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思维”核心素养初中学段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jian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理核心素养的构成包括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和地理实践力四方面。地理综合思维作为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理学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然而這一核心素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落实程度有限,本文主要依据学校校本课程,尝试从内涵解析,教材内容选取,在初中阶段培养的重点等方面探讨综合思维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关键词:初中;综合思维;策略
  地理核心素养是本次高中地理课程修订的主线,诸多地理学者论述了对地理核心素养构成要素的不同观点,而对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的认识,与高中地理课程修订组的研究成果较为接近。核心素养不是空中楼阁,核心素养的培养要从初中就开始尝试,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开始逐步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所以“综合思维”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初中阶段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 针对初中学情的“综合思维”核心素养的内涵解析
  “综合思维”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出主要是基于地理学综合性的特点,它是地理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思维方法和关键能力,主要包括地理要素的综合、地理时空的综合和地方的综合三个方面。
  《重新发现地理学:与科学和社会的新关联》一书对“综合思维”这一概念有较深刻全面的阐释,如图1所示:
  也就是说通过对特定地理元素的聚焦,穿越其三个综合领域(人类/社会动态、环境/社会动态、环境动态),运用各种形式的方法进行空间表述。
  综合思维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综合的分析”,用于地理解释;另一种是“分析的综合”,用于地理预测。思维力是智力结构的核心,是学习水平高低的重要评价指标,而综合思维水平就跟地理的学习能力密切相关,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决定了只有具备综合思维能力,才能充分掌握和理解地理学的相关知识。
  二、 初中生思维发展水平现状分析
  初中阶段对于相关地理要素,如区域,尺度等的认知水平都处于起始阶段。从个体成长发育的角度来看,初中学生尤其是初一学生空间思维能力非常薄弱,几乎没有。这一困难在初一年级讲授地球运动一部分时候会得到充分的体现。
  区域认知相对于空间想象有一定基础,但也是初中阶段一直在培养的地理能力,人教版教材的编排就在按照由大到小的区域在编制,由地球到陆地海洋再到居民聚落,由大洲到具体的国家,再由中国到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教材的编制充分地体现了区域观念在初中地理教材中的重要性。两年初中地理的学习,是区域认知方法形成的关键期。
  在区域认知的过程中,会用到思维的各种方法。初中学生区域观念下思维方式的形成是零基础,这就给初中学生综合思维核心素养的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在初中阶段强化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日之功,从初中阶段开始,就需要教师进行有意识地培养和引导。思维方式一旦成型是较难突破的,如果从初中阶段就给学生树立了良好的综合思维的习惯,对于高中阶段综合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学生个人思维方式的养成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 初中生综合思维核心素养培养方式
  (一)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综合,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校本课程《地理环境对于体育运动的影响》就是基于这一理论而开设,初中学生对于体育运动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找到了学生感兴趣的点,就找到了促进学生各项能力发展的最便捷的方法。
  校本课程选择地理与体育学科的初步融合,充分吸引学生的关注。地理学科除了与体育学科的综合之外,也可以考虑与英语、语文、物理等学科的结合。综合思维之所以成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也是源于其在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所担当的重要职责。
  我校是篮球特色学校,学生在日常体育运动中都比较关注篮球运动,在校本课程中专门开设地理与篮球一节,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由最开始的认为地理与篮球毫无关系,到后来认为篮球运动的发展与各地理要素密切相关,校本课程为初中学生的思维方式拓展了一条新的道路,由校本课程他们认识到学科不是各自独立的,只要细心寻找,一定能找到其有关联的部分。
  以校本课程第一课时为例,第一课时专门讨论美国NBA联赛球队名称,见图2。
  为每位学生印发美国NBA球队分布图,提供相关素材,以合作研讨的方式推测典型球队命名中所蕴含的相关地理知识。
  (二) 加强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叠加认知,深入对地理学科相关知识的理解
  各地理要素之间紧密相连,又各有特色。地球表面某一地理现象,不管是自然现象还是人文现象的形成往往是由多种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分析地理现象成因时,应从单要素分析转向多要素分析,应从要素表象分析深入到要素具体作用过程分析,从而形成多要素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思维方式。
  地理事象的形成往往也不是某一要素变化引起的直接变化,而是经历多个动态演变过程或多个要素的动态作用过程,学习时应学会纵观其渐变过程,思考引起演变的地理因素,构建其动态演变的过程图。
  如图3所示,就是对实际现象进行地理分析,最终找到了体育活动中NBA球队的分布与地理学的密切联系。
  (三) 重视对地理图表的分析应用,突出地理专业技能
  地图是地理学的语言,也是地理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图表分析技能是地理学的一项重要技能。初中学生从开始学习地理之后就要逐渐掌握地图阅读的方法,这是初中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目标。
  东北师大袁孝亭教授认为,有地理素养的人能够运用地图、略图、脑中地图做空间透视,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将其恰当归类,便能得出相关解释与结论。可见地理图像教学的重要性。教师应教会学生读图,掌握具体读图思路:图名→图例→图中的地理要素及其特点→各地理要素反映的问题→各要素间的关系和反映的问题→将获取的信息、相关的知识和联系罗列,分析解决问题。最终提升其读图分析能力。   图表分析方法的掌握,有助于学生从更广阔的尺度理解地理学的基本知识,从而为综合思维水平的提高提供良好的基础。在一节课堂上实现时间和空间的跨越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借助于地理图表,有效地解决了这一困境。
  以校本课程为例,网球是一项众所周知的体育运动,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图表(图4)等相关资料,分析网球赛事安排(图5)与体育运动的关系。
  时间赛事名称举办地点
  1.03~1.09霍普曼杯混合团体赛珀斯,澳大利亚
  1.03~1.10布里斯班国际赛布里斯班,澳大利亚
  深圳龙岗金地公开赛深圳,中国
  1.04~1.10ASB精英赛奥克兰,新西兰
  1.10~1.16阿皮亚悉尼国际赛悉尼,澳大利亚
  霍巴特莫里拉国际赛霍巴特,澳大利亚
  1.18~1.31澳大利亚公开赛墨尔本,澳大利亚
  (四) 密切与生活的联系,拓展地理與实际生活的联系
  从生活中寻找热点培养综合思维,将地理融入生活,不管哪种核心素养,需要学生学习的无非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初中学生对于抽象的知识的理解能力有限,与生活联系密切的知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更加有吸引力,更容易理解。从生活出发来寻找地理学习的契机,从生活出发培养学生地理的核心素养,符合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宗旨。
  四、 结语
  综合思维是核心素养的基础,是最关键的一环,更是一项从初中阶段就要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它不仅关系到学生地理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也关系到在未来生活中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地理视角的正确与否。没有初中阶段综合思维核心素养的培养,高中阶段的综合思维难上加难,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起始期和关键期,应该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地理四大核心素养如何“落地生根”[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9):4.
  [2]张连彬.“综合思维”素养的教学理解[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9):7.
  [3]美国国家科学院编著,黄润华译.重新发现地理学:与科学和社会的新关联[M].2002.
  [4]基于地理学整体论思想的地理学习策略[J].地理教学,2013(13):16.
  [5]王建芹.谈地理核心素养中综合素养的培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5):17.
  作者简介:
  徐咏飞,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第五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班就读是一种针对特殊教育学生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将一些具有残障特征的学生融入普通的教育教学体系中,与普通的孩子一起接受教育,通过一系列互动交流来帮助这些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开发自身潜能。在我国教育教学体系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将参与式教学与随班就读学生的项目学习结合起来,能够有效提升传统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项目学习兴趣,通过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素养
摘 要:5E教学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概念转变理论的教学模式,由引入、探究、解释、精致和评价这5个教学环节组成的。以“群落的结构”的概念建构为案例,阐述5E教学模式在生物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5E教学模式;概念教学;群落的结构     一、 5E教学模式和概念教学  5E教学模式是基于美国生物课程研究(BSCS)开发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理论和概念转变理论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过科学探究
摘 要: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读题、审题能力一直是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关键,特别是对于初中数学的学困生而言,在读题、审题能力上的提高会给这部分学生在学好数学上给予很大的帮助和信心。圈点勾画的方法又是读题、审题方法之中最为基础、简单的一种,所以,训练初中数学学困生利用此法读题、审题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围绕这个问题浅析利用此法审题对于学困生数学成绩的提升,以及在利用此法读题、审题教学的过程中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运用“全班共读”的形式能有效落实整本书的阅读,这种形式从“激发阅读兴趣、制定阅读计划、指导阅读方法、开展课堂交流、组织专题活动”的五个步骤来步步推进,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阅读兴趣;阅读方法;课堂讨论;专题探究  随着基础课程改革的深入,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地理教学所承载的提高科学素养,培养学生能力的功能日益凸显。而新课程标准的修订更具有时代性,科学性,是在新时期教育理念指导下实行全面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本文在新课程理念引导下,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水资源》为例,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选择,教学内容,课程评价几个角度谈谈在新课程标准影响下如何进行这一节的地理教学。  关键词: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地理课程    
摘 要: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是当前一个敏感的话题,班主任工作琐碎、复杂、细致,需要关注的事情也比较多;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断追求的目标;本文试从班主任对学生的责任心、诚心、真心、耐心等多个方面做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责任心;诚心;真心;耐心  自参加工作以来,本人一直担任学校的班主任工作,其间,本人有过彷徨,也有过退却,但后来,当一个班主任对我却是更多的鼓舞,使本人问心无愧
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教学以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导向,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把握数学内容的本质。高考作为高中教学效果的重要检验方式,随着教育改革深入,经历了从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到素养立意的发展过程。高考数学试卷知识量大,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学生普遍反映解题时间紧张。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已学,进一步探究数学内容的本质以形成结论并应用于解题,帮助
摘要:一直有一问题在困扰着我,每每发现试卷上文言文练习有这样一幕奇特的现象:课内的句子翻译习题错误率远远高于课外的!一脸懵圈的我,不禁怀疑:是我误人子弟了吗?那些花了我毕生精力,把文章“切碎”,逐字逐句解释,密密麻麻的字词笔记,颠来倒去的练习是浮云吗?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学习  正在这一筹莫展之际,参加了一次主题为“文言共生”的初中古诗文教学专题研讨会。这次充电,真的让我的思维迸发出了不一样
摘 要:小学语文低年段的阅读教学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及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更应该注重低年段阅读策略的指导。本文以小学低年段阅读策略为研究对象,结合笔者自身实践教育的经历,初步阐述了低年段主要使用的联结、提问、图像化这三种阅读策略的意义及实践,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阅读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段;阅读策略     一、 阅读策略的定义  阅读策略是指为了更有效地进行阅
摘要:高三阶段英语复习十分关键,因此采取何种复习方法也是老师和学生非常关注的问题。而整个高三阶段的英语复习具有综合性,要从各个方面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比如学习技能、思维能力、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才能够做好英语高考复习工作。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考;复习效率;英语教学  传统型的教育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教育的过程当中主要发展目标就是