包容与鼓励,更有教育管理者的包容与鼓励。只有政府职能部门给教育行政部门以足够的包容与鼓励,教育行政部门给学校以足够的包容与鼓励,学校给班主任、教师以足够的包容与鼓励,才会让史今们的包容之心日渐宽阔,才会让更多的许三多由“孬兵”成为“兵王”。
  责任与担当,师爱的第二层楼
  如果史今只是一味地包容许三多的各种过失,却不努力激活他的责任意识,则许三多永远不会走向成功。《士兵突击》中,许三多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正是建立在为史今争光、让史今能够留在部队这一责任心的基础之上。史今将自己的去留这一重大责任异常清晰地压到许三多的肩头,因为他知道,只有让许三多意识到这份责任,并主动地担起这个责任,许三多才能彻底摆脱依赖,摆脱怯懦,成为敢担当的士兵。
  当下教育中,对于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似乎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疏漏。为数众多的学生,读书既不是为了“中华之崛起”,也不是为了“丰富人生,积累能量”,甚至连“光耀门楣”这样的最世俗的责任意识都不拥有。相当多的学生,读书就是为了考大学,而考大学就是为了有个相对体面的工作,领一份相对丰厚的报酬。在这些学生的心中,没有国家、社会、父母、家庭等责任概念,只有自身享乐的价值诉求。
  只是依顺了这部分学生的价值观,并不遗余力地帮助他们实现这样的价值观,当然算不得真正的师爱。真正的师爱,必然会如史今要求许三多的那样,将一份虽是沉甸甸、却又有能力担得起的责任,从教育的诸多元素中挑选出来,放到每一个学生的肩头。更重要的是,真正的师爱,还会不断创造条件,为这份责任附加新的意义。与此同时,又会不断地创造条件,为每一个学生补充必要的能量,让他们的能力,足以胜任担起肩头的责任。
  荣誉与勇气,师爱的中级目标
  《士兵突击》中,作为“孬兵”的许三多,被怯懦左右了思想,看不到自身的潜能,也不相信自身的潜能。但当史今将自身的去留这一重担压到了许三多的肩头之后,当史今将赢得“先进班集体”这一荣誉的“重任”全权交付给许三多之后,许三多便咬紧牙关,为了班长和班集体的荣誉而“出战”了。这一“战”,原本不敢在他人的注视下完成腹部绕杠动作的许三多,破天荒地完成了333个大回环动作,远远超过了伍六一创下的110个大回环动作的集团军记录。
  一“战”成名!此一“战”,让许三多品尝到了为集体赢得荣誉的喜悦,也让许三多学会了正视自身的能力。《士兵突击》以这一“战”为转折点,完成了许三多由“孬兵”到“尖子”的华丽转身。
  当下的教育中,我们是如何唤醒学生的荣誉感,如何激活学生的勇敢品质的呢?   一名称职的教师,当然应该想方设法激活学生的荣誉感,努力提升学生面对各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但是,教师必须能够将荣誉、尊严、勇气放到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成长规律的条件之下,必须以顺应生命成长的真实需要的荣誉、尊严、勇气来锤炼灵魂、陶冶生命,这才是为师应有的职责,才是师爱应有的内涵。
  现在,很多学校舍弃了“三好学生”的评选,代之以“文明之星”“进步之星”“体育之星”“文艺之星”“学习之星”等多种形式的评价。此种行为,便是在培育健康、积极的荣誉观。教育,只有确立起多元评价的机制,才能促进生命朝向不同的方向多元发展。评价多元了,荣誉、尊严、勇气也就有了多元化的意义,生命也就有了多样化的精彩。让每一个生命都成为独特的“这一个”,才是教育的最高价值。
  优秀与卓越,师爱的最终追求
  如果说史今凭借包容、鼓励、责任、担当、荣誉、勇气等元素,完成了许三多生命的第一次重构,那么,袁朗则借助于近乎“反人性”的残酷训练和一次次“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考验,让许三多“百炼成钢”。
  袁朗的“师爱”,无论是从方式方法上,还是从目标意义上,都迥异于史今。因为,袁朗面前的许三多,已经是公认的“尖子”。对于这样的“尖子”,史今式的“师爱”已难以发挥更大的作用。要想把许三多培养成真正的“兵王”,就必须采用非常规的、“另类”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拓宽其生命的宽度、深度和韧性,使其能够有更大的力量、更大的勇气,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袁朗几乎是以魔鬼的形象充当起许三多的“老师”。袁朗布置的所有的“作业”,没有一次不挑战着许三多的生命极限。袁朗没有像当下大多数班主任那样,担心许三多会想不开而出现意外。袁朗教育许三多时采用的一切手段,都是“慈不掌兵”的最好证据。
  许三多并没有被袁朗的训练摧垮,而是日渐优秀,终至卓越。
  在人的教育过程中,目标决定手段。面对已经具备“兵王”潜质的许三多,袁朗的教育目标十分清晰,就是将其锤炼成“兵王”。要达成这样的目标,就必须辅之以特殊的教育手段。这样的目标与手段,就是教育工作者时常挂在嘴边的“因材施教”。
  将袁朗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手段引入当下的学校教育,便会发现,在拓宽学生的生命宽度、深度和韧性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欠缺。一方面,我们能够将超极限的课业负担心安理得地压在学生的肩头,丝毫不担心他们会由此出现有违生命健康成长的举动;另一方面,我们又对课业和考试之外的一切活动谨小慎微,不敢组织校内集体活动、不敢安排校外旅游、不敢利用合理的惩戒教育违纪者……我们想方设法地将所有的学生都塑造成精美的瓷器,并努力提高他们的市场价格,却极少想到瓷器的易碎,极少想到更多的学生并不应该成为瓷器,而应该成为大树、成为钢铁、成为稻谷,成为一切应该成为的生命。
  只是,再精美的瓷器,也经不得风雨的吹打。要成为能够坦然应对一切磨难的卓越者,就必须承受得住坎坷与挫折。从教育的视角看,培养这样的耐挫力,其实也是一门必修课。当下,这门课太过缺乏,急需补修。
  综合上述四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发现,要将一个普通的学生,培养成一个卓越的人才,实在离不开适当时间内的适当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在不同的成长节点上,赋予师爱以不同的特质。正是这些特质的一点点积累,才让受教育者一步步走出懦弱和虚妄,走向优秀和卓越。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我才敢于骄傲地说:师爱是一种“另类”的爱。所谓“另类”,实在是因为这样的爱超越常规、超越感性、直抵灵魂、直面生命。
  (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中学)
其他文献
本试验旨在研究以黄曲霉毒素B1为主要污染毒素的自然霉变玉米和由水合硅铝酸钠钙与酵母细胞壁构成的混合吸附剂对肉鸡不同阶段生产性能、肉鸡健康、组织残留的影响。试验采用
目前我国后备牛饲养管理水平较低,后备牛生长发育状况不理想,与国外的优质后备牛的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本研究寻求开发一种后备牛专用饲料,以期提高后备牛的生产性能,提高牧场经
他一生导演了三十多部电影,获得了三十多个著名奖项;作为世界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导演之一,他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亚洲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他就是日本著名电影导演黑泽明。  今天我们重温《姿三四郎》《罗生门》《七武士》等这些世界电影史上不朽的杰作,会以为黑泽明就是一个电影导演天才。他似乎为电影而生,三十多岁成名,四十岁一跃成为世界级大导演,年近八旬时,获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然而小时候的黑泽明却得了
又到一年一度小学招生的阶段,每年招生和那些新生见面总会发现一些比较特殊的孩子。有一些孩子被称为自闭症儿童,今天,我又遇到了这样的孩子。当孩子的母亲在父亲的陪伴下带着泪水讲述孩子的成长过程带给他们的痛苦时,我想到了一部影片——《自闭历程》,安慰并告诉他们这是一部值得阅读的影片,这是可以给自闭症家庭带来信念的影片。  《自闭历程》是美国拍摄的一部关于自闭症孩子成长的影片。影片主要讲述1951到1988
“起初你讨厌它(监狱),然后你逐渐习惯它,足够的时间后你开始依赖它,这就是体制化。”屏幕上,一字一句,从老布口中吐出。从心底溢出的悲哀漫向我的周身,因为,我突然发现——我们何尝不是这样!  任何一种组织、制度、社会都可以视肖申克为缩影,我们的学校,某种程度上也是一座肖申克城堡。当我们离开这座城堡时,我们中的绝大多数是注定要被体制化的。即使进入社会,体制对人的侵蚀也一刻不会停止。而现实中的每一个人,
本研究旨在探讨鼠李糖乳酸杆菌GG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LGG)对轮状病毒(rotavirus, RV)感染影响断奶仔猪免疫功能和肠道健康的缓解作用。试验选取24头平均体重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