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lang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动物生物学是高校生物学相关专业的基础课,动物生物学实验课程对该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积极的作用。该文结合安徽农业大学的实际,介绍了对该门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开展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期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动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20-0185-02
  动物生物学发展历史悠久,相关领域的研究非常广阔,一般与生命活动规律相关的内容都可涵盖其中。尤其在当前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下,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而通过动物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可以让人们对动物的合理保护有更深入的认识[1]。动物生物学实验作为高校生物学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性课程,是动物形态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态学等多门学科的结合,是理论课的有效延伸,可以实现理论知识的很好延伸,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均得到提高[2]。近些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深入,作为生物学相关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动物生物学实验的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验课程具有的实践性、直观性、创新性、综合性等多种特点,决定了其发挥的作用是理论课程等其他環节无法替代的[3]。
  动物生物学实验在传统教学中,主体一直是教师,以教师讲授、操作示范为主,主要就实验的目的、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进行具体介绍,之后让学生按照要求操作、观察,按照格式结合实验结果写出报告,最后教师综合实验报告情况、操作情况等对每位学生的成绩进行评定。评定标准一般以实验报告为主,再加上平时上课的出勤情况。这种模式下,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难以发挥出来,并且一些理论知识也无法在实验课中得到进一步的理解,无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将其思维方式牢牢固定在教师限定的框内,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 动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1.1 积极上好首堂课 每学期动物生物学实验课的第1堂课,教师要给予高度重视,通过首堂课让学生对即将开始的课程有大致的了解,让学生知道每次实验课的流程包括提前准备、实验材料的形态学观察、处死方法、内部解剖方式、内部各系统组成的观察、结束实验后清理桌面及打扫卫生、撰写实验报告等,并将实验课程所需要准备的动物实验材料提前告知学生,让其有所了解,并按照前后顺序将本学期实验课的内容介绍给学生。此外,首次课堂上一定要做好纪律方面的要求,就实验室的纪律、安全、课堂要求等提前对学生提出要求,包括每次课前点名、不准无故早退、实验室的仪器不准盲目操作、实验报告按要求书写等,一定要提前告知学生实验室因仪器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的危害,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在前期准备试验材料阶段,可以在首堂课上选出一些学生参与其中,课前让学生抽时间查资料、准备试验材料,如草履虫的培养,需要其提前查阅资料了解培养条件、培养基质等,让学生意识到实验课不仅限于课堂上,还有前伸和后延,都可以作为其知识结构的补充完善[3-4]。
  1.2 合理调整课程教学内容 当前实验课程培养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要合理调整实验课内容安排,对于基础性的以解剖观察为主的验证性实验内容可适当压缩、删减、合并,保留合理的比例即可,而对于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综合性试验可适当增加。教学的目标是基于基础、重视能力培养,最终实现专业综合素质的提高[1]。动物生物学实验中的基础包括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等,再结合各地区域性特色,不断优化教学内容。针对每个实验内容,教师在设计时要将知识点从简单的解剖观察扩展到外形与环境适应性观察。比如在鱼的实验中,可以将鱼的一些特点与环境的适应性关系纳入到教学内容中;在对鱼鳞部分的讲解时,可以从其年轮、适应环境的效果等方面逐一展开,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把握;讲到排泄器官时,要重点提醒学生观察排泄孔有几个?每个孔内部与什么器官相连?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到鱼的解剖环节中,且将鱼的外部形态与内部器官结构很好地衔接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鱼的形态结构。由于学时的限制,很多学校都无法保证设计性实验能否完整开展,因此为了确保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自主性,可将设计性实验与部分教学或者科研项目结合起来,课下让学生参与到项目研究中,实验内容、实验器材、实验操作等环节均以学生为主体、尽量让学生自主完成,必要时教师可给予一定引导。另外,结合当前相关学科的热点话题或者目前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的环境问题等,在相关的实验内容中将这些问题贯穿其中。比如对于人与动物的和谐发展问题,在开展解剖实验时可对学生开展必要的思政教育,让学生明白动物应用于教学、科研中的目的,期间学生要尊重动物、不能虐杀,处死前给予必要的抚触等。此外,结合当代大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以及动物生物学实验自身的特点确定实验课内容。由于目前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生物学实验课程只有24个学时,课堂时间比较有限,有些内容可以拓展到课堂外开展,如带领学生参加一些学科竞赛、动物标本制作大赛等。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自己先查阅资料,结合感兴趣的内容与教师探讨合适的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相关的作品等,激发学生的热情,不断提高学生在生物领域的探索精神。总之,调整实验教学内容时一定要提高趣味性,确保其可操作性、可行性,教师可经过预实验、多次分析、查阅文献等提高实验的可预见性[5]。
  1.3 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讲解实验内容时要重点突出,必要时进行示范操作,或者提前让学生撰写预习报告,确保学生课前已经对相关理论知识有了一定了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敢于操作,逐渐培养学生积极的实验态度。此外,鼓励学生在实验期间遇到问题敢于提出质疑并积极想办法解决,以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动物生物学实验课堂上,教师要结合每堂课的内容进行相关知识的提问,以查漏补缺,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根据每个班级人数进行分组,一般每组人数控制在4~5人,在学生完成对实验动物材料的外形、内在结构观察后,教师即可逐一开始提问,以督促学生重视课前预习、积极参与课堂操作。   1.4 加大经费投入,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 受经费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安徽农业大学之前实验课的材料相对不足,有些偏贵的实验材料只能保证1~2只让教师示范给学生看,学生几乎难有亲自动手的机会。近年来,该校在教学方面给予了更多的投入,基本能保证2名学生有1只实验材料可供动手操作,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较好的效果。除了实验课堂外,教师可为一些学有余力又对动物生物学比较感兴趣的同学额外布置一些作业,比如让学生发挥自主想象力,制作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活体标本,要求按照标本的基本规范制作,标本要完整、清晰,过程中的骨骼与肉的分离、骨骼脱水、脱脂、漂白、风干等程序均需要学生查阅大量的文献,积极思考,不断调整完善,最终制作出满意的作品上交。近些年,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生在本课题组教师的指导下,積极参加安徽省大学生标本大赛,获得了较好的成绩。总而言之,通过各个环节的精心设计,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鼓励学生参加竞赛,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1.5 引入现代多媒体技术 为了增加实验教学的直观性,给学生更为深刻的体验,在动物生物学实验中要积极引入先进的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运用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可以更直观地将实验图片等显示到每位学生的计算机上,通过教师的示范操作,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观看到整个过程。以往教师示范操作时学生围成一圈观看,由于人数较多,很多外围的学生几乎看不到教师的示范操作,而通过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师生间的互动更加高效、有序。以解剖操作为例,在讲解牛蛙的双毁髓实验操作时,由于对技术要求较高,一般教师都会给学生示范操作1次,学生们观察的角度有限,难以完整地看到整个过程,且对每个环节关键事项也难以把握,而通过数码显微互动系统,教师可先拍下完整的双毁髓视频,或者下载相关视频,通过数码显微互动平台展示到每位学生的计算机上,学生可以清晰地观看到整个过程,观看期间教师对于每个需要注意的环节再给予必要的提醒,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操作技术把握的精准度,促使其在操作时更加有信心,提高了学生参与实验操作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也更加明显。
  2 结语
  总之,动物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改革要紧跟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积极营造出比较宽松、学生参与积极性高的氛围[5-6]。动物生物学实验课程在生物学相关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始终占有重要的位置,需要相关人员在承担基础启蒙角色的同时,还要及时针对教学中的问题作出合理化的改革,不断完善实验教学的内容及教学方法等,多借鉴国内外其他高校在教学方面的成果,多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确保动物生物学实验课程的发展符合人才发展的需求,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元刚.综合性高校动物生物学课程的探究性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2):231-234,243.
  [2]杨郑州.动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初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8(3):167-168.
  [3]耿雪侠,张海军.动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初步探讨[J].宿州学院学报,2009,24(2):157-158,120.
  [4]张迎梅,包新康,张立勋,等.动物生物学实验改革与创新性人才培养[J].高等理科教育,2008(2):55-57.
  [5]黄诗笺.动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07(2):20-22.
  [6]姜祥君.动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9):1115-1116.
其他文献
摘 要:森林病虫害防治关系到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直接威胁着人们生存环境和经济发展。该文通过结合太原市森林病虫害防治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剖析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制定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措施,为森林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发生原因;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20-0037-03  Occurrence
摘 要:为了确定盐析法脱除玛卡多糖中的蛋白质的最佳工艺,以多糖回收率与蛋白质清除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优化盐析法脱除玛卡多糖中蛋白质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盐析法脱蛋白最佳工艺为硫酸铵浓度4%、转速290r/min、盐析时间19min。在此工艺条件下脱除玛卡多糖中的蛋白质,蛋白质的清除率为(35.63±0.94)%,与理论值35.82%相比,误差0.19%;多糖回收率为(88.
摘 要:皖北地区采石场长时间开采导致山体遭到破坏,出现大面积的开采宕口和工业场地,侵占大量土地,严重破坏当地地质和生态环境。该文论述了皖北地区石质山采石宕口复绿技术措施,通过采取削坡降坡、宕口覆土、植被复绿等一系列措施,恢复建设用地,增加绿地面积,有效改善了采石宕口环境,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关键词:石质山;采石宕口;复绿技术  中图分类号 S1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
摘 要:研究生校外基地建设是新农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北京农学院园艺学科研究生校外基地为例,该文分析了新农科背景下园艺学科校外基地建设对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新时代研究生培养校外基地建设的模式,以期为其他农业高校园艺学科研究生校外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农科;园艺学科;校外基地;研究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
摘 要:引江济淮工程输水线路大部分为利用现有河道,沿线有大量支流(沟)直接入渠,入渠河道的处理处置对输水渠道安全具有较大影响。该文选用引江济巢段菜子湖输水线路为例,通过流域来水、防洪标准、水文等分析,研究入渠支流(沟)的设计洪水,复核成果可靠性,为工程设计、措施采用、规模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關键词:引江济淮;水文分析;入渠河道;交叉处理  中图分类号 TV2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目的分析龈沟液骨硬化蛋白(SOST)、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与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修复效果的相关性。方法抽取河南神火集团职工总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86例行种植修复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检测所有患者龈沟液SOST、IL-1β水平,术后连续随访1年,评估治疗效果。74例种植修复成功患者纳入治疗有效组,12例种植修复失败患者纳入治疗无效组。比较两组龈沟液SOS
摘 要:基于种类丰富的校园植物,编写了校园植物名录,建立了植物标本室,并利用校园植物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植物学教学改革。实践表明,该教学方式方式不仅提升了教学效率,而且提高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关键词:校园植物;植物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20-0162-02  Using Plant Div
目的探讨PCI术前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微血管阻塞和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临汾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2例AM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AMI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观察组在PCI术前采用替罗非班治疗,分析替罗非班对患者微血管阻塞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后,两组QT间期离散度(QTd)较治疗前降
摘 要:当前,水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位列五大类农产品末端,是质量安全水平相对较低的食品种类,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亟需引起高度重视。从各省市公开的检测数据中发现,氟喹诺酮是检出率较高的指标。氟喹诺酮类药物因其独特的抗菌机制而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过程中,但众所周知药物残留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因此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定量检测,并针对性采取监管措施,显得很有必要。该文介绍了水产品中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检测方法,并
摘 要:结合园林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园林建筑设计课程中引入体验式教学,以2019级大二园林专业学生为教学改革对象,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作用,注重新式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亲身、互动、借位直观、换位和反思的五大学习体验,转变以往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促进理论教学结合实践应用,达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循环,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处理园林建筑设计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